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家” (1/2)
粉墙乌瓦青石巷, 檐牙勾天, 榭角连云。
自踏入南杭城门, 傅楷便被这精巧而又陌生的江南景象瞬间勾起了仿佛早已深入骨髓的熟悉感。
玄色布靴缓缓踏在错落有致的青石板上, 傅楷目光低垂,幽深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随即抬眼, 再次挂上温润的微笑, 目光清淡, 一如曾经端方如玉的少年秀才。
他不是傅楷, 却也是傅楷。
自城门入城,傅楷背着背箱,自北向南穿过整个南杭城。
在经过不知谁家的外墙小巷时,院落深处隐约传来的抚琴高歌与笑闹间张口即来的赋诗作文让他不由的勾起唇角,眼中笑意更深。
不说这诗文如何, 只说这原身记忆中十分熟悉的雅集宴饮就让傅楷不得不感叹, 江南文风之深厚, 以及江南文人的悠闲雅趣。
穿过南杭城, 傅楷正准备寻一辆牛车载他去万荷村,就听见身后的喊声
“阿楷阿楷”
高昂的声音穿过吵杂的喧嚣,让傅楷脚步一顿,不由回头。
“阿楷”一位身形健朗的中年人正惊喜万分的看向傅楷。
傅楷微微一笑,抬脚上前, “大伯。”
那位满脸笑意的中年人正是傅楷的大伯傅泽。
因为傅楷的家信先一步送到,傅泽虽不清楚傅楷何时会到家,但这几天他一有时间就会赶着牛车到傅楷回村必经的南杭城南城门等着。
“你可算是回来了”傅泽拍着傅楷的肩膀, 感觉心里一直悬着的大石终于落下,而后又仔细上下打量了傅楷一番,“瘦了瘦了走,赶紧跟大伯回家”
傅楷笑了笑,也未反驳。顺着傅泽的手摘下背箱,放好后自己也坐到牛车上。
“大伯,你怎么在这儿”
傅泽挥着鞭子让牛车慢慢穿过是密集的人群,“荷塘里的藕正好到时候了,这些天村里年轻人忙着收藕,我就帮着把收上来的藕送到城里。正好回去也没事儿,就在城门这等一等,寻思着指不定能等着你。你看,这不真让我等着了”说着他忍不住哈哈一笑。
傅楷叹了口气,“劳烦大伯了这也是我的不是,让你们惦记了”
如今见着安然无恙的傅楷,傅泽放下心来,心情自然也好的很,“什么劳烦不劳烦的,一家人可别说两家话要是真觉得是你的不是,以后就少让我们惦记点就行”
闻言,傅楷一时间却没接话。
他自然听的出傅泽话里的意思,却没办法安他的心。
傅泽见傅楷没说话,看了他一眼,心里不由叹了口气。知道傅楷这是主意已定,非走不可了。
“抱歉,大伯”直到快到万荷村,傅楷才低声歉意道“以后我怕是不能在你们眼前尽孝了。”
傅泽原本见着傅楷的好心情后来也被傅楷的打算打了折扣,但到底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决定也是难免的。再说傅楷自幼聪慧,长大后也越来越稳重谨慎,若非各方面都掂量明白,做好了取舍的准备,他也不会轻易做出这样的决定。
因此傅泽心里虽然不愿意,但也不愿傅楷左右为难,便笑了笑,“什么尽孝不尽孝的,你把你桃子姐和阿柠往哪放有他俩在,还用得着你在眼前守着尽孝再说你大伯我虽然不年轻了,但身体比你都好,距离你惦记着尽孝还早的很”
傅楷见傅泽这般语气,心里一松。
看来大伯一家是不会阻拦他迁籍了。之前毕竟仅仅是书信来往,字里行间所能表达的情绪想法有限,傅楷一直不确定原身家里和族里是否能同意此事。虽然他做好了尽力说服的准备,但若是这边并不阻拦的话,自然更好。
毕竟他并不想走到顶着所有人的反对,兀自办理迁籍文书,一意孤行那一步。
最担心的事情没了,傅楷情绪轻松的对傅泽拱了拱手,“是我的错,大伯正是英俊健朗的时候,还无需我跟阿柠他们尽孝,反倒是我们还得靠着大伯照顾呢”
傅泽横了傅楷一眼,哼声道“知道就好就你跟阿柠,你俩绑一起都不够我一巴掌拍的”
虽说是打趣,但傅泽的话可不假。
虽然他祖父、他爹、他弟弟,如今还包括侄子跟儿子都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但傅泽本人却对书本无甚好感。最基础的认字书写还是在他爹的竹板下威胁出来的,所以傅泽自幼就跟村里其他的上山下河的孩子一样,锻炼的挺拔结实。
现今傅泽他爹,也就是傅楷的亲祖父他们这一支傅家旁支,这么些年一直都是傅泽打理的。至于其他的男丁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正经的读书人。
万荷村距离南杭城很近。穿过成片肥沃的农田,看着青翠的稻子在微风中摇曳,再一抬头就能看见万荷村前那片碧叶连天的荷塘了。
自南城门遇到大伯傅泽,前后不过两刻钟的功夫,傅楷就已经站在原身自己家的门前。
“你先进去放东西,再跟你阿济叔他们说一声,我先回去送牛车,等下带你伯母跟阿宁过来一起帮你洗尘
自踏入南杭城门, 傅楷便被这精巧而又陌生的江南景象瞬间勾起了仿佛早已深入骨髓的熟悉感。
玄色布靴缓缓踏在错落有致的青石板上, 傅楷目光低垂,幽深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
随即抬眼, 再次挂上温润的微笑, 目光清淡, 一如曾经端方如玉的少年秀才。
他不是傅楷, 却也是傅楷。
自城门入城,傅楷背着背箱,自北向南穿过整个南杭城。
在经过不知谁家的外墙小巷时,院落深处隐约传来的抚琴高歌与笑闹间张口即来的赋诗作文让他不由的勾起唇角,眼中笑意更深。
不说这诗文如何, 只说这原身记忆中十分熟悉的雅集宴饮就让傅楷不得不感叹, 江南文风之深厚, 以及江南文人的悠闲雅趣。
穿过南杭城, 傅楷正准备寻一辆牛车载他去万荷村,就听见身后的喊声
“阿楷阿楷”
高昂的声音穿过吵杂的喧嚣,让傅楷脚步一顿,不由回头。
“阿楷”一位身形健朗的中年人正惊喜万分的看向傅楷。
傅楷微微一笑,抬脚上前, “大伯。”
那位满脸笑意的中年人正是傅楷的大伯傅泽。
因为傅楷的家信先一步送到,傅泽虽不清楚傅楷何时会到家,但这几天他一有时间就会赶着牛车到傅楷回村必经的南杭城南城门等着。
“你可算是回来了”傅泽拍着傅楷的肩膀, 感觉心里一直悬着的大石终于落下,而后又仔细上下打量了傅楷一番,“瘦了瘦了走,赶紧跟大伯回家”
傅楷笑了笑,也未反驳。顺着傅泽的手摘下背箱,放好后自己也坐到牛车上。
“大伯,你怎么在这儿”
傅泽挥着鞭子让牛车慢慢穿过是密集的人群,“荷塘里的藕正好到时候了,这些天村里年轻人忙着收藕,我就帮着把收上来的藕送到城里。正好回去也没事儿,就在城门这等一等,寻思着指不定能等着你。你看,这不真让我等着了”说着他忍不住哈哈一笑。
傅楷叹了口气,“劳烦大伯了这也是我的不是,让你们惦记了”
如今见着安然无恙的傅楷,傅泽放下心来,心情自然也好的很,“什么劳烦不劳烦的,一家人可别说两家话要是真觉得是你的不是,以后就少让我们惦记点就行”
闻言,傅楷一时间却没接话。
他自然听的出傅泽话里的意思,却没办法安他的心。
傅泽见傅楷没说话,看了他一眼,心里不由叹了口气。知道傅楷这是主意已定,非走不可了。
“抱歉,大伯”直到快到万荷村,傅楷才低声歉意道“以后我怕是不能在你们眼前尽孝了。”
傅泽原本见着傅楷的好心情后来也被傅楷的打算打了折扣,但到底孩子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和决定也是难免的。再说傅楷自幼聪慧,长大后也越来越稳重谨慎,若非各方面都掂量明白,做好了取舍的准备,他也不会轻易做出这样的决定。
因此傅泽心里虽然不愿意,但也不愿傅楷左右为难,便笑了笑,“什么尽孝不尽孝的,你把你桃子姐和阿柠往哪放有他俩在,还用得着你在眼前守着尽孝再说你大伯我虽然不年轻了,但身体比你都好,距离你惦记着尽孝还早的很”
傅楷见傅泽这般语气,心里一松。
看来大伯一家是不会阻拦他迁籍了。之前毕竟仅仅是书信来往,字里行间所能表达的情绪想法有限,傅楷一直不确定原身家里和族里是否能同意此事。虽然他做好了尽力说服的准备,但若是这边并不阻拦的话,自然更好。
毕竟他并不想走到顶着所有人的反对,兀自办理迁籍文书,一意孤行那一步。
最担心的事情没了,傅楷情绪轻松的对傅泽拱了拱手,“是我的错,大伯正是英俊健朗的时候,还无需我跟阿柠他们尽孝,反倒是我们还得靠着大伯照顾呢”
傅泽横了傅楷一眼,哼声道“知道就好就你跟阿柠,你俩绑一起都不够我一巴掌拍的”
虽说是打趣,但傅泽的话可不假。
虽然他祖父、他爹、他弟弟,如今还包括侄子跟儿子都是地地道道的读书人,但傅泽本人却对书本无甚好感。最基础的认字书写还是在他爹的竹板下威胁出来的,所以傅泽自幼就跟村里其他的上山下河的孩子一样,锻炼的挺拔结实。
现今傅泽他爹,也就是傅楷的亲祖父他们这一支傅家旁支,这么些年一直都是傅泽打理的。至于其他的男丁有一个算一个,全都是正经的读书人。
万荷村距离南杭城很近。穿过成片肥沃的农田,看着青翠的稻子在微风中摇曳,再一抬头就能看见万荷村前那片碧叶连天的荷塘了。
自南城门遇到大伯傅泽,前后不过两刻钟的功夫,傅楷就已经站在原身自己家的门前。
“你先进去放东西,再跟你阿济叔他们说一声,我先回去送牛车,等下带你伯母跟阿宁过来一起帮你洗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