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过去,俩人换时代了。

    跟父母聊天,听他们说姜木夫妻生了大宝,现在又怀上了老二。但是姜木单位一直没轮上分房子,现在一家三口住在那个隔开的小屋里。姜梅当年顶了母亲的岗,刚结婚一个月。姜森上班很努力,厂里很重视。姜父姜母平时在家里操持家务看看孩子。正说着,听到孩子哭声,是大宝醒了,姜母赶紧去看孩子了。姜父说去供销社割半斤肉,也出门了。

    从聊天的试探中,姜林发现返城这条路是走不通了。要返城,或者村支书推荐,或者城里有单位接收。要能走推荐这条路,他就不折腾回这趟家了。而单位接收,原本可以有,但已经顶给了姜森,想想就不可能要回来了。重新找家里一没那个门路,二也没那么多钱。那就这么认了,那也忒窝囊

    晚上,一家人全都回来了。大家见到姜林都很吃惊,但都热情寒暄一番。吃饭的时候,姜林吃了一碗又压实装了满满的一大碗,看的大家脸都绿了。姜林毫不在意,“下乡马上四年了,天天吃野菜糊糊,没有一天吃饱过。我日思夜想就盼着回来吃个饱饭,今天真是太幸福了。以后打死也不回去了,这才是人过的日子”

    一番话,姜父姜母怜惜愧疚之色更浓。

    当初让姜林下乡,是刘兰花母亲出的主意。实在是姜林在,姜家就腾不出空间来结婚,而她不结婚,娘家就腾不出地儿给大弟娶媳妇。当时姜森小可以跟父母睡一处,姜梅姜桃睡一处,姜林下乡正好可以腾出个空间来。

    本来姜父是真打算把岗位给姜林,让他返城的。但姜林回来住哪儿,二十岁的大小伙子,回来就要琢磨着交朋友结婚了,结婚就要花钱,还要生孩子,家里空间会越来越紧张。姜森今年才17岁,他顶岗,完全可以四五年后再结婚,那时候他们的房子估计也能分下来了。到时候姜林是返城还是在乡下,就跟他不相干了,但是现在回来不成。最后,刘兰花跟姜木深入探讨后,又撺掇姜森,一起说服了姜父和姜母,让此事成为了定局。

    现在姜林回来怎么可以。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肯定是不能同意的。

    刘兰花说,“姜林啊,现在工作给了小弟,家里也没门路弄来返城指标,你加把劲,积极劳动,走推荐回城的路子吧。”

    姜森说,“二哥,小弟身体不好,如果在你说的那个环境,肯定活不下去。你心疼我一下”

    姜木应声,是啊是啊。

    姜父姜母也歉疚地望向他。手心手背都是肉,当初,大儿子已经二十二岁了,再不结婚真的等不起了。闺女下乡太吃亏,不如留在城里,能找户好人家,还能互相帮衬。而小儿子自小娇宠长大,身体也不如前面的哥哥们健壮,不由得父母不多操点心。

    即便早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姜林还是愤愤,原先自己就不受宠,现在跟原主对调一下,依然是被牺牲的那个。原先就罢了,毕竟养育之恩,又供养他上了大学,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个可是原主的锅。自己只是个外人罢了,让姜家的儿子即原主享受了他的奋斗成果,难道还要自己心甘情愿地再为姜家一家人牺牲,这要让大罗神仙来讲理,都说不过去。

    狠下心肠,也懒得再跟一家人谈感情伤钱,直接无赖的道,“说到底,就是要牺牲我一个,幸福你们一家人呗我是河边捡来的吧”

    听他这话,姜母要哭不哭的。姜父直接怒了,“胡说八道什么。都是一家人,非要那么计较么我和你哥一直在打听回城的机会,一有消息,肯定马上帮你办。你现在受点委屈,你兄弟姐妹都记在心里,将来都会弥补你的。”

    “呵呵”姜林冷笑,在那个时代,父母也是这样,家里的大房子和店铺是给大儿子的,存款是要给小女儿做嫁妆的,而他已经上大学了,可以自己赚学费养活自己了。毕业后甚至还要他每年交一万块的养老费。

    “咱别说将来怎么样,都太虚了。”姜林笑了一声,“五个指头还不一般长呢,我理解。要么你们跟我断绝关系,要么现在就补偿我吧。”

    断绝关系怎么可能。首先,儿子都这么大了,本来就有愧,舍不得。再说了,真断绝了关系,姜家子女还是必须要出一个人下乡的。大女儿已经嫁出去了不怕。但姜木姜森姜桃谁也不想去乡验生活,看姜林现在的样子,精瘦精瘦的,皮肤粗糙又黑,吃个饭跟饿狼似得,想也知道乡下是个什么样的光景。

章节目录

七零男知青的幸福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赵小馒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赵小馒头并收藏七零男知青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