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襄桐按着和沈庚的约定, 并没将他到访的事和沈庭说起,也没过多问及沈庚在杭州做县令的事。
倒是沈庭主动谈起, “京中杜大学士保荐我大哥做了咱杭州府城北济安县的知县, 还说我大哥日后必是个能吏, 我娘一欢喜, 竟去寺里布施了二十两的香油钱。”
沈庭本是做个乐事讲的, 襄桐却关心起另一件事, “那如今你大哥要离了家,你和沈大娘该怎么办也要搬去衙门里吗”
“我大哥说县衙里的屋舍是尽够用的,想稍微清理后就让全家一起搬进去。只是我娘一开始不肯,只说自己是个乡下婆子,不欲进城给大哥丢脸。大哥好说歹说劝了两日没用, 倒是我大嫂一句话让娘改了主意。”
“嗯你大嫂说什么了”
“大嫂说, 若娘不进城,她这个做儿媳的也要留在村里伺候婆母,并且果然在收拾行囊的时候, 只把大哥的衣物单挑拣出来,另嘱咐自己的贴身女使跟着进城代她照顾大哥,害得我大哥郁闷了一整夜,起来时脸还是黑的。不过我娘倒是次日就回心转意、答应进城了。”
襄桐不禁乐了, 这还真是个“有用”的法子,哪个做婆母的能忍心拆了新婚燕尔的小两口,就算不替儿子着想,也要为了早点抱孙子考虑。
“真想不到, 你大嫂也是个有急智的。”
“咳咳,我大哥说,大嫂她可不是耍心机,她是真打算那么办,还说大嫂这性子是百里无一的憨傻,半点不担心被旁的女人趁机钻了空子。”
“我倒觉得,你大嫂至真至诚,可爱的紧。”
在一旁闷头吃饭的庆哥儿却冷不丁插话。“大嫂再可爱也没有樊二姐好,她连饭都不会做,填个柴也会压灭火家里事也都要交给她的女使做,就像个大小姐。”
襄桐本想说,人家本来就是大小姐,且沈庚做了县令,家里用个女使也不算过分,但怕伤了庆哥情面,只能换个角度去说。
“庆哥也不能如此看,每个人有不同的长处,也有短处。譬如说,我灶上手艺不错,恰赶上你喜欢美食,就自然凸显出我的好来。但有些人喜欢穿锦服华袍,那么你大嫂的一手好针线,就更如人意。这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你往后可不许在人前如此作比。”
庆哥还是有些闷闷的,“哦。”
柏哥在一旁听得分明,也劝告起来。
“而且你大嫂是你至亲的家人,你拿我二姐和她做比较,若哪天被人听见了,对她们两个都不好。”
庆哥将头埋得老低,“我不会在家说的。可是我喜欢你二姐多过我大嫂这件事,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沈庭怕庆哥再多说几句触犯到襄桐逆鳞,赶紧打断,“大哥喜欢大嫂就行了,要你跟着凑什么热闹你赶紧吃饭,回头还要去城北县衙送几桶冰。”
02
樊家的药铺经过这段时日的筹备,基本已经具备的开张的条件。
沈庭这几日特意抽空登门帮着樊家忙活,连午饭都顾不上去灯花巷吃。
樊大伯看沈庭的眼光越发和蔼,只惋惜襄桐对这么好的孩子没有嫁娶之意。
临近开张,襄桐隔三差五也会带着柏哥儿到里仁坊帮忙大部分时间,是忙着把筹备期间的花销一一录账。
樊大伯看着眼前装得满满当当的药柜,心里感慨万千、眼里也饱含热泪。
“二丫头,我就是在梦里,也没想过,我这辈子还能有自己的药坊,我今日看着沈二郎帮咱把铺子的匾额挂了上去,竟有个荒唐的想法,觉得就是即刻闭了眼,也是圆满的。”
襄桐十分理解大伯的心情,却故意逗他开怀,“这才哪到哪,咱手里的银子还剩下近千两呢,就是上好的灵芝也能再买个十只八只,且咱这日子,也只会越来越有生色,您开心的日子更在后头呢。”
“嗯,你说的是,后头的好日子还多呢。”
“大伯也别只顾着高兴,眼瞅着还有几日咱们樊家药坊就要开业,您是不是也该请本地行会的行首和官药局的人热闹热闹”
“你燕二伯已经替我去请了,说明晚得空,我将酒席定在了你推荐的那处太和楼的城北分号,按着五十两的席面置办。到时候你和沈二郎也陪我一起去吧,省得我笨嘴拙舌的,也不会说话。”
襄桐有些为难,“明晚吗我东家蔡老说明晚让我和肇掌柜去他家一趟,好像有什么大事不方便在店里说,
襄桐按着和沈庚的约定, 并没将他到访的事和沈庭说起,也没过多问及沈庚在杭州做县令的事。
倒是沈庭主动谈起, “京中杜大学士保荐我大哥做了咱杭州府城北济安县的知县, 还说我大哥日后必是个能吏, 我娘一欢喜, 竟去寺里布施了二十两的香油钱。”
沈庭本是做个乐事讲的, 襄桐却关心起另一件事, “那如今你大哥要离了家,你和沈大娘该怎么办也要搬去衙门里吗”
“我大哥说县衙里的屋舍是尽够用的,想稍微清理后就让全家一起搬进去。只是我娘一开始不肯,只说自己是个乡下婆子,不欲进城给大哥丢脸。大哥好说歹说劝了两日没用, 倒是我大嫂一句话让娘改了主意。”
“嗯你大嫂说什么了”
“大嫂说, 若娘不进城,她这个做儿媳的也要留在村里伺候婆母,并且果然在收拾行囊的时候, 只把大哥的衣物单挑拣出来,另嘱咐自己的贴身女使跟着进城代她照顾大哥,害得我大哥郁闷了一整夜,起来时脸还是黑的。不过我娘倒是次日就回心转意、答应进城了。”
襄桐不禁乐了, 这还真是个“有用”的法子,哪个做婆母的能忍心拆了新婚燕尔的小两口,就算不替儿子着想,也要为了早点抱孙子考虑。
“真想不到, 你大嫂也是个有急智的。”
“咳咳,我大哥说,大嫂她可不是耍心机,她是真打算那么办,还说大嫂这性子是百里无一的憨傻,半点不担心被旁的女人趁机钻了空子。”
“我倒觉得,你大嫂至真至诚,可爱的紧。”
在一旁闷头吃饭的庆哥儿却冷不丁插话。“大嫂再可爱也没有樊二姐好,她连饭都不会做,填个柴也会压灭火家里事也都要交给她的女使做,就像个大小姐。”
襄桐本想说,人家本来就是大小姐,且沈庚做了县令,家里用个女使也不算过分,但怕伤了庆哥情面,只能换个角度去说。
“庆哥也不能如此看,每个人有不同的长处,也有短处。譬如说,我灶上手艺不错,恰赶上你喜欢美食,就自然凸显出我的好来。但有些人喜欢穿锦服华袍,那么你大嫂的一手好针线,就更如人意。这好与不好都是相对的。你往后可不许在人前如此作比。”
庆哥还是有些闷闷的,“哦。”
柏哥在一旁听得分明,也劝告起来。
“而且你大嫂是你至亲的家人,你拿我二姐和她做比较,若哪天被人听见了,对她们两个都不好。”
庆哥将头埋得老低,“我不会在家说的。可是我喜欢你二姐多过我大嫂这件事,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沈庭怕庆哥再多说几句触犯到襄桐逆鳞,赶紧打断,“大哥喜欢大嫂就行了,要你跟着凑什么热闹你赶紧吃饭,回头还要去城北县衙送几桶冰。”
02
樊家的药铺经过这段时日的筹备,基本已经具备的开张的条件。
沈庭这几日特意抽空登门帮着樊家忙活,连午饭都顾不上去灯花巷吃。
樊大伯看沈庭的眼光越发和蔼,只惋惜襄桐对这么好的孩子没有嫁娶之意。
临近开张,襄桐隔三差五也会带着柏哥儿到里仁坊帮忙大部分时间,是忙着把筹备期间的花销一一录账。
樊大伯看着眼前装得满满当当的药柜,心里感慨万千、眼里也饱含热泪。
“二丫头,我就是在梦里,也没想过,我这辈子还能有自己的药坊,我今日看着沈二郎帮咱把铺子的匾额挂了上去,竟有个荒唐的想法,觉得就是即刻闭了眼,也是圆满的。”
襄桐十分理解大伯的心情,却故意逗他开怀,“这才哪到哪,咱手里的银子还剩下近千两呢,就是上好的灵芝也能再买个十只八只,且咱这日子,也只会越来越有生色,您开心的日子更在后头呢。”
“嗯,你说的是,后头的好日子还多呢。”
“大伯也别只顾着高兴,眼瞅着还有几日咱们樊家药坊就要开业,您是不是也该请本地行会的行首和官药局的人热闹热闹”
“你燕二伯已经替我去请了,说明晚得空,我将酒席定在了你推荐的那处太和楼的城北分号,按着五十两的席面置办。到时候你和沈二郎也陪我一起去吧,省得我笨嘴拙舌的,也不会说话。”
襄桐有些为难,“明晚吗我东家蔡老说明晚让我和肇掌柜去他家一趟,好像有什么大事不方便在店里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