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樊家这处铺面的位置虽不在顶繁华的街市, 但胜在连通着城北的几家官户以及城西的一些商户,距离城东也不算太远, 实在算是个四通八达、风水极佳的地段。且因从前的主家经营的是家医馆, 便有旧人求医问药的来找, 也可顺便带些客源。
    樊大吉对这处铺面极其满意, 是日便带着卢氏和柏哥来看了一回, 还手舞足蹈规划着哪一出应该多打上几个架子、那一处又要起个防雨的棚子。
    卢氏和柏哥则更关心未来的住处, 却不由得有些失望。院子里的房舍一共只五间,虽比灯花巷那处更敞亮不少,但还是有些少了。
    好在从前主人住的精心,也无须大收拾,樊家只重新粉了墙, 又寻人重新定做药铺的匾额。樊大伯心急, 不等墙粉晒干,隔日就先住了进去做开业的准备,等到分配房舍的时候, 才有些为难。
    赁屋的时候原想着自己家四口人住三间,剩下的一间做学徒们的住处,一间做库房,但襄桐却明显有不同意见。
    “一间屋住五六个学徒是不是太挤了些而且只一间屋做库房, 也怕不够使。地窖地方够大,却不通风,要不我还同柏哥暂时住在灯花巷的旧屋吧,这样就能腾出来两间空屋。而且住在城东, 我们往后上工上学都近便。
    樊大伯觉得不妥,“一家子倒分作两处,又没有分家。且你单独开火也麻烦,你要是觉得上工离得远了,索性从陆记辞工不做,反正咱家往后也需要账房,你也就不用再到外头看人脸色。”
    襄桐不禁反驳,“我知道您是担心我和柏哥的安危,但陆记的差事我不想辞。咱家里的买卖不琐碎,您只简单记个梗概,我三两日来录一回账也就是了。”“而且,您和大伯娘在霍山时,我和柏哥也是一样关门闭户过日子,不也是平平安安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我如此建议也是为了柏哥读书方便,不然往后药铺里忙碌起来,吵吵嚷嚷的,他读书也难静下心。”
    樊大伯被堵得没话,知道襄桐主意已定,只得暗地里找了沈庭嘱咐,“我在里仁方开了药铺,可二丫头和柏哥还要继续在城东过活。我想着往后托二郎多替我看顾着些,万一有了什么事,也不至于被人欺负。”
    沈庭答应的十分痛快,“您老放心,就算您不说,我还照旧要去寻桐娘蹭饭的。”
    如何住的事算是暂时解决了,但樊大伯和卢氏还要继续为了筹备货源忙碌。
    未来霍山的出产会占很一大部分,但既开了铺子,药材种类还是要多一些才好在市面上立足,总不能像前段时间做居间人那样只卖那几种紧俏的。
    襄桐便和樊大伯出主意,“要不咱们和燕二伯商量商量,今年先用霍山一些稀缺的药材和他铺子里的药换上一些然后等上了秋大量药材成熟,再抓紧时间去附近的山里收生药。”
    “也只能先这么办了,或者咱们直接从他手里买熟药,只货架不空就成,反正咱们刚开张,也不可能一下子就把药上全,总得等个个月才知道这行市深浅。”
    “对了,沈二郎说这几日要忙着他大哥娶妻的事,等六月中旬再帮我把徒弟们都送来。你看我们是不是要预备些表礼给沈家送去”
    襄桐却早已经安排过了。“我已经以您的名义送了些上好衣料过去,二郎还说想请您去观礼,我怕您近来不得空,便自作主张替您婉拒了。”
    樊大伯点点头,“咱眼下是不大方便过去。”
    主要是怕有乡邻提起襄桐,沈家大郎和他娘子尴尬。
    可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襄桐有意避讳着沈家人,沈家人却主动找上门来。
    这一日是六月十七,襄桐午间在家用过了饭食回陆记上工,才进门,便有人说有位沈大郎来找。
    襄桐带着疑惑上了二楼,却见肇掌柜正和个二十出头的读书人在屋里饮茶。
    襄桐知道,来找她的人大约就是这位了。
    他先和肇掌柜打了招呼。
    “掌柜的我回来了,听说有人来寻我”
    原本谈笑风生的两人闻声不约而同起身,那读书人转过身,先不经意打量了一番,这才抱拳施礼。
    “在下霍山沈庚,听闻舍弟先头多次得樊娘子照拂,今日是特意来向樊娘子致谢的。”
    肇掌柜见两个人答上话,主动把空间腾给他们,“楼下离不得我,你们先说话,若有事叫我。”
    襄桐点点头,也不禁打量起眼前的人,面白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寒门典妻(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舴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舴舟并收藏寒门典妻(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