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第六十一章 (2/2)
得在金陵城中各大药堂尽力一寻,否则梅宗主赖以维生得续命丹药服完,内力又为消魂散药性所制,恐有不测。”
“这,这可如何是好”
“妾身一介草民不便入宫,望请院判大人在陛下面前禀明缘由,请陛下做主。”
“医圣医术高明博学多才,该请医圣亲自入宫向陛下说明才好。”
“院判大人德高望重乃我辈翘楚,只不过梅宗主所中之毒江湖失传已久极为罕见,院判大人久在宫中鲜少遇到江湖草莽的手段,故而一时摸不着头绪也是在所难免。妾身进宫确实多有不便,望院判大人莫要推辞。”
云飘蓼并未仗着民间推崇的医圣名头便自恃了得气焰嚣张,相反的,她深知谦逊藏拙之道,宁可把功劳分给旁人,也要小心收敛锋芒免得挡了旁人的道。
果然刘院判听她一番推崇之言面色稍霁,乐得顺着云飘蓼给架的梯子下了台阶。话里话外口气也和气平缓了许多,“既如此,我就厚颜替云医圣跑一趟。我太医院中确实少有人精通这些个旁门左道,日后定要找机会多向云医圣请教。”
“不敢不敢,院判客气,是妾身该当多向院判大人求教才是。”
两个人这会儿倒是相互谦让客气得不行,谁不知道母亲这些日子的金陵为蒙大将军治病,太医院里上上下下的太医一个个跟乌眼儿鸡似的,对母亲横挑鼻子竖挑眼背后话说的要有多难听就有多难听,整个就是嫉贤妒能小肚鸡肠的一群人。
这会儿得母亲亲自夸赞立马儿得意洋洋的找不着北了。哼,也不想想母亲若不把解药的方子写下来,他想找药都不知该找什么。
“妾身这就把解药方子写给院判大人,还请稍待。”
云飘蓼走到老门外不远处的桌子边借着火把的亮光在白布上写下一味味药材和对应的剂量,刘院判自是跟过去在旁看方。云徽殷本待举步追着母亲出去,被袖角几不可察的拉扯留住了脚步,不消说,就是梅东冥这个不安分的病人。
“有事交代”
她言简意赅,梅东冥却是病重体乏有心无力,“烦请,转告蔺熙,南楚秘宝,言侯已知,万望小心。”
说话这些他已是气喘吁吁倦意深重,歪在石床上一双希冀的眼紧紧盯着云徽殷,眼中满含恳切哀求之意。
不忍见他这般可怜兮兮的模样,云徽殷俯身替他盖好被子,悄声道,“安心保重,话我定会替你带到。”
梅东冥先是一愣随即莞尔,再多的感谢汇成一处,他郑重其事的“多谢”二字更重过千言万语,云徽殷此刻的襄助啊将铭记于心日后定会报答。
两人牢内悄悄的几句话没惊动牢外的差役和太医院判,待药方写就,刘院判惦记着回宫复命先行离去,云飘蓼母女二人没了留下的理由也自翩然离开,等差役锁上牢门后,牢内好容易捡回一条命的梅东冥疲惫不已地长长吐出口气,闭上眼任困意席卷而来,无奈至极地再次昏睡过去。
兴国侯言豫津奉召急匆匆进宫面君,到得宣室殿外就见内侍御林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的样子,瞧这情形怕是又出了什么事儿。
他正正衣冠,清清嗓子高声道,“臣言豫津觐见陛下。”
不一会儿梁皇的贴身内监颜直亲自迎出宣室殿将他请进去。
言豫津借机拉过颜直悄声询问,“颜公公,敢问陛下突然召见所谓何事”
“天牢里的那位公子出事了,陛下震怒,连太后都惊动了。”
梅东冥出事了他好端端的在天牢被囚,虽说没得自由却是金陵城中数一数二守备严密的所在,陛下将他押在天牢一则为了惩戒于他,二来何尝不是存了保全他的心思。在蔡尚书的眼皮子底下还能出事儿,简直不可想象。
“出了什么事儿”
他还待追问,颜直却只说了句“进去便知”便摇头不肯多言,言豫津见内殿已然在望自知不便多言。
“陛下,兴国侯奉召陛见。”
“臣言豫津参见陛下。”
借着参拜行礼的当口言侯爷留意到上首坐着的除了满脸怒容的陛下,连深宫内颐养天年的静太后都赫然在坐。御阶下刑部尚书蔡荃、侍郎魏言、太医院院判刘连尽皆到场外,还有个身着刑部郎中服色的青年跪在殿中,细看之下竟是蔡尚书之子蔡庭。
“平身,先在旁候着。”萧景琰面有豫色,说话的口吻也不若平日的和缓,多年的帝王生涯积威深重,迫得殿下众臣无不诚惶诚恐。言豫津自认身为臣子侍奉梁皇萧景琰多年,鲜少见到他这般形于外地以怒意震慑臣子,看来真是出了不小的事儿。
“兴国侯既然到了,刘卿,你便接着说下去。”
“是。”
刘院判偷偷在心里抹了把汗,再三告诫自己没做亏心事一定要镇定镇定再镇定,奈何君威赫赫他管不住自己老胳膊老腿儿战栗不止哪。
“臣奉陛下旨意前往天牢诊治病人,查得病人因中毒导致内力全无护不住心脉心疾发作垂危。幸得陛下钦旨召云氏医圣共同会诊,云医圣言道病人所中的乃是九幽消魂散,中者经脉瘀堵内息不畅,如无对症解药武功再难恢复。”
“云医圣已将九幽消魂散的解药方子抄录下来,其中尚缺几味珍稀药材,臣正要启奏陛下,是否要命御用药商着力搜找。”
“朕允你先在内库中寻找所需药材,若还有欠缺再行下旨民间征集。无论如何,梅东冥不能有事。”刘连三言两语便将梅东冥的病因交代清楚,不单萧景琰听得明白清楚,言豫津也从他的话中弄清了陛下发怒的缘由。“刘卿所言蔡卿和魏卿想必都听懂了。人关押在天牢,如何出的事儿,朕等你们给出个交代。”
蔡魏二人面面相觑有苦难言。
人押在天牢重地,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糊里糊涂被人下了毒本已难辞其咎。得知出事之后,二人赶在进宫面君之前将可能经手牢中饭食的差役全都看管起来逐一问过话,结果比毫无所得更令他们为难梅东冥被发觉中毒的前一日,曾接触过那个特意备下的食盒的只有两个人,那就是泰和公主和蔡庭。
眼下蔡荃已将蔡庭押至御前听凭陛下问讯,一旦查实下毒之事与他有关,国法家规都容他不下。然而事关泰和公主,陛下倘若问出实情来,又会如何处置
“蔡尚书,你是陛下亲自提拔、委以重任的诤臣,素来秉公执法从无偏私。这回也一样,大可不必有所顾忌,有什么话不妨一五一十地直说,哀家相信你。”
自古后宫不干政,静太后仁德慈爱、恪守宫规从不招来朝臣诟病令儿子为难,越是如此越得朝臣敬重。是以她出现在宣室殿介入此事赫然昭示她对梅东冥的重视,想含混过关可得自己掂量掂量后果。
太后一番轻言细语的话说得合情合理无可辩驳,蔡荃和魏言面面相觑有苦难言,尤其蔡荃蔡尚书,大半辈子钻研刑狱律法,治家之严向来为朝野所称道。
就怕这回陛下震怒,他拼得舍了一张老脸、半世的清名怕也保不住不孝子。
“太后,臣养子不肖羞于启齿,他闯下的祸事理应受国法惩治,侥天之幸梅公子未遭不幸,臣有管束不严之过,求陛下、太后治罪。”
“陛下,陛下明鉴,祸是微臣闯下的,与臣父无涉。”
蔡庭本垂首跪在殿中,一听父亲有意替自己受过扛下罪责既心疼又自责,终忍不住伏地请罪。
“身为人子不能为父争光,还要连累父亲替臣受过,臣不孝至极。”
“蔡庭你口口声声说自己闯祸,朕问你,你到底闯了什么祸”
御座上的陛下疾言厉色对他怒目而视不说,静太后也在旁不住声地催促。蔡庭顶着雷霆重压内心矛盾重重,昨日泰和公主无缘无故驾临刑部本就反常,现在想来她故意拦下给天牢送饭的推车又看了那个要命的饭盒。
然而无凭无据指认公主,且不论会否得罪公主,一旦坐实诬告之名,不但他获罪必死还会牵累全家。倒不如
“陛下,臣”
“陛下恕罪,微臣有话要问蔡庭,请陛下容臣将适才蔡郎中拒不肯答的问话问出个究竟。”
“魏言”
“准。”
蔡荃的痛心和拦阻魏言不是不懂,同在刑部共事多年,老上司的脾性他再清楚不过,蔡庭咬紧牙关不肯吐露实话定然是蓄意包庇旁人,老上司把亲子投入大牢千里流放眼睛眨都不会眨一下。蔡庭是老上司独子,更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若因此而陨落着实可惜。
老尚书和他皆已老迈,又能在这个位置上坐多久若干年后少不得要交到这些小辈手上,蔡庭有所顾忌不敢指认疑犯,他本是从家乡的一场瘟疫中走运捡回来得一条命,孤家寡人一个既无高堂又无家小,得罪人的事大着胆子不妨做上一做。
“蔡庭,本官问你,昨日有两名妙龄女子似是主仆二人来刑部寻你,其中一人自称柳姑娘。这二人曾拦下过给天牢犯人送饭的板车,打开过给人犯梅东冥的食盒。刑部上下接触过食盒的差役皆已一一审过押在牢中,唯独这对主仆你始终不肯吐口。如今在这宣室殿上当着陛下和太后的面,本官再问你一次,她们是什么人”
魏言故意背过身避开蔡荃再三阻拦的眼神,提高嗓音不假辞色直指要害。在他的厉声质问下蔡庭额角冒汗内衫尽湿,他不是不明白平日里和气稳重的魏叔是为了给他留条生路不惜得罪泰和公主和她背后的帝后,可他怎么能、怎么能踩着魏叔爬出脚下的深渊却要亲手把魏叔推下去。
“下官,下官,下官有罪,下官不能说。”
“说”
不是不愿说,而是不能说可见蔡庭存心包庇维护的女子身份非比寻常,若论尊贵的妙龄女子又自称姓柳,答案似乎已然呼之欲出。
御座上的梁皇陛下脸色突变,猛地一拍御案厉声喝道,“欺君罔上蓄意包庇也是死罪,朕命你,说”
蔡庭在帝皇威严重压下全身发颤险些跪不住软倒,抖着手眼一闭牙一咬,说出了令在场之人都大吃一惊的名字后,肩膀颓然无力地垮了下来。
“是泰和公主。”
“这,这可如何是好”
“妾身一介草民不便入宫,望请院判大人在陛下面前禀明缘由,请陛下做主。”
“医圣医术高明博学多才,该请医圣亲自入宫向陛下说明才好。”
“院判大人德高望重乃我辈翘楚,只不过梅宗主所中之毒江湖失传已久极为罕见,院判大人久在宫中鲜少遇到江湖草莽的手段,故而一时摸不着头绪也是在所难免。妾身进宫确实多有不便,望院判大人莫要推辞。”
云飘蓼并未仗着民间推崇的医圣名头便自恃了得气焰嚣张,相反的,她深知谦逊藏拙之道,宁可把功劳分给旁人,也要小心收敛锋芒免得挡了旁人的道。
果然刘院判听她一番推崇之言面色稍霁,乐得顺着云飘蓼给架的梯子下了台阶。话里话外口气也和气平缓了许多,“既如此,我就厚颜替云医圣跑一趟。我太医院中确实少有人精通这些个旁门左道,日后定要找机会多向云医圣请教。”
“不敢不敢,院判客气,是妾身该当多向院判大人求教才是。”
两个人这会儿倒是相互谦让客气得不行,谁不知道母亲这些日子的金陵为蒙大将军治病,太医院里上上下下的太医一个个跟乌眼儿鸡似的,对母亲横挑鼻子竖挑眼背后话说的要有多难听就有多难听,整个就是嫉贤妒能小肚鸡肠的一群人。
这会儿得母亲亲自夸赞立马儿得意洋洋的找不着北了。哼,也不想想母亲若不把解药的方子写下来,他想找药都不知该找什么。
“妾身这就把解药方子写给院判大人,还请稍待。”
云飘蓼走到老门外不远处的桌子边借着火把的亮光在白布上写下一味味药材和对应的剂量,刘院判自是跟过去在旁看方。云徽殷本待举步追着母亲出去,被袖角几不可察的拉扯留住了脚步,不消说,就是梅东冥这个不安分的病人。
“有事交代”
她言简意赅,梅东冥却是病重体乏有心无力,“烦请,转告蔺熙,南楚秘宝,言侯已知,万望小心。”
说话这些他已是气喘吁吁倦意深重,歪在石床上一双希冀的眼紧紧盯着云徽殷,眼中满含恳切哀求之意。
不忍见他这般可怜兮兮的模样,云徽殷俯身替他盖好被子,悄声道,“安心保重,话我定会替你带到。”
梅东冥先是一愣随即莞尔,再多的感谢汇成一处,他郑重其事的“多谢”二字更重过千言万语,云徽殷此刻的襄助啊将铭记于心日后定会报答。
两人牢内悄悄的几句话没惊动牢外的差役和太医院判,待药方写就,刘院判惦记着回宫复命先行离去,云飘蓼母女二人没了留下的理由也自翩然离开,等差役锁上牢门后,牢内好容易捡回一条命的梅东冥疲惫不已地长长吐出口气,闭上眼任困意席卷而来,无奈至极地再次昏睡过去。
兴国侯言豫津奉召急匆匆进宫面君,到得宣室殿外就见内侍御林们一个个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喘一口的样子,瞧这情形怕是又出了什么事儿。
他正正衣冠,清清嗓子高声道,“臣言豫津觐见陛下。”
不一会儿梁皇的贴身内监颜直亲自迎出宣室殿将他请进去。
言豫津借机拉过颜直悄声询问,“颜公公,敢问陛下突然召见所谓何事”
“天牢里的那位公子出事了,陛下震怒,连太后都惊动了。”
梅东冥出事了他好端端的在天牢被囚,虽说没得自由却是金陵城中数一数二守备严密的所在,陛下将他押在天牢一则为了惩戒于他,二来何尝不是存了保全他的心思。在蔡尚书的眼皮子底下还能出事儿,简直不可想象。
“出了什么事儿”
他还待追问,颜直却只说了句“进去便知”便摇头不肯多言,言豫津见内殿已然在望自知不便多言。
“陛下,兴国侯奉召陛见。”
“臣言豫津参见陛下。”
借着参拜行礼的当口言侯爷留意到上首坐着的除了满脸怒容的陛下,连深宫内颐养天年的静太后都赫然在坐。御阶下刑部尚书蔡荃、侍郎魏言、太医院院判刘连尽皆到场外,还有个身着刑部郎中服色的青年跪在殿中,细看之下竟是蔡尚书之子蔡庭。
“平身,先在旁候着。”萧景琰面有豫色,说话的口吻也不若平日的和缓,多年的帝王生涯积威深重,迫得殿下众臣无不诚惶诚恐。言豫津自认身为臣子侍奉梁皇萧景琰多年,鲜少见到他这般形于外地以怒意震慑臣子,看来真是出了不小的事儿。
“兴国侯既然到了,刘卿,你便接着说下去。”
“是。”
刘院判偷偷在心里抹了把汗,再三告诫自己没做亏心事一定要镇定镇定再镇定,奈何君威赫赫他管不住自己老胳膊老腿儿战栗不止哪。
“臣奉陛下旨意前往天牢诊治病人,查得病人因中毒导致内力全无护不住心脉心疾发作垂危。幸得陛下钦旨召云氏医圣共同会诊,云医圣言道病人所中的乃是九幽消魂散,中者经脉瘀堵内息不畅,如无对症解药武功再难恢复。”
“云医圣已将九幽消魂散的解药方子抄录下来,其中尚缺几味珍稀药材,臣正要启奏陛下,是否要命御用药商着力搜找。”
“朕允你先在内库中寻找所需药材,若还有欠缺再行下旨民间征集。无论如何,梅东冥不能有事。”刘连三言两语便将梅东冥的病因交代清楚,不单萧景琰听得明白清楚,言豫津也从他的话中弄清了陛下发怒的缘由。“刘卿所言蔡卿和魏卿想必都听懂了。人关押在天牢,如何出的事儿,朕等你们给出个交代。”
蔡魏二人面面相觑有苦难言。
人押在天牢重地,就在他们的眼皮子底下糊里糊涂被人下了毒本已难辞其咎。得知出事之后,二人赶在进宫面君之前将可能经手牢中饭食的差役全都看管起来逐一问过话,结果比毫无所得更令他们为难梅东冥被发觉中毒的前一日,曾接触过那个特意备下的食盒的只有两个人,那就是泰和公主和蔡庭。
眼下蔡荃已将蔡庭押至御前听凭陛下问讯,一旦查实下毒之事与他有关,国法家规都容他不下。然而事关泰和公主,陛下倘若问出实情来,又会如何处置
“蔡尚书,你是陛下亲自提拔、委以重任的诤臣,素来秉公执法从无偏私。这回也一样,大可不必有所顾忌,有什么话不妨一五一十地直说,哀家相信你。”
自古后宫不干政,静太后仁德慈爱、恪守宫规从不招来朝臣诟病令儿子为难,越是如此越得朝臣敬重。是以她出现在宣室殿介入此事赫然昭示她对梅东冥的重视,想含混过关可得自己掂量掂量后果。
太后一番轻言细语的话说得合情合理无可辩驳,蔡荃和魏言面面相觑有苦难言,尤其蔡荃蔡尚书,大半辈子钻研刑狱律法,治家之严向来为朝野所称道。
就怕这回陛下震怒,他拼得舍了一张老脸、半世的清名怕也保不住不孝子。
“太后,臣养子不肖羞于启齿,他闯下的祸事理应受国法惩治,侥天之幸梅公子未遭不幸,臣有管束不严之过,求陛下、太后治罪。”
“陛下,陛下明鉴,祸是微臣闯下的,与臣父无涉。”
蔡庭本垂首跪在殿中,一听父亲有意替自己受过扛下罪责既心疼又自责,终忍不住伏地请罪。
“身为人子不能为父争光,还要连累父亲替臣受过,臣不孝至极。”
“蔡庭你口口声声说自己闯祸,朕问你,你到底闯了什么祸”
御座上的陛下疾言厉色对他怒目而视不说,静太后也在旁不住声地催促。蔡庭顶着雷霆重压内心矛盾重重,昨日泰和公主无缘无故驾临刑部本就反常,现在想来她故意拦下给天牢送饭的推车又看了那个要命的饭盒。
然而无凭无据指认公主,且不论会否得罪公主,一旦坐实诬告之名,不但他获罪必死还会牵累全家。倒不如
“陛下,臣”
“陛下恕罪,微臣有话要问蔡庭,请陛下容臣将适才蔡郎中拒不肯答的问话问出个究竟。”
“魏言”
“准。”
蔡荃的痛心和拦阻魏言不是不懂,同在刑部共事多年,老上司的脾性他再清楚不过,蔡庭咬紧牙关不肯吐露实话定然是蓄意包庇旁人,老上司把亲子投入大牢千里流放眼睛眨都不会眨一下。蔡庭是老上司独子,更是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若因此而陨落着实可惜。
老尚书和他皆已老迈,又能在这个位置上坐多久若干年后少不得要交到这些小辈手上,蔡庭有所顾忌不敢指认疑犯,他本是从家乡的一场瘟疫中走运捡回来得一条命,孤家寡人一个既无高堂又无家小,得罪人的事大着胆子不妨做上一做。
“蔡庭,本官问你,昨日有两名妙龄女子似是主仆二人来刑部寻你,其中一人自称柳姑娘。这二人曾拦下过给天牢犯人送饭的板车,打开过给人犯梅东冥的食盒。刑部上下接触过食盒的差役皆已一一审过押在牢中,唯独这对主仆你始终不肯吐口。如今在这宣室殿上当着陛下和太后的面,本官再问你一次,她们是什么人”
魏言故意背过身避开蔡荃再三阻拦的眼神,提高嗓音不假辞色直指要害。在他的厉声质问下蔡庭额角冒汗内衫尽湿,他不是不明白平日里和气稳重的魏叔是为了给他留条生路不惜得罪泰和公主和她背后的帝后,可他怎么能、怎么能踩着魏叔爬出脚下的深渊却要亲手把魏叔推下去。
“下官,下官,下官有罪,下官不能说。”
“说”
不是不愿说,而是不能说可见蔡庭存心包庇维护的女子身份非比寻常,若论尊贵的妙龄女子又自称姓柳,答案似乎已然呼之欲出。
御座上的梁皇陛下脸色突变,猛地一拍御案厉声喝道,“欺君罔上蓄意包庇也是死罪,朕命你,说”
蔡庭在帝皇威严重压下全身发颤险些跪不住软倒,抖着手眼一闭牙一咬,说出了令在场之人都大吃一惊的名字后,肩膀颓然无力地垮了下来。
“是泰和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