不忍明珠蒙尘,烦请胡毋生寻一师这种。
后者则少提陈嫣,主要追忆一下往昔胡毋生在长安做博士的事情,称赞一下胡毋生的才学。直到最后的最后,才提了一个小小要求。
虽然现在的胡毋生已经是闲云野鹤了,但当年也和天子是君臣关系的。这中间虽没有君臣相得的佳话,但也算是平平顺顺过来了。现在天子写了这么一封信,就算胡毋生对给一个小姑娘找老师一点儿想法也无,也得办成这件事了。
事实上陈嫣在临淄多停留几天,除了因为想见识见识这个时代最大的城市,就是因为要找老师的事情了。
而陈嫣抵达胡毋生的府邸的时候,胡毋府早有准备,既没有故作清高地以平常之礼对待陈嫣,也没有为她专门鼓捣出什么排场。就是家中来了比较尊贵的客人时常用的礼节这倒是让陈嫣自在了不少。
心中对这位胡毋生也有了更多的好感不愧是那么多人都盖章过的,光是这份行事坦荡的气度就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了
“不夜翁主请随在下来,老师已经在院中待不夜翁主了”一个儒生打扮的男子,估计是胡毋生的学生吧。此时的学生侍奉老师还是很有先秦遗风的,老师有事,弟子服其劳,很多学者的生活琐事实际上就是由弟子照顾。
陈嫣点点头,便随着这儒生往胡毋府后院而去。
这座位于临淄郊外的府邸并不显得如何奢华,一切都很朴素低调陈嫣甚至在院中看到了菜地,想来这位大儒的家人平常也会种些蔬果供自家食用。不管人家是不是作秀,至少态度很好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能在临淄近郊有这样规模的一座府邸这本身就很难说没钱了。
大概这位大佬只是喜欢朴素的生活吧。
陈嫣是在梧桐树下见到这位当世鼎鼎有名的胡毋生的梧桐树下铺着坐席,胡毋生手上还有没放下的书卷,见到陈嫣时才放到了身边。
胡毋生在陈嫣这里的第一印象并没有什么出奇的,陈嫣曾经在长安见过不少学者,其中尤其多齐地的。那些资历老的学者,很多人身上都和胡毋生有着相似之处。
漂亮的胡子、花白的头发、老态龙钟、双目却有神,还有那种经由岁月洗礼,礼仪打磨,书香熏陶出来的气度。每一个老学者的特点似乎都和胡毋生有着重合之处,不是说胡毋生不好,就是没有超过陈嫣的固有印象而已。
在陈嫣打量胡毋生的时候,胡毋生其实也在观察陈嫣。
友人在信件里称这位不夜翁主有着不逊任何人的天资,唯一可惜的是不是个男子,不然便是王佐之才
说到王佐之才,胡毋生想到了过去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他这辈子已经活得很长了,见过的有才华的年轻人也是数不胜数。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会被人说有定国的才能,有辅佐天子的能力可真要去做的时候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他早就不会再为这种话而兴起什么期待了,不过他的老朋友们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并不是什么信口胡说的人。也就是说,这个不夜翁主即使没有所谓的王佐之才,也确实有些与众不同才对。
胡毋生早就过了对无关之事保持好奇心的年纪了,所以虽然知道不夜翁主有些特别,他也只是知道了而已,并没有探寻太多的意思。
和这位不夜翁主见一面,给她推荐一个学者做老师,事情很快就会结束不愿意自降身价给个女童做老师的学者虽然很多,但愿意的人同样很多不是每个学者都打算清高到底,陈嫣的身份是明摆着的,接近她就等于走上了接近天子的捷径不管怎么说,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更庸俗一些说,甚至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能过上稳定优裕的生活。教教这个不夜翁主,别的收获暂且不提,对于没有出身、本身也还不太有名的穷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过渡阶段。
原本的胡毋生就是这样想的,但是真等到人蹦到了他眼前,还是下意识地会观察几眼。
几眼其实是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的但胡毋生承认,正如几个老友所说,这位不夜翁主应当是天生早慧。只看她的举止和目光就知道了,之所以那样进退得宜,并不是礼仪训练生生压制了天性的结果,而是她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不像是个孩子,更像是个成人。胡毋生认可了朋友的判断。
但也就是这样而已,他实在想不到这样一个并不显得多惊人的孩子,为什么会同时得到几个好友不遗余力的赞叹,以及念念不忘的可惜
陈嫣并没有发现来自这位老者的观察,她只是很自然地在胡毋生对面的坐席上坐了下来。然后更加自然而然地向胡毋生求一部公羊春秋。
公羊春秋就是儒家公羊学派的立身之本,而在胡毋生之前,都是直系传人之间口传的直到胡毋生这几年从博士位置上退下来了,专心修书、教学生,这才在一干学生的协助下,完成了公羊春秋的文字化工作。
文字化之后的好处很多,第一就是没那么容易失传了然后就是更利于传播。
不过此时的书籍宝贵的很,这种还没有广泛传播开的、新整理出来的书籍更是如此。所以陈嫣也没有看过胡毋生整理的、最权威、最完整的公羊春秋现在可好了,有机会从编订者手中拿到这套书,怎么可能放过呢
听陈嫣说要求书,胡毋生虽然有些惊讶,但还是点头应允道“既然不夜翁主有心求学,自然该成全。”
说着吩咐弟子去取一部公羊春秋出来。
这套公羊春秋整理完毕之后就有胡毋生的学生从他这里抄录,学生们手上大多是有的。而胡毋生为了给不在临淄的其他公羊学派学者送一份过去,会让学生们有空了就抄一些。
虽然新抄出来的基本上都是有主的,早就安排好了给谁留下。但那个不着急,这里不过是给陈嫣插了个队而已。
陈嫣得到自己想要得书籍之后也不可能一点儿表示也无,便问道“我听闻胡毋先生在临淄城外收学生,颇有先贤孔子的作风,同样是有教无类有学生家贫,还是胡毋先生资助,才能继续求学”
“些许小事”胡毋生早就过了凭借这种事邀得名声的阶段,反而不太喜欢别人提起这件事。
陈嫣也没有一直拽着这件事说的打算,只是轻声道“这事是好事,也不该胡毋生专美于前”
陈嫣说着说着就和胡毋生说定了,给胡毋生及其学生赞助膏火费、笔墨费,每年还会赞助几个家里穷困而很有天分的年轻人。
胡毋生自身还是有一定积蓄的,但并不多。毕竟他没有当过大官,也不可能去经商什么的。哪怕他是名满天下的学者,也有钱不起来啊
赞助几个穷学生问题还不大,但随着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儒家是此时诸子百家里最讲究有教无类,最热衷于收徒的学派,胡毋生也渐渐觉得力有未逮起来。
陈嫣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搞赞助,这本身当然是好事,但胡毋生一开始没打算答应。说实话,若是胡毋生真的愿意接受有钱人的赞助,早就不会缺钱了
他可是学界泰斗多的是商人愿意为了邀个好名声给他赞助,就当是沾沾光、熏陶一点儿文气也是好的啊
只不过胡毋生不是什么钱都收的他最担忧的就是因此欠下某些商贾的人情,那今后人家找上门来恐怕也就不好拒绝了。
比如说送自家子弟来自己身边学习
但在最后胡毋生又答应了下来虽然这位不夜翁主只是一个小孩子,但其他人绝对不能将她当成是小孩子
胡毋生也是渐渐明白这一点的,而一旦明白这一点,或者不明白也不要紧,都应该能从对方的话语和神情中看出她的真诚。
胡毋生的年纪做陈嫣的曾祖父都绰绰有余了,自忖见过的人也有不少了。但在此时也不得不承认,真的有人天生就更容易让人相信陈嫣的诚恳与认真在她说话的时候扑面而来,即使是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触动。
不知不觉的,原本只是随便找个老师应付一下陈嫣的,胡毋生却在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时候换了方案。等到陈嫣告辞离开之后他开始梳理自己认识的学者,剔除人不在临淄的,以及绝对不会做这个的。剩下的人比较了再比较,最终留下来的候选不过两三人而已。
最后,胡毋生总算敲定了一个人选。吩咐身边的学生道“去请公孙生过来”,新 ,,,
后者则少提陈嫣,主要追忆一下往昔胡毋生在长安做博士的事情,称赞一下胡毋生的才学。直到最后的最后,才提了一个小小要求。
虽然现在的胡毋生已经是闲云野鹤了,但当年也和天子是君臣关系的。这中间虽没有君臣相得的佳话,但也算是平平顺顺过来了。现在天子写了这么一封信,就算胡毋生对给一个小姑娘找老师一点儿想法也无,也得办成这件事了。
事实上陈嫣在临淄多停留几天,除了因为想见识见识这个时代最大的城市,就是因为要找老师的事情了。
而陈嫣抵达胡毋生的府邸的时候,胡毋府早有准备,既没有故作清高地以平常之礼对待陈嫣,也没有为她专门鼓捣出什么排场。就是家中来了比较尊贵的客人时常用的礼节这倒是让陈嫣自在了不少。
心中对这位胡毋生也有了更多的好感不愧是那么多人都盖章过的,光是这份行事坦荡的气度就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了
“不夜翁主请随在下来,老师已经在院中待不夜翁主了”一个儒生打扮的男子,估计是胡毋生的学生吧。此时的学生侍奉老师还是很有先秦遗风的,老师有事,弟子服其劳,很多学者的生活琐事实际上就是由弟子照顾。
陈嫣点点头,便随着这儒生往胡毋府后院而去。
这座位于临淄郊外的府邸并不显得如何奢华,一切都很朴素低调陈嫣甚至在院中看到了菜地,想来这位大儒的家人平常也会种些蔬果供自家食用。不管人家是不是作秀,至少态度很好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能在临淄近郊有这样规模的一座府邸这本身就很难说没钱了。
大概这位大佬只是喜欢朴素的生活吧。
陈嫣是在梧桐树下见到这位当世鼎鼎有名的胡毋生的梧桐树下铺着坐席,胡毋生手上还有没放下的书卷,见到陈嫣时才放到了身边。
胡毋生在陈嫣这里的第一印象并没有什么出奇的,陈嫣曾经在长安见过不少学者,其中尤其多齐地的。那些资历老的学者,很多人身上都和胡毋生有着相似之处。
漂亮的胡子、花白的头发、老态龙钟、双目却有神,还有那种经由岁月洗礼,礼仪打磨,书香熏陶出来的气度。每一个老学者的特点似乎都和胡毋生有着重合之处,不是说胡毋生不好,就是没有超过陈嫣的固有印象而已。
在陈嫣打量胡毋生的时候,胡毋生其实也在观察陈嫣。
友人在信件里称这位不夜翁主有着不逊任何人的天资,唯一可惜的是不是个男子,不然便是王佐之才
说到王佐之才,胡毋生想到了过去许许多多的年轻人。他这辈子已经活得很长了,见过的有才华的年轻人也是数不胜数。很多人年轻的时候都会被人说有定国的才能,有辅佐天子的能力可真要去做的时候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
他早就不会再为这种话而兴起什么期待了,不过他的老朋友们他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并不是什么信口胡说的人。也就是说,这个不夜翁主即使没有所谓的王佐之才,也确实有些与众不同才对。
胡毋生早就过了对无关之事保持好奇心的年纪了,所以虽然知道不夜翁主有些特别,他也只是知道了而已,并没有探寻太多的意思。
和这位不夜翁主见一面,给她推荐一个学者做老师,事情很快就会结束不愿意自降身价给个女童做老师的学者虽然很多,但愿意的人同样很多不是每个学者都打算清高到底,陈嫣的身份是明摆着的,接近她就等于走上了接近天子的捷径不管怎么说,还是可以试一试的。
更庸俗一些说,甚至不是所有的学者都能过上稳定优裕的生活。教教这个不夜翁主,别的收获暂且不提,对于没有出身、本身也还不太有名的穷学者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过渡阶段。
原本的胡毋生就是这样想的,但是真等到人蹦到了他眼前,还是下意识地会观察几眼。
几眼其实是看不出什么东西来的但胡毋生承认,正如几个老友所说,这位不夜翁主应当是天生早慧。只看她的举止和目光就知道了,之所以那样进退得宜,并不是礼仪训练生生压制了天性的结果,而是她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不像是个孩子,更像是个成人。胡毋生认可了朋友的判断。
但也就是这样而已,他实在想不到这样一个并不显得多惊人的孩子,为什么会同时得到几个好友不遗余力的赞叹,以及念念不忘的可惜
陈嫣并没有发现来自这位老者的观察,她只是很自然地在胡毋生对面的坐席上坐了下来。然后更加自然而然地向胡毋生求一部公羊春秋。
公羊春秋就是儒家公羊学派的立身之本,而在胡毋生之前,都是直系传人之间口传的直到胡毋生这几年从博士位置上退下来了,专心修书、教学生,这才在一干学生的协助下,完成了公羊春秋的文字化工作。
文字化之后的好处很多,第一就是没那么容易失传了然后就是更利于传播。
不过此时的书籍宝贵的很,这种还没有广泛传播开的、新整理出来的书籍更是如此。所以陈嫣也没有看过胡毋生整理的、最权威、最完整的公羊春秋现在可好了,有机会从编订者手中拿到这套书,怎么可能放过呢
听陈嫣说要求书,胡毋生虽然有些惊讶,但还是点头应允道“既然不夜翁主有心求学,自然该成全。”
说着吩咐弟子去取一部公羊春秋出来。
这套公羊春秋整理完毕之后就有胡毋生的学生从他这里抄录,学生们手上大多是有的。而胡毋生为了给不在临淄的其他公羊学派学者送一份过去,会让学生们有空了就抄一些。
虽然新抄出来的基本上都是有主的,早就安排好了给谁留下。但那个不着急,这里不过是给陈嫣插了个队而已。
陈嫣得到自己想要得书籍之后也不可能一点儿表示也无,便问道“我听闻胡毋先生在临淄城外收学生,颇有先贤孔子的作风,同样是有教无类有学生家贫,还是胡毋先生资助,才能继续求学”
“些许小事”胡毋生早就过了凭借这种事邀得名声的阶段,反而不太喜欢别人提起这件事。
陈嫣也没有一直拽着这件事说的打算,只是轻声道“这事是好事,也不该胡毋生专美于前”
陈嫣说着说着就和胡毋生说定了,给胡毋生及其学生赞助膏火费、笔墨费,每年还会赞助几个家里穷困而很有天分的年轻人。
胡毋生自身还是有一定积蓄的,但并不多。毕竟他没有当过大官,也不可能去经商什么的。哪怕他是名满天下的学者,也有钱不起来啊
赞助几个穷学生问题还不大,但随着这样的学生越来越多儒家是此时诸子百家里最讲究有教无类,最热衷于收徒的学派,胡毋生也渐渐觉得力有未逮起来。
陈嫣愿意拿出真金白银搞赞助,这本身当然是好事,但胡毋生一开始没打算答应。说实话,若是胡毋生真的愿意接受有钱人的赞助,早就不会缺钱了
他可是学界泰斗多的是商人愿意为了邀个好名声给他赞助,就当是沾沾光、熏陶一点儿文气也是好的啊
只不过胡毋生不是什么钱都收的他最担忧的就是因此欠下某些商贾的人情,那今后人家找上门来恐怕也就不好拒绝了。
比如说送自家子弟来自己身边学习
但在最后胡毋生又答应了下来虽然这位不夜翁主只是一个小孩子,但其他人绝对不能将她当成是小孩子
胡毋生也是渐渐明白这一点的,而一旦明白这一点,或者不明白也不要紧,都应该能从对方的话语和神情中看出她的真诚。
胡毋生的年纪做陈嫣的曾祖父都绰绰有余了,自忖见过的人也有不少了。但在此时也不得不承认,真的有人天生就更容易让人相信陈嫣的诚恳与认真在她说话的时候扑面而来,即使是再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触动。
不知不觉的,原本只是随便找个老师应付一下陈嫣的,胡毋生却在自己都没有察觉的时候换了方案。等到陈嫣告辞离开之后他开始梳理自己认识的学者,剔除人不在临淄的,以及绝对不会做这个的。剩下的人比较了再比较,最终留下来的候选不过两三人而已。
最后,胡毋生总算敲定了一个人选。吩咐身边的学生道“去请公孙生过来”,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