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第八十七章 (1/2)
第八十七章伤逝
御帐外,甲胄齐整的禁军大统领萧景睿难掩焦急之色地来回踱步已有一会儿了。
无怪他着急,从巡营的禁军来报,赤焰侯府上的蔺小公子套了车载着赤焰侯出营,看方向是去了九安山。之后不久,兴国侯府的车驾也出营去了,瞧着倒像是追着林侯去的。
事关两位军侯安危,何况当先的那位传言已病至不起。兹事体大,巡营的禁军一刻不曾耽搁立即来报。
得到消息的萧大统领一听林家的小祖宗又出幺蛾子,登时一个头两个大。好脾气如萧景睿者少有为什么人什么事头疼,从小玩到大的好友算一个,近来荣登麻烦榜榜首的则舍林洵其谁
赤焰侯的安危直接牵动了陛下的喜怒,举凡林侯有个头疼脑热,他帐里帐外有什么风吹草动,事无巨细都须上达天听。正因陛下事事垂问,林洵乘车离营动静不小,萧大统领亲至御帐禀报,不想被内侍阻在了帐外。
“陛下午憇,今日许是体乏睡得久些,请大统领稍候。”
搁在平时,做臣子的怎么等都是本分,然而关乎林洵,陛下一日三问恨不能亲自照看的孩子,要有个差池英武如大统领者禁不住打了个激灵,不敢想,不敢想。
“我有要事需禀告陛下,内官若不便惊扰陛下,可否请颜公公出帐一见”
萧大统领一贯好脾气,说话做事向来不徐不疾调理分明,少有见他急不可待的时候。
门外值守的内侍担不起贻误要事的责任,左右不必自个儿去惊扰陛下,犯不上得罪朝中有数的权贵重臣,当下低声道了句“请大统领稍候”便折回去帐内寻颜直。
圣驾遇刺那日是颜直亲自安排的内侍奉茶,两个小内侍端着茶盘才出膳房就被不知何时潜入大营暗中埋伏的刺客打晕以后拖到无人处灭了口。
要说冤颜大总管确是真冤,他当差当得好好的,平白无故祸从天降。幸而事后追查陛下只罚他十板子聊作惩戒,不乏大统领力证他与行刺之事无关的缘故。
是以本在帐内兢兢业业忙活着陛下午睡后饮茶吃食等琐事的颜总管听内侍凑过来说是大统领有事相请,近些日子伺候陛下无不亲力亲为的颜大总管没多犹豫,吩咐身边搭手的小内侍暂且罢手等他回来再弄,放下袍袖稍事整理便去见了萧大统领。
“大统领此时要见陛下可否再等上片刻,陛下许一会儿便醒。”
萧景睿面露难色,思忖再三决定合盘托出,不得惊扰圣驾的规矩摆在那儿是死的,人是活的并非不能变通,林洵往大里说是陛下的臣子,往小里说算是陛下的子侄,他的安危陛下时时牵挂,陛下事后绝不会为此降罪。
“禁军来报,赤焰侯的车驾不久前离营去了九安山,驾车的是林侯的师弟蔺公子,随后豫津也追了过去。听说这两日林侯一直昏迷未醒,我派人去赤焰侯的营帐查探,帐中空无一人,会不会”
侯府马车不会无缘无故出营,帐中无人,赤焰侯显然就在车上。这位小侯爷年纪不大主见却大得吓死人,他病势沉重眼见不起,陛下心里也像被笼上层厚厚的乌云,莫说笑脸,连几个随驾的皇子前来问安都得不到他一个好脸色。
暗地里气得牙痒痒恨不得林侯早些死的大有人在,然而真到了这一日,陛下龙颜震怒抽丝剥茧追查到底,躲在背后拍手叫好的不管是不是与行刺有没有关系,怕都少不了去刑部大堂走一遭。
这么简单的道理,自诩聪明的聪明反被聪明误,能安然度过的不是保有赤子之心对林侯始终关怀如一如萧大统领者,就是真正漠不关心、置身事外者。
“公公,公公,颜公公”
事件的始末交代完了,颜直听完一言不发只顾着发愣,萧大统领急得不行不得不失礼得再三唤他。帮不帮忙去搅扰陛下好眠您倒是给个准话,您要是不打算帮忙,做臣子的宁愿顶着被责罚的危险也不能令陛下抱憾终身照林洵的病况来看,陛下兴许还能赶着见他最后一面。
“啊哦哦,奴失礼了。大统领稍待,奴这就去禀奏陛下。”
他竟当着大统领的面想事儿想得出了神。天爷
瞟一眼大统领,幸好他老人家有别于朝中文臣,
颜直公公回转帐中如何禀奏梁皇的外人不得而知,然而过不多会儿御帐中家什砰然作响接连倒地的动静直往耳朵里钻,由不得帐外等候的禁军大统领装聋作哑。
少时,御帐帐帘被猛地甩开,梁皇步履匆忙地冲出御帐,虎眸直接锁住帐外半跪正待面君的萧景睿,自登基后,被纷乱繁杂的政务磨砺得一颗热血沸腾的心渐渐冷凝的梁皇陛下罕有的失态了,只见他夺门而出后一个箭步迈到萧景睿身前,半托半拽住他的手肘忙不迭问道。
“东冥究竟如何了”
“臣有罪,禁军验过侯府车驾便即放行,没能拦住赤焰侯是臣的疏失。”
“你何错之有,东冥这孩子拗得很,慢说你性子和软,换了蔡卿来照样拦不住他。”景睿的内疚惊慌不似作伪,这位以君子之风闻名天下的高手可欺之以方的名声也不是传了一天两天了,君臣相得几十载,连他都信不过的话梁皇也不知满朝文武还有几个能信。“确定他们去了九安山”
“是,言侯当是得了消息才匆忙追去,臣面君前已派了禁军前去保护,他们确是上了九安山无疑。”
好,没走远就好
虽不知林洵无缘无故的突然去九安山做什么,半点不妨碍雷厉风行的梁皇陛下二话不说掉转身就往营门快步走去,边走边传令身边亦步亦趋小跑着都险些跟不上的颜大公公,“你不必跟来,去传朕钦旨,速牵朕的御马至营门,景睿随朕上山。”
“陛下,请允臣率一队禁军护驾。”
“准。”
因骑术平平且不谙武艺而被无情“抛弃”的颜大公公此刻最想的做的不外乎找个角落自怨自艾一番,奈何陛下有旨在先,他一肚子的小委屈只能在传旨后再出气埋怨林侯就省了,正值大好年华硬是被困在不喜欢的一方小小天地间,与其一直闷闷不乐地委曲求全地过下去,像被折断了翅膀的鸟儿般常常失神地望着空无一物的天空发呆的林侯,或许宁愿葬身在此图个逍遥自在。
在宫中曾偶然窥见过林侯平静无波的俊逸面容上一闪而过的厌恶,原本以为他厌恶宫中的某位贵人,现在想想,他厌恶的该是他自己无能为力之余坐困愁城的自己。
林侯此番凶多吉少,陛下送走挚友再送子侄,何尝不是种折磨
唉,恐怕宫中有些日子阴云密布不见天日,他得去给底下不长眼的小子们说道说道,省的触怒了龙颜怎么死的都不晓得。
雾起岚涌,山风齐啸,百鸟悲鸣盘旋不去,山下犹自穿云而出温暖大地的霞光半分透不进此方天地。山天相接之处,云海宛若潮水汹涌而来,山间本可纵马驰车的驰道转眼间被吞没得一干二净。
异乎寻常的光景突如其来,反常即为妖,这妖着落在何处不言而喻神殿少师梅东冥崩逝在即,天地同哭万物皆哀。
“就没更对症的药吗”
“真有能治好哥哥的药,我琅琊蔺氏会吝啬么”
眼看尽管灵药入口,林洵口鼻渗血依然不见好转,言侯明知林洵积重难返回天乏术,心里头止不住的酸涩冲上鼻尖,激出几许男儿泪。
“世间太苦,向他索取的太多,莫怪他宁愿就此撒手。”
“猫哭耗子假慈悲,言侯说这话不嫌心虚”
哥哥身陷大梁难以脱身大半归功于眼前临到生死关头长吁短叹假惺惺的兴国侯,要不是时机不对,他真想一口啐过去。
“是了,你恨我,你恰恰是此间仅有的,有资格恨我怨我的人。”
少师于神殿的意义何其重大,东冥于琅琊蔺氏的情义何其深厚,蔺熙既是臣下又是兄弟,真心为东冥一哭的舍他其谁
之前存下的那点儿怀疑在蔺熙淬了毒的眼神如利剑般刺过来,有如置身刀风箭雨中硬是尝到被生生千刀万剐的滋味儿时方算消弭殆尽。但是潜藏已久的隐忧接踵而来,即将浮出水面九安山上过世的是大梁的赤焰侯或是南楚的神殿少师,将是全然不同的两个结果。
即便林洵临终所求的就是身归南楚,即便他已赌咒发誓定会竭力成全,一思及南楚得知他们尊贵的少师魂断大梁,怒而起兵犯境,梁楚战事再生,其他周边诸国趁火打劫再来生事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吞下的假死药离药性发作还有些时候,反噬的痛楚慢慢退去,倚靠着小熙偶然偏过头瞥见兴国侯暗藏杀机,神色晦暗不明,电光火石间心念微转,已想到忧国忧民的兴国侯所思所虑为何。
“我,若是侯爷,必会守信。您莫要,忘了,天下,有什么事,能,瞒得过,琅琊阁你当,蔺氏,数代执掌,琅琊阁,尽知天下事,是吹,吹出来的”
一阵山风吹过,丝丝凉意钻入后颈,不自觉战栗连连的言侯瞬间醒过神来,再回味方才霎时间险些错了主意,沁出的冷汗汗湿重衫。
全不在意他和哥哥差点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的蔺少主俨然沉浸在即将失去哥哥的“悲伤”中不可自拔,至于言侯暗自揣摩的居心叵测、出尔反尔,在他即便不过是回南楚的行程中无关紧要的小小绊脚石,踢不踢掉不过是抬抬脚的功夫。
言豫津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有死穴,拿捏住他的死穴逼他就范,看他咬牙切齿却无力反抗,不是更有意思
留着泄愤的小乐趣被哥哥先一步识破,蔺熙也不着恼,曲终人将散,该是终章的奏曲人都登场的时候了。
山路的尽头传来骏马驰骋的隆隆蹄声,纷至沓来有如鼓点或齐整或零落,由远及近随着声声嘶鸣归于平息。
蔺熙抬起头,眼角犹带泪痕,含冰凝霜般的双瞳映出彼方一跃下马飞奔而来的梁皇陛下,不喜不悲,不哀不怒,冷漠得比怒气勃发恨意冲天更令言侯心惊胆战。
他一把攥住蔺熙衣袖,用只有他们三人听得见的声音低语,“本侯以言家上下几百口人等我性命作保,定然遵守承诺绝不背信弃义。少阁主且信本侯一次。”
蔺熙偏过脸定定打量着他,仿佛头一次相识似的,从眉眼到嘴巴,连鬓发皱纹都没漏掉。一潭泛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被审视的言侯只觉得自己成了被杀神牢牢盯住,迟早落入他陷阱中无力挣脱的猎物。
“小熙”
“罢了,瞧在哥哥的面上。侯爷切记,你敢耍什么把戏,我不但要你言氏满门为你此番食言付出代价,便是萧景琰的性命,我也要一并拿走。”
很想嘲笑他竖子无状口出狂言,蔺熙言语中透出的认真竟使他毛骨悚然蔺熙一个人或许做不到,琅琊阁的势力牵扯进来的话,后果难料。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侯听见自己作如是答,无论心中真正所想为何,他都不敢拿陛下和全族人的命豪赌。
更何况,林洵已是将死之人,千般谋划、万般算计,到了脆弱易碎的生命面前兀自苍白无力,既不能挽回什么,又不能拯救什么。
他言豫津前半生托庇于祖荫,活的迷迷糊糊图个逍遥自在,正所谓花街柳巷人常在,斗鸡走狗不落空,教坊女乐争缠头,全赖投胎立奇功。景睿只道他行止荒唐心下雪亮,到底匡扶大义没走上歪路,却不晓得刻在言氏一族骨子里的忠贞其实混迹市井整日荒唐玩乐消磨得掉的。
养晦韬光只为兴国兴邦,矢志不渝。为忠君、为报国,粉身碎骨又何妨。
信念深种根深蒂固的言侯从不觉得为大义不拘小节,即便有所牺牲也从不皱一下眉头有什么不对;蔺太史令对此报以讥笑,在他看来,言侯慷他人之慨当然不吝于些许人的性命,不意味着他当真对拿命交换利益无动于衷,只因为死的不是他身边的人而已。
如珠如宝、重逾性命的人危在旦夕的滋味儿,其疼痛不在被刀砍剑割己身之下罢了。
感受到近在咫尺的恶意满满,果不其然,即便勉强与他约法三章,蔺熙的怏怏不快只要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出来,觉察到他视线的蔺少阁主扯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在他看来与威胁无异比起他一个人的生死得失,言侯担心的是因林侯之殇迁怒于大梁的蔺太史令执意剑走偏锋,拿琅琊阁在大梁的百年经营做赌注,闹金陵个鸡犬不宁、天翻地覆。
幸而,幸而陛下和景睿赶来得尚算及时,既能送林侯最后一程,真发生什么难以预料的意外时,以景睿的武功与蔺熙单打独斗应不至落于下风。
边这般思量着,言侯边挪至那“天启”上,脚尖轻划抹去了细沙曾留下的痕迹。
若不是假死药药效缓缓发作,他眼见得病危“将死”,难得碰上被小熙的虚张声势吓得脸色发白、慌张难以自持的言侯,真想好好取笑他一番。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经历过方知曲终人散时,恩也好怨也罢,两眼一闭阴阳相隔,就没有了不断的。
看,远处一跃而下飞奔过来险些踉跄摔倒的梁皇陛下就是经历过生死别离的过来人。
上了战场,他是悍不畏死的主将,挥斥方遒、所向披靡。高坐朝堂,他是英明神武的帝王,励精图治、指点江山。梁人皆信他、服他、尊他、拜他,在这片未被神明眷顾的土地上,一改前朝慵懒颓废之风,将家国治理得太平安康,萧景琰不失为一代英主。
即使是滚过尸山、趟过血海,亲手埋葬过同袍送走过至亲挚友,内心已被磨砺得无比强大的男人,在又一次面对生死永诀时,他的无措并没有少掉半分。
时光回溯仿若回到二十年前,春日里的九安山景恍惚间成了冬日萧肃的北境梅岭
御帐外,甲胄齐整的禁军大统领萧景睿难掩焦急之色地来回踱步已有一会儿了。
无怪他着急,从巡营的禁军来报,赤焰侯府上的蔺小公子套了车载着赤焰侯出营,看方向是去了九安山。之后不久,兴国侯府的车驾也出营去了,瞧着倒像是追着林侯去的。
事关两位军侯安危,何况当先的那位传言已病至不起。兹事体大,巡营的禁军一刻不曾耽搁立即来报。
得到消息的萧大统领一听林家的小祖宗又出幺蛾子,登时一个头两个大。好脾气如萧景睿者少有为什么人什么事头疼,从小玩到大的好友算一个,近来荣登麻烦榜榜首的则舍林洵其谁
赤焰侯的安危直接牵动了陛下的喜怒,举凡林侯有个头疼脑热,他帐里帐外有什么风吹草动,事无巨细都须上达天听。正因陛下事事垂问,林洵乘车离营动静不小,萧大统领亲至御帐禀报,不想被内侍阻在了帐外。
“陛下午憇,今日许是体乏睡得久些,请大统领稍候。”
搁在平时,做臣子的怎么等都是本分,然而关乎林洵,陛下一日三问恨不能亲自照看的孩子,要有个差池英武如大统领者禁不住打了个激灵,不敢想,不敢想。
“我有要事需禀告陛下,内官若不便惊扰陛下,可否请颜公公出帐一见”
萧大统领一贯好脾气,说话做事向来不徐不疾调理分明,少有见他急不可待的时候。
门外值守的内侍担不起贻误要事的责任,左右不必自个儿去惊扰陛下,犯不上得罪朝中有数的权贵重臣,当下低声道了句“请大统领稍候”便折回去帐内寻颜直。
圣驾遇刺那日是颜直亲自安排的内侍奉茶,两个小内侍端着茶盘才出膳房就被不知何时潜入大营暗中埋伏的刺客打晕以后拖到无人处灭了口。
要说冤颜大总管确是真冤,他当差当得好好的,平白无故祸从天降。幸而事后追查陛下只罚他十板子聊作惩戒,不乏大统领力证他与行刺之事无关的缘故。
是以本在帐内兢兢业业忙活着陛下午睡后饮茶吃食等琐事的颜总管听内侍凑过来说是大统领有事相请,近些日子伺候陛下无不亲力亲为的颜大总管没多犹豫,吩咐身边搭手的小内侍暂且罢手等他回来再弄,放下袍袖稍事整理便去见了萧大统领。
“大统领此时要见陛下可否再等上片刻,陛下许一会儿便醒。”
萧景睿面露难色,思忖再三决定合盘托出,不得惊扰圣驾的规矩摆在那儿是死的,人是活的并非不能变通,林洵往大里说是陛下的臣子,往小里说算是陛下的子侄,他的安危陛下时时牵挂,陛下事后绝不会为此降罪。
“禁军来报,赤焰侯的车驾不久前离营去了九安山,驾车的是林侯的师弟蔺公子,随后豫津也追了过去。听说这两日林侯一直昏迷未醒,我派人去赤焰侯的营帐查探,帐中空无一人,会不会”
侯府马车不会无缘无故出营,帐中无人,赤焰侯显然就在车上。这位小侯爷年纪不大主见却大得吓死人,他病势沉重眼见不起,陛下心里也像被笼上层厚厚的乌云,莫说笑脸,连几个随驾的皇子前来问安都得不到他一个好脸色。
暗地里气得牙痒痒恨不得林侯早些死的大有人在,然而真到了这一日,陛下龙颜震怒抽丝剥茧追查到底,躲在背后拍手叫好的不管是不是与行刺有没有关系,怕都少不了去刑部大堂走一遭。
这么简单的道理,自诩聪明的聪明反被聪明误,能安然度过的不是保有赤子之心对林侯始终关怀如一如萧大统领者,就是真正漠不关心、置身事外者。
“公公,公公,颜公公”
事件的始末交代完了,颜直听完一言不发只顾着发愣,萧大统领急得不行不得不失礼得再三唤他。帮不帮忙去搅扰陛下好眠您倒是给个准话,您要是不打算帮忙,做臣子的宁愿顶着被责罚的危险也不能令陛下抱憾终身照林洵的病况来看,陛下兴许还能赶着见他最后一面。
“啊哦哦,奴失礼了。大统领稍待,奴这就去禀奏陛下。”
他竟当着大统领的面想事儿想得出了神。天爷
瞟一眼大统领,幸好他老人家有别于朝中文臣,
颜直公公回转帐中如何禀奏梁皇的外人不得而知,然而过不多会儿御帐中家什砰然作响接连倒地的动静直往耳朵里钻,由不得帐外等候的禁军大统领装聋作哑。
少时,御帐帐帘被猛地甩开,梁皇步履匆忙地冲出御帐,虎眸直接锁住帐外半跪正待面君的萧景睿,自登基后,被纷乱繁杂的政务磨砺得一颗热血沸腾的心渐渐冷凝的梁皇陛下罕有的失态了,只见他夺门而出后一个箭步迈到萧景睿身前,半托半拽住他的手肘忙不迭问道。
“东冥究竟如何了”
“臣有罪,禁军验过侯府车驾便即放行,没能拦住赤焰侯是臣的疏失。”
“你何错之有,东冥这孩子拗得很,慢说你性子和软,换了蔡卿来照样拦不住他。”景睿的内疚惊慌不似作伪,这位以君子之风闻名天下的高手可欺之以方的名声也不是传了一天两天了,君臣相得几十载,连他都信不过的话梁皇也不知满朝文武还有几个能信。“确定他们去了九安山”
“是,言侯当是得了消息才匆忙追去,臣面君前已派了禁军前去保护,他们确是上了九安山无疑。”
好,没走远就好
虽不知林洵无缘无故的突然去九安山做什么,半点不妨碍雷厉风行的梁皇陛下二话不说掉转身就往营门快步走去,边走边传令身边亦步亦趋小跑着都险些跟不上的颜大公公,“你不必跟来,去传朕钦旨,速牵朕的御马至营门,景睿随朕上山。”
“陛下,请允臣率一队禁军护驾。”
“准。”
因骑术平平且不谙武艺而被无情“抛弃”的颜大公公此刻最想的做的不外乎找个角落自怨自艾一番,奈何陛下有旨在先,他一肚子的小委屈只能在传旨后再出气埋怨林侯就省了,正值大好年华硬是被困在不喜欢的一方小小天地间,与其一直闷闷不乐地委曲求全地过下去,像被折断了翅膀的鸟儿般常常失神地望着空无一物的天空发呆的林侯,或许宁愿葬身在此图个逍遥自在。
在宫中曾偶然窥见过林侯平静无波的俊逸面容上一闪而过的厌恶,原本以为他厌恶宫中的某位贵人,现在想想,他厌恶的该是他自己无能为力之余坐困愁城的自己。
林侯此番凶多吉少,陛下送走挚友再送子侄,何尝不是种折磨
唉,恐怕宫中有些日子阴云密布不见天日,他得去给底下不长眼的小子们说道说道,省的触怒了龙颜怎么死的都不晓得。
雾起岚涌,山风齐啸,百鸟悲鸣盘旋不去,山下犹自穿云而出温暖大地的霞光半分透不进此方天地。山天相接之处,云海宛若潮水汹涌而来,山间本可纵马驰车的驰道转眼间被吞没得一干二净。
异乎寻常的光景突如其来,反常即为妖,这妖着落在何处不言而喻神殿少师梅东冥崩逝在即,天地同哭万物皆哀。
“就没更对症的药吗”
“真有能治好哥哥的药,我琅琊蔺氏会吝啬么”
眼看尽管灵药入口,林洵口鼻渗血依然不见好转,言侯明知林洵积重难返回天乏术,心里头止不住的酸涩冲上鼻尖,激出几许男儿泪。
“世间太苦,向他索取的太多,莫怪他宁愿就此撒手。”
“猫哭耗子假慈悲,言侯说这话不嫌心虚”
哥哥身陷大梁难以脱身大半归功于眼前临到生死关头长吁短叹假惺惺的兴国侯,要不是时机不对,他真想一口啐过去。
“是了,你恨我,你恰恰是此间仅有的,有资格恨我怨我的人。”
少师于神殿的意义何其重大,东冥于琅琊蔺氏的情义何其深厚,蔺熙既是臣下又是兄弟,真心为东冥一哭的舍他其谁
之前存下的那点儿怀疑在蔺熙淬了毒的眼神如利剑般刺过来,有如置身刀风箭雨中硬是尝到被生生千刀万剐的滋味儿时方算消弭殆尽。但是潜藏已久的隐忧接踵而来,即将浮出水面九安山上过世的是大梁的赤焰侯或是南楚的神殿少师,将是全然不同的两个结果。
即便林洵临终所求的就是身归南楚,即便他已赌咒发誓定会竭力成全,一思及南楚得知他们尊贵的少师魂断大梁,怒而起兵犯境,梁楚战事再生,其他周边诸国趁火打劫再来生事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吞下的假死药离药性发作还有些时候,反噬的痛楚慢慢退去,倚靠着小熙偶然偏过头瞥见兴国侯暗藏杀机,神色晦暗不明,电光火石间心念微转,已想到忧国忧民的兴国侯所思所虑为何。
“我,若是侯爷,必会守信。您莫要,忘了,天下,有什么事,能,瞒得过,琅琊阁你当,蔺氏,数代执掌,琅琊阁,尽知天下事,是吹,吹出来的”
一阵山风吹过,丝丝凉意钻入后颈,不自觉战栗连连的言侯瞬间醒过神来,再回味方才霎时间险些错了主意,沁出的冷汗汗湿重衫。
全不在意他和哥哥差点在鬼门关前走过一遭的蔺少主俨然沉浸在即将失去哥哥的“悲伤”中不可自拔,至于言侯暗自揣摩的居心叵测、出尔反尔,在他即便不过是回南楚的行程中无关紧要的小小绊脚石,踢不踢掉不过是抬抬脚的功夫。
言豫津也是人,是人,就有弱点有死穴,拿捏住他的死穴逼他就范,看他咬牙切齿却无力反抗,不是更有意思
留着泄愤的小乐趣被哥哥先一步识破,蔺熙也不着恼,曲终人将散,该是终章的奏曲人都登场的时候了。
山路的尽头传来骏马驰骋的隆隆蹄声,纷至沓来有如鼓点或齐整或零落,由远及近随着声声嘶鸣归于平息。
蔺熙抬起头,眼角犹带泪痕,含冰凝霜般的双瞳映出彼方一跃下马飞奔而来的梁皇陛下,不喜不悲,不哀不怒,冷漠得比怒气勃发恨意冲天更令言侯心惊胆战。
他一把攥住蔺熙衣袖,用只有他们三人听得见的声音低语,“本侯以言家上下几百口人等我性命作保,定然遵守承诺绝不背信弃义。少阁主且信本侯一次。”
蔺熙偏过脸定定打量着他,仿佛头一次相识似的,从眉眼到嘴巴,连鬓发皱纹都没漏掉。一潭泛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被审视的言侯只觉得自己成了被杀神牢牢盯住,迟早落入他陷阱中无力挣脱的猎物。
“小熙”
“罢了,瞧在哥哥的面上。侯爷切记,你敢耍什么把戏,我不但要你言氏满门为你此番食言付出代价,便是萧景琰的性命,我也要一并拿走。”
很想嘲笑他竖子无状口出狂言,蔺熙言语中透出的认真竟使他毛骨悚然蔺熙一个人或许做不到,琅琊阁的势力牵扯进来的话,后果难料。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言侯听见自己作如是答,无论心中真正所想为何,他都不敢拿陛下和全族人的命豪赌。
更何况,林洵已是将死之人,千般谋划、万般算计,到了脆弱易碎的生命面前兀自苍白无力,既不能挽回什么,又不能拯救什么。
他言豫津前半生托庇于祖荫,活的迷迷糊糊图个逍遥自在,正所谓花街柳巷人常在,斗鸡走狗不落空,教坊女乐争缠头,全赖投胎立奇功。景睿只道他行止荒唐心下雪亮,到底匡扶大义没走上歪路,却不晓得刻在言氏一族骨子里的忠贞其实混迹市井整日荒唐玩乐消磨得掉的。
养晦韬光只为兴国兴邦,矢志不渝。为忠君、为报国,粉身碎骨又何妨。
信念深种根深蒂固的言侯从不觉得为大义不拘小节,即便有所牺牲也从不皱一下眉头有什么不对;蔺太史令对此报以讥笑,在他看来,言侯慷他人之慨当然不吝于些许人的性命,不意味着他当真对拿命交换利益无动于衷,只因为死的不是他身边的人而已。
如珠如宝、重逾性命的人危在旦夕的滋味儿,其疼痛不在被刀砍剑割己身之下罢了。
感受到近在咫尺的恶意满满,果不其然,即便勉强与他约法三章,蔺熙的怏怏不快只要长了眼睛的都能看出来,觉察到他视线的蔺少阁主扯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在他看来与威胁无异比起他一个人的生死得失,言侯担心的是因林侯之殇迁怒于大梁的蔺太史令执意剑走偏锋,拿琅琊阁在大梁的百年经营做赌注,闹金陵个鸡犬不宁、天翻地覆。
幸而,幸而陛下和景睿赶来得尚算及时,既能送林侯最后一程,真发生什么难以预料的意外时,以景睿的武功与蔺熙单打独斗应不至落于下风。
边这般思量着,言侯边挪至那“天启”上,脚尖轻划抹去了细沙曾留下的痕迹。
若不是假死药药效缓缓发作,他眼见得病危“将死”,难得碰上被小熙的虚张声势吓得脸色发白、慌张难以自持的言侯,真想好好取笑他一番。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经历过方知曲终人散时,恩也好怨也罢,两眼一闭阴阳相隔,就没有了不断的。
看,远处一跃而下飞奔过来险些踉跄摔倒的梁皇陛下就是经历过生死别离的过来人。
上了战场,他是悍不畏死的主将,挥斥方遒、所向披靡。高坐朝堂,他是英明神武的帝王,励精图治、指点江山。梁人皆信他、服他、尊他、拜他,在这片未被神明眷顾的土地上,一改前朝慵懒颓废之风,将家国治理得太平安康,萧景琰不失为一代英主。
即使是滚过尸山、趟过血海,亲手埋葬过同袍送走过至亲挚友,内心已被磨砺得无比强大的男人,在又一次面对生死永诀时,他的无措并没有少掉半分。
时光回溯仿若回到二十年前,春日里的九安山景恍惚间成了冬日萧肃的北境梅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