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琇的爹并不是京城人氏,而是江南人,金华出身,当年赴京赶考两次没中进士,在镇西侯门下做了个清客。

    他科举应试不太行,但官场交际还算上手,没两年得了镇西侯的看重,举荐到外地做官了几年。积攒了资历,回京便升到了五品长史。

    按白老爷这个年纪来说,这已经是很快的晋升速度了,不仅要本人有能力,还得有际遇。这个际遇,当然就是贵人的提拔。

    可白老爷没想到,他本人得了镇西侯的青眼,自家闺女也投了小侯爷的缘。一次元宵灯会碰上,王震球自此不肯放过白琇。

    小的时候还以为是小侯爷缺玩伴,白老爷想着女儿能到侯府长长见识、学学规矩也是好的。加上侯府上下宠王震球宠得厉害,他们其实也没多少选择余地,就时不时送白琇进府陪小主子玩。

    白琇从小听话,性子也好,街坊四邻没有不夸的,就这样还被王震球气得回来哭。

    白老爷虽然是在镇西侯手下做事,小侯爷这个小孩子当然也是主子,但他也心疼女儿,于是谋划出去做官想着过了几年,就算他们一家又回了京,王震球应该也忘了白琇。

    谁能想到,这回来之后,王震球不仅没忘,还更加过分。浑球儿这时候倒不一时晴一时雨、揪辫子丢虫子的,瞧着竟对秀秀有几分“珍爱”之意,可更让人心惊胆颤。

    白老爷急啊,他对天发誓他绝没有卖女儿换青云路的想法。他就这么一个闺女,只想她平平安安一生。

    他又怕侯府那边以为秀秀是那等攀附的女子,特意找侯爷说清。

    那边镇西侯也愁啊。

    他们家是军功晋身的新贵,往上三代也是泥腿子,所以镇西侯私心里是想聘一位世家贵女回来的。再说了,就算五姓七望的贵女娶不了,侯夫人的位子也落不到白家姑娘身上。

    要人家独生女儿做妾,镇西侯也觉得不合适。

    可他没办法管住现在的王震球。

    他这儿子长得一等一的俊、脑子聪明、天赋又高,学什么都快、做什么都上手,但这性子却是个混世魔王。幼时还能约束几分,大了王震球不知道怎么被圣上看重了,私底下办的差事连他这个父亲也不知晓。

    王震球翅膀已是硬了一半,做些出格的事镇西侯也无法说他。

    于是就这么纠纠缠缠下来。

    白琇将要及笄,白老爷四处打听合适青年的事儿镇西侯也知道,心中叹了一回了白家是老实的,指点他往京外寻去。京城里的媒人估计都被球儿训过了,放了风声出去,哪个人家敢上门说亲。

    白老爷得了指点,心中闷闷不乐。

    他和妻子哪里舍得让女儿远嫁,但留在京里是死路一条,所以只能捏着鼻子开始寻摸。

    他休沐日找同僚出去吃茶,有意无意说起儿女亲事来。

    有几个合适的,他记在心中,还要托妻子进一步和内眷打听。

    白老爷心下稍定,起身更衣,在垂花门前遇到了一个个儿高的青年。

    青年肩宽体阔,着靛蓝直裰,佩青玉冠,眉目清朗,自有一股浩然之气,打眼一看还以为是个道士。他见到白老爷,上前行了个子辈的大礼。

    “小子王也,在家中行三,拜见白世叔。”

    白老爷莫名其妙地把人扶起来,“使不得使不得。这位王家小哥,你是不是认错人了,我好像没见过你。”为了白琇的婚事,白老爷把周边适龄的青年人都摸了个清楚,这“世侄”他肯定他没见过的。

    青年一笑,朗朗如日月入怀,把自己的来历说了个分明。白老爷的脚就一软,那个王家的人

    等王也说要求娶他家秀秀的时候,白老爷的脚就更软了。

    太原王家,还是本家的公子,按理说宗室女、不不不,这些人连公主也看不上呢,怎么会来提白家的亲

    白琇拿着风筝,坐在板凳上,听她爹絮絮叨叨重复王也的话。

    这些话,王也当时也和她说过,无非是王也父母的态度和他之后的打算,王也保证白琇嫁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背后的王家。

    白琇摩挲着细细凉凉的竹骨,这风筝是王也新做的,拜托她爹捎给她。

    白琇轻声问“爹,你是怎么想的”

    她爹肯定是愿意的,不然不会帮王也带风筝给她。

    白老爷看着女儿,舒了一口气,道“本来那样的人家,我们怎么高攀得上。但王公子话说得那样,我见着他心是很诚的,加上你们两个确实有些缘法”

    “我回家路上也思量着,如果能结亲也好。是那个王家出来的公子,你留在京城也无妨了。”白老爷含了半句话咽下去。

    这门亲除了对方家里的门槛实在太高,高得让人心肝儿颤之外,可以说是样样合意的。王也似乎喜欢极了女儿,以正妻聘之,人品相貌他看过之后也挑不出错,何况王也还承诺不会让白琇受那些高门的规矩。

    这简直是天生掉下来的馅饼。

    “我也是在山上野惯了的,自己都不耐烦那些,哪能叫秀秀、啊不是、白姑娘受这个罪。”那时青年挠挠后颈,不好意思地说。

    见白琇不答话,白老爷和妻子面面相觑,还是白夫人小声开了口,问“秀秀,你不会是不会是在想着小侯爷吧”

    “没有。”白琇即答,她闭了闭眼,把那张秀丽的脸抛到脑后去。

    “唉”白老爷叹了一声,“要是小侯爷有个兄弟,侯爷兴许”

    王家不管束王也除了因为他从小出家,也是因为他上面还有两个哥哥,王也不是承嗣挑梁的。

    “爹,我说我对小侯爷没心思的。”白琇重复了一遍,她抱着风筝,不去看脚边笸箩里的荷包。

    白老爷不欲惹她生气,又说“王公子说,如果有缘,明天或许能在紫金寺和王夫人一起喝杯茶。”

    第二天,白琇和她娘都换上了新衣裳,钗环发簪都细细打理过,套了驴车往紫金寺上香去。

    紫金寺是京外的一座名寺,白夫人常常去拜菩萨。

    这次话里说是“有缘或许”,其实是王也的母亲找由头想瞧瞧白琇和白家人。就算王也能做大部分主,但也没有亲家母不见一面就定下来的道理。

    白琇还好,白夫人却紧张极了。她见过最高贵的贵妇大概就是侯夫人,这次可是太原王氏的当家主母,五姓七望的宗妇比皇后娘娘都不差着什么呢。她可不想丢了女儿的脸。

    进了紫金寺,挨个儿拜拜佛,便出来一个眉清目秀的小沙弥引她们去喝茶。

    禅房外有两名容颜娟好的丫头守着,见了白琇和白夫人,端端正正地行礼,抿唇一笑,请她们进去。

    禅房里燃着檀香,一位富态的夫人站起身,见了她们便笑。

    王也的母亲和善极了,什么规矩气度一应不理,只拉了白琇的手,给她套了一只圆润油亮的贵妃镯。

    “我这个儿子真是让我操碎了心,原以为他这辈子就在山上清修了,没想到遇着了白姑娘”王夫人拍拍白琇的手,说起这些年的心酸。

    白夫人本来是抱着受点冷话也无妨的心态,没成想王夫人这么热情,倒叫她受宠若惊了。

    她还是坚持让白琇行了二拜六叩的礼,王夫人笑着说是个知礼可心的孩子。

    续过一轮茶,白夫人的胆子也渐渐放开了,和王夫人热络起来,她有意探听王也的情况,毕竟她这边是嫁女,担着的心比娶妻多得多。

    这时王夫人说,白琇在这里呆着无趣,不如去寺庙中逛逛。

    白琇以为她们是有什么不方便自己听的话,于是行了礼,跟着一个丫鬟走了出去。

    结果那丫鬟带着她去了后边,王也就站在那里。

    白琇从放风筝那天王也直言求娶之后就没见过他,此时一见,脸上竟然不自觉地发起热来。

    许是因为和母亲出门,王也今天打扮光鲜,锦袍玉冠一个不少,像个世家子了。

    王也看白琇脸红了,摇摇头,“这都多少天了,准话儿没有就算了,害羞劲儿都没过去。”

    白琇走到他面前,压低声音说“谁让你去找我爹的”

    王也就笑了,他伸手把白琇头上沾的一片草叶拿开,“白长史对我可还满意我心里第一挂心的是你的答复,第二挂心的就是你爹的了。”

    “不满意。”白琇气道,又添了一句,“我也不满意。”

    “那是哪里不满意了,我改还不行么。”王也的眉目浸在融融的日光中,温柔地像要和光化为一体。他说“改完了你就嫁给我。”

    白琇的呼吸在刹那都停止了,她袖中那枚铜钱似乎化成了兔子,在胸腔里不断蹦跶,要把她的胸骨撞碎了。

    她眨了眨眼,眼睛水润润的。

    “我带你去个地方。”王也想捏捏她的脸,但碍于丫鬟和僧人,只能忍下手痒。

    白琇还道王也会带她去紫金寺什么好风景的地方,但王也居然把丫鬟支开,带她偷偷溜出了寺,还租了一头毛驴,他们就这么往城里回去了

    说王也不讲规矩吧,他其实也很听父母的话;说他讲规矩吧,又常常做出这种随心所欲的事来。

    不和长辈说一声就跑是一件,不管不顾地直接去和她爹提亲就是另一件。

    “别担心,我娘还会在那里吃顿斋饭呢。”王也牵着驴,白琇侧身坐在驴背上。

    他们这看起来倒像是京郊田户上去城里玩的小夫妻。

    白琇已经看到第三对像他们这样的,妻子带着帷帽坐驴上,丈夫就在前面牵着绳,一齐慢悠悠地在土路上走着。

    有一双还和他们搭话,问他们是哪里来的,结果看到王也腰带上那一应玉勾环佩,就自己收了声走了。

    还百思不得其解“好好的公子小姐为什么要骑着驴回城”马车不香么。

    白琇不自在,想下去,王也笑着说“你这鞋新做的吧,别被土弄脏了。”

    白琇在驴背上晃着脚,“您的鞋可比我贵多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一人之下]空山有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高堡尤比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高堡尤比克并收藏[一人之下]空山有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