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九十六章 (2/2)
两把剑。”
聚集了朝臣关注焦点的婚书自有颜公公下御阶从云徽殷手中取到,再万分小心地呈至陛下手中。至于云徽殷手中的神兵利器,好像被遗忘了它们作为凶器的作用,个个成了锯嘴葫芦,无人再诟病云氏女的犯禁之举。
在梁皇陛下看来,云氏女所持的婚书上最为扎眼的绝不是满纸的痴情蜜意、一往情深,小儿女间为情所困为爱所扰实乃寻常,而是落款上赫然在目的“梅东冥”三字。
不论朕待他如何视如己出,不论他骨子里分明是赤焰林氏的血脉,都改变不了他只当自己是南楚人,是蔺晨的徒儿,是神殿少师的事实吗
不当自己是梁人,还妄图要挟朕放过云氏女梅东冥,你的盘算未免精过了头
梁皇陛下的愠怒有眼睛的都看得一清二楚,御阶下的朝臣哪个不是狐狸修成精,谁也不敢顶着陛下的怒火为云氏女开脱。
“据禁军大统领萧景睿禀奏,梅东冥曾当着他的面自陈其身份乃是南楚少师。云徽殷,这一点你可知情”
不等云徽殷从呆愣中醒过神来嚼透“南楚少师”四个字的意思,朝臣中已是惊骇连连议论四起。
谁能想得到赤焰侯千方百计诈死逃去南楚,竟还有这般深意。
除了吃惊,还是吃惊。她的未婚夫婿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哪。
自幼丧父失母,被琅琊阁、江左盟一同抚养长大,身上却鲜有江湖人的草莽气息,举止冷漠而不失礼,矜贵谦和自有傲气。入京之后恪守本分远离朝堂,从不插手朝中是非,虽封侯却安分守己。如今想来他的种种刻意疏离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南楚少师隐瞒身份混迹大梁已然不妥,再出将入相堪称荒唐至极。虽说这等荒唐大半是梁朝君臣自作孽,然而陛下盛怒之下,谁敢出这个头犯龙颜。老资格的朝臣们自持身份,做不出死不要脸落井下石的勾当,干脆一个个装聋作哑。
武英殿上鸦雀无声,朝臣安静如鸡人人自危,御座上梁皇陛下怒火更炽,鹰目如电死死锁住殿下云氏小医女,沉声又问。
“梅东冥乃南楚少师之事,今日之前,你可知晓”
被未婚夫婿的身份来历嚇得心乱如麻,柔肠百转不知该怒该喜的小云大夫心里头乱作一团,手中不世出的名剑烫手起来。她徐徐屈膝拜倒,苦笑道。
“民女不知。”
她此言一出,梁皇陛下面色稍霁,言语间略和缓些,御阶之下与云徽殷有过交情的两三朝臣跟着轻吁口气。不知情就好,陛下正在气头上,托词不知者无罪他们尚能为这小姑娘说几句话。
未等几人摸透陛下心思替云徽殷开脱,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当那出头的榫子。
“陛下,云徽殷年轻识浅多有遭人蒙蔽之嫌,臣以为即使计较其通敌之罪,也当略施薄惩,以儆效尤。”
是柳暨老狐狸,明着求情,话里话外却往通敌上引,唯恐陛下没想到这茬硬生生落井下石。
中宫膝下的刁蛮公主与赤焰侯不对付朝臣们多多少少听说过些,小辈间私下的龌龊拿到武英殿上来做文章,柳暨明晃晃以大欺小,就十分令人不齿了。
起码一向看不惯文官间言如剑笔如刀做派的蒙大将军当下出班反驳,他一年中倒有大半年得云徽殷照顾,早把这丫头当女儿瞧,容不得被人当殿欺负。
“人不是她放的,许下婚约时她不知情。陛下,正所谓不知者无罪,请陛下明鉴。”
从梁皇陛下本心来看,云氏的小女子有过却无错,这丫头的硬骨头和对林洵的回护中表现出来的胆色,甚至远超普通男子。
然而法不成法,国则不国。梅东冥隐匿身份在先,诈死叛逃在后,于国于法都不可能轻饶。云徽殷自陈二人有婚约在先,顾忌梅东冥在南楚的身份地位,常人多半顺着台阶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加追究。
可惜,武英殿御座之上的是他,纵使光阴如梭,依然初心不改、铁骨铮铮的萧景琰。
“既然你辩称梅东冥诈死并南楚少师身份之事你皆不知情,朕可信你,也可恕你无罪。”
闻言,云徽殷眼神一亮,脸上浮现出喜色,还不待她笑开颜,梁皇陛下紧接而来的话语登时令她没来得及弯起的嘴角凝滞。
“自古男婚女嫁少不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与梅东冥无媒无聘,仅凭着一纸婚书两把剑做不得数。朕做主,你当殿撕毁婚书,朕自会命人退返信物,你与梅东冥一刀两断再无瓜葛。”
似是唯恐云徽殷不动心,梁皇陛下还不忘许诺。
“朝中青年才俊不少,朕可择德才兼备者为你指婚,人品才学必不在梅东冥之下。”
陛下这是当众教唆云徽殷悔婚悔的还是梅东冥的婚当殿打南楚少师的脸
得罪了梅东冥相当于得罪了大半个神殿,得罪了神殿与得罪南楚朝廷也差不离。现在想来青冥关外二十年来风平浪静,多少有南楚瞧在梅东冥出身的面子上收敛几分。一旦大梁悔婚在先,南楚不借题发挥简直天理难容。
“三省六部众臣中多有文武皆备的子侄,你素有才名兼为医者达济天下,正是天作之合不失一段佳话。”梁皇陛下目光如电扫过殿下一群有如被雷劈成蔫鹌鹑的臣子们,寒声道,“兴国侯、谢相、柳卿、蔡卿、史卿,家中都有适龄子侄,朕大多见过,家世都足堪相配,你意下如何”
自家子侄与江左盟宗主过招自是上上之选,官宦人家岂是江湖人可比;同赤焰侯相比或有胜算,毕竟赤焰林氏空有声名在外,实则枝叶凋零;然而对手一旦换成了神殿少师陛下,咱不做那意气之争了可好
朝臣面面相觑都赶到棘手。应下亲事就是得罪梅东冥,直言上谏冒犯天颜获罪于陛下,左右不讨好的事谁干谁是傻子。
今日能立于这武英殿上的无疑都是聪明人,或有一根肠子通到底的耿直之辈,却也搜肠刮肚地寻不出说服陛下的理由来。
总不能拿南楚会借此兴兵当借口,劝陛下以天下百姓安乐为念,少动刀兵、与民休息。那跟直截了当打陛下的脸有何区别。
老狐狸们正眉来眼去商量不出个章程来,武英殿内气氛压抑沉闷之时。浔阳云氏的小女大夫弯腰拾起布囊裹回两把当世神剑,收紧袋口重新用粗布绳一圈圈勒上布囊,打上结,斜挎回背上。出人意表地徐徐跪下,规规矩矩行了个叩拜大礼,强压着内心的恐惧高声道。
“陛下抬爱,民女愧不敢当。陛下先前所言既无父母之命,又无媒妁之言却是冤枉了民女与梅东冥。早年正是言老侯爷亲自做的媒,向家母提的亲,将民女许配给梅东冥,家母当时并未反对。”
她低着头瞧不见御座上帝王的神色,从背上传来的如芒在刺不难想象现下梁皇陛下该是如何怒火中烧的模样。
然而她已是骑虎难下,纵使今日殿上改口应允解除婚约,日后没了自由身不说,她点头嫁入哪家便等于得罪了哪家权贵。还不如拼命搏上一搏,且看武英殿在场之人会不会坐视不理,进而引火烧身了。
本章完
聚集了朝臣关注焦点的婚书自有颜公公下御阶从云徽殷手中取到,再万分小心地呈至陛下手中。至于云徽殷手中的神兵利器,好像被遗忘了它们作为凶器的作用,个个成了锯嘴葫芦,无人再诟病云氏女的犯禁之举。
在梁皇陛下看来,云氏女所持的婚书上最为扎眼的绝不是满纸的痴情蜜意、一往情深,小儿女间为情所困为爱所扰实乃寻常,而是落款上赫然在目的“梅东冥”三字。
不论朕待他如何视如己出,不论他骨子里分明是赤焰林氏的血脉,都改变不了他只当自己是南楚人,是蔺晨的徒儿,是神殿少师的事实吗
不当自己是梁人,还妄图要挟朕放过云氏女梅东冥,你的盘算未免精过了头
梁皇陛下的愠怒有眼睛的都看得一清二楚,御阶下的朝臣哪个不是狐狸修成精,谁也不敢顶着陛下的怒火为云氏女开脱。
“据禁军大统领萧景睿禀奏,梅东冥曾当着他的面自陈其身份乃是南楚少师。云徽殷,这一点你可知情”
不等云徽殷从呆愣中醒过神来嚼透“南楚少师”四个字的意思,朝臣中已是惊骇连连议论四起。
谁能想得到赤焰侯千方百计诈死逃去南楚,竟还有这般深意。
除了吃惊,还是吃惊。她的未婚夫婿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哪。
自幼丧父失母,被琅琊阁、江左盟一同抚养长大,身上却鲜有江湖人的草莽气息,举止冷漠而不失礼,矜贵谦和自有傲气。入京之后恪守本分远离朝堂,从不插手朝中是非,虽封侯却安分守己。如今想来他的种种刻意疏离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南楚少师隐瞒身份混迹大梁已然不妥,再出将入相堪称荒唐至极。虽说这等荒唐大半是梁朝君臣自作孽,然而陛下盛怒之下,谁敢出这个头犯龙颜。老资格的朝臣们自持身份,做不出死不要脸落井下石的勾当,干脆一个个装聋作哑。
武英殿上鸦雀无声,朝臣安静如鸡人人自危,御座上梁皇陛下怒火更炽,鹰目如电死死锁住殿下云氏小医女,沉声又问。
“梅东冥乃南楚少师之事,今日之前,你可知晓”
被未婚夫婿的身份来历嚇得心乱如麻,柔肠百转不知该怒该喜的小云大夫心里头乱作一团,手中不世出的名剑烫手起来。她徐徐屈膝拜倒,苦笑道。
“民女不知。”
她此言一出,梁皇陛下面色稍霁,言语间略和缓些,御阶之下与云徽殷有过交情的两三朝臣跟着轻吁口气。不知情就好,陛下正在气头上,托词不知者无罪他们尚能为这小姑娘说几句话。
未等几人摸透陛下心思替云徽殷开脱,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当那出头的榫子。
“陛下,云徽殷年轻识浅多有遭人蒙蔽之嫌,臣以为即使计较其通敌之罪,也当略施薄惩,以儆效尤。”
是柳暨老狐狸,明着求情,话里话外却往通敌上引,唯恐陛下没想到这茬硬生生落井下石。
中宫膝下的刁蛮公主与赤焰侯不对付朝臣们多多少少听说过些,小辈间私下的龌龊拿到武英殿上来做文章,柳暨明晃晃以大欺小,就十分令人不齿了。
起码一向看不惯文官间言如剑笔如刀做派的蒙大将军当下出班反驳,他一年中倒有大半年得云徽殷照顾,早把这丫头当女儿瞧,容不得被人当殿欺负。
“人不是她放的,许下婚约时她不知情。陛下,正所谓不知者无罪,请陛下明鉴。”
从梁皇陛下本心来看,云氏的小女子有过却无错,这丫头的硬骨头和对林洵的回护中表现出来的胆色,甚至远超普通男子。
然而法不成法,国则不国。梅东冥隐匿身份在先,诈死叛逃在后,于国于法都不可能轻饶。云徽殷自陈二人有婚约在先,顾忌梅东冥在南楚的身份地位,常人多半顺着台阶下,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加追究。
可惜,武英殿御座之上的是他,纵使光阴如梭,依然初心不改、铁骨铮铮的萧景琰。
“既然你辩称梅东冥诈死并南楚少师身份之事你皆不知情,朕可信你,也可恕你无罪。”
闻言,云徽殷眼神一亮,脸上浮现出喜色,还不待她笑开颜,梁皇陛下紧接而来的话语登时令她没来得及弯起的嘴角凝滞。
“自古男婚女嫁少不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与梅东冥无媒无聘,仅凭着一纸婚书两把剑做不得数。朕做主,你当殿撕毁婚书,朕自会命人退返信物,你与梅东冥一刀两断再无瓜葛。”
似是唯恐云徽殷不动心,梁皇陛下还不忘许诺。
“朝中青年才俊不少,朕可择德才兼备者为你指婚,人品才学必不在梅东冥之下。”
陛下这是当众教唆云徽殷悔婚悔的还是梅东冥的婚当殿打南楚少师的脸
得罪了梅东冥相当于得罪了大半个神殿,得罪了神殿与得罪南楚朝廷也差不离。现在想来青冥关外二十年来风平浪静,多少有南楚瞧在梅东冥出身的面子上收敛几分。一旦大梁悔婚在先,南楚不借题发挥简直天理难容。
“三省六部众臣中多有文武皆备的子侄,你素有才名兼为医者达济天下,正是天作之合不失一段佳话。”梁皇陛下目光如电扫过殿下一群有如被雷劈成蔫鹌鹑的臣子们,寒声道,“兴国侯、谢相、柳卿、蔡卿、史卿,家中都有适龄子侄,朕大多见过,家世都足堪相配,你意下如何”
自家子侄与江左盟宗主过招自是上上之选,官宦人家岂是江湖人可比;同赤焰侯相比或有胜算,毕竟赤焰林氏空有声名在外,实则枝叶凋零;然而对手一旦换成了神殿少师陛下,咱不做那意气之争了可好
朝臣面面相觑都赶到棘手。应下亲事就是得罪梅东冥,直言上谏冒犯天颜获罪于陛下,左右不讨好的事谁干谁是傻子。
今日能立于这武英殿上的无疑都是聪明人,或有一根肠子通到底的耿直之辈,却也搜肠刮肚地寻不出说服陛下的理由来。
总不能拿南楚会借此兴兵当借口,劝陛下以天下百姓安乐为念,少动刀兵、与民休息。那跟直截了当打陛下的脸有何区别。
老狐狸们正眉来眼去商量不出个章程来,武英殿内气氛压抑沉闷之时。浔阳云氏的小女大夫弯腰拾起布囊裹回两把当世神剑,收紧袋口重新用粗布绳一圈圈勒上布囊,打上结,斜挎回背上。出人意表地徐徐跪下,规规矩矩行了个叩拜大礼,强压着内心的恐惧高声道。
“陛下抬爱,民女愧不敢当。陛下先前所言既无父母之命,又无媒妁之言却是冤枉了民女与梅东冥。早年正是言老侯爷亲自做的媒,向家母提的亲,将民女许配给梅东冥,家母当时并未反对。”
她低着头瞧不见御座上帝王的神色,从背上传来的如芒在刺不难想象现下梁皇陛下该是如何怒火中烧的模样。
然而她已是骑虎难下,纵使今日殿上改口应允解除婚约,日后没了自由身不说,她点头嫁入哪家便等于得罪了哪家权贵。还不如拼命搏上一搏,且看武英殿在场之人会不会坐视不理,进而引火烧身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