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第九十五章 (2/2)
么不窝火。
“少师于我大楚而言身份贵重非常,他若不喜之人就是大楚之敌。侯爷还是谨言慎行、善自珍重为上。”
越上年纪人越孩子气,此番得罪旧友不浅,保不齐今日过后这朋友就做不成了。饶是兴国侯自复有才,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辩解如何化解友人的怒气。
放开老仆的搀扶,兴国侯当即整肃衣袍,朝着老祭司深深地躬身作了一揖,可谓诚挚已极,任谁也挑不出错处。不过诚不诚意在他,老祭司接不接受就另当别论了,照老先生吹胡子瞪眼的劲头来看,一时半会儿过不去这道坎了。
“兴国侯的礼老头子受不起。天快黑了,你一梁国使臣还在外面乱逛怕不合适,回去吧。”
“今日之事总是老夫的不是,樊兄,唉,多言无益,今后樊兄但有所需,老夫义不容辞。”
“谁要你义不容辞了,赶紧走,恕不远送。”
既被人下了逐客令,此番造访已然尽人事,至于后事如何还需听天命,强留无益徒增厌烦而已,不如干脆些告辞,彼此留些面子情。
“今日冒昧叨扰,改日必登门致歉。”
老祭司却不受他的礼,径自负手往山门内而去。
并非老祭司性子傲慢狷狂,他自有他的苦衷,言豫津利用过往的一段友情为萧梁成事,无疑将他置于尴尬的位置上,一个处置不当,恐遗患无穷。
尽了礼数的兴国侯随后登车回返驿馆,他今朝早了梅东冥一步进了城,打听到少师也是今日回返神殿的消息后便亲往等候,上了年纪的人折腾大半日,实在力有不逮了。
听说每个话本里起码会出现三次以上夜半密会的戏码,本篇也难以免俗地利用了数次黄金密谋时段。然而,请看官们相信,这回我们的梅少师真不是心怀叵测的阴谋家。
事实上,坐车一路晃悠着上山的途中,梅少师心里头飞来荡去的就是言豫津那句喊话。
小云姑娘,唉,小云大夫。
青冥关内,冒着罪犯欺君的危险回护他的小女子,咬着后槽牙“逼”他写下婚书的小女子,他名义上的未婚妻。本意或许当真只为维护,使其不至于因己而蒙难,现在想想,有别于寻常脂粉甜腻气味儿,挨到近处扑鼻而来尽是药香的布衣女子似乎更合心意。
唉,异想天开了。一个天南一个地北,结为连理谈何容易。
“哼。”
一个公主而已,嫁便嫁了,他再瞧不惯萧梁上下总不至于为难个女子。言豫津既有求于他,便绝不敢得罪他,拿小云大夫做借口,就不怕适得其反么。
不行,不能上了言豫津的当去了就输了。
他堂堂神殿少师,怎能因个小女子失了方寸,遂了他兴国侯的愿。
明星是个坑,他又不傻,凭什么往下跳。
灯烛烁烁,映出寝殿内梅少师来回踱步的身影。
走了许久,殿内灯烛骤然熄灭,一如少师终于下定了的决心。
古有诗圣独行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今有少师大宗师,月下影成双夜访梁使团。
什么见了鬼,狗那个啥不通的酸话。是是是,他思来想去放心不下小云大夫是真,又有什么错么,到底小云大夫也是他未过门的媳妇儿,担心她有错么
“担心未婚妻安危固然没错,甩开护卫独自下山您可就大错特错了。”
在萧梁地界上保护少师不利的一干亲卫虽说保住了性命不至于脑袋搬家,到底没能逃过屁股开花的下场,一人三十诫杖,打的是屁股长的是记性,从琅琊山下接到少师起就寸步不离地贴身护卫,妄想他们放任少师独自离开神殿必须宁死不从
很好,好得很殿内跪了一地的少师亲卫连跪的位置都算的好好的,把他团团围在中间,务必达到拖后腿的效果。
“都留下,谁也不许跟来有飞流叔陪着,谁还能伤着本座。”
带一个还是带一群,答案毫无悬念。
于是各退一步互相妥协的结果是,好不容易摆脱身后一长串尾巴的梅少师,脱下白袍换上黑衣,在天下第一高手的保护下悄然下了圣山,深夜造访萧梁来使兴国侯言豫津的卧房。
驿馆归鸿胪寺所辖,萧梁使团身负送亲重任,防卫之严已可与皇宫媲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皇后亲自下令从禁军中抽调精锐编入城防卫戍护卫驿馆,显见得对未过门儿媳的重视。
按常理来说,突破森严的巡防潜入驿馆已然不易,更兼须得摸到使团头号要紧的人物房里,可谓难上加难。对自己的武学造诣自信如梅东冥者,同样免不了暗道侥幸,带上飞流叔本是无奈之举,却帮了大忙。
是以更深露重早该休息的时刻,兴国侯的房内仍是烛火未熄,这位白日里亲自造访圣山的萧梁君侯显然对自己的估算十拿九稳。
从景睿回京后逐一禀奏的各种线索来看,梅东冥对浔阳云氏的小女大夫有着非比寻常的好感,足以影响梅少师的决断,宁和公主孤身嫁入南楚,神殿少师对其观感将左右南楚权贵对待公主的态度。
晚膳后言侯爷特意遣走侍候的仆从,只留了老仆备下茶水,自个儿举了本书枯坐案前,两个时辰原本翻的哪页仍旧在哪页,一个字都没看进眼里,压根儿是借看书之名行发呆之实,盘算着万一谋算落空小云大夫于梅少师而言无关紧要,先前的全盘计划恐怕全要推翻重来。
幸而亥时过后不久,门外轻轻的叩击使他悬了许久的心瞬时放下大半。
“言侯盛情,应邀而来。”
来了
言侯当即放下书,三两步赶到门前拉开门,漆黑的门廊下当先垂手而立的正是自己翘首以盼的神殿少师梅东冥。
不错,梅东冥,时至今日,除了远在金陵的陛下,谁敢当面唤他一声赤焰侯。
“少师请。”
仅凭兴国侯的身份和威望,即便南楚曜帝当面都未必会谦冲得亲自开门,固然存着私下会面不宜外传的干系,有求于己才是言侯爷委曲求全的根本。
宾主先后落座,先前备下的茶总算有了用武之地,只不过需要借品茶破局的机会尚未出现,泡茶的言侯爷倒需要饮茶止渴了。
“侯爷的来意本座猜得出大概,本座的来意侯爷也清楚。侯爷既假徽殷之名诱本座前来,何不讲讲她的近况给本座知晓”
“少师手眼通天,天下哪有瞒得过少师的事,何须老夫赘言。”
“旁观者所见所思比不得侯爷身在局中。论揣摩萧梁那位陛下的心思,谁敢说在侯爷之上。小云是本座未过门的妻子,本座很想知道以侯爷来看,小云的近况如何。”
言豫津不由苦笑,有些明白了景睿与梅东冥一番不见刀光血影的“过招”后,回京以来便郁郁寡欢的缘由。
先时的林洵念在其父的情面上,对他们这些老东西可算是留足余地了。
以他看来,呵,什么以他看来,梅东冥要知道的绝非他兴国侯的看法,而是陛下对云徽殷乃至浔阳云氏的态度。
从而决定往后他,乃至于神殿对宁和、对大梁的态度。
本章完
“少师于我大楚而言身份贵重非常,他若不喜之人就是大楚之敌。侯爷还是谨言慎行、善自珍重为上。”
越上年纪人越孩子气,此番得罪旧友不浅,保不齐今日过后这朋友就做不成了。饶是兴国侯自复有才,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辩解如何化解友人的怒气。
放开老仆的搀扶,兴国侯当即整肃衣袍,朝着老祭司深深地躬身作了一揖,可谓诚挚已极,任谁也挑不出错处。不过诚不诚意在他,老祭司接不接受就另当别论了,照老先生吹胡子瞪眼的劲头来看,一时半会儿过不去这道坎了。
“兴国侯的礼老头子受不起。天快黑了,你一梁国使臣还在外面乱逛怕不合适,回去吧。”
“今日之事总是老夫的不是,樊兄,唉,多言无益,今后樊兄但有所需,老夫义不容辞。”
“谁要你义不容辞了,赶紧走,恕不远送。”
既被人下了逐客令,此番造访已然尽人事,至于后事如何还需听天命,强留无益徒增厌烦而已,不如干脆些告辞,彼此留些面子情。
“今日冒昧叨扰,改日必登门致歉。”
老祭司却不受他的礼,径自负手往山门内而去。
并非老祭司性子傲慢狷狂,他自有他的苦衷,言豫津利用过往的一段友情为萧梁成事,无疑将他置于尴尬的位置上,一个处置不当,恐遗患无穷。
尽了礼数的兴国侯随后登车回返驿馆,他今朝早了梅东冥一步进了城,打听到少师也是今日回返神殿的消息后便亲往等候,上了年纪的人折腾大半日,实在力有不逮了。
听说每个话本里起码会出现三次以上夜半密会的戏码,本篇也难以免俗地利用了数次黄金密谋时段。然而,请看官们相信,这回我们的梅少师真不是心怀叵测的阴谋家。
事实上,坐车一路晃悠着上山的途中,梅少师心里头飞来荡去的就是言豫津那句喊话。
小云姑娘,唉,小云大夫。
青冥关内,冒着罪犯欺君的危险回护他的小女子,咬着后槽牙“逼”他写下婚书的小女子,他名义上的未婚妻。本意或许当真只为维护,使其不至于因己而蒙难,现在想想,有别于寻常脂粉甜腻气味儿,挨到近处扑鼻而来尽是药香的布衣女子似乎更合心意。
唉,异想天开了。一个天南一个地北,结为连理谈何容易。
“哼。”
一个公主而已,嫁便嫁了,他再瞧不惯萧梁上下总不至于为难个女子。言豫津既有求于他,便绝不敢得罪他,拿小云大夫做借口,就不怕适得其反么。
不行,不能上了言豫津的当去了就输了。
他堂堂神殿少师,怎能因个小女子失了方寸,遂了他兴国侯的愿。
明星是个坑,他又不傻,凭什么往下跳。
灯烛烁烁,映出寝殿内梅少师来回踱步的身影。
走了许久,殿内灯烛骤然熄灭,一如少师终于下定了的决心。
古有诗圣独行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今有少师大宗师,月下影成双夜访梁使团。
什么见了鬼,狗那个啥不通的酸话。是是是,他思来想去放心不下小云大夫是真,又有什么错么,到底小云大夫也是他未过门的媳妇儿,担心她有错么
“担心未婚妻安危固然没错,甩开护卫独自下山您可就大错特错了。”
在萧梁地界上保护少师不利的一干亲卫虽说保住了性命不至于脑袋搬家,到底没能逃过屁股开花的下场,一人三十诫杖,打的是屁股长的是记性,从琅琊山下接到少师起就寸步不离地贴身护卫,妄想他们放任少师独自离开神殿必须宁死不从
很好,好得很殿内跪了一地的少师亲卫连跪的位置都算的好好的,把他团团围在中间,务必达到拖后腿的效果。
“都留下,谁也不许跟来有飞流叔陪着,谁还能伤着本座。”
带一个还是带一群,答案毫无悬念。
于是各退一步互相妥协的结果是,好不容易摆脱身后一长串尾巴的梅少师,脱下白袍换上黑衣,在天下第一高手的保护下悄然下了圣山,深夜造访萧梁来使兴国侯言豫津的卧房。
驿馆归鸿胪寺所辖,萧梁使团身负送亲重任,防卫之严已可与皇宫媲美,三步一岗五步一哨,皇后亲自下令从禁军中抽调精锐编入城防卫戍护卫驿馆,显见得对未过门儿媳的重视。
按常理来说,突破森严的巡防潜入驿馆已然不易,更兼须得摸到使团头号要紧的人物房里,可谓难上加难。对自己的武学造诣自信如梅东冥者,同样免不了暗道侥幸,带上飞流叔本是无奈之举,却帮了大忙。
是以更深露重早该休息的时刻,兴国侯的房内仍是烛火未熄,这位白日里亲自造访圣山的萧梁君侯显然对自己的估算十拿九稳。
从景睿回京后逐一禀奏的各种线索来看,梅东冥对浔阳云氏的小女大夫有着非比寻常的好感,足以影响梅少师的决断,宁和公主孤身嫁入南楚,神殿少师对其观感将左右南楚权贵对待公主的态度。
晚膳后言侯爷特意遣走侍候的仆从,只留了老仆备下茶水,自个儿举了本书枯坐案前,两个时辰原本翻的哪页仍旧在哪页,一个字都没看进眼里,压根儿是借看书之名行发呆之实,盘算着万一谋算落空小云大夫于梅少师而言无关紧要,先前的全盘计划恐怕全要推翻重来。
幸而亥时过后不久,门外轻轻的叩击使他悬了许久的心瞬时放下大半。
“言侯盛情,应邀而来。”
来了
言侯当即放下书,三两步赶到门前拉开门,漆黑的门廊下当先垂手而立的正是自己翘首以盼的神殿少师梅东冥。
不错,梅东冥,时至今日,除了远在金陵的陛下,谁敢当面唤他一声赤焰侯。
“少师请。”
仅凭兴国侯的身份和威望,即便南楚曜帝当面都未必会谦冲得亲自开门,固然存着私下会面不宜外传的干系,有求于己才是言侯爷委曲求全的根本。
宾主先后落座,先前备下的茶总算有了用武之地,只不过需要借品茶破局的机会尚未出现,泡茶的言侯爷倒需要饮茶止渴了。
“侯爷的来意本座猜得出大概,本座的来意侯爷也清楚。侯爷既假徽殷之名诱本座前来,何不讲讲她的近况给本座知晓”
“少师手眼通天,天下哪有瞒得过少师的事,何须老夫赘言。”
“旁观者所见所思比不得侯爷身在局中。论揣摩萧梁那位陛下的心思,谁敢说在侯爷之上。小云是本座未过门的妻子,本座很想知道以侯爷来看,小云的近况如何。”
言豫津不由苦笑,有些明白了景睿与梅东冥一番不见刀光血影的“过招”后,回京以来便郁郁寡欢的缘由。
先时的林洵念在其父的情面上,对他们这些老东西可算是留足余地了。
以他看来,呵,什么以他看来,梅东冥要知道的绝非他兴国侯的看法,而是陛下对云徽殷乃至浔阳云氏的态度。
从而决定往后他,乃至于神殿对宁和、对大梁的态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