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打人群中抽身的妇人本家姓窦, 夫家姓丛,也就是沈家那位没过门的长媳白氏的亲姨妈, 在白氏生母亡故后几乎是看着外甥女长大的, 情谊非比一般。
    她这趟来霍山村, 本是有要紧的事和沈家人商量, 没想到在村口就听了这么出大戏。
    流言的真假, 她已经顾不得仔细分辨, 光是听说沈家在长媳进门前就让次子成亲,已经气得火冒三丈,立时要去找沈家大郎的寡母好好理论理论。
    按着她姐婿在家描述的位置,丛窦氏直往村西头寻去,半道又问了回路, 总算找到沈家的门院, 却没成想扑了个空。
    一把黄铜大锁直接代主人闭门谢客。
    对面杨老汉正蹲在门口磕打鞋底,见是个穿着体面的妇人在沈家门口踟蹰,好心相告, “你要是寻沈家人的话,就不用等了。他一家门都去霍山了,不到日落是不会回来的。”
    丛窦氏见这人热心,且正住了沈家对门, 正愁没处打听细情。
    “这位老丈有礼,我本是沈家远亲,今日是替他家大郎沈庚传信来的,不想到的不是时候, 还烦劳问您一句,沈家人进山是做什么去了”
    杨老汉听她叫得出沈家大郎名姓,顿时放下戒心,“你这远亲看来真是够疏远了,连他家得了霍山开采权的事都半分不知。他家如今守着一座宝山,每日都忙着进山生财呢,你要是有急事,就直接进山里去寻人吧。”
    丛窦氏先是吃惊,转而喜上心头,她原本嫌弃沈家贫寒,亲外甥女一个养在闺中的娇滴滴人儿,要是成日耗在几亩田垄里耕作,还不得被搓磨成个乡野村妇,如今沈家既然发迹了,回头劝说亲家母搬离霍山村,住进城里也不是不可能的。
    但有一点,方才被人议论的那位沈家二儿媳,到底是个什么品性,她还得好好问问。
    于是她并不急着入山,反倒和杨老汉攀谈起来。
    “瞧您和沈家门对门住着,也是经年的老街坊了吧我这住得远,有些事反倒不如您清楚。正好眼下有件事不明,请您给透个话儿。”
    杨老汉把鞋提上,皱了皱眉,“看你要问什么事了。旁家是非我可不会讲。”
    “瞧您说的,我和沈家又没结仇怨,不过是想打听打听他家新进门不久的那位二儿媳妇。我想着先头没得到他家人递来喜信,怕有什么说道一会冲撞了。”
    杨家虽然没能继续搭上沈家的顺风船,但杨老汉除了遗憾也没心生怨愤,只如实相告。
    “你说他家的樊娘子啊,那可真是个一等一的能人,进门也不过是正月里的事,喜酒也不曾摆。虽说她身世畸零了些,自小没了父母,又卖身给人做奴仆,但架不住人家自己争气,就连沈家二郎遇见山匪受伤命悬一线,都是樊娘子硬生生把人从鬼门关给抢回来的。”
    “后来她又襄助她婆母撑门立户,进城行商,竟也事事做得有模有样,如今已能当得那户半个家了,就连家里二郎三郎都对她言听计从,你若亲见了,就不会有那些顾虑,准保也觉得那是个能干讨喜的”
    丛窦氏心里咯噔一下,先撇开杨老汉的话是不是夸大其词,光是沈二娘子能如此得沈家人看重,得乡邻称颂,就已经足以她那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外甥女喝一壶了。
    外甥女还没过门呢,就被妯娌抢了婆母和小叔的喜爱,日后这日子且有得磨。
    “您方才说,二郎他娘子自小失怙,又被卖给人做奴仆,那和她家里人还有往来吗”若是那位家里再有强援,那外甥女日后就更没法过了。
    杨老汉摆摆手纠正,“你说岔了,她没被家里人卖,是她为了给她大伯和弟弟医病,自己卖身十年给别人做使女的,那可是个孝顺大义的。”
    丛窦氏心里愈发七上八下,一个丁点儿大的女娃子,主动把自己卖了又能打拼到今日这般光景,这得是什么样的城府手段
    若只是能行事会做人也就罢了,大不了让姐婿多给甥女陪送些嫁妆,银钱丰足底气自然也壮,怕就怕这姓樊的是个表面光,把心性人品里的尖刻凌厉藏得好才蒙蔽了外人的眼,若将来真给她甥女做了妯娌,还不把人生吞下去
    “不行,不行,这事儿不行,我得亲自相相人去,别把个羊羔子送到虎嘴里去。”
    杨老汉听得一头雾水,“你方才说什么羊啊虎的霍山没有羊也没有虎,顶多有几只长虫,你不往那密林子里钻就是了。”
    丛窦氏回过神,“哦,我知道了,劳您给指个路,我这就进山去寻人。”
    02
    从村里往西只一条岔路,往北是宝石山,往南是霍山,丛窦氏听过杨老汉指路,很容易就找到正途。
    到了山脊夹道处,又见陆续有人往路边的驴车上码放一截一截的甘蔗,她上前稍一打听,就知道沈家人都在南峰的山腰处忙着收蔗。
    沈家人她只见过沈赵氏和沈庚,旁人皆不识她,她便在最近的林木后头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寒门典妻(种田)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舴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舴舟并收藏寒门典妻(种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