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痴心。

    他对柳氏日渐失望,直至今日连同坐一席都觉得难以忍受。是以柳氏的离去令他宽心不少,总算可以安定下来静观梅东冥如何应对太后的殷殷关怀。

    他相信此前着意安排的一身林殊哥哥年轻时最喜爱的装扮,即便打动不了梅东冥,也定能勾起太后对往事的追忆。

    果不其然,步入太后眼帘的青年登时与她记忆中跳脱不羁、冠盖满京华的林氏小殊重合在了一起,烙印在她心中文武兼备、卓而不凡、嬉笑怒骂、恣意无拘,纵横金陵放马北境的赤焰少帅。

    “真像,你同你的父亲长得真像。”

    迟暮的太后轻颤着伸手抚上年轻人修长白净、指节分明的手,指掌间有着习文练武留下的薄茧和些许细碎发白的伤痕。

    “哀家年纪大了,只依稀记得你父亲年少时的模样。和你父亲别无二致的棱角分明,挺翘的鼻梁,连抿着嘴不开心的样子也像极了他。可惜没见过你母亲,哀家猜想你的眉眼,你的温柔肖似你母亲吧。”

    他面容俊秀犹在小殊之上,琉璃般的眼中少了几分小殊疆场杀伐惯有的狠厉果决,也不似浴血重生后背负血海深仇含冤归来的苏先生。他清澈如溪流如明镜,宁谥如深潭如秋月,一眼望去仿若冥冥之中包容万物的神灵,有情胜似无情的眼中真正装进他心里的有几人

    琅琊阁主教出了怎样一个迥异于林氏子的孩子。

    晓之以理没用就干脆动之以情么

    “太后恕罪,草民无父无母,不知自己像谁。”

    静太后但笑不语,不以为忏地端详着初露锋芒的孩子,而言侯爷则被梅东冥看似实话实说的直白噎得连打岔解围的力气都散了泰半。

    说好了要礼敬太后的呢话没说过三句就翻脸的毛病又犯了

    “梅宗主,慎言”

    “嗳,无妨。”静太后微微一晒,摆摆手示意言豫津无须在意,“听闻你在南陵城外救过景琰敏琮的性命,哀家惦念了很久,终于有机会当面谢你。”

    历经两朝从一介小小的医女登临成长秋宫的主人,满头银发温言软语和煦安详的静太后是何等睿智聪慧的女子可想而知。曾听师尊提到过她的事迹的梅东冥不敢小看她的怀柔手段以及她慈祥和蔼的笑容之下深不可测的心思当然师尊着重惊叹的是堪称柔肠百转七窍玲珑心的静太后怎么会生出萧景琰这头直肠子的大水牛。

    “我辈江湖中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本分,不敢劳太后娘娘言谢。”

    “景琰是哀家独子,敏琮是哀家长孙,二十年了,景琰第二次赶在大雪封山的日子里去往北境梅岭,为的是祭奠小殊。哀家也想亲自在小殊的墓前上一柱香,但哀家老了,走不动了,只好做了小殊喜欢的糕点托景琰带去。”

    “是啊,太后与陛下对苏先生一番拳拳关切之情二十年来无一日或忘,臣等感同身受。”

    兴国侯不愧是官场上的干将,恰到好处不着痕迹的吹捧既突显了静太后对林氏子弟的看重抬爱,更没忘了适时地替他的陛下说好话。

    太后提及的救驾自是去年冬雪漫天时节他在南陵郊外福乐客店救下梁帝一行人的那次,虽说今日沦为阶下囚他难免对梁帝君臣心生愤懑,却从未后悔过当日之举。救驾之后他随悻姨匆忙往江左而行,倒是从未想过堂堂大梁一国之君如何会微服出现在金陵之外的破落客栈里。

    静太后的致谢倒是为他解开了这个小小的疑问。梁帝顶风冒雪趁着年节出京,居然是为了拜祭几十年前的故人。他本意暗中潜入金陵宫禁瞧上一瞧令某个人不惜拼了性命也要扶上皇位以全他洗雪沉冤、振兴大梁的心愿的梁皇陛下,若静太后所言属实,武人出身的梁帝萧景琰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一个顾念旧情的人至少不会是忘恩负义、德行卑劣之人。

    “太后心念旧人,草民感佩。草民自幼受师尊教诲,大凡救人危难怜悯无辜都是功德福报的善行,即便遇险遭难的不是陛下皇子侯爷统领,草民还是会救的。”

    “不,哀家要谢的是你的救命之恩,然而哀家想多一句,东冥从琅琊阁下山前往江左,南陵绝非必经之地,倒是离金陵已然不远。你,何以出现在南陵城郊,你要去的,是不是金陵”

    一针见血

    相较于梁朝君臣几人借整肃江湖势力,削弱江左盟对大梁的影响,进而想方设法迫使梅东冥在江湖无路可走回归朝廷,雷霆手段也好水磨功夫也罢,在梅东冥的眼里自然而然成了无情的范本。

    上了年纪又和蔼亲切的静太后从一开始的嘘寒问暖到出其不意的发问,其深思熟虑可见一斑。任梅东冥对其声名在外的兰质蕙心已有耳闻,面对她突如其来的质问还是愣了神。

    是啊,去年隆冬时节顶风冒雪一门心思想偷偷潜入金陵的可不是鬼迷心窍的自己,意气之下搭救的梁朝君臣究竟是对是错

    “草民听师尊说过,大梁的国都金陵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所在,久而久之难免好奇。”

    “人杰地灵,是啊,人杰地灵。”昔日的人杰多已老去,青年一辈中难觅出类拔萃的才俊,摆在景琰面前的是青黄不接前途难料的大梁。氏族贪恋富贵荣华多无争胜之心,子弟中不乏自视甚高的无能之辈;寒门子弟苦无出头之日,在官场中汲汲营营大半岁月消磨掉意志终至沉沦的不在少数。眼下尚能称得上富庶安乐的大梁亟待出类拔萃的后继之君和有识之士来接替。

    未见到梅东冥之前她对景琰的执着并不全然赞同。林氏一族乃至小殊为大梁披荆斩棘浴血沙场,做得已然够多了,轮到小殊的儿子倘若真的无心官场,放他江湖逍遥自由自在又何妨。而亲自同景琰口中冷静自持、允文允武、智勇双全的梅东冥打过照面说上几句话后,她不得不承认景琰是对的。他犹如一泓冰泉,略微沾唇便被沁人心脾的凉意激得人精神为之一振。与平日里或擅撩鸡逗狗惹是生非,或庸庸碌碌却爱嫉贤妒能的世家子弟一比,岂止是天壤之别。

    莫说景琰不愿放手成全,连她亦盼着梅东冥能成为大梁年轻一辈中的领军翘楚。

    “谁不曾年轻过,东冥,你父亲走得那一年说到底也才不过三十二岁,放在旁人身上可是正当壮年,他却已是风烛残年自顾不暇,整日里还要为大梁、为林氏煎熬心血筹谋算计,几曾顾念到自身半分”

    “他这个父亲固然不称职,然哀家敢为他说一句,为人臣为人子上他忠孝节义、此心耿耿、无可诟病。这话,没错吧。”

    “太后所言皆是家国天下,师尊自幼教导草民先宗主鞠躬尽瘁死而无憾,命草民不得对他有所怨恨。草民钦佩他一代人杰能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太后,草民恨只恨他为全注定无法完成的许诺,拿草民当作他偿还的工具。”

    “他为何要生下我,凭什么生了我又不管我好,他要守信、他要偿债,父债子偿天经地义,草民认了,横竖是他欠了江左盟的,草民以一命还他一生不幸,总够了吧。”

    他眼中酝酿着名为痛楚的风暴,被内心燎原的愤懑刺得浑身发颤。痛是真的痛,然而身在此间,七分的痛装也要装出十分来,静太后、言侯爷哪个是省油的灯,若不适时表现出他的不甘不屈打动太后,他再无脱身之可能。

    “东冥,哀家”

    “是了,草民当真奇货可居,江左盟利用完了不算,竟还蒙陛下青眼欲收入囊中。可惜草民只有一条命,成全不了所有人。”

    “慎言太后面前不得放肆妄语”

    “哀家视你父如己出,既然是真心话便但说无妨。”比起粉饰太平的敷衍了事,梅东冥这番直率坦言更合她心意。心结终须说出口才能寻到解开心结的法子。俗话说的好解铃还须系铃人,只可惜小殊过世多年,能解此困局的人唯有他们这些当年的知情者。

    “陛下是哀家亲子,无人比哀家更了解他。他胸怀大志殚精竭虑振兴大梁,他所思所想无不为大梁考虑。哀家以为他的做法或许急于求成了些,却不能否认他的用心良苦。后宫不得干政,朝廷的政事自有陛下和朝臣们决断,哀家这把年纪了还有什么可盼的,无过于家国兴盛、子孙安康罢了。这一点,望你能理解。”

    “草民失态,太后恕罪。草民还是那句话,陛下如何处置草民都行,若草民身死,只求太后宽仁,派人将草民尸身交还给琅琊阁的师尊。当世但凡有草民自认亏欠的,唯有师尊而已。”

    兜兜转转问题重回原点,梅东冥认死理不肯松口认祖归宗,宁可死也要固执地扛下江左盟大半的罪责,他这软硬不吃认死理的脾气到底像极了林殊。

    “听陛下说起过,你出生在琅琊阁,是你母亲宫氏豁出命去执意生下了你。哀家无缘见上一见宫姑娘,却由衷感佩其勇气,听闻她倾心恋慕小殊多年,若不是一往情深哪个女子愿意无名无分的以未嫁之身孤独产子。”

    “她一厢情愿思慕父亲,父亲与她并不相恋。”

    “内有沉冤待雪,外有强敌环伺,宫姑娘的深情小殊注定要辜负了。个中的不得已,还望你见谅。”

    梅东冥神情黯然摇头慨叹,“他若仍是赤焰帅府的少帅,母亲就更无可能成为他的良配,他早有倾心相许愿携手凤凰比翼共效于飞的女子。这桩婚事还是当年先太皇太后在时亲自做主定下的,草民没记错吧”

    这个孩子,非但对过往的恩怨情仇知晓得一清二楚,心里也自有他衡量世事的一杆称。太后静待他忽然间提起这桩旧事的用意,以她这短短的时间里对东冥这孩子的判断,除了景琰所咬牙切齿的近乎古板的固执和一厢情愿的心软,还有不容忽视的灵活机变和洞察秋毫的敏锐直觉。

    他全不似景琰以为的“不懂事”,相反的,他太“懂事”了,他眼界所及的,所思所想的,或许远比景琰考量的多得多,亦正是她乐意倾听的。

    “正是皇祖母亲下的懿旨,要不是那年北境一场焚天灭地的大火毁了赤焰军,更令林氏蒙上不白之冤,小殊与霓凰定然是人人称道的一双璧人佳偶天成。”

    “草民的母亲是宫氏,是个出身卑微漂泊江湖的女子。金陵权贵们忍受得了一个草莽庶民的儿子承袭军魂赤焰之名,与他们同列朝班共沐天恩先宗主半生呕心沥血机关算尽论一句算无遗策不过分吧。”

    “但凡先宗主有半点为朝廷留下子嗣的念头,供奉在林氏宗祠中的便不会是草民的母亲。草民生于江湖长于江湖,不通法理仪典不谙人情世故,不过是浪迹江湖的一缕孤魂野鬼。有些事,草民办不到;陛下想要的,草民给不了。还望太后明鉴。”

    太后要说情,他便动之以情;要讲理,他便晓之以理。至于会不会令太后颜面无光铩羽而归,他顾不得许多了。

    有些人不能辜负,有些人不能伤害,就注定要辜负或伤害另外一些人。毕竟世间寻不到尽善尽美,月也有阴晴圆缺。

章节目录

[琅琊榜同人]再续琅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薇安小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薇安小猪并收藏[琅琊榜同人]再续琅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