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农家医女爱做菜! (1/2)
将小木棍在平时练功的地方藏好, 又将扎好的裤脚放下来, 这才背着她抓到的两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跑回家。
“爷爷奶奶”她装作气喘吁吁跑回家的模样, 先是将小背篓放好, 又找到了正在院子里编筐子的爷爷。奶奶这时正在将今年晒好的捣鼓放进编好的筐子里。
“山上,山上有个老爷爷好像摔断了腿。我在山脚下听见人喊救命就去看了, 他说他是镇上的老大夫。”说着还不忘喝了一口水。
“快, 带我去看看。”爷爷听见了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竹条,又想到孙女说的摔断了腿, 将拉稻谷的板车也找了出来。
“老婆子, 我们去看看。”这年头,大家对大夫十分尊敬, 毕竟谁家没有点儿小病小痛呢
于是二人放下手里的活计跟着青姬进入山里, 一看真是腿摔坏了的老头, 那腿用木头捆住了绑的结结实实的。这方法宋爷爷听说过,据说是防止骨头乱跑, 两人将老大夫抬上板车, 慢悠悠的拉着下山。
也不是不想拉快点, 可山路不好走, 板车上又是个大活人, 只能慢吞吞的一点一点挪着。
等将人拉回家中时, 已经临近未时, 将人小心翼翼的放到躺椅上,宋奶奶先是给自家老头子倒了一杯水,又给老大夫倒了一杯, 就洗洗手准备午饭了。
待看见将自己拉下山的老兄喘了几口气,那老爷爷才开口道。
“我姓孙,是个草堂大夫,今日本是上山采药,却不想山路崎岖摔断了腿,真是多谢你们将我拉下山了。”
特别是那个小家伙,若不是今日他调皮往山里跑,指不定他今晚就要在山上过夜了。
“我,我姓宋。不用谢不用谢,就是抬抬手的事儿。”爷爷爽朗的笑了,一边叫着他用水。“你这腿真是断了你自己是大夫能不能治啊”
“我还是能治的,只是骨折罢了,还未断裂。这大概还要麻烦你们一趟了,能否去镇上帮我给我的药童递个信儿”
“也是,不过这儿日头偏西,去镇上怕是晚了,等会儿我去问问村里人有没有人回镇上。”
“只能先如此了。若是问哪家的你便说是百草堂的老孙大夫。”
“那成”他刚想说我这会儿就去,结果老婆子进来白了他一眼。
“去什么去,饭都好了吃了饭再去孙大夫,来来,先吃饭。”说着将手里的饭碗递给他,饭上堆了一个煎蛋及蔬菜。
孙大夫点头致谢,他没有推辞,他带的干粮早就凉透了何况已经麻烦人家这么多,多吃一顿饭也没什么了。
吃过饭后,宋爷爷就出门去村里问了,奶奶则是在门外纳鞋垫。
青姬好奇的围着他转,好奇的想看看他的箩筐里都装了些什么。
“哎,小娃娃,小心点,里面是我挖的药材,伤到了就不好了。”不过幸好这个小娃娃只是探头在箩筐外看一看,并没有打算伸手去抓。
“乌袍,葵菜,铁蒿这也是药材吗”她睁着天真的大眼看着他。
“唷,小娃娃,你还认识这些啊,可是读过书”他颇有些好奇的问。
“不曾读过,不过我会写千字文,写得可好了”宋青姬的字都是宋明远教的,虽然宋明远也没有读过书,不过人灵活聪慧,未成年时在镇上做活儿愣是学会了认字,千字文就在其中。
“那你背一背我听听可好”
她眼睛一转,随即开口道“那也可以,不过,你要教我你采的草药都有什么作用。”
孙大夫答应了,这并不属于不能外传的东西,而且就算知道了药材,可中药都是需要方法炮制保存的。
一大一小聊的还挺愉快,直到申时宋爷爷回来,说是正好有人去镇上,已经叫人帮忙递口信儿了。
“宋老兄啊,我看你这孙儿十分聪慧,怎地不送学堂里识字”
“害镇上的学堂我也打听过,光学费就是一大笔开支,我们家暂时没这条件。”
“这样,我也是略懂一二,不若让他来我百草堂做个药童如何识字识药材也是好事。”孙大夫眼带赞赏的看着蹲在箩筐旁玩兔子的青姬,头脑灵活知变通,比他前面那个傻傻的药童机灵多了。
“不好不好,哪有女孩子家家的学医的,不成不成。”宋爷爷摆摆手,虽然不介意自家孙女儿爱玩,那也不能天天抛头露面去行医治病啊。
孙大夫一下瞪圆了眼睛,这小娃娃是个女孩儿没看出来。主要还是因为青姬只有八岁,又没有戴小姑娘花里胡哨的头花,还胆子那么大往山里跑。
他就没想过小娃娃是个女娃唉那找药童的事儿只能再考虑考虑了。
夜晚突然哗啦啦的下起大雨来,青姬这会儿
“爷爷奶奶”她装作气喘吁吁跑回家的模样, 先是将小背篓放好, 又找到了正在院子里编筐子的爷爷。奶奶这时正在将今年晒好的捣鼓放进编好的筐子里。
“山上,山上有个老爷爷好像摔断了腿。我在山脚下听见人喊救命就去看了, 他说他是镇上的老大夫。”说着还不忘喝了一口水。
“快, 带我去看看。”爷爷听见了不由得放下了手中的竹条,又想到孙女说的摔断了腿, 将拉稻谷的板车也找了出来。
“老婆子, 我们去看看。”这年头,大家对大夫十分尊敬, 毕竟谁家没有点儿小病小痛呢
于是二人放下手里的活计跟着青姬进入山里, 一看真是腿摔坏了的老头, 那腿用木头捆住了绑的结结实实的。这方法宋爷爷听说过,据说是防止骨头乱跑, 两人将老大夫抬上板车, 慢悠悠的拉着下山。
也不是不想拉快点, 可山路不好走, 板车上又是个大活人, 只能慢吞吞的一点一点挪着。
等将人拉回家中时, 已经临近未时, 将人小心翼翼的放到躺椅上,宋奶奶先是给自家老头子倒了一杯水,又给老大夫倒了一杯, 就洗洗手准备午饭了。
待看见将自己拉下山的老兄喘了几口气,那老爷爷才开口道。
“我姓孙,是个草堂大夫,今日本是上山采药,却不想山路崎岖摔断了腿,真是多谢你们将我拉下山了。”
特别是那个小家伙,若不是今日他调皮往山里跑,指不定他今晚就要在山上过夜了。
“我,我姓宋。不用谢不用谢,就是抬抬手的事儿。”爷爷爽朗的笑了,一边叫着他用水。“你这腿真是断了你自己是大夫能不能治啊”
“我还是能治的,只是骨折罢了,还未断裂。这大概还要麻烦你们一趟了,能否去镇上帮我给我的药童递个信儿”
“也是,不过这儿日头偏西,去镇上怕是晚了,等会儿我去问问村里人有没有人回镇上。”
“只能先如此了。若是问哪家的你便说是百草堂的老孙大夫。”
“那成”他刚想说我这会儿就去,结果老婆子进来白了他一眼。
“去什么去,饭都好了吃了饭再去孙大夫,来来,先吃饭。”说着将手里的饭碗递给他,饭上堆了一个煎蛋及蔬菜。
孙大夫点头致谢,他没有推辞,他带的干粮早就凉透了何况已经麻烦人家这么多,多吃一顿饭也没什么了。
吃过饭后,宋爷爷就出门去村里问了,奶奶则是在门外纳鞋垫。
青姬好奇的围着他转,好奇的想看看他的箩筐里都装了些什么。
“哎,小娃娃,小心点,里面是我挖的药材,伤到了就不好了。”不过幸好这个小娃娃只是探头在箩筐外看一看,并没有打算伸手去抓。
“乌袍,葵菜,铁蒿这也是药材吗”她睁着天真的大眼看着他。
“唷,小娃娃,你还认识这些啊,可是读过书”他颇有些好奇的问。
“不曾读过,不过我会写千字文,写得可好了”宋青姬的字都是宋明远教的,虽然宋明远也没有读过书,不过人灵活聪慧,未成年时在镇上做活儿愣是学会了认字,千字文就在其中。
“那你背一背我听听可好”
她眼睛一转,随即开口道“那也可以,不过,你要教我你采的草药都有什么作用。”
孙大夫答应了,这并不属于不能外传的东西,而且就算知道了药材,可中药都是需要方法炮制保存的。
一大一小聊的还挺愉快,直到申时宋爷爷回来,说是正好有人去镇上,已经叫人帮忙递口信儿了。
“宋老兄啊,我看你这孙儿十分聪慧,怎地不送学堂里识字”
“害镇上的学堂我也打听过,光学费就是一大笔开支,我们家暂时没这条件。”
“这样,我也是略懂一二,不若让他来我百草堂做个药童如何识字识药材也是好事。”孙大夫眼带赞赏的看着蹲在箩筐旁玩兔子的青姬,头脑灵活知变通,比他前面那个傻傻的药童机灵多了。
“不好不好,哪有女孩子家家的学医的,不成不成。”宋爷爷摆摆手,虽然不介意自家孙女儿爱玩,那也不能天天抛头露面去行医治病啊。
孙大夫一下瞪圆了眼睛,这小娃娃是个女孩儿没看出来。主要还是因为青姬只有八岁,又没有戴小姑娘花里胡哨的头花,还胆子那么大往山里跑。
他就没想过小娃娃是个女娃唉那找药童的事儿只能再考虑考虑了。
夜晚突然哗啦啦的下起大雨来,青姬这会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