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临到家门口, 襄桐想到今日是头遭发饷,就顺手在米铺买了些粳米和细面, 又在隔壁腌肉铺子买了现成的风鸡和腊肉。
柏哥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不能老是食些粗粮, 菜色也单一。要不是这处院子太小, 她真想在家里养些鸡鸭再种些菜蔬, 只是眼下巴掌大的院子不止搁不下, 还容易吵到弟弟读书。
这样一想,到显出在乡间居住的好处来。
等到了家,卢氏见襄桐提了东西果然又念叨几句,“你近来把出去快六贯钱了吧就算手头还有的剩,也禁不住这么花耗, 若馋肉了, 回头等你大伯领了工钱多割些家来,也不差那两日。”
襄桐把东西递给卢氏笑道,“我这不是今日才发了工钱吗, 总要庆贺庆贺,再说也没花多少。”
“这才月头就发了工钱了看来你这东家真是个本事的,且还厚道,旁家哪个不是拖了又拖。”
“我也没想到这回有我的份, 白日里拆了红封属实惊了我一跳,里头足又一贯的纸钞和一串四百文的铜钱,连学徒的那些日子也没有克扣。”
“竟有那么多”卢氏惊讶之余也立时有了计较,“襄桐, 往后你赚得的钱,也别尽给家里花用了,左右往后你大伯有了工钱足够家里老小嚼用,你如今还年轻,总要为以后打算,手里多存些傍身钱,将来也好再觅得个如意人”
襄桐怕卢氏引出“再嫁”的老生常谈,赶忙岔开话题,“对了,我方才答应给柏哥儿新抄一本三字经,趁着今日归家早,先回屋裁纸去。您先淘米择菜,回头我来上灶。”
卢氏知道一时劝不来,只得叹口气作罢。
不大会儿樊大吉也归了家,却因没打伞淋湿了自个儿。
卢氏一边拿了巾子给他擦头,一边问,“怎么今日这么早归家是药行里出什么岔子了吗”
樊大吉把卢氏手里的巾子接过来,脸上皆是喜意,“看你,怎么就不能想着点好我今日不仅没出岔子,还遇上了好事。”
卢氏闻言不禁立起了耳朵,“什么事让你咋呼成这样”
“我呀,开始带徒弟了。”
“带徒弟有什么稀罕你从前在八里铺还少干那冤枉活了还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樊大吉却一脸得意,“这回不一样。从前带徒弟,那是捎带手,且看东家安排做白工,没得赚头。我这新东家,是特特找我商量,还许我每带一个徒弟,每日多加五十文的工钱。”
“还有这好事你如今一日是两百二十文的工钱,若带上四个徒弟,那就是四百多文足够柏哥一个月的束脩了果然这杭州城里遍地是金银,这钱得来也太容易了。”
听见外头动静正打屋里出来的襄桐笑着插话,“伯娘如今总算知道,大伯他从前在八里铺是多受人盘剥了吧其实四百文一日的工钱虽高,但于药行东家来说,能得一个会炮药的老师傅,且还是肯带学徒的老师傅,那是稳赚不赔的买卖。须知,一味药材从生药到制熟,价钱翻了几倍不止。”
樊大吉也难得自得了一回,“二丫头说的不错,我才来不过五六日,我那东家便主动找我谈起带徒弟的事,还说下月若忙起来要给我再涨些工钱。我同旁人一打听,你们猜怎么着原来今年北边对咱们杭州本地产的白术和麦斛需量极大,但是这两味药材的炮制极费工夫,且成药的药性全看手艺优劣,我不是夸口,我看旁人十个里头,也未必能有一个能赶上我呢。”
卢氏心里替他高兴,嘴里却不肯说些好听的,“知道你有本事,不过也别在人前太过得意。你忘了从前在八里铺,别的师傅是如何挤兑你的还栽赃说你制坏了药材,险些让你丢了营生。”
襄桐知道她大伯是个性子老实的,也学不来和人勾心斗角那一套,只得替他宽心,“大伯能受东家赏识那是凭的真本事,旁人眼红许也有的,咱只小心谨慎做事,不在人前卖弄,想来是能做长久的。”
樊大吉毕竟也是吃过亏的,闻言也点点头,“我等脚跟再站稳一些,就同东家提提,或是多带些徒弟壮壮声势,或是往后单立了房头不和旁人一处荫房混杂,想来就能避免被人算计了。”
襄桐因想到城西的燕家人,又给他引出旁的出路,“或者等您攒下些本钱,咱家也在市面开家药铺子,到时候我寻了稳妥药源,您来炮制,也就不须看人脸色防人嫉恨了。”
樊大吉一愣,他做了一辈子的炮药师傅,何尝如此敢想,“这开铺子,怕是没那么容易吧不止需要铺面和人手,还要日积月累围拢主道,说不定,还要身后有人撑腰,才能真正立得住。”
襄桐也只是初初有个想法,并不夸大。
“这件事也急不来,总要慢慢攒下人脉,再多积累经营药行的经历,总有一日
临到家门口, 襄桐想到今日是头遭发饷,就顺手在米铺买了些粳米和细面, 又在隔壁腌肉铺子买了现成的风鸡和腊肉。
柏哥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不能老是食些粗粮, 菜色也单一。要不是这处院子太小, 她真想在家里养些鸡鸭再种些菜蔬, 只是眼下巴掌大的院子不止搁不下, 还容易吵到弟弟读书。
这样一想,到显出在乡间居住的好处来。
等到了家,卢氏见襄桐提了东西果然又念叨几句,“你近来把出去快六贯钱了吧就算手头还有的剩,也禁不住这么花耗, 若馋肉了, 回头等你大伯领了工钱多割些家来,也不差那两日。”
襄桐把东西递给卢氏笑道,“我这不是今日才发了工钱吗, 总要庆贺庆贺,再说也没花多少。”
“这才月头就发了工钱了看来你这东家真是个本事的,且还厚道,旁家哪个不是拖了又拖。”
“我也没想到这回有我的份, 白日里拆了红封属实惊了我一跳,里头足又一贯的纸钞和一串四百文的铜钱,连学徒的那些日子也没有克扣。”
“竟有那么多”卢氏惊讶之余也立时有了计较,“襄桐, 往后你赚得的钱,也别尽给家里花用了,左右往后你大伯有了工钱足够家里老小嚼用,你如今还年轻,总要为以后打算,手里多存些傍身钱,将来也好再觅得个如意人”
襄桐怕卢氏引出“再嫁”的老生常谈,赶忙岔开话题,“对了,我方才答应给柏哥儿新抄一本三字经,趁着今日归家早,先回屋裁纸去。您先淘米择菜,回头我来上灶。”
卢氏知道一时劝不来,只得叹口气作罢。
不大会儿樊大吉也归了家,却因没打伞淋湿了自个儿。
卢氏一边拿了巾子给他擦头,一边问,“怎么今日这么早归家是药行里出什么岔子了吗”
樊大吉把卢氏手里的巾子接过来,脸上皆是喜意,“看你,怎么就不能想着点好我今日不仅没出岔子,还遇上了好事。”
卢氏闻言不禁立起了耳朵,“什么事让你咋呼成这样”
“我呀,开始带徒弟了。”
“带徒弟有什么稀罕你从前在八里铺还少干那冤枉活了还不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樊大吉却一脸得意,“这回不一样。从前带徒弟,那是捎带手,且看东家安排做白工,没得赚头。我这新东家,是特特找我商量,还许我每带一个徒弟,每日多加五十文的工钱。”
“还有这好事你如今一日是两百二十文的工钱,若带上四个徒弟,那就是四百多文足够柏哥一个月的束脩了果然这杭州城里遍地是金银,这钱得来也太容易了。”
听见外头动静正打屋里出来的襄桐笑着插话,“伯娘如今总算知道,大伯他从前在八里铺是多受人盘剥了吧其实四百文一日的工钱虽高,但于药行东家来说,能得一个会炮药的老师傅,且还是肯带学徒的老师傅,那是稳赚不赔的买卖。须知,一味药材从生药到制熟,价钱翻了几倍不止。”
樊大吉也难得自得了一回,“二丫头说的不错,我才来不过五六日,我那东家便主动找我谈起带徒弟的事,还说下月若忙起来要给我再涨些工钱。我同旁人一打听,你们猜怎么着原来今年北边对咱们杭州本地产的白术和麦斛需量极大,但是这两味药材的炮制极费工夫,且成药的药性全看手艺优劣,我不是夸口,我看旁人十个里头,也未必能有一个能赶上我呢。”
卢氏心里替他高兴,嘴里却不肯说些好听的,“知道你有本事,不过也别在人前太过得意。你忘了从前在八里铺,别的师傅是如何挤兑你的还栽赃说你制坏了药材,险些让你丢了营生。”
襄桐知道她大伯是个性子老实的,也学不来和人勾心斗角那一套,只得替他宽心,“大伯能受东家赏识那是凭的真本事,旁人眼红许也有的,咱只小心谨慎做事,不在人前卖弄,想来是能做长久的。”
樊大吉毕竟也是吃过亏的,闻言也点点头,“我等脚跟再站稳一些,就同东家提提,或是多带些徒弟壮壮声势,或是往后单立了房头不和旁人一处荫房混杂,想来就能避免被人算计了。”
襄桐因想到城西的燕家人,又给他引出旁的出路,“或者等您攒下些本钱,咱家也在市面开家药铺子,到时候我寻了稳妥药源,您来炮制,也就不须看人脸色防人嫉恨了。”
樊大吉一愣,他做了一辈子的炮药师傅,何尝如此敢想,“这开铺子,怕是没那么容易吧不止需要铺面和人手,还要日积月累围拢主道,说不定,还要身后有人撑腰,才能真正立得住。”
襄桐也只是初初有个想法,并不夸大。
“这件事也急不来,总要慢慢攒下人脉,再多积累经营药行的经历,总有一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