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我晚些赶过去吧”
樊大伯再次劝她,“要我说,你就应踏踏实实在自家药店里看家,你东家对你再好,也毕竟是外人,谁知是不是能做得长久”
襄桐在这件事上却十分坚持,“我知道您是担心我在外头受人欺负,但您仔细想想,我是那吃哑巴亏的人吗况且,我自到了陆记,无论是眼界还是接触到的人物,均是从前没机会遇到的,我现在甚至觉得,这一行大有可为,若是机会得宜,说不定有一日也会自立门户。”
樊大吉劝不过,也就不再坚持。
到了次日,襄桐往蔡家在城西的宅子去议事,发现其余店面的掌柜和元老都在,知道东家必是有大事要宣布。
果然,肇掌柜随即便宣布,陆记准备在城北新开一家分号。
在场之人多是在这一行做老了的人精,瞬间便明白过来,掌柜的这是要给新店物色管事之人。
襄桐跻身在众人之中,有些奇怪自己为什么会被东家唤来。
要知道她到陆记还不足半年,且是个年轻女人,和其余几位资历实在没法比。
蔡老随后公布了新店的营生,襄桐才明白他的深意。
“大家伙应是知道,咱们陆记接手了官府的揽税营生,先后在城西总店和城东分号先行试水。经过近日来的努力,已经获得了预期中的成效。我原想着,也在城北分号将这事推行下去,但昨日和于掌柜谈起,他似乎对此事感觉力不从心,所以我想,便专门再立一家店,主做揽税的营生,兼做田土楼市,也好和从前的旧店遥相呼应,成掎角之势。今日把诸位一起叫来,就是想听听你们想法。”
最先答话的自然是被蔡老点名的城北分号于掌柜。
“于某在陆记做了六年了,于房店经纪的活计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且我经管城北以后,分号每月的获利一向甚高,我唯恐若再分出余力去做旁的事,很难兼顾。”
肇掌柜知道蔡老费了老大精力才谈妥揽税的事,且东西两处做得已经有些成绩,便站了东家一头说话。
“我城东分号经过这段时日的试水,倒是对揽税一事颇看好。须知咱们杭州府里的商户有数万之众,以往商税院每年从年头忙到年尾只能收个七八成左右,实在是没有精力一一催缴,以至于很多小门小户或是忙碌错过了缴税的期限,或是存着侥幸之心,事后遭了惩戒。这一弊病积世久远,不仅损了国库收益,也助长了那些逃税之人的私心。”
“如今咱们陆记得官府信任,担起了这代收商税的大事,至少是三赢的局面。一则,官府不再因人避税而焦头烂额;二则,商户不用去衙门口办事,省时省力也省去场面上的孝敬;三则,咱们每揽税一笔,就能得千分之二的佣金。比之卖田赁屋的中人钱,实在算是无本万利。”
城南新上任的二掌柜一时没算清账,只担心道,“肇掌柜说的无本万利,我实在有些担心。一来咱们代官府收税,可手中无权,难道人家不交,我们还能上门去抢还有一则,千分之二的佣金,可比做房店经纪百分之一的收益要低得多吧”
“我先来解释你的第一层担心,咱们代官府揽税,会先得个名录,只需完成所辖区内九成的税收便被视做完成当年的差事,余下那一成,要整理出原因再报回给商税院即可,若连续两年不清缴税目的,商税院核对之后,便可能对其中的大户勒令其补缴并认罚,再不听从,则要被商户中除名,再不许在市面行商以往商税院人手不足,每年只忙着征税就已无暇他顾,如今把大部分收税的活计外托出去,只专心做酒税、田税、地税,才有可能腾出手来严查、处置那些浑水摸鱼的逃税之人。”
“这第二点,你说觉得千分之二的佣金利薄那你是没想过,每日咱们城中买田地、赁楼舍的人有多少;而打开门做生意的,需要缴税的人又有多少只单一从个比例说揽税利薄,那是你没细算咱们杭州城里有多少铺子日进斗金”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昨天发过一次,因为中间漏了一章,现在已经在原95章的位置重新打了补丁
内容接续不上的,麻烦大家去95章补习下误漏的内容捂脸
影响了阅读体验,抱歉抱歉,最近三次元事情多,可能虫也有点多,我后面集中改改
樊大伯再次劝她,“要我说,你就应踏踏实实在自家药店里看家,你东家对你再好,也毕竟是外人,谁知是不是能做得长久”
襄桐在这件事上却十分坚持,“我知道您是担心我在外头受人欺负,但您仔细想想,我是那吃哑巴亏的人吗况且,我自到了陆记,无论是眼界还是接触到的人物,均是从前没机会遇到的,我现在甚至觉得,这一行大有可为,若是机会得宜,说不定有一日也会自立门户。”
樊大吉劝不过,也就不再坚持。
到了次日,襄桐往蔡家在城西的宅子去议事,发现其余店面的掌柜和元老都在,知道东家必是有大事要宣布。
果然,肇掌柜随即便宣布,陆记准备在城北新开一家分号。
在场之人多是在这一行做老了的人精,瞬间便明白过来,掌柜的这是要给新店物色管事之人。
襄桐跻身在众人之中,有些奇怪自己为什么会被东家唤来。
要知道她到陆记还不足半年,且是个年轻女人,和其余几位资历实在没法比。
蔡老随后公布了新店的营生,襄桐才明白他的深意。
“大家伙应是知道,咱们陆记接手了官府的揽税营生,先后在城西总店和城东分号先行试水。经过近日来的努力,已经获得了预期中的成效。我原想着,也在城北分号将这事推行下去,但昨日和于掌柜谈起,他似乎对此事感觉力不从心,所以我想,便专门再立一家店,主做揽税的营生,兼做田土楼市,也好和从前的旧店遥相呼应,成掎角之势。今日把诸位一起叫来,就是想听听你们想法。”
最先答话的自然是被蔡老点名的城北分号于掌柜。
“于某在陆记做了六年了,于房店经纪的活计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且我经管城北以后,分号每月的获利一向甚高,我唯恐若再分出余力去做旁的事,很难兼顾。”
肇掌柜知道蔡老费了老大精力才谈妥揽税的事,且东西两处做得已经有些成绩,便站了东家一头说话。
“我城东分号经过这段时日的试水,倒是对揽税一事颇看好。须知咱们杭州府里的商户有数万之众,以往商税院每年从年头忙到年尾只能收个七八成左右,实在是没有精力一一催缴,以至于很多小门小户或是忙碌错过了缴税的期限,或是存着侥幸之心,事后遭了惩戒。这一弊病积世久远,不仅损了国库收益,也助长了那些逃税之人的私心。”
“如今咱们陆记得官府信任,担起了这代收商税的大事,至少是三赢的局面。一则,官府不再因人避税而焦头烂额;二则,商户不用去衙门口办事,省时省力也省去场面上的孝敬;三则,咱们每揽税一笔,就能得千分之二的佣金。比之卖田赁屋的中人钱,实在算是无本万利。”
城南新上任的二掌柜一时没算清账,只担心道,“肇掌柜说的无本万利,我实在有些担心。一来咱们代官府收税,可手中无权,难道人家不交,我们还能上门去抢还有一则,千分之二的佣金,可比做房店经纪百分之一的收益要低得多吧”
“我先来解释你的第一层担心,咱们代官府揽税,会先得个名录,只需完成所辖区内九成的税收便被视做完成当年的差事,余下那一成,要整理出原因再报回给商税院即可,若连续两年不清缴税目的,商税院核对之后,便可能对其中的大户勒令其补缴并认罚,再不听从,则要被商户中除名,再不许在市面行商以往商税院人手不足,每年只忙着征税就已无暇他顾,如今把大部分收税的活计外托出去,只专心做酒税、田税、地税,才有可能腾出手来严查、处置那些浑水摸鱼的逃税之人。”
“这第二点,你说觉得千分之二的佣金利薄那你是没想过,每日咱们城中买田地、赁楼舍的人有多少;而打开门做生意的,需要缴税的人又有多少只单一从个比例说揽税利薄,那是你没细算咱们杭州城里有多少铺子日进斗金”
作者有话要说这一章昨天发过一次,因为中间漏了一章,现在已经在原95章的位置重新打了补丁
内容接续不上的,麻烦大家去95章补习下误漏的内容捂脸
影响了阅读体验,抱歉抱歉,最近三次元事情多,可能虫也有点多,我后面集中改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