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银子就能兑换一万积分, 一条腊猪腿能做不到三百个肉粽,四舍五入就是二两四钱银子, 也算是能赚。
周蜜严格控制销量, 四月底,她决定停两日出摊。
预定的粽子大几千个, 就算周家人不眠不休也包不完这么多粽子。
关键是柳师爷的订单, 又多又急。
五月初五的端阳节,没有当日送节礼的。
从金岩县到隀州,快马加鞭也要走一整日。
因此四月三十这日,柳师爷定的一千四百个粽子就得交货。
孙氏一个孕妇不能做这么劳累的事情, 周言腿伤也不宜久坐久站。
预定出去的粽子得按时交货,不然周家这段日子攒下的名声就得毁于一旦。
这个年代对信誉看得格外重要,所以周蜜也一早就想好了, 招短工。
每人一天给二十文钱, 管饭。
这样的好事儿对于缺钱的牛家村人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不过三天的时间就能赚六十文钱不说,周家的饭有肉有菜, 味道做的还好。
谁不想来啊
关键是那粽子, 听说一串儿就卖十几二十文,村里人不是不眼馋,可前有牛志后有小张氏, 眼下谁也不敢再跟周家起龃龉。
有那想要上门帮工顺便偷学了去别的县卖, 但周蜜可不是好拿捏的软柿子,三言两语都给打发了。
她要招工自然人品和交情要放在头一位。
牛家村里她们家交好的也就里正家、牛善和方猎户家。
里正家里的小女儿本就是的当千金小姐养的,也不缺银子自然不会来周家做短工。
姚氏这段日子没事就来找孙氏聊天, 不是带点儿卤货就是拿些棒骨。
周蜜也跟牛善说定了,以后的猪肉都让牛善帮她买,中间给他抽成。
一来二去,这两家人的关系也比别家要好。
请姚氏来帮忙,那自然是没有二话,还把家里的小子也一并带了来。
姚氏心里想的是趁着俩孩子年纪都不大,先熟悉熟悉,转过年来,周蜜十一了她再跟孙氏提一提,说不定还真能成。
除了姚氏,周蜜还去请了方猎户的媳妇郭氏,以及郭氏生的两个女儿。
周蜜是想还一还方猎户的人情,之前方猎户帮了家里不少,如今这样赚钱事情就不该不叫人家。
郭氏自然没有不愿意的,她加上两个女儿三个人一天就是六十文钱,三天下来就是一百八十文。
这样的好事儿,让她原本因为丈夫对周家帮衬而产生的一点埋怨都云消雨散。
最后,周蜜还叫了之前跟原主关系比较好的二丫跟狗子。
没道理自己“来”了,就要疏远之前的小伙伴。
上次张来到家里闹事,也是二丫跟狗子去叫的她跟周宁。
加上原主的记忆,二丫和狗子都是老实孩子,之前玩得又好。
原主家里最困难的那段日子,二丫在后山抛出一窝冬眠的肥蛇还分了一条给周蜜。
如此,七个人包粽子就足够了。
周蜜花了一天的时间来教他们怎么包四角粽。
两个主妇郭氏的两个女儿都不是那笨手的,很快就学会且包的有模有样。
二丫跟狗子则是典型的笨手,一个粽子握在手里,包住了头露出了屁股,怎么也包不好。
周蜜就安排他们两个去淘米、过滤碱水以及切肉这种不需要技术的活儿。
四月二十八这日,周家天不亮就在院子里点了篝火开始忙活。
姚氏带着自家小子跟郭氏和两个闺女几乎同时进门儿,二丫跟狗子住得稍远,来得稍微慢了点儿,刚赶上早饭。
周蜜准备了一大锅的玉米碴粥,小松菜切成细末,又把腊汁肉里的瘦肉拆成丝,一锅粥里有菜有肉有滋味。
野葱饼也烙了一大筐,这个季节,吃凉饼也不怕闹肚子,何况猪油添足了的野葱饼就算是凉了也酥脆十足。
周蜜想着忙起来恐怕顾不上午饭,所有的东西都备得多了点儿,以防大伙儿饿肚子。
除了这些,她还准备了一人两个鸡蛋,早晚各一顿。
帮工们就没有一个不满意的。
要知道在家他们一日也就两顿饭,不似周家人已经习惯了一日三餐。
野葱饼玉米粥管够不说,粥里还有精瘦肉,早晚还有鸡蛋。
每人还有二十文的工钱,这种好事真是打着灯笼都没处找。
吃完早饭,不用周蜜开口,姚氏直接就把碗拿着刷了。
郭氏领着小的们开始干活,一千四百个粽子一直从天不亮忙到大夜里。
天刚擦黑的时候,周蜜让二丫和狗子先回去,免得天黑透了两人再出个什么意外。
反正米和肉都备足了,用不着他俩。
偏二丫是个实心的,坚决要帮忙到最后。
狗子年纪虽小,却十分听他姐的话,他姐不走他也不走。
周蜜严格控制销量, 四月底,她决定停两日出摊。
预定的粽子大几千个, 就算周家人不眠不休也包不完这么多粽子。
关键是柳师爷的订单, 又多又急。
五月初五的端阳节,没有当日送节礼的。
从金岩县到隀州,快马加鞭也要走一整日。
因此四月三十这日,柳师爷定的一千四百个粽子就得交货。
孙氏一个孕妇不能做这么劳累的事情, 周言腿伤也不宜久坐久站。
预定出去的粽子得按时交货,不然周家这段日子攒下的名声就得毁于一旦。
这个年代对信誉看得格外重要,所以周蜜也一早就想好了, 招短工。
每人一天给二十文钱, 管饭。
这样的好事儿对于缺钱的牛家村人来说可是天大的好事儿。
不过三天的时间就能赚六十文钱不说,周家的饭有肉有菜, 味道做的还好。
谁不想来啊
关键是那粽子, 听说一串儿就卖十几二十文,村里人不是不眼馋,可前有牛志后有小张氏, 眼下谁也不敢再跟周家起龃龉。
有那想要上门帮工顺便偷学了去别的县卖, 但周蜜可不是好拿捏的软柿子,三言两语都给打发了。
她要招工自然人品和交情要放在头一位。
牛家村里她们家交好的也就里正家、牛善和方猎户家。
里正家里的小女儿本就是的当千金小姐养的,也不缺银子自然不会来周家做短工。
姚氏这段日子没事就来找孙氏聊天, 不是带点儿卤货就是拿些棒骨。
周蜜也跟牛善说定了,以后的猪肉都让牛善帮她买,中间给他抽成。
一来二去,这两家人的关系也比别家要好。
请姚氏来帮忙,那自然是没有二话,还把家里的小子也一并带了来。
姚氏心里想的是趁着俩孩子年纪都不大,先熟悉熟悉,转过年来,周蜜十一了她再跟孙氏提一提,说不定还真能成。
除了姚氏,周蜜还去请了方猎户的媳妇郭氏,以及郭氏生的两个女儿。
周蜜是想还一还方猎户的人情,之前方猎户帮了家里不少,如今这样赚钱事情就不该不叫人家。
郭氏自然没有不愿意的,她加上两个女儿三个人一天就是六十文钱,三天下来就是一百八十文。
这样的好事儿,让她原本因为丈夫对周家帮衬而产生的一点埋怨都云消雨散。
最后,周蜜还叫了之前跟原主关系比较好的二丫跟狗子。
没道理自己“来”了,就要疏远之前的小伙伴。
上次张来到家里闹事,也是二丫跟狗子去叫的她跟周宁。
加上原主的记忆,二丫和狗子都是老实孩子,之前玩得又好。
原主家里最困难的那段日子,二丫在后山抛出一窝冬眠的肥蛇还分了一条给周蜜。
如此,七个人包粽子就足够了。
周蜜花了一天的时间来教他们怎么包四角粽。
两个主妇郭氏的两个女儿都不是那笨手的,很快就学会且包的有模有样。
二丫跟狗子则是典型的笨手,一个粽子握在手里,包住了头露出了屁股,怎么也包不好。
周蜜就安排他们两个去淘米、过滤碱水以及切肉这种不需要技术的活儿。
四月二十八这日,周家天不亮就在院子里点了篝火开始忙活。
姚氏带着自家小子跟郭氏和两个闺女几乎同时进门儿,二丫跟狗子住得稍远,来得稍微慢了点儿,刚赶上早饭。
周蜜准备了一大锅的玉米碴粥,小松菜切成细末,又把腊汁肉里的瘦肉拆成丝,一锅粥里有菜有肉有滋味。
野葱饼也烙了一大筐,这个季节,吃凉饼也不怕闹肚子,何况猪油添足了的野葱饼就算是凉了也酥脆十足。
周蜜想着忙起来恐怕顾不上午饭,所有的东西都备得多了点儿,以防大伙儿饿肚子。
除了这些,她还准备了一人两个鸡蛋,早晚各一顿。
帮工们就没有一个不满意的。
要知道在家他们一日也就两顿饭,不似周家人已经习惯了一日三餐。
野葱饼玉米粥管够不说,粥里还有精瘦肉,早晚还有鸡蛋。
每人还有二十文的工钱,这种好事真是打着灯笼都没处找。
吃完早饭,不用周蜜开口,姚氏直接就把碗拿着刷了。
郭氏领着小的们开始干活,一千四百个粽子一直从天不亮忙到大夜里。
天刚擦黑的时候,周蜜让二丫和狗子先回去,免得天黑透了两人再出个什么意外。
反正米和肉都备足了,用不着他俩。
偏二丫是个实心的,坚决要帮忙到最后。
狗子年纪虽小,却十分听他姐的话,他姐不走他也不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