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主意”
    “那就是您得在我家我多待一阵子。”
    “这个你不说我也要待一阵子的, 我的腿这段时间都不能动, 也只能麻烦你们了。”
    “那行, 我去跟我爷爷奶奶说。您先休息吧。”说完迈着小短腿噔噔噔跑出屋子了。
    随着宋家多了两个人的缘故, 宋家的伙食倒是好了不少,其中因为孙大夫伤了腿的缘故, 经常买猪骨回来炖, 因为借住在宋家的关系,宋家人也能分一小碗浓汤喝。
    这猪骨还是阿牧每隔几日去镇上买回来的, 至于蔬菜宋家地里多的是, 还有那个夏天青姬摘莲蓬的池子也是他们家的。
    池水下面还有藕,不过因为冬季太冷的缘故, 经常一个月才下去捞一趟。
    这个时代, 猪肉并不像后世的猪肉是煽过的, 所以味道并不是很好,大户人家都是喜食羊肉。何况一斤猪肉就是几十文, 猪骨倒是不贵, 只要十文一斤。
    宋家人还算是淳朴, 只收了每日两文钱的住宿费, 何况阿牧每日除了伺候孙大夫, 还会帮他们挑水劈柴。
    十天过去, 孙大夫的腿也好得差不多了, 已经能自己拄着拐杖行走,也到了该回镇上的时候。
    这时候青姬趁机向爷爷奶奶提出了要去百草堂学习医术的请求,老两口虽然还是不大乐意, 但十天的相处也能知道这孙大夫是个脾气温和的老人家,坳不过孙女儿撒娇卖萌想去,也只能提议第二日一起去镇上找宋明远夫妻问问看。
    出发的时候,青姬还带上了她自己抓的那一对野兔子。
    五人一起包了村里车夫的牛车,平日里肯定不止做五个人,然而孙大夫腿伤毕竟没全好,于是多出了五文钱包了车。
    这还是看在宋家人是本村的友情价哩。
    到镇上,先是将百草堂的店铺们开了,隔壁的人看见孙大夫拄着拐杖下来,纷纷过来询问情况。
    这平时每日都开着门的小医馆突然不开了,大家都觉得不得劲儿。
    往日里这小医院是人最多的,因为老孙大夫有经验,也不多收药费,附近几条街巷的人有点什么不适都是来百草堂问诊的。
    “各位乡亲,老夫是前几日上山采药摔伤了腿,在乡下修养了几日,没有闭馆,对,今日不开门,大家明日再来啊”孙大夫和和气气的回答街坊邻居的问话,一边在阿牧搀扶中进了医馆。
    医馆里此时的味道也不算太差,阿牧来镇上买猪骨的时候都会来拿换敷的药膏,顺便通通风,这可是孙大夫特意叮嘱过的。
    宋家人把人送回医馆就去成衣店里找宋明远夫妻了,到了「宋氏成衣铺」,宋明远夫妻此时正在接待客人,见到家人突然出现在门外都诧异极了。
    “爹,娘,青青,你们怎么来了”宋李氏迎上来,眉头蹙起,眼里闪过忧心。
    “一点小事儿,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不过还是要问问你们的意见。”宋奶奶摆摆手,安了儿媳妇儿的心。
    “爹娘青青。”客人也刚好交代完要求,宋明远得了空闲将三人拉进店铺,又将店铺门虚掩,一家人坐在待客椅上。
    “爹,娘,你们突然来镇上是有什么事儿吗”宋明远跟宋李氏想的一样,都以为家里出了什么事。
    宋奶奶将事情一五一十的跟儿子说清楚,最后道“我们家虽然不算富裕,可也不至于将女娃娃送去做药童啊。”
    “奶奶不是药童,是徒弟。再说了孙大夫也说现在许多女子都可以入学堂识字了,我去百草堂他不仅能叫我识字还能教我治病救人呢”青姬极力为自己争取话语权。
    “百草堂你说的是百草堂的孙大夫”得到二老一小肯定的点点头,“那可是好事儿啊爹娘,百草堂虽然是个小医馆,不如仁义堂医馆大,可是那医术也是有许多人肯定的。”
    “我觉得可以。”宋李氏也跟着附和,自家女儿大小就和常人家的小姑娘不一样,更懂事,更聪慧又自觉。
    奈何就是刺绣教也教不会,她都放弃了,虽说学医辛苦些,也是一项受人尊重的好本事。
    “那那就答应孙大夫”宋爷爷犹豫的问道。
    “嗯,我们等会儿再去百草堂一趟,总要过个章程。”宋明远最后拍板决定,引得青姬就是一个甜甜的拥抱。
    一行五人又浩浩荡荡朝百草堂去,叫了门,来开门的正是阿牧,身上还围着围布,看见青姬顿时眼睛一亮,将她拉进去。
    “小师姐你可来了快,快来教我煲汤,我做的味道就是不对。”对,阿牧这个憨憨最初因为不服气在宋家和她比背书输了,于是愿赌服输称她为小师姐。
    这会儿他正在煲汤,还是那个骨头汤,宋家时煲汤都是青姬在做,十天下来几人脸部都红润了不少,可见青姬厨艺实在不错。
    她跟着路过药堂进入后院儿,这会儿孙大夫正在磨着药粉,一看几人来了,顿时就猜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快穿之好好学习她不香吗?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一盏路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一盏路灯并收藏快穿之好好学习她不香吗?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