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丛姨妈和沈赵氏循着林子没走太远便停下脚。
    沈赵氏不知丛姨妈心思, 一路还在客套,“您今日来了, 也别急着回去, 我那二儿媳是把灶上的好手, 回头做些山野菜给您尝尝鲜, 再让二郎用驴车送您一段。”
    丛姨妈见沈赵氏提起她家二郎和二儿媳一脸夸耀, 心里愈发添堵, “不是我这个人爱挑理,您家二郎这桩亲事,实在办得唐突,我回去都不知怎么和家里姐儿去学,便是我姐婿那里, 都不好张口。”
    沈赵氏以为这事方才二郎道恼后已经揭过, 没想到人家还在耿耿于怀,但女家亲长为大,还是客客气气赔不是, “实在是那时二郎伤得太重,我一时糊涂,病急乱投医才想出个给他娶妇冲喜的法子,还请她姨母回头多替我圆融圆融。”
    “我倒是想替你说和, 但你也知我那姐婿是出了名的老道学,最讲求个礼法道义,若知道您家如此荒唐,当初岂会把家里独生女儿许给你家大郎。”
    沈赵氏忙作揖, “还请看在我家大郎历来上进知礼的份上,万万不要计较我一人的过失,眼下亲事都已经做得,我沈家日后必不会轻慢了您家里姑娘,也会感念白老先生对我家大郎的提携爱护之情。”
    “你当我把你单拉过来是为了谁还不是为我那可怜的甥女。虽说她母亲去的早,但自来在我跟前长起来,便是同家里下人也从未红过眼的。我方才也瞧出来了,您家里新入门的那位二儿媳,不是个简单人物,我只怕这弟媳当家,将来我家姑娘再没个立足之地。”
    沈赵氏顿时一懵,“您这话是从何说起虽然襄桐她委实聪明能干些,但历来心地善良又是非分明,待您家姑娘进门,她作为弟媳,自然要对长嫂尊着敬着。而且我沈家虽是寒门小户,也知道礼仪孝悌,不会眼看着您说的那种情形发生。”
    “沈娘子这话实在难让人取信,我只瞧见你口中那位忠善的好儿媳如今已能当起您的家来。”
    沈赵氏见她又提到当家字眼,顿有所觉。
    “您是说,见我那二儿媳打理霍山账务的事”“这事我须得给您解释一二,这霍山本就是二郎因功受的赏,而我和三郎如今也不过得闲跟着搭把手,所以并无谓弟媳当家之说。”
    丛姨妈原以为霍山是沈家的公产,这回听明白了,更加担心,若他家二郎有如此身价,日后还不骑到他大哥头上那樊氏妻凭夫贵,在沈赵氏心里也会水涨船高。
    “我同您直说了,我这人,并不爱管旁家闲事,但我那甥女您也是见过的,往好了说是个知书达理、温柔贤惠的,往坏了想,那就是绵软可欺。如今您家里次子出息,次媳能干,且又先入你沈家门,你让我这做亲长的如何能放心便是我能昧着良心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囫囵着看甥女嫁人,只怕日后也无颜面见我地下的亲姐。”
    沈赵氏苦口婆心半晌,见丛家姨母仍是不依不饶,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得放低身段,“那依了您说,这事要怎么办我总不能让家里二郎遣了娘子家去吧”
    丛窦氏还不至那么荒唐,只将心里打算直言相告,“你家既已做下了亲事,我断没有拆散的道理,但我只一个想头,日后等我外甥女过门,是万万不能同你次子一家同住的。”
    沈赵氏一愣,“这”“您的意思,是要我分家”
    丛窦氏咳咳两声,“这话可不是我说的,你家大郎日后是要走仕途的,若真被人传出去逼母分家,只怕脊梁骨也要让人戳断。”
    沈赵氏低头想了想,不分家却另过,那就是先析产画押,表面一家,内里撇清的意思。
    “您的话,我听明白了,但事关我家里大事,一时也难决断。我想,不若等我家大郎归家,再细细商量。无论如何,我沈家也是规矩人家,既不会坐视家里失和,也不会让儿妇受苦,还请丛家姐姐代我道个恼,过些时日有了定论,我再登门拜望亲家公当面解释。”
    丛窦氏见沈赵氏没有立时应下,自然不会松口,“这事已是我退让后的结果,不过念着你家大郎长进又重情义,若换做旁家,早就上门闹开再退了定礼。不是我夸耀自家姑娘,人才、品性、家资、样貌哪样不出挑配给你家日后难道还要委屈着做人”
    “我知道是我沈家高攀了”
    “你既还认这个理儿,我就再多劝你一句。横竖不是逼着你家休妻,何必把分了岔的两个枝儿再捆在一起”“你家大郎昨日的信至,说他已经拿着我姐婿的荐书登过杜大学士的门,杜大人对大郎的人才十分认可,指不定放榜后就能给你挣个诰命加身。若给人打听出,他亲弟媳是做过下仆的,难道说出去就好听我言尽于此,你仔细再想想吧。”
    02
    沈赵氏打林子里出来,脸上难免带了些郁色。
    沈庆往她身后看看,“娘,方才大嫂家那位亲戚呢没跟您一道回来,不留下用晚饭了吗方才二嫂还说,来了贵客要提前下山准备呢。”
    沈赵氏听了越发觉得刺心,丛姨母想着的是怎么把二郎一家赶出去,可二儿媳妇却在想着用好酒好菜招待亲戚。
    “她,她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寒门典妻(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舴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舴舟并收藏寒门典妻(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