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流言

    看起来神思恹恹将心事吐露殆尽的梅东冥在静太后看来单薄脆弱得可怜,他头顶早早的没了父母支撑起的一片天,虽有师尊疼惜有叔伯爱护,如何比得过自家爹娘呵护来得周全无私。而今好不容易长大成人,还没经历过人世间的美好便已饱尝为人算计中伤的苦楚,连口口声声为他着想的景琰存了多少出于公心的利用,连她都不敢想。

    旁人自以为是地为他着想未必是渴望的,她眼中的东冥有一颗流浪者的心,随性不羁拒绝束缚,他不需要华服美馔高门贵府,也看不上位高权重秩比三公。许是小殊给他留下的恶感过盛,他执拗地追逐着与小殊截然不同的道,甚而当景琰他们触碰到他的心防后始终以最大的恶意揣测着他们的用心。

    “东冥,你的意思哀家明白了。哀家有言在先,此来纯粹想见见故人之子。见过了,你很好,比哀家梦中想过千百回的还要好,哀家心满意足了。”

    “有些话,你不单单是说给哀家听的,更想说给陛下听。如你所愿,哀家会向景琰转达你的心愿。后宫不得干政,但哀家相信陛下会公允地做出决断,哀家盼望着无论结果如何,你都能心平气和地想清楚再做决定。”

    年逾古稀依然不失雍容清雅的静太后微笑着在言侯爷的搀扶下站起身,拄着手杖走到梅东冥身前俯下身伸手虚扶起他。

    苍老的手在抚上梅东冥脸颊的那一刻顿了顿,转而顺着他衣衫上精致的绣纹为他正了正衣襟,慈爱地笑开了怀。

    “孩子,到了哀家这把年纪,多少风浪坎坷都一一经历过来,你才会懂得,活着就有念想有盼头,生死一线说来简单做做也不难,不过那样一来就注定错过身后美妙的景色。”

    “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难;也没什么,比性命更宝贵。”

    太后的銮驾前脚回宫,后脚梁皇已然起驾长信宫。他迫不及待地想要亲自听一听母后对那个孩子的看法。

    知子莫若母,刚换过宫服坐下刚端起茶盏没来得及啜上一口的静太后既好气又好笑,睨了眼心急火燎的儿子,想起言侯府中终得一见安之若素、淡然若水的林氏继承人,差点忍不住一声叹息。论起养心的涵养功夫,景琰一把年纪了照样不见多少长进。

    “过来坐吧,你还怕哀家跑了不成”

    “母后,儿不是这个意思。”

    丢脸丢到母亲跟前的梁皇陛下不禁红了一张老脸,不自在地轻咳两声权当厚着脸皮没听懂母后的调侃,掀袍落座耐着性子等母后喝过茶顺过气来,他便亟不可待地直奔主题刨根究底。

    “母后见过东冥了,他怎么样”

    “他很好,景琰。容姿出众洒脱俊逸,心思灵透聪慧过人。”

    “儿见过他,虽行色匆匆,足以看的出他文武双全远胜同辈的金陵子弟。”

    “他与小殊颇有相似,小殊因火寒毒病后脱形面目全非已寻不到半点昔日痕迹,哀家一见他就想起了小殊年少时的模样”

    “母后,您知道儿问的不是这些。”

    当母后铁了心戏耍他与他打太极的时候,他自然只有被耍得头头转的份。梁皇陛下摒退了左右侍奉的宫人后,苦着脸无可奈何地向他那顽性大发的母后投去求饶的眼神。

    太后忍俊不住一阵低笑,良久笑意平复方才正色道。

    “他确实真的很好,景琰。可他再好,其志不在朝廷,你留得住他的人留不住他的心,强留又有何用。”

    “母后”

    静太后此行归来的见解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本以为母后与林氏渊源颇深,小殊更是她看着长大视若子侄,按理林氏后继有人母后该比谁都高兴比谁都盼着梅东冥能早日认祖归宗,好端端的去见了一面回来怎的就变卦了呢

    “东冥这孩子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荣华富贵于他如浮云,传唱千古的名声无法令他动心。他对哀家说了许多,哀家并不认可,子不言父过,小殊再不好也是他的父亲,忤逆不孝有悖人伦纲纪哀家绝不赞同。”

    “但有一点,哀家听了觉得说到了痛处,哀家也无力反驳。小殊自始至终都没打算让他的儿子重回庙堂,更有甚者,他连会有个儿子都没想到过。”

    “母后何出此言”

    “东冥的身世。”静太后不由得慨叹儿子还是一如既往的迟钝不开窍,“他固然有一个赤焰少帅的父亲,可他生母的身份却极为尴尬。他出身江湖不识朝中礼数规矩,父族名存实亡母族卑微不显,到了他的年纪再想在我大梁朝堂上站稳脚跟,确实难上加难。”

    梅东冥其人,从头到脚都与官场格格不入。他就像只展翅欲飞的雏鹰,站在悬崖边跃跃欲试,是斩断他的羽翼将其锁进囚笼还是任其翱翔天地无拘无束,都只在景琰一念之间。

    萧景琰不无诧异地凝视着他和婉温煦的母后,自他登基以来就鲜少听母后对人对事评断过什么,母后虽聪慧过人却持身中正从不干政,若不是事关林氏,她仍然会听风过耳一笑置之吧。然而正因为母后从未对他要求过什么,所以当她有所建言时,他便不能充耳不闻、置之不理。

    “母后的意思儿明白了,容儿想想。”

    “那是自然,朝廷大事哀家本就不该多嘴,陛下思量停当自己拿主意就是。”

    母子二人相视而笑,无言的默契胜过千言万语。撇开梅东冥认祖归宗的大事,两人聊起他们口中的“孩子”的琐事来,倒是愈加有志一同。

    难得冬日暖阳里母子聚首相谈甚欢,满室其乐融融的光景却没能维持太久。过不多时就听见梁皇身边的内侍首领颜直在殿外高声禀报道。

    “陛下,兴国侯请见。”

    母子俩面面相觑百思不得其解。尤其静太后才从兴国侯府回来不到半日功夫,言侯爷有什么了不得的大事着急忙慌追到了长信宫

    “宣。”

    殿外兴国侯眉头紧皱满脸凝重步履匆忙进得殿来,行过礼后不及寒暄赶忙道,“陛下,太后,大事不好了。金陵街头巷尾不知哪儿来的流言蜚语,传陛下迫于昔年旧情,欲枉顾律法轻纵逆犯,已有朝臣联名具本明日早朝参奏此事。”

    “荒谬”将人拘于天牢待审就是枉顾律法轻纵逆犯,且不论梅东冥本非首恶,无端施以重刑于法不合,倘若他日无罪开释认祖归宗了呢这些人是不是要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淹了武英殿

    “无风不起浪,献王逆案刑部尚在审理,江左盟涉案之人依然在押,朕从未下过半点私纵的旨意,如无知情人存心散播谣言何以传得朝野皆知。”梁皇面色一阴,沉声道,“这里面有几人当真忧国忧民又有几人浑水摸鱼居心叵测”

    “陛下的意思是有人担心陛下轻纵了梅东冥之后损害了自己的利益”

    “不为这个还能为什么林氏于国有功,今日朕把话搁在这儿,慢说梅东冥并未涉足谋反逆案,即便他是当局者,冲着林氏的功勋,朕亲自下旨赦免其死罪也没什么说不过去的”

    “景琰,慎言”

    她的儿子性情耿直顾念旧情,于大是大非上眼里揉不进半点沙子,这是他的优点,却也成了宵小之辈攻讦的弱点。怒上心头偶有失言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加以利用,添油加醋传出去就成了另一番与其原意大相径庭的说辞。“豫津,你接着说。”

    “是,太后。臣以为此等流言既已传入臣的府中,朝中群臣恐已有泰半知晓。具本上奏者中不乏出于公心的忠耿之人、借机渔利之人,以及图谋不轨之人。臣以为可先暗中查访谣言的源头,再令刑部加紧审问献州逆案,至于朝中的奏本,陛下不妨冷他一冷留中不发。”

    言豫津的谏言不偏不倚持中中肯,在眼下情势未明之前,唯有以不变应万变方不至落于下乘。

    “朝中平静得太久,看来有些人坐不住了。豫津所言甚是,且先静观其变,也好让朕见识见识何方神圣按捺不住争当出头的榫子。”

    只消稍加思量就不难看出言豫津所言的确不失为上策。敌暗我明,在没查清楚什么人暗地里搅浑水之前,见招拆招不自乱阵脚这些个阴私小人便无计可施。

    “颜直,宣谢泯、萧景睿宣室殿觐见。”

    “遵旨。”

    好好的共享天伦的时光被打断,梁皇陛下满心不悦地起身向静太后行礼拜别。

    “母后,又有人瞧不得天下太平蠢蠢欲动了。朕绝容不得此等居心叵测之辈兴风作浪搅得我大梁不得安宁。”

    今日的海清河晏来之不易,个中辛酸血泪此生难忘,哪怕是为了不辜负保家卫国而死去的英魂们,鬼祟小人亦休想得逞。

    母子二人不约而同地从彼此的脸上看到了绝不姑息的毅然决然。

    “事关重大,景琰尽管放手去做无需心有旁骛。你记着,不论你遇到的阻挠多棘手,所下的决定多艰难,母后终归在你身后。”

    “儿记得了。请母后静候佳音。”

    长信宫和椒房殿一样,是后宫中离宣室殿最近的宫室。君臣二人在长信宫外“偶遇”前来拜见静太后的皇后柳氏。

    “参见陛下。”

    自柳氏旁支涉献王逆案事发后,陛下越发吝于踏足椒房殿。女人天生敏感,无需旁人多言柳皇后也敏锐地品出了个中三味。外戚外戚,帮扶正统襄助帝王的方是外戚,横加掣肘的比权臣更不讨喜。

    忆往昔初嫁时,女儿娇心摇。花开花谢花凋敝,红颜未老爱已弛。

    出身氏族的女子注定为母族和夫族牵绊一生,虽锦衣玉食高门贵第,此心却容不得半点任性自在。她出阁即为太子妃,肩负着国母之责的同时还需顾及柳氏一族的荣耀,旁人看来豪门贵女母仪天下花团锦簇荣华无双,谁人能知她家、国两难之际的煎熬苦楚。

    得霓凰郡主暗地里报信,她召来母亲传出话去彻查全族,涉逆的旁支俱已被父亲做主开祠堂禀明先祖后送至刑部关押候审。她身在宫内与宫外互通消息多有不便,听泰和传话回来族人中多有微词指她不为柳氏着想,枉顾人伦亲情之类的闲言碎语。

    她这皇后当得两面不是人,个中滋味只有自己晓得。

    “梓童免礼。”

    “参见皇后。”

    三人各自见礼,萧景琰虚扶起柳皇后温言道,“朕听说寒烟近来身子不大爽利,天寒地冻的,怎不在宫中多歇歇调养调养,出了门冻着可如何是好”

    柳皇后的病症乃是心病所致,得萧景琰一句嘘寒问暖便胜过十全大补药。她温婉展颜轻声细语娓娓道来,“臣妾病中乏力已有多日未来向太后问安,这两日已然大好,来拜见母后座前尽孝臣妾责无旁贷。”

    “好,后宫寂寞朕又忙于前朝,有你多来陪陪母后说说话,朕也安心不少。”

    “臣妾遵旨。”

    萧景琰几句话说得平淡无奇,听在柳皇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琅琊榜同人]再续琅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薇安小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薇安小猪并收藏[琅琊榜同人]再续琅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