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车马市本就不比旁的集市热闹, 且今日既不是初一、十五、也并非什么节庆,连无事闲逛的流客都无。
是以襄桐随着身高马大的岳大勇从路口拐进来的时候, 门可罗雀的集市巷子内, 闲得五脊六兽的马贩、牛贩等牲畜贩子们均投来或是热切或是惊恐的打量目光。
热切是针对襄桐这个买家的, 惊恐则是因着打头那人。
显然对来者的底细十分清楚。
沈赵氏虽也对岳大勇心存忌惮, 但为了不使襄桐独自落单, 只得壮着胆儿在他们身后跟着, 且刻意拉着襄桐和前面保持着三尺往上的距离。
进到行市里,也有不少人和岳大勇表现得十分熟络,见他领了人来,也都争先打了招呼,或是叫上一声“岳兄”, 或是称作“岳大胡子”, 更有甚者,直接喊他“岳不留”的。
襄桐不用问也猜得到,这“岳不留”的诨号, 和他的本家营生必有关,想来是“不留情”,又或是“不留性命”的代指。
再难想象这么一个看似闲汉模样的刁钻人,会是个冷血无情、手起刀落的刽子手。
岳大勇不知身后的人对他的腹诽, 还迈着方步踱着走在前头,差不多行到一处几丈见方的空场,才突地收了脚步。
他环顾四周,然后咳嗽两声清清嗓儿。
“今日随我来的主顾是来挑驴的, 谁家有那眼大、耳竖、好嚼口的上等黑毛驴子,也别藏着掖着了,都赶紧给我牵出来相相。”
襄桐看他这架势,知道的是来买驴的,不知的,还当是山匪截道呢。
不过这样确也省时省力。管它是和岳大勇平日熟悉的,还是和他交恶的,见了买家上门都没有退让的道理,争相涌了过来。
前前后后,总有六七个人牵了近十来只黑毛驴来。
这还不算,驴贩们过来后十分默契有序地面向襄桐站做一排,还特意把驴都赶到身侧方便端详。
襄桐不知怎地竟想到了人牙子贩卖家仆的场景。
就差着让这些黑驴自报家门了。
正这么想着,身边岳大勇朝着那些人说了声“就从东边开始吧。”
襄桐还想问开始什么
把东头的卖家牵了他家驴往前一步。
“按介猫驴散岁半,抹山过,也抹尖过郎种,直埋五关浅。”
岳大勇怕襄桐听不懂他乡方言,又跟着解释一通,“他说他的驴三岁半,还没骟,也没看过病,要价五贯钱。”
合着不用毛驴子报家门,人替了
襄桐不知怎地竟有些好笑。看这些人轻车熟路的架势,并不是头回被迫这么干。
她不懂相驴,索性便由能者服其劳。
“岳大叔看这驴成吗”
“那得看你家买驴是做什么用的。”
“就寻常贩货拉车,偶或下地犁田。”
“那急着用吗”
“还挺着急的,最好明日就能驾车拉货。”
岳大勇摇头。“那这驴怕是不行。”
襄桐不懂就问“为何不行”
“这没骟过的驴也称作叫驴,平日里脾性大,不服管教,通常都是做种驴用的。你家又是急用,就算现骟都来不及,没有半个月养不好呐。”
襄桐闻言朝着面前剩下的几人抱拳“诸位里头还有谁家的驴是没骟过的,也请先回吧。劳烦一回,实在对不住。”早讲明白也省得互相耽误工夫。
这一声说完再看,空地上顿时就剩下七八头驴,均是毛皮锃亮精神饱满的样子。
卖家们继续方才未完的程序,挨个简单报备驴的情状。
襄桐和沈赵氏其实只管听个价,分别从四贯钱到八贯钱不等,和在家里商量的底价没什么出入,襄桐便悄声向岳大勇表示均可接受。
岳大勇看买家没有异议,这才走到近处挨个相看。
先是围着驴挨个看看体魄,先把一头体型稍瘦弱且肌肉不算紧实的的撵了去,也就是卖四贯钱的那个。
接着看体型五官,只挑那胸宽肋圆、颈短眼大、竖耳朵大鼻孔的留下。
然后再上手掰开槽口,挑那牙齿方整的。
这还没完,静观完事儿,需让卖家分别拉着驴绳小跑一段,一是比速度、耐力,二是看脾性太欢实难驯的不要,有气喘乏力的也不要。
如是看过只留了四头驴下来。
襄桐满以为这就选的差不离了,谁知岳大勇这时却转去了那些驴的身后,然后缓缓蹲下身。
竟是凑近拿树枝去检视驴粪蛋儿,终又剔除一头。
襄桐顿时觉得,两百文的中人钱花的属实不冤。
岳大勇虽捂着口鼻也几欲作呕,起身时立即从腰间摸出个葫芦,拧开后咕咚咕咚几口酒下肚,又骂了句娘,这才甩甩袖子过来答话。
“剩下三只你们看着挑吧,都是得用的。”
襄桐见他也不解释被剔除的那些都有什么问题,明白这是人家赚钱的手艺,也不好多问,最后选了一头刚满一岁半,身形适中的白蹄黑毛驴,算上中人钱,统共作价六两银又七百文。
那些没被挑中的耽搁好大工夫,心里有怨气,但摄于岳大勇的威势不敢明言,均垂头丧气走了。
岳大勇又监看着被选中的卖家写好的文契,拿给襄桐和沈赵氏过目。
襄桐见上头内容没有问题,才让沈赵氏也按上手印。
把过银子,收了凭契,回身从岳大勇手里接过驴绳,这场交易就算完结。
岳大勇收了中人钱,准备功成身退。
“二位先忙,我得去脚店打些酒,就少陪了。”
“岳大叔,还要劳烦您多问一句,我想买现成的板车,附近可有得卖”
岳大勇指了指南边一个角门。
“穿过这门廊子就是车市了,眼下是淡季,用车的人家少,价也不会太高,尤其是板车,约莫贯钱尽够了,不过你们须留神,看见轮轴刷重漆的别买,那多是木头朽了或是有裂的。”
“多谢岳大叔了,等我家下次进城卖了山货,定要请您喝酒。”
岳大勇听见有酒喝,也不客气,只乐得大胡子一飞一翘,“那敢情好,也不须那多贵的,就给我打上一葫芦西边来的烧刀子就成”
烧刀子烈性,喝的人不多,价也适中,襄桐痛快答应下来,这才辞了他去南边买车。
车行比马市里更加萧条冷清,是以,襄桐和沈赵氏一进门就被一众人围拢。
“两位娘子是要买车吗我家祖祖辈辈做车,手艺那是顶顶好的,车棚子用的更是上佳的船帆布,风吹不穿、雨打不透。您今日交过定钱,不出十日就能用上。”
“小娘子别听他胡诌,他爹是打铁的,他从前是巡街的,往前数两年,连车轮子都没摸过您要买车,不妨看看我家的,绝对物美价廉,童叟无欺,还有现货。”
“就你还童叟无欺你那现货是被别家退回来的吧昨日还见你给车轴刷漆呢”
襄桐见围上来的人如狼似虎一样,赶紧表明来意。
“我只想买个贩货的平板车,因是急用,只看现货。”
这话讲清,围着的人总算散了大数。
剩下来的五家,除了一家要价高得离谱不再考虑,襄桐和沈赵氏把余下四辆挨个看了,最后挑中了一辆大小适中、要价三贯八百文的定下。
那家老板十分热心,收了钱亲自帮着把车套好。
沈赵氏围着转了一圈,感觉哪里不对。
“这车辕看着可有些长,虽不耽误用,但也忒笨重。”
那卖家也不隐瞒。
“造车的时候原想套着骡子用,这才把车辕做长些,您要是看着不合适,我现在
车马市本就不比旁的集市热闹, 且今日既不是初一、十五、也并非什么节庆,连无事闲逛的流客都无。
是以襄桐随着身高马大的岳大勇从路口拐进来的时候, 门可罗雀的集市巷子内, 闲得五脊六兽的马贩、牛贩等牲畜贩子们均投来或是热切或是惊恐的打量目光。
热切是针对襄桐这个买家的, 惊恐则是因着打头那人。
显然对来者的底细十分清楚。
沈赵氏虽也对岳大勇心存忌惮, 但为了不使襄桐独自落单, 只得壮着胆儿在他们身后跟着, 且刻意拉着襄桐和前面保持着三尺往上的距离。
进到行市里,也有不少人和岳大勇表现得十分熟络,见他领了人来,也都争先打了招呼,或是叫上一声“岳兄”, 或是称作“岳大胡子”, 更有甚者,直接喊他“岳不留”的。
襄桐不用问也猜得到,这“岳不留”的诨号, 和他的本家营生必有关,想来是“不留情”,又或是“不留性命”的代指。
再难想象这么一个看似闲汉模样的刁钻人,会是个冷血无情、手起刀落的刽子手。
岳大勇不知身后的人对他的腹诽, 还迈着方步踱着走在前头,差不多行到一处几丈见方的空场,才突地收了脚步。
他环顾四周,然后咳嗽两声清清嗓儿。
“今日随我来的主顾是来挑驴的, 谁家有那眼大、耳竖、好嚼口的上等黑毛驴子,也别藏着掖着了,都赶紧给我牵出来相相。”
襄桐看他这架势,知道的是来买驴的,不知的,还当是山匪截道呢。
不过这样确也省时省力。管它是和岳大勇平日熟悉的,还是和他交恶的,见了买家上门都没有退让的道理,争相涌了过来。
前前后后,总有六七个人牵了近十来只黑毛驴来。
这还不算,驴贩们过来后十分默契有序地面向襄桐站做一排,还特意把驴都赶到身侧方便端详。
襄桐不知怎地竟想到了人牙子贩卖家仆的场景。
就差着让这些黑驴自报家门了。
正这么想着,身边岳大勇朝着那些人说了声“就从东边开始吧。”
襄桐还想问开始什么
把东头的卖家牵了他家驴往前一步。
“按介猫驴散岁半,抹山过,也抹尖过郎种,直埋五关浅。”
岳大勇怕襄桐听不懂他乡方言,又跟着解释一通,“他说他的驴三岁半,还没骟,也没看过病,要价五贯钱。”
合着不用毛驴子报家门,人替了
襄桐不知怎地竟有些好笑。看这些人轻车熟路的架势,并不是头回被迫这么干。
她不懂相驴,索性便由能者服其劳。
“岳大叔看这驴成吗”
“那得看你家买驴是做什么用的。”
“就寻常贩货拉车,偶或下地犁田。”
“那急着用吗”
“还挺着急的,最好明日就能驾车拉货。”
岳大勇摇头。“那这驴怕是不行。”
襄桐不懂就问“为何不行”
“这没骟过的驴也称作叫驴,平日里脾性大,不服管教,通常都是做种驴用的。你家又是急用,就算现骟都来不及,没有半个月养不好呐。”
襄桐闻言朝着面前剩下的几人抱拳“诸位里头还有谁家的驴是没骟过的,也请先回吧。劳烦一回,实在对不住。”早讲明白也省得互相耽误工夫。
这一声说完再看,空地上顿时就剩下七八头驴,均是毛皮锃亮精神饱满的样子。
卖家们继续方才未完的程序,挨个简单报备驴的情状。
襄桐和沈赵氏其实只管听个价,分别从四贯钱到八贯钱不等,和在家里商量的底价没什么出入,襄桐便悄声向岳大勇表示均可接受。
岳大勇看买家没有异议,这才走到近处挨个相看。
先是围着驴挨个看看体魄,先把一头体型稍瘦弱且肌肉不算紧实的的撵了去,也就是卖四贯钱的那个。
接着看体型五官,只挑那胸宽肋圆、颈短眼大、竖耳朵大鼻孔的留下。
然后再上手掰开槽口,挑那牙齿方整的。
这还没完,静观完事儿,需让卖家分别拉着驴绳小跑一段,一是比速度、耐力,二是看脾性太欢实难驯的不要,有气喘乏力的也不要。
如是看过只留了四头驴下来。
襄桐满以为这就选的差不离了,谁知岳大勇这时却转去了那些驴的身后,然后缓缓蹲下身。
竟是凑近拿树枝去检视驴粪蛋儿,终又剔除一头。
襄桐顿时觉得,两百文的中人钱花的属实不冤。
岳大勇虽捂着口鼻也几欲作呕,起身时立即从腰间摸出个葫芦,拧开后咕咚咕咚几口酒下肚,又骂了句娘,这才甩甩袖子过来答话。
“剩下三只你们看着挑吧,都是得用的。”
襄桐见他也不解释被剔除的那些都有什么问题,明白这是人家赚钱的手艺,也不好多问,最后选了一头刚满一岁半,身形适中的白蹄黑毛驴,算上中人钱,统共作价六两银又七百文。
那些没被挑中的耽搁好大工夫,心里有怨气,但摄于岳大勇的威势不敢明言,均垂头丧气走了。
岳大勇又监看着被选中的卖家写好的文契,拿给襄桐和沈赵氏过目。
襄桐见上头内容没有问题,才让沈赵氏也按上手印。
把过银子,收了凭契,回身从岳大勇手里接过驴绳,这场交易就算完结。
岳大勇收了中人钱,准备功成身退。
“二位先忙,我得去脚店打些酒,就少陪了。”
“岳大叔,还要劳烦您多问一句,我想买现成的板车,附近可有得卖”
岳大勇指了指南边一个角门。
“穿过这门廊子就是车市了,眼下是淡季,用车的人家少,价也不会太高,尤其是板车,约莫贯钱尽够了,不过你们须留神,看见轮轴刷重漆的别买,那多是木头朽了或是有裂的。”
“多谢岳大叔了,等我家下次进城卖了山货,定要请您喝酒。”
岳大勇听见有酒喝,也不客气,只乐得大胡子一飞一翘,“那敢情好,也不须那多贵的,就给我打上一葫芦西边来的烧刀子就成”
烧刀子烈性,喝的人不多,价也适中,襄桐痛快答应下来,这才辞了他去南边买车。
车行比马市里更加萧条冷清,是以,襄桐和沈赵氏一进门就被一众人围拢。
“两位娘子是要买车吗我家祖祖辈辈做车,手艺那是顶顶好的,车棚子用的更是上佳的船帆布,风吹不穿、雨打不透。您今日交过定钱,不出十日就能用上。”
“小娘子别听他胡诌,他爹是打铁的,他从前是巡街的,往前数两年,连车轮子都没摸过您要买车,不妨看看我家的,绝对物美价廉,童叟无欺,还有现货。”
“就你还童叟无欺你那现货是被别家退回来的吧昨日还见你给车轴刷漆呢”
襄桐见围上来的人如狼似虎一样,赶紧表明来意。
“我只想买个贩货的平板车,因是急用,只看现货。”
这话讲清,围着的人总算散了大数。
剩下来的五家,除了一家要价高得离谱不再考虑,襄桐和沈赵氏把余下四辆挨个看了,最后挑中了一辆大小适中、要价三贯八百文的定下。
那家老板十分热心,收了钱亲自帮着把车套好。
沈赵氏围着转了一圈,感觉哪里不对。
“这车辕看着可有些长,虽不耽误用,但也忒笨重。”
那卖家也不隐瞒。
“造车的时候原想套着骡子用,这才把车辕做长些,您要是看着不合适,我现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