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师爷定的一千五百个粽子拿走了, 剩下的就是之前客户预定的订单了。
从四月三十这日开始,每日里来周蜜摊上拿粽子的人那叫一个络绎不绝。
周蜜这才发现, 原来不止是金岩县的人定了自家粽子, 周围县城的也有闻风而来的。
周家的招牌在她不知不觉间就传到了临近的几个县。
回头她想要推广辣椒产品可就省了些力气。
一直到五月初五,周家才算是稍稍能歇上一日。
昨日周蜜早上中午往县城跑了两回, 租了牛善的板车拉粽子。
除了来县城门口取货的, 还有要求送货上门的。
整整忙了一天,到了晚上才回。
周蜜几乎是匍匐地进家门口,累得话都快说不出来了。
这副身体她养了两个月,还每天坚持体能训练, 还是弱了些。
回头还得再接再厉,好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端阳节除了吃粽子,牛家村也有用艾草沐浴和饮雄黄酒这类周蜜所熟悉的习俗。
早饭吃得简单, 周蜜用白面摊了荷叶饼, 卷上用面酱炒的猪肉丝,掐几根嫩嫩的细葱和黄瓜丝。
周蜜还按人头煮了八个鸡蛋, 一并碾碎了卷进饼里, 一口咬下去柔软的荷叶饼里裹了面酱的肉丝和鸡蛋带来浓浓的满足,青葱和黄瓜又爽口提味。
直让一家人吃的赞叹不已。
吃完饭,周宁背着竹筐去割艾草。
快要入夏, 用艾叶沐浴不但能祛除冬日里积攒的寒气, 还能除湿止痒,蚊虫也会退避三舍。
周蜜则挨家挨户的送粽子。
她家粽子如今出了名,第一家要送的自然是她在牛家村里的大腿, 里正牛胜家。
里正家里人口多,加上亲戚种种一两串儿肯定是不够看的。
周蜜也没吝啬,一样粽子给了两串儿,整整一百个粽子还有两罐她做的菌菇肉酱。
姚氏和方猎户家里各送了四十个粽子,但菌菇肉酱多给了两罐。
最后去的苗胖婶子家里,周蜜除了粽子和菌菇肉酱以外,还多弄了一个青辣椒酱。这是她前两天刚做好的。
她种的第一批辣椒已经硕果累累,结满了青青的辣椒,要红透还得一段日子,但青辣椒也能吃,并且跟红辣椒有不同的风味儿。
尤其这种青辣椒酱,用大蒜生姜这些辛香料调味,小小一罐,用来拌面卷饼都极有滋味。
这一小罐的青辣椒酱就是周蜜的敲门砖。
苗胖婶子家里也在准备过节呢,见到周蜜来,高兴地让儿子去冲碗糖水来。
见周蜜从背着的竹筐里拿出几串粽子和五个陶罐,忙道
“你这孩子来就是了,还拿了这些东西做什么你婶子家里就这么几口人哪儿吃得了这些东西。倒是我娘家送来了一点儿好东西,你走的时候带上。”
周蜜也笑道“哪里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是自家做的粽子和酱,婶子别嫌弃我的手艺粗糙才是。”
“行了,你的手艺要是粗糙,婶子可别活了。你们周家的粽子如今谁不知道城里哪家今年吃的不是你们家包的粽子”
两人热热闹闹地说了一会儿话,周蜜转到正题上来,把那罐青椒酱打开来给苗胖婶子看。
“婶子你瞧这酱,是我新做的。”
苗胖婶子也是吃惯了好东西的人,却完全猜不出这罐绿酱里面都放了些什么。
这味道她也形容不出,闻着是一股子鲜香,有蒜有姜还有一种味道,她形容不出来。
关键是只这么闻了闻,她口水就忍不住往外分泌。
“二娘这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吃”
周蜜问苗胖婶子家里可有蒸饼,苗胖婶子点头
“有,但都是凉的,可要热一热”
周蜜说不用,冷热都行,就是没有蒸饼,用杂粮饼子也是一样。
苗胖婶子忙让儿子从厨房里拿了蒸饼来。
她家过得富余,蒸饼都是白面的。
周蜜拿了蒸饼掰开一半,用筷子取了一点儿青辣椒酱抹上,然后递给苗胖婶子。
“婶子您尝尝,这酱有些辛辣,您头回吃我没敢抹太多。”
苗胖婶子接过来,没客气直接咬了一大口。
比辣味更先感受到的是蒜香和猪油裹着各种香料带来的浓香。
紧接着就是火辣辣的滋味在嘴巴
从四月三十这日开始,每日里来周蜜摊上拿粽子的人那叫一个络绎不绝。
周蜜这才发现, 原来不止是金岩县的人定了自家粽子, 周围县城的也有闻风而来的。
周家的招牌在她不知不觉间就传到了临近的几个县。
回头她想要推广辣椒产品可就省了些力气。
一直到五月初五,周家才算是稍稍能歇上一日。
昨日周蜜早上中午往县城跑了两回, 租了牛善的板车拉粽子。
除了来县城门口取货的, 还有要求送货上门的。
整整忙了一天,到了晚上才回。
周蜜几乎是匍匐地进家门口,累得话都快说不出来了。
这副身体她养了两个月,还每天坚持体能训练, 还是弱了些。
回头还得再接再厉,好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端阳节除了吃粽子,牛家村也有用艾草沐浴和饮雄黄酒这类周蜜所熟悉的习俗。
早饭吃得简单, 周蜜用白面摊了荷叶饼, 卷上用面酱炒的猪肉丝,掐几根嫩嫩的细葱和黄瓜丝。
周蜜还按人头煮了八个鸡蛋, 一并碾碎了卷进饼里, 一口咬下去柔软的荷叶饼里裹了面酱的肉丝和鸡蛋带来浓浓的满足,青葱和黄瓜又爽口提味。
直让一家人吃的赞叹不已。
吃完饭,周宁背着竹筐去割艾草。
快要入夏, 用艾叶沐浴不但能祛除冬日里积攒的寒气, 还能除湿止痒,蚊虫也会退避三舍。
周蜜则挨家挨户的送粽子。
她家粽子如今出了名,第一家要送的自然是她在牛家村里的大腿, 里正牛胜家。
里正家里人口多,加上亲戚种种一两串儿肯定是不够看的。
周蜜也没吝啬,一样粽子给了两串儿,整整一百个粽子还有两罐她做的菌菇肉酱。
姚氏和方猎户家里各送了四十个粽子,但菌菇肉酱多给了两罐。
最后去的苗胖婶子家里,周蜜除了粽子和菌菇肉酱以外,还多弄了一个青辣椒酱。这是她前两天刚做好的。
她种的第一批辣椒已经硕果累累,结满了青青的辣椒,要红透还得一段日子,但青辣椒也能吃,并且跟红辣椒有不同的风味儿。
尤其这种青辣椒酱,用大蒜生姜这些辛香料调味,小小一罐,用来拌面卷饼都极有滋味。
这一小罐的青辣椒酱就是周蜜的敲门砖。
苗胖婶子家里也在准备过节呢,见到周蜜来,高兴地让儿子去冲碗糖水来。
见周蜜从背着的竹筐里拿出几串粽子和五个陶罐,忙道
“你这孩子来就是了,还拿了这些东西做什么你婶子家里就这么几口人哪儿吃得了这些东西。倒是我娘家送来了一点儿好东西,你走的时候带上。”
周蜜也笑道“哪里是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是自家做的粽子和酱,婶子别嫌弃我的手艺粗糙才是。”
“行了,你的手艺要是粗糙,婶子可别活了。你们周家的粽子如今谁不知道城里哪家今年吃的不是你们家包的粽子”
两人热热闹闹地说了一会儿话,周蜜转到正题上来,把那罐青椒酱打开来给苗胖婶子看。
“婶子你瞧这酱,是我新做的。”
苗胖婶子也是吃惯了好东西的人,却完全猜不出这罐绿酱里面都放了些什么。
这味道她也形容不出,闻着是一股子鲜香,有蒜有姜还有一种味道,她形容不出来。
关键是只这么闻了闻,她口水就忍不住往外分泌。
“二娘这是用什么做的怎么吃”
周蜜问苗胖婶子家里可有蒸饼,苗胖婶子点头
“有,但都是凉的,可要热一热”
周蜜说不用,冷热都行,就是没有蒸饼,用杂粮饼子也是一样。
苗胖婶子忙让儿子从厨房里拿了蒸饼来。
她家过得富余,蒸饼都是白面的。
周蜜拿了蒸饼掰开一半,用筷子取了一点儿青辣椒酱抹上,然后递给苗胖婶子。
“婶子您尝尝,这酱有些辛辣,您头回吃我没敢抹太多。”
苗胖婶子接过来,没客气直接咬了一大口。
比辣味更先感受到的是蒜香和猪油裹着各种香料带来的浓香。
紧接着就是火辣辣的滋味在嘴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