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023 (1/2)
“什么样的人”乔治远目,对比了一下印象中电影中的高冷形象和现实中的小豆丁,“大概就是个傲娇吧”
具体傲娇是啥意思,乔治也没解释,反正这词心领神会比较合适。
埃德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过了两天,乔治他们看到了样本,用的纸张仿羊皮纸,优雅大方,连乔治绘制的现代化的插画也被淡黄色的色调映衬得有点古典的感觉,文字边框用金银花的叶子的形状围了一圈,简洁中透着一丝俏皮。
因为是一个一共才3万字左右的小故事,就算用的纸比较厚实,摸上去也只觉得手感好,不会觉得沉。
再加上是按照乔治要求的做的,没有做那种和正式的书一样大小的规格,而是做成了横长竖窄的口袋书的样子,放在手里看上去就跟横着放的手机差不多。
乔治满意地点点头,花了2英镑下单了500份。等印刷完成之后就可以让埃德文过来拿,按照老规矩,其中20本是要捐献给切斯菲尔德的市图书馆的,所以最后乔治他们能拿到手的是480份,他们拿的是没有装订好的版本,可以直接一张一张拆分开的。
罗比在固定捐献的时间拿着一大摞新书到市图书馆,图书馆的管理员们都是他的老朋友,看到罗比上门,笑着打招呼说“罗比,又来砌砖啊。”
因为罗比所在的印书厂没有什么畅销书,每次送过来的都是没人看没人借的,书挨地紧紧地一点都不会倒,堆在最底层就好像一堵矮墙一样,因此他们都笑称罗比每次来送书都是给墙添砖加瓦,砌砖来的。
罗比无奈地笑了笑,没办法啊,受欢迎的作家少啊,稍微有点名气的都跑到伦敦的大出版社去了,哪个有才气的会跑到他们这儿来投稿。
他的工资也是跟卖出作品的销售量挂钩的,以为他不愿意多赚钱吗。不过这种笑话他都已经听习惯了,而且本来就是事实,因此罗比的心中没有半点波澜。
他把手里一沓本子放在桌上,拆开,“黑暗咆哮,神秘心脏,盲人的眼睛,草莓女生团海的尖叫”
“等等,草莓女生团”图书馆管理员惊讶地重复了一遍,“什么,没说错吗不是失踪的贵族小姐或者暗夜迷情之类的怎么会有人起这样的名字。”
把食物放在书籍的名字上,又不是菜谱,真是太可笑了。
罗比拿起那个小小的册子,有点无奈地说,“就是一个有钱人随手写的,根本没花时间精力,又固执得很,一点不听劝,所以才起了这么不上心的名字。”
本来图书馆管理员看到别致的本子设计已经想要拿起来看一眼了,听了这话随手翻了一下又放下了,估计就是一个新手写的乱七八糟没文采的故事,还是不要辣自己的眼睛了,封面和插图倒是挺好看的,但和罗比说的一样,没有坟地,没有月夜,没有血族,只是几个女孩子在逛街、吃东西的样子,太日常了,没有什么现在流行的点。
像往常一样,这些书被堆在了图书馆最里层书架的最底层,原来放在最底层的那一排拿出来通通风晒晒光。
在乔治写书、协商印制、出版的过程中,西街别墅的改造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装修这件事乔治也不是很有经验,最重要的是他有点担心现在的工艺水平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但城里的工匠们非常地尽心尽责,乔治划定的规格、图样不差分毫地做了出来。
他们这些在本地工作的工匠,非常注重客户的需求,不然做的不好,客户不满意到处一说,名声就要坏掉了,因此自然非常上心,有什么客户要求的模具做不出来的东西,就手工完成,也没有怨言。
别墅面朝大街的那一面墙胡桃木做的木色旧门被拆掉,准备用加固加厚的透明玻璃做成落地门;原本狭小的窗子打通,扩建,做成高21米,宽5米的大窗户,这里是准备做个展示用的橱窗。
外墙涂成不刺眼的白色,屋顶换成天蓝色的瓦砖,跟前面的绿草地极其相配,而且在一众青砖棕瓦的房子中特别显眼,哪怕从远处的街角处也能一转弯就映入眼帘,吸睛度满点。
内部的装修,主要就交给埃德文和原主人家剩下来的老仆人老威尔逊监工,这个老仆人从小在沃里克长大,不愿意跟着主人家去伦敦,就在这里帮他们看着产业,对于怎么跟工人们打交道,怎么按照主人的要求装修房子很在行,乔治就是到镇上来的时候看一下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对于工程的质量倒是没有什么不放心的,绝对不会有偷工减料的地方。
过了一个多月,天气正式开始热起来的时候,小别墅的装修终于差不多完成了。
为了庆祝小别墅装修完成和帕维亚出院,乔治特意从庄园里面请了假,跟埃德文他们一起吃晚饭庆祝,晚上也住在这里,算是暖暖房。
除了楼上的制作间,乔治还在楼下一个房间做了一个特制的比较矮一点的中式灶,另外因为中式菜的油烟比较大,特意开了很大的窗子散味散烟。
夏天吃素一点对身体好,吃太荤腻容易上火,除了一份配合英国人口味的蒸生蚝和孜然烤小羊排之外,乔治其他的做的都是素菜。
奥利弗晃进来探头探脑,“需要帮忙吗”
奥利弗现在脸上的伤已经完全褪下去了,露出清秀可爱的脸庞,他的性格很开朗活泼,虽然觉得乔治是自己的恩人,应该尊敬,但是因为乔治的年纪和与他相似的体量外貌,又加上乔治说过他和埃德文、自己、帕维亚一样是孤儿,总是不自觉地感觉乔治很亲近。
乔治比划了一下手上的刀“把放在那儿的土豆刮皮切成块吧。”
英国人热爱土豆,哥伦布从美洲把这种好种且高产的作物带回来之后,土豆就成为了英国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它处理起来极为方便,不需要繁琐的加工就能味道不错,对于不擅长研究烹饪的英国人来说简直是救星,炸鱼薯条更是被称为“国菜”。
想想看如果在大吃货国有哪种菜敢宣称是国菜的话,一定会被嘲笑脸大吧
果然,奥利弗熟练地说“要做炸鱼薯条吗”
“不是,做拔丝土豆。把土豆按照滚刀口的形状切。”
就算英国人民热爱土豆热爱到为它突破极限,恨不得发明一百八十种办法吃它,大吃货国也一定会有那一百八十一种。
奥利弗一脸茫然“拔丝土豆滚刀口”
乔治接过奥利弗手中切好皮的土豆,放在案板上示范了一遍,“这样。”土豆在乔治的手下利落地翻滚,被切成大小均等、形状相似的块状。
奥利弗惊叹了一声“好厉害”
他倒是没有疑惑乔治这手艺是哪里来的,听乔治说他是在伯爵的庄园做事,那比自己懂得多得多是再正常不过的。
拔丝是鲁菜的做法,发祥于山东,清代就已经相当知名,聊斋志异里有“而今北地兴揠果,无物不可用糖粘”的诗句,从水果类的
具体傲娇是啥意思,乔治也没解释,反正这词心领神会比较合适。
埃德文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过了两天,乔治他们看到了样本,用的纸张仿羊皮纸,优雅大方,连乔治绘制的现代化的插画也被淡黄色的色调映衬得有点古典的感觉,文字边框用金银花的叶子的形状围了一圈,简洁中透着一丝俏皮。
因为是一个一共才3万字左右的小故事,就算用的纸比较厚实,摸上去也只觉得手感好,不会觉得沉。
再加上是按照乔治要求的做的,没有做那种和正式的书一样大小的规格,而是做成了横长竖窄的口袋书的样子,放在手里看上去就跟横着放的手机差不多。
乔治满意地点点头,花了2英镑下单了500份。等印刷完成之后就可以让埃德文过来拿,按照老规矩,其中20本是要捐献给切斯菲尔德的市图书馆的,所以最后乔治他们能拿到手的是480份,他们拿的是没有装订好的版本,可以直接一张一张拆分开的。
罗比在固定捐献的时间拿着一大摞新书到市图书馆,图书馆的管理员们都是他的老朋友,看到罗比上门,笑着打招呼说“罗比,又来砌砖啊。”
因为罗比所在的印书厂没有什么畅销书,每次送过来的都是没人看没人借的,书挨地紧紧地一点都不会倒,堆在最底层就好像一堵矮墙一样,因此他们都笑称罗比每次来送书都是给墙添砖加瓦,砌砖来的。
罗比无奈地笑了笑,没办法啊,受欢迎的作家少啊,稍微有点名气的都跑到伦敦的大出版社去了,哪个有才气的会跑到他们这儿来投稿。
他的工资也是跟卖出作品的销售量挂钩的,以为他不愿意多赚钱吗。不过这种笑话他都已经听习惯了,而且本来就是事实,因此罗比的心中没有半点波澜。
他把手里一沓本子放在桌上,拆开,“黑暗咆哮,神秘心脏,盲人的眼睛,草莓女生团海的尖叫”
“等等,草莓女生团”图书馆管理员惊讶地重复了一遍,“什么,没说错吗不是失踪的贵族小姐或者暗夜迷情之类的怎么会有人起这样的名字。”
把食物放在书籍的名字上,又不是菜谱,真是太可笑了。
罗比拿起那个小小的册子,有点无奈地说,“就是一个有钱人随手写的,根本没花时间精力,又固执得很,一点不听劝,所以才起了这么不上心的名字。”
本来图书馆管理员看到别致的本子设计已经想要拿起来看一眼了,听了这话随手翻了一下又放下了,估计就是一个新手写的乱七八糟没文采的故事,还是不要辣自己的眼睛了,封面和插图倒是挺好看的,但和罗比说的一样,没有坟地,没有月夜,没有血族,只是几个女孩子在逛街、吃东西的样子,太日常了,没有什么现在流行的点。
像往常一样,这些书被堆在了图书馆最里层书架的最底层,原来放在最底层的那一排拿出来通通风晒晒光。
在乔治写书、协商印制、出版的过程中,西街别墅的改造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装修这件事乔治也不是很有经验,最重要的是他有点担心现在的工艺水平能不能满足他的要求。但城里的工匠们非常地尽心尽责,乔治划定的规格、图样不差分毫地做了出来。
他们这些在本地工作的工匠,非常注重客户的需求,不然做的不好,客户不满意到处一说,名声就要坏掉了,因此自然非常上心,有什么客户要求的模具做不出来的东西,就手工完成,也没有怨言。
别墅面朝大街的那一面墙胡桃木做的木色旧门被拆掉,准备用加固加厚的透明玻璃做成落地门;原本狭小的窗子打通,扩建,做成高21米,宽5米的大窗户,这里是准备做个展示用的橱窗。
外墙涂成不刺眼的白色,屋顶换成天蓝色的瓦砖,跟前面的绿草地极其相配,而且在一众青砖棕瓦的房子中特别显眼,哪怕从远处的街角处也能一转弯就映入眼帘,吸睛度满点。
内部的装修,主要就交给埃德文和原主人家剩下来的老仆人老威尔逊监工,这个老仆人从小在沃里克长大,不愿意跟着主人家去伦敦,就在这里帮他们看着产业,对于怎么跟工人们打交道,怎么按照主人的要求装修房子很在行,乔治就是到镇上来的时候看一下有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的地方,对于工程的质量倒是没有什么不放心的,绝对不会有偷工减料的地方。
过了一个多月,天气正式开始热起来的时候,小别墅的装修终于差不多完成了。
为了庆祝小别墅装修完成和帕维亚出院,乔治特意从庄园里面请了假,跟埃德文他们一起吃晚饭庆祝,晚上也住在这里,算是暖暖房。
除了楼上的制作间,乔治还在楼下一个房间做了一个特制的比较矮一点的中式灶,另外因为中式菜的油烟比较大,特意开了很大的窗子散味散烟。
夏天吃素一点对身体好,吃太荤腻容易上火,除了一份配合英国人口味的蒸生蚝和孜然烤小羊排之外,乔治其他的做的都是素菜。
奥利弗晃进来探头探脑,“需要帮忙吗”
奥利弗现在脸上的伤已经完全褪下去了,露出清秀可爱的脸庞,他的性格很开朗活泼,虽然觉得乔治是自己的恩人,应该尊敬,但是因为乔治的年纪和与他相似的体量外貌,又加上乔治说过他和埃德文、自己、帕维亚一样是孤儿,总是不自觉地感觉乔治很亲近。
乔治比划了一下手上的刀“把放在那儿的土豆刮皮切成块吧。”
英国人热爱土豆,哥伦布从美洲把这种好种且高产的作物带回来之后,土豆就成为了英国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它处理起来极为方便,不需要繁琐的加工就能味道不错,对于不擅长研究烹饪的英国人来说简直是救星,炸鱼薯条更是被称为“国菜”。
想想看如果在大吃货国有哪种菜敢宣称是国菜的话,一定会被嘲笑脸大吧
果然,奥利弗熟练地说“要做炸鱼薯条吗”
“不是,做拔丝土豆。把土豆按照滚刀口的形状切。”
就算英国人民热爱土豆热爱到为它突破极限,恨不得发明一百八十种办法吃它,大吃货国也一定会有那一百八十一种。
奥利弗一脸茫然“拔丝土豆滚刀口”
乔治接过奥利弗手中切好皮的土豆,放在案板上示范了一遍,“这样。”土豆在乔治的手下利落地翻滚,被切成大小均等、形状相似的块状。
奥利弗惊叹了一声“好厉害”
他倒是没有疑惑乔治这手艺是哪里来的,听乔治说他是在伯爵的庄园做事,那比自己懂得多得多是再正常不过的。
拔丝是鲁菜的做法,发祥于山东,清代就已经相当知名,聊斋志异里有“而今北地兴揠果,无物不可用糖粘”的诗句,从水果类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