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六十二章 (2/2)
奇药”
“是云氏药堂。”
“九幽销魂散不是七日消魂散吗”
萧敏绮听得迷糊,她明明在书里看到的是“七日消魂散”嘛,兴国侯是不是搞错了她疑惑之下不由悄声嘀咕了一句。
她自言自语不要紧,离她不过两三步开外的兴国侯却听得真切。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别的药堂本侯倒是不熟,说到云氏药堂倒是正巧,云氏医圣逗留在京为蒙大将军诊病,只消派人去问上一问她旗下的云氏药堂什么时候开始售卖等闲江湖人都难得的九幽销魂散奇药便可。”言侯爷故作恍然大悟状合掌击道,“陛下,臣方才无意中听见公主殿下说她派此女去药堂所购得乃是七日消魂散,云医圣诊脉后却言道梅东冥所中的是九幽销魂散,这两种药药性药理是否相通,中者有何后果臣皆不得而知,尚需求问太医。然臣大胆猜测,此女假借公主之名暗中调换了药散,而致梅东冥险些丧命。”
“奴婢不敢换药,公主命奴婢买的确实是七日消魂散,是药堂中没有才转而买的这个。奴婢不敢撒谎啊,奴婢根本不懂药理,全然是奉命行事啊”
“不必多言。颜直,立刻派人传令云飘蓼配合禁军彻查此事,她是在哪家药堂买的药,买的究竟是什么药,全部给朕一一查清楚”
“奴婢遵旨。”
“豫津接着问。”
“是。臣斗胆请问公主,公主如何想到在梅东冥的饭食中下化功散的呢”
“茹芝说,梅东冥之流都是倚仗高深的武功才敢跟父皇作对,若没了一身功夫就没了保障,自然就乖乖俯首听命了”
左右都是宫女说,堂堂的公主竟对宫女言听计从没半点自己的主张,难怪被人玩弄于掌间都不自知。
“茹芝,你可对泰和公主说过这些话”
“是,是奴婢说的。”茹芝跪趴于地不住地哆嗦,刚脱口而出她便意识到自己认下的是万死难赎的死罪,连忙辩解道,“奴婢也是进宫前,进宫前听说书人说的,奴婢不是有意怂恿公主殿下的陛下,陛下明鉴,侯爷明鉴啊”
她再如何哭天抢地鸣冤道屈也洗脱不掉她的嫌疑,正如同三两句话问完就已被兴国侯认定大有可疑的茹姜,无论怎么狡辩都无济于事。
“陛下,臣问完了,请陛下圣裁。”
既然当场问明泰和乃是受人教唆才犯下大错,勉强算是情有可原,如何处置两个宫女少不得要问问皇后的意思。
“皇后以为如何”
柳皇后黛眉轻挑,向御座上的梁皇、太后敛身一礼。
“泰和犯错在先,宫人悖主不轨,二者臣妾皆有失职不查之过,还请陛下、太后降罪。然陛下既问起,臣妾以为当先依宫规将这两名宫女各重责三十廷杖,再送交刑部严审,务必问出幕后指使。”
柳皇后满以为这是一场针对她的阴谋陷害,这番严惩以退为进说不定能有所得助她扫清后宫中隐匿于暗处蠢蠢欲动的势力,却不想无意中就此揭开了早已笼罩整个金陵城的一张密不透风的蛛网的一角。
“也好,便依皇后所言。来人,拖下去。”
处置完了宫人,余下的就是泰和,这丫头胆大包天,有种近乎残酷的天真,视百姓如草芥,视他人性命如儿戏。此次闯下的祸事非同小可,罚得轻了她不长教训,日后定会重蹈覆辙甚至变本加厉;若罚得重了又会伤了他们的父女之情和皇家的体面。
左右两难哪。
“泰和胆大妄为几成大错,枉顾人命偏听偏信,朕罚你禁足半年,抄写清静经千遍,静思己过,无所得不得出。至于皇后”
“陛下,想来皇后忙于后宫杂务分身乏术,这才疏于对泰和的管教。哀家以为公主的德行在臣民看来就是我天家的脸面,既然皇后精力有限无暇他顾,便将宫务暂且交给贵妃、淑妃共理,专心教导泰和何为天家风范,何为温良贤淑。”
“陛下以为如何”
太后金口言出无回,梁皇乃是世人皆知的孝子,哪怕觉着罚得重了些,也只能喏喏称是。
长长吁出口气的柳皇后虽因失了掌宫大权而懊丧,好歹一番示弱服软又辗转寻到借口让宫人顶了绮儿的罪,目的也算是达成了。当下扯着还心中不服胡搅蛮缠的女儿行礼谢恩,匆匆退出殿去。
眼下要紧的是女儿安然无恙,一时失了掌宫大权有何妨,她是皇后一日,终能重掌权柄。
皇后母女二人一离去,宣室殿内的母子、君臣面面相觑、相顾无言。到底静太后心疼儿子,率先开口打破了满殿的冷凝。
“攸关朝局和你的大计,哀家本不该多言。哀家见过梅东冥,这孩子受了委屈受了罪,他能轻易放下他和小殊不同,对朝廷、对你都没什么情分可言,你这般轻罚泰和,放纵柳氏,只会令他的心结越结越紧越结越深。”
“再者皇后执掌宫禁至今,宫人们早对她的脾性了然无心,哀家暂且夺了她掌宫之权,既是小惩大诫提点皇后也是存了给宫中换一番面貌的意思。贵妃、淑妃亦是出身名门,绝不会行差踏错,让她们出手整肃一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梁皇这才恍然大悟之下不免心生愧疚,母后一把年纪不能安享清福还要为他百般思虑,他做儿子的问心有愧啊。
“母后一心为儿臣着想,儿臣惭愧。”
“罢了,你是哀家唯一的儿子,哀家不为你还能为谁。时辰不早了,哀家先行回宫。后头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是,母后慢走,儿臣恭送母后。”
君臣二人慢步宫苑,从宣室殿出来一路走到御花园都不见谁有先开口打破沉默之意。立春已过,金陵依旧寒风凛冽不见春意,然而天寒抵不过心寒,陛下对泰和公主的处置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可就是这个情理之中,却实非明君所为。
经过方才之事,萧景琰显得有些疲惫。想他半生果决从无畏惧,临到自己的儿女之事却免不了儿女情长。
他忽然对曾经的父皇生出几分可怜,要似他那般铁石心肠疑神疑鬼,妻子儿女皆成陌路,当真是天生便冷血无情可有几分不得已,有几分情势所迫
这一回他顾全了妻女,何尝不是抛弃了他一直以来所秉持的正义、公理一次这样,两次这样,今后他能徇私包庇儿女们几次不心冷不心寒他不敢想,或许有朝一日,膝下的儿女会逼得他在国法和亲情间做出痛苦而艰难的抉择。
“皇后与朕二十多年的夫妻,她太了解朕的性情,笃定了朕终舍不得对泰和严加惩处。”
“朕知道你对朕的处置并不赞同。早朝时谢卿相助朕据理力争平息文臣非议争取来的优势都在朕的心慈手软之下白白浪费了,梅东冥不会接受朕的包庇轻纵,朝臣们也未必会对处置了两个宫女盖棺定论心服口服。”
“豫津,朕终归不是狠心绝情的皇帝,朕既然对东冥顾念旧情心存怜悯,难道就能狠下心严惩泰和归根到底,敏绮是朕的亲骨肉。”
侍奉的帝皇已放低了姿态,做臣子的绝不可能端着架子不回应。兴国侯赶忙退后一步躬身拱手行礼,“陛下言重了,臣不敢非议陛下。臣只是在想,如此一来,陛下怎么收服梅东冥。”
“是啊,于情于理,都是朕理亏。”无奈至极地摇摇头,梁皇陛下忽然间觉得自己贪念丛生险入魔怔。世间本无尽善尽美,顾此失彼古已有之无法改变。他虽贵为九五之尊富有天下,照样求不到两全其美皆大欢喜。现下该想的不是已经注定错失的,而是如何亡羊补牢。
“豫津,待他身体好转些,你代朕去探望他一下吧。”
探望是探梅东冥的口风吧。这个难人果然还是丢给他了。
“臣遵旨。”
在回后宫的路上,皇后母女俩所议论的巧合的也是天牢中关押着,这回被不幸“误伤”的“倒霉蛋”梅东冥。
女儿被罚犹自忿忿不平的赌气模样做母亲的看在眼里,之前的些许小事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不知,这回她犯的错太离谱,无论如何也不能含混过关得过且过了。
“绮儿,你在怪你父皇”
“女儿不敢,女儿就是气恼那个蔡庭,要不是他扛不住把女儿招了出来,哪儿会惹来父皇大发雷霆。”害得她没了贴身的宫女,还得被父皇禁足抄经不算,最最要紧的还连累母后被太后夺了治宫之权。
“蔡庭做得没错。正因他忠于朝廷、忠于陛下,将你的所作所为指认出来就是他的忠你父皇要的不是一味阿谀奉承的小人、奸臣,治国只有倚重蔡卿之流,奸佞当道只会误国、亡国”
“至于你今日所作所为错了就是错了,母后从未教过你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既然敢做就要敢当。堂堂大梁的公主,尽使些阴诡手段毒害他人,有失公主身份成何体统更何况你下手不分轻重,险些害死的是林氏的后人,自然惹得你父皇和皇祖母大怒”
“皇祖母也真是的,这么小的事儿,何必当真,还治了母后的罪”
“噤声萧敏绮,你真是胆大包天胡作非为惯了,连你皇祖母也敢背后议论了难怪你父皇责备母后对你疏于管教,看来真是半点不冤枉”
母后在外从来母仪天下端庄肃穆,私下里对她则是疼爱宠溺从没有半句重话,这般疾言厉色的斥责还是破天荒头一遭。萧敏绮傻眼地瞅着怒容满面的母后,泪珠子在眼眶里打转转,委屈得好似下一刻就会掉下来。
“女儿就不明白了,我不就是下了点药,这个姓梅的又没死,值当父皇和皇祖母大动干戈兴师问罪吗,连母后都责备女儿,不疼爱女儿了”
“萧敏绮,你听好了,当年若无他父亲呕心沥血苦心谋划,你父皇只不过是个不得圣宠的郡王,注定与皇位无缘,母后也必不会成为你父皇的妻子,又何来今日的你。”
昔年誉满金陵的苏先生是何等惊才绝艳的人物,可惜天不假年。他的儿子有名师指点允文允武又岂会是池中之物。动了他,就等于动了陛下和太后心坎上不可言及的伤疤,痛彻心扉的滋味儿当然不好受。
也就怪不得天子震怒,太后动容了。
“你父皇和皇祖母都是重情重义的人,这个故人之子于他们而言意义重大非比寻常。你父皇本就为如何收伏他令他回归朝廷而苦恼,被你这么一搅和就更难了。”
“他今日侥幸不死不是他的运气,而是你的运气好,他若有个三长两短,莫说区区一个掌宫权,母后便是舍了头顶凤冠不要,怕也保你不住”
“母后”
要是可以,她也希望捧在手心呵疼的女儿能永远天真可爱不知世事,但在皇宫这种吃人的地方,一再的不知天高地厚行差踏错,总有一天她会救不了她的女儿。
一番呵斥之后望着爱女惊愕受伤的面孔,柳皇后神色恹恹地靠回鸾驾的椅背上,长长吁出一口气。
“萧敏绮,你该长大了。回宫之后静思己过吧,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出来。”
“是云氏药堂。”
“九幽销魂散不是七日消魂散吗”
萧敏绮听得迷糊,她明明在书里看到的是“七日消魂散”嘛,兴国侯是不是搞错了她疑惑之下不由悄声嘀咕了一句。
她自言自语不要紧,离她不过两三步开外的兴国侯却听得真切。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别的药堂本侯倒是不熟,说到云氏药堂倒是正巧,云氏医圣逗留在京为蒙大将军诊病,只消派人去问上一问她旗下的云氏药堂什么时候开始售卖等闲江湖人都难得的九幽销魂散奇药便可。”言侯爷故作恍然大悟状合掌击道,“陛下,臣方才无意中听见公主殿下说她派此女去药堂所购得乃是七日消魂散,云医圣诊脉后却言道梅东冥所中的是九幽销魂散,这两种药药性药理是否相通,中者有何后果臣皆不得而知,尚需求问太医。然臣大胆猜测,此女假借公主之名暗中调换了药散,而致梅东冥险些丧命。”
“奴婢不敢换药,公主命奴婢买的确实是七日消魂散,是药堂中没有才转而买的这个。奴婢不敢撒谎啊,奴婢根本不懂药理,全然是奉命行事啊”
“不必多言。颜直,立刻派人传令云飘蓼配合禁军彻查此事,她是在哪家药堂买的药,买的究竟是什么药,全部给朕一一查清楚”
“奴婢遵旨。”
“豫津接着问。”
“是。臣斗胆请问公主,公主如何想到在梅东冥的饭食中下化功散的呢”
“茹芝说,梅东冥之流都是倚仗高深的武功才敢跟父皇作对,若没了一身功夫就没了保障,自然就乖乖俯首听命了”
左右都是宫女说,堂堂的公主竟对宫女言听计从没半点自己的主张,难怪被人玩弄于掌间都不自知。
“茹芝,你可对泰和公主说过这些话”
“是,是奴婢说的。”茹芝跪趴于地不住地哆嗦,刚脱口而出她便意识到自己认下的是万死难赎的死罪,连忙辩解道,“奴婢也是进宫前,进宫前听说书人说的,奴婢不是有意怂恿公主殿下的陛下,陛下明鉴,侯爷明鉴啊”
她再如何哭天抢地鸣冤道屈也洗脱不掉她的嫌疑,正如同三两句话问完就已被兴国侯认定大有可疑的茹姜,无论怎么狡辩都无济于事。
“陛下,臣问完了,请陛下圣裁。”
既然当场问明泰和乃是受人教唆才犯下大错,勉强算是情有可原,如何处置两个宫女少不得要问问皇后的意思。
“皇后以为如何”
柳皇后黛眉轻挑,向御座上的梁皇、太后敛身一礼。
“泰和犯错在先,宫人悖主不轨,二者臣妾皆有失职不查之过,还请陛下、太后降罪。然陛下既问起,臣妾以为当先依宫规将这两名宫女各重责三十廷杖,再送交刑部严审,务必问出幕后指使。”
柳皇后满以为这是一场针对她的阴谋陷害,这番严惩以退为进说不定能有所得助她扫清后宫中隐匿于暗处蠢蠢欲动的势力,却不想无意中就此揭开了早已笼罩整个金陵城的一张密不透风的蛛网的一角。
“也好,便依皇后所言。来人,拖下去。”
处置完了宫人,余下的就是泰和,这丫头胆大包天,有种近乎残酷的天真,视百姓如草芥,视他人性命如儿戏。此次闯下的祸事非同小可,罚得轻了她不长教训,日后定会重蹈覆辙甚至变本加厉;若罚得重了又会伤了他们的父女之情和皇家的体面。
左右两难哪。
“泰和胆大妄为几成大错,枉顾人命偏听偏信,朕罚你禁足半年,抄写清静经千遍,静思己过,无所得不得出。至于皇后”
“陛下,想来皇后忙于后宫杂务分身乏术,这才疏于对泰和的管教。哀家以为公主的德行在臣民看来就是我天家的脸面,既然皇后精力有限无暇他顾,便将宫务暂且交给贵妃、淑妃共理,专心教导泰和何为天家风范,何为温良贤淑。”
“陛下以为如何”
太后金口言出无回,梁皇乃是世人皆知的孝子,哪怕觉着罚得重了些,也只能喏喏称是。
长长吁出口气的柳皇后虽因失了掌宫大权而懊丧,好歹一番示弱服软又辗转寻到借口让宫人顶了绮儿的罪,目的也算是达成了。当下扯着还心中不服胡搅蛮缠的女儿行礼谢恩,匆匆退出殿去。
眼下要紧的是女儿安然无恙,一时失了掌宫大权有何妨,她是皇后一日,终能重掌权柄。
皇后母女二人一离去,宣室殿内的母子、君臣面面相觑、相顾无言。到底静太后心疼儿子,率先开口打破了满殿的冷凝。
“攸关朝局和你的大计,哀家本不该多言。哀家见过梅东冥,这孩子受了委屈受了罪,他能轻易放下他和小殊不同,对朝廷、对你都没什么情分可言,你这般轻罚泰和,放纵柳氏,只会令他的心结越结越紧越结越深。”
“再者皇后执掌宫禁至今,宫人们早对她的脾性了然无心,哀家暂且夺了她掌宫之权,既是小惩大诫提点皇后也是存了给宫中换一番面貌的意思。贵妃、淑妃亦是出身名门,绝不会行差踏错,让她们出手整肃一番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梁皇这才恍然大悟之下不免心生愧疚,母后一把年纪不能安享清福还要为他百般思虑,他做儿子的问心有愧啊。
“母后一心为儿臣着想,儿臣惭愧。”
“罢了,你是哀家唯一的儿子,哀家不为你还能为谁。时辰不早了,哀家先行回宫。后头的事儿就交给你了。”
“是,母后慢走,儿臣恭送母后。”
君臣二人慢步宫苑,从宣室殿出来一路走到御花园都不见谁有先开口打破沉默之意。立春已过,金陵依旧寒风凛冽不见春意,然而天寒抵不过心寒,陛下对泰和公主的处置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可就是这个情理之中,却实非明君所为。
经过方才之事,萧景琰显得有些疲惫。想他半生果决从无畏惧,临到自己的儿女之事却免不了儿女情长。
他忽然对曾经的父皇生出几分可怜,要似他那般铁石心肠疑神疑鬼,妻子儿女皆成陌路,当真是天生便冷血无情可有几分不得已,有几分情势所迫
这一回他顾全了妻女,何尝不是抛弃了他一直以来所秉持的正义、公理一次这样,两次这样,今后他能徇私包庇儿女们几次不心冷不心寒他不敢想,或许有朝一日,膝下的儿女会逼得他在国法和亲情间做出痛苦而艰难的抉择。
“皇后与朕二十多年的夫妻,她太了解朕的性情,笃定了朕终舍不得对泰和严加惩处。”
“朕知道你对朕的处置并不赞同。早朝时谢卿相助朕据理力争平息文臣非议争取来的优势都在朕的心慈手软之下白白浪费了,梅东冥不会接受朕的包庇轻纵,朝臣们也未必会对处置了两个宫女盖棺定论心服口服。”
“豫津,朕终归不是狠心绝情的皇帝,朕既然对东冥顾念旧情心存怜悯,难道就能狠下心严惩泰和归根到底,敏绮是朕的亲骨肉。”
侍奉的帝皇已放低了姿态,做臣子的绝不可能端着架子不回应。兴国侯赶忙退后一步躬身拱手行礼,“陛下言重了,臣不敢非议陛下。臣只是在想,如此一来,陛下怎么收服梅东冥。”
“是啊,于情于理,都是朕理亏。”无奈至极地摇摇头,梁皇陛下忽然间觉得自己贪念丛生险入魔怔。世间本无尽善尽美,顾此失彼古已有之无法改变。他虽贵为九五之尊富有天下,照样求不到两全其美皆大欢喜。现下该想的不是已经注定错失的,而是如何亡羊补牢。
“豫津,待他身体好转些,你代朕去探望他一下吧。”
探望是探梅东冥的口风吧。这个难人果然还是丢给他了。
“臣遵旨。”
在回后宫的路上,皇后母女俩所议论的巧合的也是天牢中关押着,这回被不幸“误伤”的“倒霉蛋”梅东冥。
女儿被罚犹自忿忿不平的赌气模样做母亲的看在眼里,之前的些许小事她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权当不知,这回她犯的错太离谱,无论如何也不能含混过关得过且过了。
“绮儿,你在怪你父皇”
“女儿不敢,女儿就是气恼那个蔡庭,要不是他扛不住把女儿招了出来,哪儿会惹来父皇大发雷霆。”害得她没了贴身的宫女,还得被父皇禁足抄经不算,最最要紧的还连累母后被太后夺了治宫之权。
“蔡庭做得没错。正因他忠于朝廷、忠于陛下,将你的所作所为指认出来就是他的忠你父皇要的不是一味阿谀奉承的小人、奸臣,治国只有倚重蔡卿之流,奸佞当道只会误国、亡国”
“至于你今日所作所为错了就是错了,母后从未教过你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既然敢做就要敢当。堂堂大梁的公主,尽使些阴诡手段毒害他人,有失公主身份成何体统更何况你下手不分轻重,险些害死的是林氏的后人,自然惹得你父皇和皇祖母大怒”
“皇祖母也真是的,这么小的事儿,何必当真,还治了母后的罪”
“噤声萧敏绮,你真是胆大包天胡作非为惯了,连你皇祖母也敢背后议论了难怪你父皇责备母后对你疏于管教,看来真是半点不冤枉”
母后在外从来母仪天下端庄肃穆,私下里对她则是疼爱宠溺从没有半句重话,这般疾言厉色的斥责还是破天荒头一遭。萧敏绮傻眼地瞅着怒容满面的母后,泪珠子在眼眶里打转转,委屈得好似下一刻就会掉下来。
“女儿就不明白了,我不就是下了点药,这个姓梅的又没死,值当父皇和皇祖母大动干戈兴师问罪吗,连母后都责备女儿,不疼爱女儿了”
“萧敏绮,你听好了,当年若无他父亲呕心沥血苦心谋划,你父皇只不过是个不得圣宠的郡王,注定与皇位无缘,母后也必不会成为你父皇的妻子,又何来今日的你。”
昔年誉满金陵的苏先生是何等惊才绝艳的人物,可惜天不假年。他的儿子有名师指点允文允武又岂会是池中之物。动了他,就等于动了陛下和太后心坎上不可言及的伤疤,痛彻心扉的滋味儿当然不好受。
也就怪不得天子震怒,太后动容了。
“你父皇和皇祖母都是重情重义的人,这个故人之子于他们而言意义重大非比寻常。你父皇本就为如何收伏他令他回归朝廷而苦恼,被你这么一搅和就更难了。”
“他今日侥幸不死不是他的运气,而是你的运气好,他若有个三长两短,莫说区区一个掌宫权,母后便是舍了头顶凤冠不要,怕也保你不住”
“母后”
要是可以,她也希望捧在手心呵疼的女儿能永远天真可爱不知世事,但在皇宫这种吃人的地方,一再的不知天高地厚行差踏错,总有一天她会救不了她的女儿。
一番呵斥之后望着爱女惊愕受伤的面孔,柳皇后神色恹恹地靠回鸾驾的椅背上,长长吁出一口气。
“萧敏绮,你该长大了。回宫之后静思己过吧,什么时候想明白了,什么时候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