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儿娘只能指望你了。”
姜氏死死抓着安舒的手, 听闻安屈和出事,她求告无门,连具体是什么事情都无人与她细说,安屈和被抓到何处也不得而知。
去问永澜侯,他只不耐烦的让她回房待着不要添乱。
安舒回握, “娘你别着急, 先说说是怎么回事。”
姜氏知道的并不多,是雪姨娘来找她, 说安屈和打死了安国公世子的独子,老安国公震怒, 要让安屈和偿命。
她心里一急, 就去找永澜侯问询,谁知碰了壁, 只能来镇北王府找安舒夫妇求助。
凤北诀听完,叫来秦训, “你去打探一下安国公世孙被打一事。”
而后看向姜氏,“岳母莫要惊慌, 事发突然, 待打探清楚细节再说。”
凤北诀答应出面, 姜氏心中定了定, “多谢王爷, 阿和是个好孩子,一向尊礼守法,是不可能动手将别人打死的。”
安舒眉头紧锁, “安国公世孙,可是裴文曜”
提起安国公世孙,她好像有些印象,在原文小说中读过裴文曜这个名字,是个炮灰配角,一个色欲熏心的纨绔,成天欺男霸女不学无术。
她看了无数小说,能够记住这么个炮灰,是因为这个人死法儿奇特。
裴文曜奸污过一个女子,导致女子不甘受辱投井自尽,而那个女子,是与安宁要好的闺蜜,但裴文曜没有受到惩罚,依然活得风生水起,甚至看上安宁想要求娶。
安宁自然不会答应,还羞辱了裴文曜一番,裴文曜因此怀恨在心,总想报复安宁,最后被安宁设计,烂了裆下之物,最后不治身亡,也算是遭到报应。
凤北诀问道“怎么王妃认识此人”
他苏醒之后,特意研看了京城勋贵的族谱与关系牵扯,知道安国公府有一个被宠坏的独苗世孙。
安舒打了个马虎眼,“上次娘亲与我说过,安国公府的世孙求娶安宁,安宁看不上,而且后宅无聊,多多少少听过一些他的传言。”
姜氏脸色突然变得难看,嘴唇颤抖,“舒儿你说会不会正是因为阿和是个好孩子,才会去打那裴文曜就是我说起安宁连安国公世孙都看不上那日,回去的路上,阿和与我说了裴文曜的劣迹,言谈中十分不齿。”
“娘你先别慌,裴文曜比阿和年长两岁有余,阿和就算与他争执打起来,也不太可能直接将他打死的。”
安舒心里没底,在原文中,她最后众叛亲离,安宁让安屈和一次次看到她作恶,所以安屈和对她这个亲姐失望透顶,转而与安宁姐弟情深,与安宁的兄长兄友弟恭,同心协力将永澜侯府发扬光大。
以安屈和的性格,确实很有可能看不惯裴文曜,从而见义勇为。
凤北诀只坐在一旁,看安舒宽慰姜氏。
秦训办事效率极高,不出半日便回转,将打探到的事一一上报。
“安国公世孙裴文曜,没死,但裆下被砸烂,人昏迷不醒,随时可能咽气。”
姜氏心中升起一丝希望,“他没死怎么能让我们阿和偿命”
安舒摸摸姜氏手背,“先别急,听他说完。”
秦训接着汇报,但越说,姜氏心就越往下沉,因为现有的一切都对安屈和不利。
安屈和与裴文曜同为监生,同窗皆知二人间有些龃龉,时常唇枪舌剑,近日更是因为裴文曜调戏徐侍郎的小女儿,安屈和打抱不平,两人大打出手。
裴文曜出事后,老安国公发难,安屈和被抓进了大理寺,承认自己曾与裴文曜动手,但没有承认下重手砸坏子孙根。
姜氏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这可如何是好哪个挨千刀的,敢做就要敢当,把我们阿和拉来顶罪算什么”
“总会有办法的,先设法见见阿和,查清楚事情真相。”安舒心底是偏向安屈和的,主要是这个弟弟对她还不错,为人也正直。
凤北诀适时接话,“若想见他,我可以帮忙。”
“那太好了多谢王爷”姜氏感激涕零,她特别想见安屈和,但又怕贸然求镇北王帮忙会让安舒难做。
安舒感激的看了凤北诀一眼,又对姜氏道“娘,今天时辰差不多,就别回永澜侯府了,在这里歇息吧,等见了阿和再说。”
“嗯。”
姜氏轻轻点头,从前她的主心骨是永澜侯,再不济还有安屈和这个儿子,如今安屈和被扣押,永澜侯也对她不耐不烦,好在还有女儿女婿帮衬着。
安舒扶着姜氏下去,让青釉带人收拾好依兰苑的屋子,姜氏暂时住在此处。
姜氏看安舒身边只跟着一个小丫鬟,不禁问道“娘看镇北王对你很不错,不止会惦记着买礼物回门,还帮你治安宁出气,怎的你身边连几个体面的丫头都没有”
安舒看了看青釉,“不是王爷不给我体面丫鬟,以前有翠珠领着,这几个小丫头也够用了,多了反而累赘,如今翠珠走了,望靠几个小丫头确实有些吃力。”
安舒当初选青釉陶彩几人,正是看中她们年纪小性子木,使唤起来顺手又不多事,但当时有翠珠,翠珠懂得使唤她们去干活,所以安舒很轻松。
现在翠珠走了,凡事都要安舒亲自盯着,青釉年纪大些,相对机灵,却也没有什么主见。
说起翠珠,安舒总是情绪低迷,姜氏安慰道“别想太多,翠珠只是去天上过好日子了,这辈子投生成个丫鬟有什么好的不如早点开始下辈子。”
“我知道。”安舒笑笑。
姜氏见安舒笑了,便摸摸她的头,“翠珠有舒儿这么好的主子,是她的福气,她肯定希望你好好过活。”
“嗯。”
姜氏又道“舒儿,你是镇北王妃,不应该输了排场,不然旁人会以为你不得镇北王宠爱,从而看不起你,所以身边的丫头该有还是得有,选两个得力的大丫鬟,再有四个二等丫鬟,加上这几个小丫鬟,不多不少刚好够用,不会觉得累赘,也不会失了镇北王妃的体面。”
“好,我知道了,等阿和的事了,我便听娘的,选几个大丫鬟跟在身边伺候。”
安舒应下来,眼下镇北王府很干净,不用再防着所有人,选几个机灵的丫鬟带着青釉几人也好。
照顾姜氏歇下,安舒回到长辉院,顺道洗了个澡才回屋。
凤北诀早已洗漱完毕,半倚在床头看书,见安舒沐浴归来,便放下书起身,拿来吸水棉巾为安舒擦头发。
安舒已然习惯了,自从她交代镇北王要擦干头发睡觉,镇北王就会亲自为她擦头发。
倒也不像擦他自己一样用力胡搓,动作轻柔越来越娴熟。
安舒心里惦记安屈和的事,但她毫无头绪,“王爷,你说到底是不是阿和将裴文曜打到重伤昏迷”
凤北诀手上动作顿了顿,道“本王不知。”
安舒靠在椅子上,止不住的叹气,“唉我心里也没谱,按理来说是不应该的,但阿和毕竟太年轻了,十四五岁,正是气盛的年纪,难免会冲动,冲动就容易失去理智,失手把人打成重伤也不是不可能。”
凤北诀没有说话,默默给安舒擦着头发。
安舒又叹了口气,“你说如果真是阿和失手把人打成重伤的该怎么办有老安国公发难,阿和必然要受到惩罚,若罚得重了,阿和受牢狱之灾,我娘肯定会很难过,虽然那裴文曜不是个东西,但我希望他命大一点,好好撑住千万别死,不然阿和可能真的要去偿命。”
明知发愁没用,她也会劝姜氏不要着急,但架不住脑子胡思乱想,也不知大鸣量刑标准如何,有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安舒转脸,揪住凤北诀衣袖,“王爷,我从未求过你什么,但这次我求你,一定要设法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凤北诀为安舒擦干了头发,仔细将棉巾折得整整齐齐放在一旁,不答反问“舒儿,你信我么”
安舒看着凤北诀好一会儿,问“信你什么”
凤北诀坐到安舒对面,认真道“信我会处理好一切。”
安舒点头,“我信。”
她不得不信,镇北王无疑是文韬武略之人,思路清晰出手果决,让毅亲王焦头烂额。
原文中,凤安瑾独自一人都能成为反派,与男主角斗得势均力敌,如今有镇北王相助,两相加持,没理由落败。
而且,凤霄羽是一朵冰山雪莲,夺权皆因为安宁。
在安宁重生前,有原主在其中作祟,导致二人变成怨偶,所以凤霄羽没有因为安宁与凤安瑾针锋相对,也就没有夺权称帝,反而劝告毅亲王名不正则言不顺,历朝历代摄政王都没有好下场,趁事发之前当了个闲散王爷。
翠珠死的那天,安宁指责她到凤霄羽面前告状,让凤霄羽以为安宁是个恶毒女人,表明凤霄羽已对安宁生出了间隙。
镇北王又送了一个安然去摄政王府,凤霄羽和安宁,极有可能走上一世的老路,渐行渐远,没有什么“为她揭竿而起,许她江山为聘”的戏码。
安舒捋清楚其中因果,其实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如果安宁这次重生走了上一世的老路,那她会不会心生怨念再重生一回
禁止套娃
姜氏死死抓着安舒的手, 听闻安屈和出事,她求告无门,连具体是什么事情都无人与她细说,安屈和被抓到何处也不得而知。
去问永澜侯,他只不耐烦的让她回房待着不要添乱。
安舒回握, “娘你别着急, 先说说是怎么回事。”
姜氏知道的并不多,是雪姨娘来找她, 说安屈和打死了安国公世子的独子,老安国公震怒, 要让安屈和偿命。
她心里一急, 就去找永澜侯问询,谁知碰了壁, 只能来镇北王府找安舒夫妇求助。
凤北诀听完,叫来秦训, “你去打探一下安国公世孙被打一事。”
而后看向姜氏,“岳母莫要惊慌, 事发突然, 待打探清楚细节再说。”
凤北诀答应出面, 姜氏心中定了定, “多谢王爷, 阿和是个好孩子,一向尊礼守法,是不可能动手将别人打死的。”
安舒眉头紧锁, “安国公世孙,可是裴文曜”
提起安国公世孙,她好像有些印象,在原文小说中读过裴文曜这个名字,是个炮灰配角,一个色欲熏心的纨绔,成天欺男霸女不学无术。
她看了无数小说,能够记住这么个炮灰,是因为这个人死法儿奇特。
裴文曜奸污过一个女子,导致女子不甘受辱投井自尽,而那个女子,是与安宁要好的闺蜜,但裴文曜没有受到惩罚,依然活得风生水起,甚至看上安宁想要求娶。
安宁自然不会答应,还羞辱了裴文曜一番,裴文曜因此怀恨在心,总想报复安宁,最后被安宁设计,烂了裆下之物,最后不治身亡,也算是遭到报应。
凤北诀问道“怎么王妃认识此人”
他苏醒之后,特意研看了京城勋贵的族谱与关系牵扯,知道安国公府有一个被宠坏的独苗世孙。
安舒打了个马虎眼,“上次娘亲与我说过,安国公府的世孙求娶安宁,安宁看不上,而且后宅无聊,多多少少听过一些他的传言。”
姜氏脸色突然变得难看,嘴唇颤抖,“舒儿你说会不会正是因为阿和是个好孩子,才会去打那裴文曜就是我说起安宁连安国公世孙都看不上那日,回去的路上,阿和与我说了裴文曜的劣迹,言谈中十分不齿。”
“娘你先别慌,裴文曜比阿和年长两岁有余,阿和就算与他争执打起来,也不太可能直接将他打死的。”
安舒心里没底,在原文中,她最后众叛亲离,安宁让安屈和一次次看到她作恶,所以安屈和对她这个亲姐失望透顶,转而与安宁姐弟情深,与安宁的兄长兄友弟恭,同心协力将永澜侯府发扬光大。
以安屈和的性格,确实很有可能看不惯裴文曜,从而见义勇为。
凤北诀只坐在一旁,看安舒宽慰姜氏。
秦训办事效率极高,不出半日便回转,将打探到的事一一上报。
“安国公世孙裴文曜,没死,但裆下被砸烂,人昏迷不醒,随时可能咽气。”
姜氏心中升起一丝希望,“他没死怎么能让我们阿和偿命”
安舒摸摸姜氏手背,“先别急,听他说完。”
秦训接着汇报,但越说,姜氏心就越往下沉,因为现有的一切都对安屈和不利。
安屈和与裴文曜同为监生,同窗皆知二人间有些龃龉,时常唇枪舌剑,近日更是因为裴文曜调戏徐侍郎的小女儿,安屈和打抱不平,两人大打出手。
裴文曜出事后,老安国公发难,安屈和被抓进了大理寺,承认自己曾与裴文曜动手,但没有承认下重手砸坏子孙根。
姜氏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这可如何是好哪个挨千刀的,敢做就要敢当,把我们阿和拉来顶罪算什么”
“总会有办法的,先设法见见阿和,查清楚事情真相。”安舒心底是偏向安屈和的,主要是这个弟弟对她还不错,为人也正直。
凤北诀适时接话,“若想见他,我可以帮忙。”
“那太好了多谢王爷”姜氏感激涕零,她特别想见安屈和,但又怕贸然求镇北王帮忙会让安舒难做。
安舒感激的看了凤北诀一眼,又对姜氏道“娘,今天时辰差不多,就别回永澜侯府了,在这里歇息吧,等见了阿和再说。”
“嗯。”
姜氏轻轻点头,从前她的主心骨是永澜侯,再不济还有安屈和这个儿子,如今安屈和被扣押,永澜侯也对她不耐不烦,好在还有女儿女婿帮衬着。
安舒扶着姜氏下去,让青釉带人收拾好依兰苑的屋子,姜氏暂时住在此处。
姜氏看安舒身边只跟着一个小丫鬟,不禁问道“娘看镇北王对你很不错,不止会惦记着买礼物回门,还帮你治安宁出气,怎的你身边连几个体面的丫头都没有”
安舒看了看青釉,“不是王爷不给我体面丫鬟,以前有翠珠领着,这几个小丫头也够用了,多了反而累赘,如今翠珠走了,望靠几个小丫头确实有些吃力。”
安舒当初选青釉陶彩几人,正是看中她们年纪小性子木,使唤起来顺手又不多事,但当时有翠珠,翠珠懂得使唤她们去干活,所以安舒很轻松。
现在翠珠走了,凡事都要安舒亲自盯着,青釉年纪大些,相对机灵,却也没有什么主见。
说起翠珠,安舒总是情绪低迷,姜氏安慰道“别想太多,翠珠只是去天上过好日子了,这辈子投生成个丫鬟有什么好的不如早点开始下辈子。”
“我知道。”安舒笑笑。
姜氏见安舒笑了,便摸摸她的头,“翠珠有舒儿这么好的主子,是她的福气,她肯定希望你好好过活。”
“嗯。”
姜氏又道“舒儿,你是镇北王妃,不应该输了排场,不然旁人会以为你不得镇北王宠爱,从而看不起你,所以身边的丫头该有还是得有,选两个得力的大丫鬟,再有四个二等丫鬟,加上这几个小丫鬟,不多不少刚好够用,不会觉得累赘,也不会失了镇北王妃的体面。”
“好,我知道了,等阿和的事了,我便听娘的,选几个大丫鬟跟在身边伺候。”
安舒应下来,眼下镇北王府很干净,不用再防着所有人,选几个机灵的丫鬟带着青釉几人也好。
照顾姜氏歇下,安舒回到长辉院,顺道洗了个澡才回屋。
凤北诀早已洗漱完毕,半倚在床头看书,见安舒沐浴归来,便放下书起身,拿来吸水棉巾为安舒擦头发。
安舒已然习惯了,自从她交代镇北王要擦干头发睡觉,镇北王就会亲自为她擦头发。
倒也不像擦他自己一样用力胡搓,动作轻柔越来越娴熟。
安舒心里惦记安屈和的事,但她毫无头绪,“王爷,你说到底是不是阿和将裴文曜打到重伤昏迷”
凤北诀手上动作顿了顿,道“本王不知。”
安舒靠在椅子上,止不住的叹气,“唉我心里也没谱,按理来说是不应该的,但阿和毕竟太年轻了,十四五岁,正是气盛的年纪,难免会冲动,冲动就容易失去理智,失手把人打成重伤也不是不可能。”
凤北诀没有说话,默默给安舒擦着头发。
安舒又叹了口气,“你说如果真是阿和失手把人打成重伤的该怎么办有老安国公发难,阿和必然要受到惩罚,若罚得重了,阿和受牢狱之灾,我娘肯定会很难过,虽然那裴文曜不是个东西,但我希望他命大一点,好好撑住千万别死,不然阿和可能真的要去偿命。”
明知发愁没用,她也会劝姜氏不要着急,但架不住脑子胡思乱想,也不知大鸣量刑标准如何,有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
安舒转脸,揪住凤北诀衣袖,“王爷,我从未求过你什么,但这次我求你,一定要设法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
凤北诀为安舒擦干了头发,仔细将棉巾折得整整齐齐放在一旁,不答反问“舒儿,你信我么”
安舒看着凤北诀好一会儿,问“信你什么”
凤北诀坐到安舒对面,认真道“信我会处理好一切。”
安舒点头,“我信。”
她不得不信,镇北王无疑是文韬武略之人,思路清晰出手果决,让毅亲王焦头烂额。
原文中,凤安瑾独自一人都能成为反派,与男主角斗得势均力敌,如今有镇北王相助,两相加持,没理由落败。
而且,凤霄羽是一朵冰山雪莲,夺权皆因为安宁。
在安宁重生前,有原主在其中作祟,导致二人变成怨偶,所以凤霄羽没有因为安宁与凤安瑾针锋相对,也就没有夺权称帝,反而劝告毅亲王名不正则言不顺,历朝历代摄政王都没有好下场,趁事发之前当了个闲散王爷。
翠珠死的那天,安宁指责她到凤霄羽面前告状,让凤霄羽以为安宁是个恶毒女人,表明凤霄羽已对安宁生出了间隙。
镇北王又送了一个安然去摄政王府,凤霄羽和安宁,极有可能走上一世的老路,渐行渐远,没有什么“为她揭竿而起,许她江山为聘”的戏码。
安舒捋清楚其中因果,其实心里一直有一个疑问,如果安宁这次重生走了上一世的老路,那她会不会心生怨念再重生一回
禁止套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