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北诀上朝, 位列班首,站在了内阁大臣之前,与毅亲王并排。
众臣正为皇帝大选的事争执,要为凤安瑾选一位贤良淑德的皇后。
阁臣萧正清提议镇国将军的嫡女,镇国将军乃忠良之后, 如今南疆乱党四起, 正靠他率兵平乱,他的嫡长女李心婉开年将将及笄, 品行端庄,无论出身还是外貌都衬得起皇后之位。
而另一拨人, 极力举荐安国公嫡孙女。
两拨人就两位女子的样貌与行为举止展开辩论, 极力从对方举荐的女子身上找缺点,从脸上有痣说到坊间传言脚臭。
却绝口不提两位女子背后牵扯的家族势力。
阁臣萧正清, 是辅臣之一,也是太后萧依秋的父亲, 凤安瑾的外公。
他举荐镇国将军之女,是看中镇国将军手中的权力。
近年北境有凤北诀镇守, 相对安稳, 南疆却大大小小的战乱不断, 镇国将军奉命平乱, 手中自然有兵有权。
而且镇国将军一心为国, 这些年一直专心打仗,没有参与朝堂党派站队,将他的嫡女册封为后, 他便只能与凤安瑾站在一处,对毅亲王是个不小的威慑。
而另一人选,安国公嫡孙女,背后是安国公府,听上去极为体面,但手中并无实权。
安国公府本为世家大族,但世袭数代人已逐渐衰败,时至今日,在朝中担任实职的族人,只有一个工部侍郎,为老安国公次子。
说白了,萧正清为亲外孙考虑,想借封后的机会,给凤安瑾拉一个助力,而毅亲王一派,只想让凤安瑾娶个体面却无甚大用的皇后。
原本凤北诀昏迷,萧正清举步维艰,毅亲王独揽大权,凤安瑾的皇后,乃至后宫嫔妃,毅亲王都暗地里定下了人选,大选,只是做个样子。
结果凤北诀一朝苏醒,雷厉风行剪除毅亲王数个党羽,接手禁军统领权,打乱了朝中局势,萧正清得以施展,临时将选后一事搬到台面上讲。
凤北诀听众人吵得差不多,道“只要是人,便有缺点,二位女子皆出身清白,不如让皇上自己选。”
毅亲王拱手,“说得不错,是人都有缺点,皇上年轻,难免冲动以貌取人,所以才需要这满朝百官。”
凤北诀反问“那你们各执己见要吵到什么时候既然没有定论,不如先不下定论,让二位女子去参加大选,大选历来严格,当面对比,有了对比便见真章,谁胜出谁封后,比你们在这里吵嘴有用。”
“镇北王殿下说得有理。”萧正清立马附和。
内府司给凤安瑾送的画像里,根本就没有镇国将军之女,毅亲王一开始就不打算将李心婉列在大选名单中。
“老臣也觉得此举可行。”阁臣之首赵常兴道。
赵常兴已年近八十,是三朝元老,天庆帝时期就是内阁大臣,是天庆帝最信任的阁臣,遗旨都是交给他来宣读,熬了三个皇帝,熬到如今首辅的位置。
赵常兴一直是毅亲王拉拢的首要目标,但赵常兴从不表态,像一只缩在龟壳里的老乌龟,让人无处下手。
毅亲王与萧正清相争良久,没有一人能撬开老乌龟的壳,如今老乌龟却突然赞同凤北诀的提议,着实令人惊讶。
凤北诀却波澜不惊,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赵常兴看一眼凤北诀,心里默默叹息,他这辈子最在意的,便是这身前身后的清名,一辈子克勤克己尽忠职守,唯独做过一件不可说的事。
这件事,他以为自己做得很完美,以为自己会将此事带进坟墓,没想到凤北诀会找上门来。
原来凤北诀一直都知道,而且手握证据,只要求他帮忙镇压毅亲王的狼子野心,便帮他守住他经营了一辈子的清名,待事了,准他告老还乡名留青史。
他答应了,或者说,不得不答应。
首辅发话,争吵平息下去,凤安瑾一锤定音,将两位皇后人选都纳入大选名单。
哪怕毅亲王手眼通天,也不可能有立场掌控后宫之事,只要二人入了后宫,便是他说了算。
想着,凤安瑾脑海中浮现出一抹倩影。
安宁。
可惜了,安宁竟嫁给了凤霄羽。
毅亲王神情阴郁,自凤北诀醒来,他就处处受制,不少人向他展露了担忧,如今连赵常兴这个老乌龟都与凤北诀站在一处,他手下的人保不齐会逐一倒戈。
看来,是时候用些非常手段了。
凤北诀对着毅亲王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
权力滋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代表绝对的腐败,若不许诺好处,怎么会有人愿意追随毅亲王
趋利避害人之本能,官场上,没有人是绝对干净的,也没有人的立场不可被动摇。
眼下他正查一桩私开盐矿的大案。
毅亲王官场打点花销巨大,单靠亲王的俸禄只是杯水车薪,所以背后必然要有来路支撑,而正规路子,基本不可能支撑如此庞大的开销。
凤北诀一直在顺藤摸瓜,准备断了毅亲王的财路。
毅亲王做得隐蔽,又有党羽从中作梗,凤北诀查探进度缓慢。
不过,凤北诀并不急,别说毅亲王舍不得直接将盐矿处理掉,就算要处理,其中牵涉甚广,一时半会儿是处理不干净的。
下朝后,凤北诀拦住去年的探花郎李杨。
李杨如今是翰林院编修,上朝站在末班,算是旁听混资历,突然被镇北王拦住去路,心里慌得不行,“不知王爷拦住下官,所谓何事”
凤北诀上下看了李杨一眼,“听闻你御女有方,十分能讨女子欢心,可是事实”
李杨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讨女子欢心也能被镇北王问责
凤北诀眉头微皱,“回答本王,可是事实”
“是”李杨底气不足,试探着回答。
“既然如此,你告诉本王,如何能讨女子欢心。”
凤北诀说出目的,他想让王妃开心一些,但不知从何下手,想起京中传闻李杨很会讨女子欢心,便来请教一二。
“呃这个嘛”李杨摸了摸下巴,“要讨女子欢心,首先得相貌端正,而后胆大心细投其所好,若不知其喜好,送些新摘的花儿,或是亲手所做的小东西,女子便会觉得你对她很用心,是将她放在心上的,当然,这只对高门贵女有用,若对方是烟花女子,自然送首饰金银更能讨她欢心。”
凤北诀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好像并不知道王妃的喜好。
李杨看凤北诀脸色不对,忙找个借口脚底抹油。
镇北王府,颜玉一直陪着安舒,给她唱曲儿,教她跳舞,说笑话逗她。
半日下来,安舒心情舒畅了许多,凤北诀回府用膳,进门看到安舒面容有所舒展,正与颜玉摆着拼盘,心里顿时松了松。
凤北诀踏进门,将手上的花递给安舒,“送给你,本王亲手摘的。”
安舒呆呆接过来,好大一把,花香若有似无,是些杂七杂八的野花,颜色不一长长短短,有些被连根拔起,还带着泥。
“你下朝后特意去给我摘花吗”
凤北诀点头,“本王看王妃心情欠佳,听闻鲜采的花儿能使人心情舒畅,便为王妃采了一捧。”
安舒嘴瘪了瘪,又哭了起来,金豆子吧嗒吧嗒往下掉。
凤北诀手足无措,“怎么了是不是不喜欢不喜欢丢掉就好,犯不着哭。”
说着就去拿安舒手里的花,准备扔出门外,还准备明日早朝去找胡说八道的李杨算账。
安舒却紧紧攥着不放,“我没有不喜欢,是太喜欢了,从来没有人这么在意我,我第一次收到花呜呜呜”
“喜欢为何要哭”凤北诀不解。
安舒嗔了凤北诀一眼,“王爷难道没听说过喜极而泣一词”
颜玉在一旁看得直摇头,上前道“王妃,我学过如何干花,不如我教你将这花做成干花,不会枯萎,又保持了颜色。”
“好。”
凤北诀看颜玉能让安舒展颜,便让颜玉好生陪着安舒哄她开心。
颜玉自然满口应下,他回家也不急这一时。
凤北诀眼神一寸寸扫过颜玉,“你是男子,若对王妃越矩,本王将你剁碎喂狗。”
“王爷大可放心,颜玉知晓自己的身份。”颜玉无奈,他只有十三岁,而且对女子并不感兴趣。
跟了安舒十数日,颜玉突然找到安舒,郑重其事道“王妃,我要跟你说一件事,你听了千万别动气。”
安舒没放在心上,随意道“什么事”
颜玉踌躇一瞬,“本来这件事我不该说,要是跟王妃说了,我可能会惹镇北王暴怒,从而被杀死。”
安舒凝神,“什么事这么严重”
颜玉咬咬牙,“前两日,我不是出府典当东西吗在东巷看到了镇北王,他进了一条小胡同,我好奇跟了上去,见他敲响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人,是个貌美女子。我很怕死,本来打算当作没看见,但我每日跟着王妃,看王妃被蒙在鼓里,良心实在不安。”
小巷子貌美女子安舒杵着下巴,脑中闪过一百条桃色秘闻。
颜玉看安舒没有什么反应,恨铁不成钢,道“镇北王八成是在外面养外室了,王妃还不知道着急,搁这儿寻思
众臣正为皇帝大选的事争执,要为凤安瑾选一位贤良淑德的皇后。
阁臣萧正清提议镇国将军的嫡女,镇国将军乃忠良之后, 如今南疆乱党四起, 正靠他率兵平乱,他的嫡长女李心婉开年将将及笄, 品行端庄,无论出身还是外貌都衬得起皇后之位。
而另一拨人, 极力举荐安国公嫡孙女。
两拨人就两位女子的样貌与行为举止展开辩论, 极力从对方举荐的女子身上找缺点,从脸上有痣说到坊间传言脚臭。
却绝口不提两位女子背后牵扯的家族势力。
阁臣萧正清, 是辅臣之一,也是太后萧依秋的父亲, 凤安瑾的外公。
他举荐镇国将军之女,是看中镇国将军手中的权力。
近年北境有凤北诀镇守, 相对安稳, 南疆却大大小小的战乱不断, 镇国将军奉命平乱, 手中自然有兵有权。
而且镇国将军一心为国, 这些年一直专心打仗,没有参与朝堂党派站队,将他的嫡女册封为后, 他便只能与凤安瑾站在一处,对毅亲王是个不小的威慑。
而另一人选,安国公嫡孙女,背后是安国公府,听上去极为体面,但手中并无实权。
安国公府本为世家大族,但世袭数代人已逐渐衰败,时至今日,在朝中担任实职的族人,只有一个工部侍郎,为老安国公次子。
说白了,萧正清为亲外孙考虑,想借封后的机会,给凤安瑾拉一个助力,而毅亲王一派,只想让凤安瑾娶个体面却无甚大用的皇后。
原本凤北诀昏迷,萧正清举步维艰,毅亲王独揽大权,凤安瑾的皇后,乃至后宫嫔妃,毅亲王都暗地里定下了人选,大选,只是做个样子。
结果凤北诀一朝苏醒,雷厉风行剪除毅亲王数个党羽,接手禁军统领权,打乱了朝中局势,萧正清得以施展,临时将选后一事搬到台面上讲。
凤北诀听众人吵得差不多,道“只要是人,便有缺点,二位女子皆出身清白,不如让皇上自己选。”
毅亲王拱手,“说得不错,是人都有缺点,皇上年轻,难免冲动以貌取人,所以才需要这满朝百官。”
凤北诀反问“那你们各执己见要吵到什么时候既然没有定论,不如先不下定论,让二位女子去参加大选,大选历来严格,当面对比,有了对比便见真章,谁胜出谁封后,比你们在这里吵嘴有用。”
“镇北王殿下说得有理。”萧正清立马附和。
内府司给凤安瑾送的画像里,根本就没有镇国将军之女,毅亲王一开始就不打算将李心婉列在大选名单中。
“老臣也觉得此举可行。”阁臣之首赵常兴道。
赵常兴已年近八十,是三朝元老,天庆帝时期就是内阁大臣,是天庆帝最信任的阁臣,遗旨都是交给他来宣读,熬了三个皇帝,熬到如今首辅的位置。
赵常兴一直是毅亲王拉拢的首要目标,但赵常兴从不表态,像一只缩在龟壳里的老乌龟,让人无处下手。
毅亲王与萧正清相争良久,没有一人能撬开老乌龟的壳,如今老乌龟却突然赞同凤北诀的提议,着实令人惊讶。
凤北诀却波澜不惊,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赵常兴看一眼凤北诀,心里默默叹息,他这辈子最在意的,便是这身前身后的清名,一辈子克勤克己尽忠职守,唯独做过一件不可说的事。
这件事,他以为自己做得很完美,以为自己会将此事带进坟墓,没想到凤北诀会找上门来。
原来凤北诀一直都知道,而且手握证据,只要求他帮忙镇压毅亲王的狼子野心,便帮他守住他经营了一辈子的清名,待事了,准他告老还乡名留青史。
他答应了,或者说,不得不答应。
首辅发话,争吵平息下去,凤安瑾一锤定音,将两位皇后人选都纳入大选名单。
哪怕毅亲王手眼通天,也不可能有立场掌控后宫之事,只要二人入了后宫,便是他说了算。
想着,凤安瑾脑海中浮现出一抹倩影。
安宁。
可惜了,安宁竟嫁给了凤霄羽。
毅亲王神情阴郁,自凤北诀醒来,他就处处受制,不少人向他展露了担忧,如今连赵常兴这个老乌龟都与凤北诀站在一处,他手下的人保不齐会逐一倒戈。
看来,是时候用些非常手段了。
凤北诀对着毅亲王笑了笑,露出一口白牙。
权力滋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代表绝对的腐败,若不许诺好处,怎么会有人愿意追随毅亲王
趋利避害人之本能,官场上,没有人是绝对干净的,也没有人的立场不可被动摇。
眼下他正查一桩私开盐矿的大案。
毅亲王官场打点花销巨大,单靠亲王的俸禄只是杯水车薪,所以背后必然要有来路支撑,而正规路子,基本不可能支撑如此庞大的开销。
凤北诀一直在顺藤摸瓜,准备断了毅亲王的财路。
毅亲王做得隐蔽,又有党羽从中作梗,凤北诀查探进度缓慢。
不过,凤北诀并不急,别说毅亲王舍不得直接将盐矿处理掉,就算要处理,其中牵涉甚广,一时半会儿是处理不干净的。
下朝后,凤北诀拦住去年的探花郎李杨。
李杨如今是翰林院编修,上朝站在末班,算是旁听混资历,突然被镇北王拦住去路,心里慌得不行,“不知王爷拦住下官,所谓何事”
凤北诀上下看了李杨一眼,“听闻你御女有方,十分能讨女子欢心,可是事实”
李杨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难道讨女子欢心也能被镇北王问责
凤北诀眉头微皱,“回答本王,可是事实”
“是”李杨底气不足,试探着回答。
“既然如此,你告诉本王,如何能讨女子欢心。”
凤北诀说出目的,他想让王妃开心一些,但不知从何下手,想起京中传闻李杨很会讨女子欢心,便来请教一二。
“呃这个嘛”李杨摸了摸下巴,“要讨女子欢心,首先得相貌端正,而后胆大心细投其所好,若不知其喜好,送些新摘的花儿,或是亲手所做的小东西,女子便会觉得你对她很用心,是将她放在心上的,当然,这只对高门贵女有用,若对方是烟花女子,自然送首饰金银更能讨她欢心。”
凤北诀眉头皱得更紧了,他好像并不知道王妃的喜好。
李杨看凤北诀脸色不对,忙找个借口脚底抹油。
镇北王府,颜玉一直陪着安舒,给她唱曲儿,教她跳舞,说笑话逗她。
半日下来,安舒心情舒畅了许多,凤北诀回府用膳,进门看到安舒面容有所舒展,正与颜玉摆着拼盘,心里顿时松了松。
凤北诀踏进门,将手上的花递给安舒,“送给你,本王亲手摘的。”
安舒呆呆接过来,好大一把,花香若有似无,是些杂七杂八的野花,颜色不一长长短短,有些被连根拔起,还带着泥。
“你下朝后特意去给我摘花吗”
凤北诀点头,“本王看王妃心情欠佳,听闻鲜采的花儿能使人心情舒畅,便为王妃采了一捧。”
安舒嘴瘪了瘪,又哭了起来,金豆子吧嗒吧嗒往下掉。
凤北诀手足无措,“怎么了是不是不喜欢不喜欢丢掉就好,犯不着哭。”
说着就去拿安舒手里的花,准备扔出门外,还准备明日早朝去找胡说八道的李杨算账。
安舒却紧紧攥着不放,“我没有不喜欢,是太喜欢了,从来没有人这么在意我,我第一次收到花呜呜呜”
“喜欢为何要哭”凤北诀不解。
安舒嗔了凤北诀一眼,“王爷难道没听说过喜极而泣一词”
颜玉在一旁看得直摇头,上前道“王妃,我学过如何干花,不如我教你将这花做成干花,不会枯萎,又保持了颜色。”
“好。”
凤北诀看颜玉能让安舒展颜,便让颜玉好生陪着安舒哄她开心。
颜玉自然满口应下,他回家也不急这一时。
凤北诀眼神一寸寸扫过颜玉,“你是男子,若对王妃越矩,本王将你剁碎喂狗。”
“王爷大可放心,颜玉知晓自己的身份。”颜玉无奈,他只有十三岁,而且对女子并不感兴趣。
跟了安舒十数日,颜玉突然找到安舒,郑重其事道“王妃,我要跟你说一件事,你听了千万别动气。”
安舒没放在心上,随意道“什么事”
颜玉踌躇一瞬,“本来这件事我不该说,要是跟王妃说了,我可能会惹镇北王暴怒,从而被杀死。”
安舒凝神,“什么事这么严重”
颜玉咬咬牙,“前两日,我不是出府典当东西吗在东巷看到了镇北王,他进了一条小胡同,我好奇跟了上去,见他敲响一户人家的门,开门的人,是个貌美女子。我很怕死,本来打算当作没看见,但我每日跟着王妃,看王妃被蒙在鼓里,良心实在不安。”
小巷子貌美女子安舒杵着下巴,脑中闪过一百条桃色秘闻。
颜玉看安舒没有什么反应,恨铁不成钢,道“镇北王八成是在外面养外室了,王妃还不知道着急,搁这儿寻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