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第九十六章 (1/2)
第九十六章御前
“梅少师以为,有您亲笔婚书傍身,陛下能奈云姑娘何”
非但不曾稍加惩治,从那以后,朝廷对待浔阳云氏的态度,怕比寻常高门贵女还要慎重几分。
“云姑娘回返金陵的那一日,陛下本是存着兴师问罪的意思。云家丫头回来路上跟锯嘴葫芦似的,景睿寻她过几次,旁敲侧击温言相劝她就是油盐不进。没成想,憋着大招等着在武英殿上使出来,狠狠将了陛下一军。”
煮沸的泉水注进茶壶,激起氤氲茶香扑鼻而来,隔着袅袅水雾,难掩得色的梅少师清俊的笑颜灿烂得近乎扭曲,显得格外碍眼、格外可恶。
“本座的未婚妻子,岂是庸脂俗粉可相提并论的。”
武英殿上,文武分列两班,文官以中书令谢泯为首,武将则以大将军蒙挚为尊,人人神情肃穆严阵以待,盘龙柱上耀武扬威的龙目瞪得都圆过平日,只待一跃而下挥舞起利爪,惩治胆敢无视君威的人。
赤焰侯灵柩出关的前因后果经由奏疏,先于归程的禁军一行呈到梁皇陛下御案上,其中疑窦颇多,可斟酌的关窍更不在少数。事关朝廷重臣一品君侯,梁皇陛下选在武英殿上召集小朝会,正是打算厘清原委,给赤焰侯之死来个盖棺定论。
迈入武英殿的云家小女子就是在满朝十余位权贵重臣的瞩目中,背上背着长过她本身的布囊,眉目含忧紧抿双唇面色略显苍白,一眼望去有对自己满含关切的蒙大将军,也有犹疑不决的兴国侯平国侯之流,更多的则是置身事外静观其变的萧氏权贵、各部大佬。
御阶之上,君威赫赫的梁皇陛下审视着年轻的云氏女医背后的布囊,细长、沉重,隐隐透出肃杀之气,小小女子不假他人之手一路背进宫来已显疲态。
布囊中的物事,梁皇陛下已有所猜测。
“拜见陛下。”
云氏女医拜倒、叩首,行止自若不见半点慌乱,光凭这份气度就远胜天下大多闺阁女子,令先前对她女医身份不以为然的几个朝臣小觑之心去了不少。
“平身。”
“赤焰侯病逝后,朕恩准其归葬琅琊山。后有小吏举告赤焰侯诈死,朕命禁军大统领携云氏医女同往验证。”
“此行结果如何,萧卿,说说吧。”
从青冥关启程回返金陵前五日,萧景睿亲笔奏折已六百里加急送到宣室殿梁皇陛下的手中,再旺盛的怒火也烧不了五天五夜,今日武英殿上梁皇召云徽殷面圣时,已瞧不出五日前险些砸了宣室殿的怒气勃发。
当云徽殷背负重物迈入武英殿的那刻起,从面上瞧不出喜怒的大梁皇帝仿佛听见了来自遥远的琅琊山上的风声。
“臣以为,赤焰侯未死。”
萧景睿所述只粗粗描述了当日青冥关下拦住送葬队伍的始末,个中细枝末节不是大统领瞧得出说得出的。至于梅东冥夜访时的诛心之语,他不知该从何说起,诸位朝臣自然无从得知。
“萧卿认定赤焰侯未死。云姑娘曾开棺验尸过,姑娘以为如何”
御座上的帝王问及,云徽殷脸色白了白,暗暗唾弃自己胆小懦弱。纠结了一路本该早早下定了的决心,话临到出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启禀陛下,开棺验尸时,民女以表征判定棺中正是赤焰侯无疑。”
这小女子,当着皇帝和公卿的面扯谎竟只慌了一瞬便镇定下来,非同一般哪。
不等朝臣们为云徽殷的胆色喝彩,小云大夫便紧接着口出惊人之语。
“但是第二日,民女就在官驿中见到了他。他没死,他还活着。”
林洵特意去过官驿,寻过云徽殷。
二人私下里相见之事,回程途中云徽殷始终三缄其口未曾提起,萧景睿当然无从知晓,更遑论报于京中。一个活了几十年习惯以君子自持的人,对窥探小姑娘家家的隐私提不起半点念头,连云徽殷背囊中的物事他也仅仅是投去过一瞥,再无意探究。
现在想来应与林洵有关。
果不其然,老友责备的眼神立马丢了过来,都怨他回来路上心事重重,连云徽殷带了一路且大得晃眼的东西都疏忽了。临到面君碰上个直言不讳的小云大夫,反而突显得自己不够光明磊落。
“臣防卫疏漏,请陛下降罪。”
萧景睿自陈有罪,梁皇陛下却不急于追责,摆摆手示意他先退到一旁,只盯着殿中垂手而立的小女子追问。
“林洵来见你,所谓何事”
梁皇陛下和满朝文武费解,小云大夫妙目圆睁看起来比他们更费解,连嗓音都透着讶异。
“他与民女曾有婚约,恐因其之故累及民女和家人,前来欲与民女做个了断的。”
婚约林洵与浔阳云氏居然有过婚约
“可有凭据”
“婚书为凭。”
殿中一片哗然,议论四起。
萧大统领与言侯面面相觑,朝野上下皆知赤焰侯乃是林殊的遗腹子,被琅琊阁和江左盟抚养长大。浔阳云氏行医满天下,南来北往所需的药材大多经由江左盟采买,两家长久以来的确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两家几十年的交情,两家的小儿女有婚约在先本在情理之中,偏偏事先没半点风声透出来,也就没人往这个方向想过。一朝被云徽殷当着大庭广众道出,本该在情理之中的事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以致于萧大统领同言侯爷面面相觑,一个念头不约而同地在二人心里浮现出来梅少师你走便走了,何苦摆他们一道。
“一纸婚书为凭,可有信物”
婚姻大事岂能儿戏,一纸婚书等若无物。朝上的大人们恐怕真正想说的是这些吧。
不得不佩服自家的“未婚夫”先见之明,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对朝廷权贵和重臣们反应猜得丁点不差。
只见浔阳云氏的小女医羞涩地展颜一笑,解下身后背囊柱在地上,布囊顶端用绳结圈圈缠绕,其形清晰可辨
“无旨佩剑上殿,实属胆大妄为”
“凶器不可入宫,还不退下”
职责所在,礼部尚书柳暨和禁军大统领萧景睿不分先后出班斥责云徽殷,只待御座之上的陛下示意便将违旨犯上的云氏医女叉出去。大部分非关职责的朝臣则选择保持缄默,从第一道宫禁到武英殿,难道守宫的禁军、御林都是瞎子放任云氏女背着凶器进宫如入无人之境柳大人也就罢了,萧统领先一步入宫面圣,怕是错过了手下禁军的层层上报。
计议既定话已出口,走到这步就容不得后悔了。云徽殷权当充耳未闻,径自一手扶着布囊中的物事,一手从容地一圈圈解开绳结,直至布囊垂落,露出粗布包裹下震慑人心的内在。
“天子剑”
“大夏龙雀”
“正是陛下所赐的天子剑和大夏龙雀。”许是想起那日做色痞状大摇大摆进了官驿,险些狼狈逃窜,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埋头写下婚书,嫌弃得把天子剑和大夏龙雀留下作为信物,形形色色、鲜活气十足的梅东冥,小云大夫不禁莞尔,给她不算出众的颜色平添几分名为“意动”的光彩。
“他说,婚书做得假,当世神兵做不得假,他身无长物,能取信于陛下的唯有这
“梅少师以为,有您亲笔婚书傍身,陛下能奈云姑娘何”
非但不曾稍加惩治,从那以后,朝廷对待浔阳云氏的态度,怕比寻常高门贵女还要慎重几分。
“云姑娘回返金陵的那一日,陛下本是存着兴师问罪的意思。云家丫头回来路上跟锯嘴葫芦似的,景睿寻她过几次,旁敲侧击温言相劝她就是油盐不进。没成想,憋着大招等着在武英殿上使出来,狠狠将了陛下一军。”
煮沸的泉水注进茶壶,激起氤氲茶香扑鼻而来,隔着袅袅水雾,难掩得色的梅少师清俊的笑颜灿烂得近乎扭曲,显得格外碍眼、格外可恶。
“本座的未婚妻子,岂是庸脂俗粉可相提并论的。”
武英殿上,文武分列两班,文官以中书令谢泯为首,武将则以大将军蒙挚为尊,人人神情肃穆严阵以待,盘龙柱上耀武扬威的龙目瞪得都圆过平日,只待一跃而下挥舞起利爪,惩治胆敢无视君威的人。
赤焰侯灵柩出关的前因后果经由奏疏,先于归程的禁军一行呈到梁皇陛下御案上,其中疑窦颇多,可斟酌的关窍更不在少数。事关朝廷重臣一品君侯,梁皇陛下选在武英殿上召集小朝会,正是打算厘清原委,给赤焰侯之死来个盖棺定论。
迈入武英殿的云家小女子就是在满朝十余位权贵重臣的瞩目中,背上背着长过她本身的布囊,眉目含忧紧抿双唇面色略显苍白,一眼望去有对自己满含关切的蒙大将军,也有犹疑不决的兴国侯平国侯之流,更多的则是置身事外静观其变的萧氏权贵、各部大佬。
御阶之上,君威赫赫的梁皇陛下审视着年轻的云氏女医背后的布囊,细长、沉重,隐隐透出肃杀之气,小小女子不假他人之手一路背进宫来已显疲态。
布囊中的物事,梁皇陛下已有所猜测。
“拜见陛下。”
云氏女医拜倒、叩首,行止自若不见半点慌乱,光凭这份气度就远胜天下大多闺阁女子,令先前对她女医身份不以为然的几个朝臣小觑之心去了不少。
“平身。”
“赤焰侯病逝后,朕恩准其归葬琅琊山。后有小吏举告赤焰侯诈死,朕命禁军大统领携云氏医女同往验证。”
“此行结果如何,萧卿,说说吧。”
从青冥关启程回返金陵前五日,萧景睿亲笔奏折已六百里加急送到宣室殿梁皇陛下的手中,再旺盛的怒火也烧不了五天五夜,今日武英殿上梁皇召云徽殷面圣时,已瞧不出五日前险些砸了宣室殿的怒气勃发。
当云徽殷背负重物迈入武英殿的那刻起,从面上瞧不出喜怒的大梁皇帝仿佛听见了来自遥远的琅琊山上的风声。
“臣以为,赤焰侯未死。”
萧景睿所述只粗粗描述了当日青冥关下拦住送葬队伍的始末,个中细枝末节不是大统领瞧得出说得出的。至于梅东冥夜访时的诛心之语,他不知该从何说起,诸位朝臣自然无从得知。
“萧卿认定赤焰侯未死。云姑娘曾开棺验尸过,姑娘以为如何”
御座上的帝王问及,云徽殷脸色白了白,暗暗唾弃自己胆小懦弱。纠结了一路本该早早下定了的决心,话临到出口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启禀陛下,开棺验尸时,民女以表征判定棺中正是赤焰侯无疑。”
这小女子,当着皇帝和公卿的面扯谎竟只慌了一瞬便镇定下来,非同一般哪。
不等朝臣们为云徽殷的胆色喝彩,小云大夫便紧接着口出惊人之语。
“但是第二日,民女就在官驿中见到了他。他没死,他还活着。”
林洵特意去过官驿,寻过云徽殷。
二人私下里相见之事,回程途中云徽殷始终三缄其口未曾提起,萧景睿当然无从知晓,更遑论报于京中。一个活了几十年习惯以君子自持的人,对窥探小姑娘家家的隐私提不起半点念头,连云徽殷背囊中的物事他也仅仅是投去过一瞥,再无意探究。
现在想来应与林洵有关。
果不其然,老友责备的眼神立马丢了过来,都怨他回来路上心事重重,连云徽殷带了一路且大得晃眼的东西都疏忽了。临到面君碰上个直言不讳的小云大夫,反而突显得自己不够光明磊落。
“臣防卫疏漏,请陛下降罪。”
萧景睿自陈有罪,梁皇陛下却不急于追责,摆摆手示意他先退到一旁,只盯着殿中垂手而立的小女子追问。
“林洵来见你,所谓何事”
梁皇陛下和满朝文武费解,小云大夫妙目圆睁看起来比他们更费解,连嗓音都透着讶异。
“他与民女曾有婚约,恐因其之故累及民女和家人,前来欲与民女做个了断的。”
婚约林洵与浔阳云氏居然有过婚约
“可有凭据”
“婚书为凭。”
殿中一片哗然,议论四起。
萧大统领与言侯面面相觑,朝野上下皆知赤焰侯乃是林殊的遗腹子,被琅琊阁和江左盟抚养长大。浔阳云氏行医满天下,南来北往所需的药材大多经由江左盟采买,两家长久以来的确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两家几十年的交情,两家的小儿女有婚约在先本在情理之中,偏偏事先没半点风声透出来,也就没人往这个方向想过。一朝被云徽殷当着大庭广众道出,本该在情理之中的事却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
以致于萧大统领同言侯爷面面相觑,一个念头不约而同地在二人心里浮现出来梅少师你走便走了,何苦摆他们一道。
“一纸婚书为凭,可有信物”
婚姻大事岂能儿戏,一纸婚书等若无物。朝上的大人们恐怕真正想说的是这些吧。
不得不佩服自家的“未婚夫”先见之明,人远在千里之外,却对朝廷权贵和重臣们反应猜得丁点不差。
只见浔阳云氏的小女医羞涩地展颜一笑,解下身后背囊柱在地上,布囊顶端用绳结圈圈缠绕,其形清晰可辨
“无旨佩剑上殿,实属胆大妄为”
“凶器不可入宫,还不退下”
职责所在,礼部尚书柳暨和禁军大统领萧景睿不分先后出班斥责云徽殷,只待御座之上的陛下示意便将违旨犯上的云氏医女叉出去。大部分非关职责的朝臣则选择保持缄默,从第一道宫禁到武英殿,难道守宫的禁军、御林都是瞎子放任云氏女背着凶器进宫如入无人之境柳大人也就罢了,萧统领先一步入宫面圣,怕是错过了手下禁军的层层上报。
计议既定话已出口,走到这步就容不得后悔了。云徽殷权当充耳未闻,径自一手扶着布囊中的物事,一手从容地一圈圈解开绳结,直至布囊垂落,露出粗布包裹下震慑人心的内在。
“天子剑”
“大夏龙雀”
“正是陛下所赐的天子剑和大夏龙雀。”许是想起那日做色痞状大摇大摆进了官驿,险些狼狈逃窜,一笔一划认认真真埋头写下婚书,嫌弃得把天子剑和大夏龙雀留下作为信物,形形色色、鲜活气十足的梅东冥,小云大夫不禁莞尔,给她不算出众的颜色平添几分名为“意动”的光彩。
“他说,婚书做得假,当世神兵做不得假,他身无长物,能取信于陛下的唯有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