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黑手

    宣室殿中的外臣皆已散去,连蔡庭也在梁皇的首肯下被蔡荃带回府中禁足。偌大的殿内只余下梁皇、太后和被视为“自己人”的兴国侯言豫津。

    要知道言侯爷一只脚都已跨出了宣室殿硬生生被自家陛下叫了回来,自古清官难断家务事,他这个“外人”好端端的却被牵扯进皇家的内务,一肚子的苦楚能向谁说去。

    陛下呀陛下,臣自家后院的火尚无暇分神去管,您天家的“家务事”可否别拖臣下水

    不过这腹诽注定只能烂在肚子里,除非他真想告老还乡了。

    “朕已摒退宫侍给你留足了颜面,泰和,朕和你皇祖母要听你亲口说出实情。”

    殿中茕茕孑立娇俏可人的泰和公主萧敏绮偷眼瞧了下面色如常喜怒难辨的父皇,暗骂蔡庭居然把她去刑部的事儿说了出来。看父皇和皇祖母的样子瞒是瞒不过去了,真是的,她下的不过是化功散又不是,毒不死人的,父皇总不至于为了这点小事大动干戈责罚于她吧。

    “父皇,儿臣也是想替父皇分忧嘛。”

    “替朕分忧泰和要替朕分什么忧”

    “儿臣听说天牢里关着的那个江湖头子乱臣贼子倔强得很,非但不肯认罪还一再顶撞父皇,儿臣容不得有人冒犯父皇,想着江湖人最看重修为,若是没了倚仗还不乖乖俯首认罪。”

    好,真是他贴心的好女儿

    “朕没想到,朕的女儿竟是枉顾国法、目无纲纪、任性放肆的无知女子,你可知道你这番胡作非为险些要了梅东冥一条性命不说,更差点坏了朕的大事”

    酝酿已久的怒气瞬间喷薄而出,有如翻江倒海般一发不可收拾。萧敏绮自小到大从没见过父皇冲着自己发这么大的脾气,就像一头张开巨口要吃人的猛兽,好可怕

    “父,父皇,儿臣,儿臣是为了父皇着想啊”

    “朕当然知道,倘若你今日出于私心以身试法,朕会直接把你交刑部论处,而不是在宣室殿,当着你皇祖母的面问你话”

    萧敏绮到底不是寻常闺阁中娇养长大的懵懂贵女,自幼在充斥着勾心斗角的宫掖见多了妇人玩弄手段心机,在她看来,能达成目的牺牲个把人有何过错。

    “自古便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之说,儿臣无害人之心,不过是让他知道下厉害好早些认罪伏法。若人人都像这梅东冥一般目无君父,我皇家威仪又被置于何地”

    “父皇硬要说儿臣有罪,儿臣认下也无妨,但儿臣没错”

    她越说越觉得觉委屈脖子一梗愈发振振有词,乌黑的眼瞳中映出的是与御座上的陛下如出一辙的固执倔强。

    “没错,没做错你好端端的认什么罪是非不分、善恶不辨、偏听偏信,不知天高地厚使些鬼蜮伎俩,险些铸成大错还不知悔改,你这是当朝公主该有的品行么”他膝下两个公主,泰和娇蛮宁和温顺,性子南辕北辙为人处事之道更是大相径庭。他政务繁忙对几个皇子都疏于管教,公主们更是全然托付给了皇后教养,如今看来皇后当国母倒是颇有心得,却未必是个合格的母亲。

    “颜直,传朕旨意去椒房殿请皇后来,朕要问问皇后是如何教女的”

    充斥着阴谋和争斗的宫掖泰和能任性自在地成长至今,与她身后家世显赫手段高明的柳皇后的庇护息息相关,皇后育有两子一女,儿子们将来势必身陷残酷的夺嫡之争,柳皇后再傻也不敢把他们培养得任性又天真,何况这位深得静太后信赖的柳氏皇后自幼闺训甚严,言行举止无一不是大家鬼女的典范堪成母仪天下,是个再聪明不过的女人。她注定错过的无忧无虑豆蔻年华化作心底残存的痴念自是全然寄托在了娇憨烂漫的女儿身上。

    相较之下,庶出的宁和公主在她有意无意的“提点”下难免养成了唯唯诺诺胆小懦弱,事事唯泰和之命是从的性子。

    久而久之阖宫上下无人敢招惹这位公主殿下,萧敏绮说一不二的脾性愈演愈烈一发而不可收拾的结果可想而知。她行事做人愈发“不拘一格”,终至闯下了柳皇后也无法一手遮天替她收拾残局的祸事。

    静太后冷眼旁观一言不发,她静观泰和从问话伊始的惊慌失措到之后狡辩时的理所应当,当听闻景琰宣见柳氏之后更是暗露窃喜,半点儿羞惭悔过都无,不见半点女儿家的柔婉乖巧,更寻不着天家公主的端庄娴雅,足见皇后在泰和身上“用心良苦”。

    少顷,柳皇后奉旨赶到。

    更衣装扮见驾前,她手下得力的大宫女见机悄悄拉过前来宣旨的颜大公公轻言细语娇声打听,探知陛下宣召乃是因为泰和公主犯了大错,陛下和太后都有责备皇后教导不严之意。她当下撤去泰半珠饰金钗,换了件素净清雅的宫装,故作匆忙地赶来见驾。

    要知道多年夫妻,她对萧景琰的了解仅次于静太后这位曾与他共同经历过生死和苦难的母亲,绮儿不知犯了什么过错惹得龙颜震怒,她若再装扮得华贵典雅地陛见,只会雪上加霜,对她和绮儿没有半点好处。

    果不其然,气头上的梁皇陛下见到殿外容妆朴素步履匆忙似乎失了往日雍容的妻子时,气得发昏的头脑涌出几丝清明。柳氏与他夫妻结缡二十一年,始终温柔体贴恪守本分,两人相敬如宾和睦非常,他从来放心地将后宫事务全权托付与柳氏而无后顾之忧,她于他,何尝不是有功之人。

    是以泰和犯错,柳氏有教导不严之过,但以此一味苛责,对柳氏并不公平。

    “臣妾拜见陛下,拜见太后。”

    “免礼,平身吧。”

    “谢陛下。”

    想得清楚明白的萧景琰出言讯问时,已然心平气和了许多。

    “朕召你前来所谓何事,想来你也知晓了。”

    “是,臣妾问过颜直,是绮儿犯了错,都怨臣妾教导无方以致绮儿不知轻重。侥幸梅东冥性命无忧才不致铸成大错,还请陛下看在亲亲之情难以割舍的份上,对绮儿从轻发落,臣妾今后定当严加管教,不令其重蹈覆辙。”

    “高高举起,轻轻落下,皇后觉得朕照此处置众臣可会信服对首犯尚且轻纵,其余牵涉其中诸如蔡荃之子蔡庭,朕该不该加以惩处”

    “后宫不得干政,发落朝臣自有圣断,臣妾不敢妄言。然臣妾以为,绮儿固然任性妄为,终究是孩子心性顽劣不堪,她身在宫中涉世未深,如何会知道那些害人的把戏,要说没人在旁唆使,臣妾无论如何都难相信那是绮儿自己的主意。”

    陛下身在其中关心则乱,光看到了绮儿下药害了天牢中的梅东冥便勃然大怒,他平日里对绮儿关切太少,连女儿的秉性喜恶都知之甚少。绮儿确实顽劣任性了些,终究只是个深宫之中不通世事的公主,如无旁人教唆暗示,绮儿如何会知晓对付江湖中人该用什么手段。

    非是她一味护短为自己女儿说话,到底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严惩绮儿无益于追查真凶,反倒令幕后黑手得以逍遥法外。

    饶是余怒未消的萧景琰面对一派镇定从容的柳氏不徐不疾娓娓道来,冷静下来重新思考过后,也不得不承认她的辩解不无道理。

    起先他恼怒于泰和枉顾国法胡作非为,的确未曾想过这般所作所为岂是泰和一时能想得到的,如无人事先巧妙安排精心策划,又适时“循循善诱”,何至于此。

    “泰和,朕问你,谁告诉你梅东冥关押在天牢拒不认罪之事的”

    “是,是阿姜”

    父皇母后间的交谈她听在耳里心里头也跟着盘算起来,“儿臣在母后宫中见母后神情恹恹似有心事,起先并不晓得母后为何思虑深重,是儿臣身边的茹姜向儿臣进言说父皇乃是因为天牢中关押着的人犯勾结献州叛党后又拒不认罪顶撞父皇,父皇感到棘手不知该如何处置而大感困扰。”

    “母后忧父皇之忧而忧闷闷不乐,这才想着要替父皇解难母后分忧。”

    “好了,朕再问你,又是何人唆使你以化功散这等阴狠手段对付梅东冥的”

    “这,是儿臣身边另一个宫女茹芝”

    她年轻气盛自认委屈就顾着一时意气跟父皇相争,细想之下身边怂恿自己的茹姜茹芝定然是别有用心,自己一着不慎险些中了别人的诡计想想不由惊出一身冷汗的萧敏绮扑通一声跪倒在地,面色惶然颤声轻言。

    “父皇,儿臣,儿臣鲁莽轻信,可儿臣真的没有坏心啊,父皇,请您相信儿臣。”

    柳皇后悉心推敲,泰和跟着一口咬定被人教唆误导,景琰为君为父左右为难。在静太后看来,此事到此便已盖棺定论,无论泰和身边的宫女是否是有心人派来的眼线,她们势必将背上蛊惑公主祸乱宫帏的罪责。景琰此番所为恰好印证了他自己所说不得高高举起,轻轻落下,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这般处置表象上看来罪魁伏法,公主受了教训,也没冤了无辜的臣子,各自相安无事皆大欢喜。静太后眼前却不期然浮现出看似温雅可欺的面具之下心思缜密洞察世事,让人总觉得从他那双澄澈灵透的眼中能映照出自己丑恶嘴脸的梅东冥似笑非笑的模样。

    事关泰和,景琰已生出息事宁人的心思,但她就是有种预感,看似身处困局、自身难保的梅东冥并不如想象中的举步维艰,倘若景琰选择轻描淡写地揭过,无端吃了一番苦头的琅琊阁大弟会乖乖咽下这口气景琰只怕未必能如愿地平淡收场。

    “是非曲直朕自会查清,先将泰和公主所说宫女带上来。”

    钦旨即下,自有内侍带着御林将二女押进殿来。

    茹姜茹芝本就在殿外候着自家公主,突然间被几个脸色不善的御林二话不说反剪了手押进宣室殿就已嗅出了不寻常。在宫里待得久了,见多了内监宫女被带走后无声无息就此消失的先例,忽然轮到自己身上两人到底慌了神。饶是茹姜早有准备迟早有此一遭,祸事临头才惊觉来得太快。

    事到临头她便学着茹芝惊惶不安的样子伏拜于地,掩住她闪烁不定的眼神和按捺不住的恐惧下强忍着的战栗。

    “言卿,你来问。”

    陛下授意他讯问二人既是信任他定能捕捉到二人言语行止中流露出的蛛丝马迹,何偿不是他持中公正的表态。陛下以公主的“清白”相托,他受宠若惊自少不得全力以赴查明“真相”方可不负圣心。

    在一旁看了半晌天家好戏的言侯爷向三位至尊略略躬身,就在缓步走到两个宫女的功夫里心思飞转已有了腹案。

    “本侯奉钦旨问你二人话,须得从实招来,不得撒谎隐瞒知道么”

    “奴婢遵命。”

    两个宫女跪伏在地哆嗦得像筛子般,可叹皇宫中最不乏看似柔弱无害实则满腹心机的女子,对着两个身份不明、眼看必死的宫女,言豫津心里头冒出来的些许怜悯只得被他无情地摁回去。

    “昨日你二人中谁陪公主前往天牢的”

    “是,是奴婢。”

    众目睽睽之下随公主一同去的天牢的正是茹姜,这是她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的铁一样的事实,再不情愿她也不得不认下来。

    “本侯问你,公主所用的药散从何而来”

    “是公主,公主命奴婢去药堂购得。”

    “哦,药堂购得哪家药堂,能购得九幽销魂散这等江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琅琊榜同人]再续琅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薇安小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薇安小猪并收藏[琅琊榜同人]再续琅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