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茶 (2/2)
小二听懂了,“客官是想知道行情吧,这个很简单。南山阁外面有很多中人,您随便找个中人,他们会给您介绍想要的货物当下的行情,而且交易的时候他们也能帮忙看货谈价。中人的酬劳都是固定的,并非根据交易价格抽成。而且若是中人暗自帮卖家抬价,被坑的买家可以跟南山阁状告中人,一旦被查明抬价属实,那人就不能再在南山阁当中人了。所以中人一般都会偏向买家,为了跟买家拉近关系,等下一次再来的时候好再找他谈生意。”
傅楷懂了。
酬劳固定,自然就能减少中人和卖家合伙提价,赚取更多提成的可能性。而南山阁愿意查明买家的“投诉”,取消中人的身份,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尽可能的保证阁内交易的公平。最后小二所说的中人偏向买家,便是圈定拉拢熟客的手段。
要是真如小二所说,那南山阁的交易倒也算是公平有保障。
当然,这所谓的公平和保障只是明面上的,毕竟再多的规则都有空子可钻,更何况背后的道道,只要涉及到金钱利益,就只会多不会少。
不过傅楷又不是真打算弃文从商,只是想顺路赚点外快,所以那些交易背后的事他也不打算费心思弄清楚。到时候有合适的货就买点赚赚差价,要是没赚头就不买。反正他也得来这坐船回北边,到时候要是能赶上有南洋的商船回来,就去南山阁那边看看,全当顺路溜达一趟了。
知道了想知道的事,点茶师傅的茶也点好了。
傅楷谢过小二之后就让他离开了,而后看着面前的绿油油,做了一会儿心里建设。
其实抛开他对茶水的固有印象,眼前这杯颜色嫩绿润泽,泡沫清透的“茶”看着倒是挺好看的
问题是他就是拋不掉啊
而且也许是同样要把茶叶“吃”进去,这让他一下子想起当年喝茶的时候不小心把茶叶喝到嘴里那嚼起来又苦又涩的滋味。
一直留在这儿的点茶师傅见傅楷一直没动,还以为他在想关于南山阁那边的事,自然不会出声催促。即便茶凉了,重新再点一杯就好。
等傅楷做完心里建设,在点茶师傅略带期待的目光中端起茶杯,修长的手指映衬着绿茶白瓷,让点茶师傅心里不由暗叹,眼前这位读书人不光人长的俊美清润,就连一举一动都带着一股赏心悦目的气质。
傅楷微微抿了口茶,突然目光微亮。
“不错”
点茶师傅不由得笑了起来,“客人要是满意,我再为您点一杯”
傅楷点点头,“一起品茶”
虽然瓷碟里的茶粉看着不多,但想想一杯茶的用量,就算是这么一小碟的茶粉也够他喝大半天的,不如和点茶的师傅一起一边品茶,一边了解了解这边的茶文化。
毕竟这茶虽和他知道的不同,但味道确实没有想象中的可怕,相反,淡淡的清苦过后回甘绵长,和他喝过的茶水味道不同,却各有滋味。
点茶师傅也不推脱,两人相对坐着,一边品茶一边聊茶。傅楷也借机把原身知道的茶文化翻出来,一同探讨言说,顺便也逐渐调整自己的言行,像原身靠拢。
毕竟他又没有演员那种说入戏就入戏的本事,自然需要一个过渡和调整的过程。
傅楷下船的时候大概刚到巳时,喝了半上午的茶,午时过半才离开茶楼。
等他离开的时候,身上便少了几分随性,多了几分温润君子的内敛与文秀。
刘家港与顺安港和莱州港不同,并非是依城建港,而是因为有了刘家港的存在让此处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渐渐有了刘家港西侧的县城刘家港县。
直到如今,世人所说的“刘家港”其实是将海港和县城合在一起的统称。
傅楷走了一会儿便到了刘家港县,在县城没寻到两天内能出发前往南杭城方向的商队,倒是有一支要去湖广的商队正在一家客栈门前整队准备出发。
傅楷仔细问了他们走的官道以及路过的驿站后,当下就在附近买了些方便携带的干粮,以一两三百文钱的价格借他们商队的马车捎两天的路程。
不出意外,两天后这条商队能经过一处官道的交叉口,那里正是和应天到南杭的官道交错的位置。到了那,在应天和南航之间来往的车队行人就多了,而且就算找不到顺路的车队,那里距离南杭城也不远,就算是花钱请附近村子的人驾牛车送他到南杭,也不过才几十文铜钱。
坐在这支商队临时空出的位置上,傅楷神色平静的看着队伍缓缓出发。
熟悉的颠簸感让他略有些浮躁的情绪一点点归于平静。
心中默默的念了一句
南杭城。
原身的家乡。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抱歉,晚上临时有事,回来晚了
各位小天使们么么哒
白骨真的很抱歉
傅楷懂了。
酬劳固定,自然就能减少中人和卖家合伙提价,赚取更多提成的可能性。而南山阁愿意查明买家的“投诉”,取消中人的身份,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尽可能的保证阁内交易的公平。最后小二所说的中人偏向买家,便是圈定拉拢熟客的手段。
要是真如小二所说,那南山阁的交易倒也算是公平有保障。
当然,这所谓的公平和保障只是明面上的,毕竟再多的规则都有空子可钻,更何况背后的道道,只要涉及到金钱利益,就只会多不会少。
不过傅楷又不是真打算弃文从商,只是想顺路赚点外快,所以那些交易背后的事他也不打算费心思弄清楚。到时候有合适的货就买点赚赚差价,要是没赚头就不买。反正他也得来这坐船回北边,到时候要是能赶上有南洋的商船回来,就去南山阁那边看看,全当顺路溜达一趟了。
知道了想知道的事,点茶师傅的茶也点好了。
傅楷谢过小二之后就让他离开了,而后看着面前的绿油油,做了一会儿心里建设。
其实抛开他对茶水的固有印象,眼前这杯颜色嫩绿润泽,泡沫清透的“茶”看着倒是挺好看的
问题是他就是拋不掉啊
而且也许是同样要把茶叶“吃”进去,这让他一下子想起当年喝茶的时候不小心把茶叶喝到嘴里那嚼起来又苦又涩的滋味。
一直留在这儿的点茶师傅见傅楷一直没动,还以为他在想关于南山阁那边的事,自然不会出声催促。即便茶凉了,重新再点一杯就好。
等傅楷做完心里建设,在点茶师傅略带期待的目光中端起茶杯,修长的手指映衬着绿茶白瓷,让点茶师傅心里不由暗叹,眼前这位读书人不光人长的俊美清润,就连一举一动都带着一股赏心悦目的气质。
傅楷微微抿了口茶,突然目光微亮。
“不错”
点茶师傅不由得笑了起来,“客人要是满意,我再为您点一杯”
傅楷点点头,“一起品茶”
虽然瓷碟里的茶粉看着不多,但想想一杯茶的用量,就算是这么一小碟的茶粉也够他喝大半天的,不如和点茶的师傅一起一边品茶,一边了解了解这边的茶文化。
毕竟这茶虽和他知道的不同,但味道确实没有想象中的可怕,相反,淡淡的清苦过后回甘绵长,和他喝过的茶水味道不同,却各有滋味。
点茶师傅也不推脱,两人相对坐着,一边品茶一边聊茶。傅楷也借机把原身知道的茶文化翻出来,一同探讨言说,顺便也逐渐调整自己的言行,像原身靠拢。
毕竟他又没有演员那种说入戏就入戏的本事,自然需要一个过渡和调整的过程。
傅楷下船的时候大概刚到巳时,喝了半上午的茶,午时过半才离开茶楼。
等他离开的时候,身上便少了几分随性,多了几分温润君子的内敛与文秀。
刘家港与顺安港和莱州港不同,并非是依城建港,而是因为有了刘家港的存在让此处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才渐渐有了刘家港西侧的县城刘家港县。
直到如今,世人所说的“刘家港”其实是将海港和县城合在一起的统称。
傅楷走了一会儿便到了刘家港县,在县城没寻到两天内能出发前往南杭城方向的商队,倒是有一支要去湖广的商队正在一家客栈门前整队准备出发。
傅楷仔细问了他们走的官道以及路过的驿站后,当下就在附近买了些方便携带的干粮,以一两三百文钱的价格借他们商队的马车捎两天的路程。
不出意外,两天后这条商队能经过一处官道的交叉口,那里正是和应天到南杭的官道交错的位置。到了那,在应天和南航之间来往的车队行人就多了,而且就算找不到顺路的车队,那里距离南杭城也不远,就算是花钱请附近村子的人驾牛车送他到南杭,也不过才几十文铜钱。
坐在这支商队临时空出的位置上,傅楷神色平静的看着队伍缓缓出发。
熟悉的颠簸感让他略有些浮躁的情绪一点点归于平静。
心中默默的念了一句
南杭城。
原身的家乡。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抱歉,晚上临时有事,回来晚了
各位小天使们么么哒
白骨真的很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