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027 (1/2)
林氏和李丞相一直说到半夜, 眼看天将拂晓, 夫妻两个才散去。
李丞相过一会还得上朝, 自请去书房睡, 林氏便走了另一头。
路过大门, 看见门房的家仆急匆匆穿衣去开, 原来是诗兰回来了。
林氏一惊, 暗暗自责自己顾着时月的事, 居然连诗兰一夜未归都没发现。
紧走几步,微弱灯光下,她看见送诗兰回来的是一架普通的牛车, 诗兰还换了一身衣裳。
林氏大惊失色“诗兰你身上的衣裳怎么换了”
李诗兰一回头,像被抓了包的小偷,头埋进了胸口,小声唤“阿娘”
蔡机从车上探出身子, 朝林氏行礼“丞相夫人。”
牛车轻微晃动,林氏看清这是个胖胖的年轻人,下意识将李诗兰拉到身后“你是谁”
蔡机诚实道“小子蔡机。”
林氏略一回忆, 想起了此人“原来是公子机, 小妇人有礼了。”
蔡国虽然孱弱不堪,蔡机母子也因此寄人篱下,但不论怎么说,他是一国王侯的儿子, 礼数还是要的。
“夫人客气。”蔡机回礼, 替诗兰答“府上大姑娘在宫里不慎迷了路, 偶遇了我娘,夜已深,小子奉娘亲之命送姑娘出宫,好让夫人和丞相不要担心。”
林氏迟疑了一下,诗兰进宫不止一两次了,怎么会迷路呢
她没有表现出来,朝蔡机福了福,感谢他亲自送李诗兰回来。
蔡机没有多话,亦没想久留,道一句天快亮了,就先走了。
牛车很快调转方向,慢慢走出了这条巷子。
林氏一直望着,再看身旁诗兰一直低着头,心里狐疑更重。
转身,口气忍不住有些严肃“诗兰,你跟阿娘来。”
李诗兰低着的脸一下变得惨白,提起裙角跟在林氏背后。
巷子里,丞相府邸的大门缓缓关上。
临近拂晓,一丝天光也无,蔡机的牛车独自行走在黑暗里。
他耳朵忽然一动,撩开车窗的帘子探出身,看到从李家墙头掠出一个人的身影。
蔡机赶紧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竹筒,轻轻一拧,将一端放在眼前瞄准了那个身影。
良久,嘀咕道“慕容成”
这个时间,慕容成在这里做什么
马夫安静地驾车,蔡机把身子缩回车里,对他说“咱们先不回去,去一趟去孙氏商社。”
李家内
林氏从诗兰口中了解了更多细节,但诗兰羞于提公子嘉的事,更不愿意说李燕玉的事,只顺着蔡机的话,含糊其辞说自己迷了方向,误入了蔡机他娘住的地方。
林氏不大信“你的衣裳去哪了身上这件是哪来的”
出了时月的事,让她对这种事异常敏感,非要追问到底不可。
诗兰嗫嚅着说“女儿慌不择路,将裙子勾破了,身上这件是雁夫人借给女儿的。”
雁夫人,也就是蔡机的娘,蔡侯封号为“声”,人们更常冠上蔡侯的封号,称呼她声雁夫人。
林氏将她从上到下都看了一遍,但诗兰已经重新梳洗过,没被嫡母瞧出什么。
林氏将信将疑,说“今晚是阿娘不对,顾着你妹妹的事,都忘了你还在宫里。”
诗兰摇摇头不敢答话,头压得很低。
林氏将她拥在怀里,说“诗兰,你是阿娘最懂事的孩子,但如果发生了什么事,你一定要跟阿娘说,知道吗”
“比起别的,阿娘更希望你们都好好的。”
诗兰颤抖了一下,差点就将今晚的事对林氏和盘托出。
但是直到最后,她也没有勇气说出来。
到底她性子太懦弱了。
林氏对诗兰的纠结毫不知情,扶正女儿头上的珠花“咦怎么少了一朵。”
诗兰慌张地摸了摸“许是换衣时,掉掉了。”
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林氏没在意“好了,天都要亮了,你快回去睡吧,阿娘先走了。”
“女儿送阿娘回去。”诗兰一直将林氏送出院子老远,才转身回去。
阿菊早等在花门边,满脸焦急地迎上来“姑娘,你一晚上没回来,奴婢都要担心死了”
诗兰摇头“阿菊,我没事。”
“看到姑娘平安回来,阿菊就放心了,快让奴婢服侍您抓紧睡一会儿,再不睡天都要亮了”阿菊推开房门。
“好。”诗兰温顺地答了一声。
“对了,阿菊。”合上门后,诗兰轻声问“三妹妹回来了吗”
阿菊一愣,仔细回忆“对啊,对门的三姑娘好像也没回来呢。”
因为上次的事,李燕玉和李诗兰虽然还住一个院子,但两方势成水火,尤其是阿菊,真是恨死了对面屋主仆,平时遇到两人也是当没看见的。
“姑娘问对面的干什么晦气坏了”阿菊不太高兴,要为诗兰脱下衣裳。
“她今晚啊,指不定攀了哪根高枝儿,正暗暗自喜呢”
“阿菊,我自己来”诗兰慌忙拦住她的动作,下意识背过身。
“姑娘”阿菊意外,终于借着烛光看到她缠着的手,惊呼“您受伤了”
“阿菊”李诗兰急忙摇头,要她小声。
阿菊慢慢揭开她的衣裳,看到了许多伤痕,大惊失色“姑娘您您昨晚到底怎么了”
“不行不行”阿菊年纪比较大,一看到这伤就暗叫不好,眼泪唰一下就下来了。
她哭道“姑娘,让奴婢跟夫人说吧,您到底受了什么苦,要叫夫人和丞相为你做主啊”
李诗兰拼命摇头,好不容易快忘记的可怕记忆一下涌现了上来。
她压抑了一晚上的委屈像溃堤一般,将头埋在阿菊肩上,终于哭出声“阿菊”
没过多久,天就亮了。
李家人是被宦官急促的拍门声吵醒的,门房引他入内去找李丞相,丞相正在更衣。
“怎么了”李丞相不紧不慢地系上香囊“慢慢说。”
宦官着急忙慌的,在他耳旁嘀嘀咕咕。
“啪”一声,李丞相的手顿时松了“死了怎么会死呢”
宦官急道“君上不敢外传,丞相快快随奴进宫吧”
“快,头前引路”李丞相顾不上再梳洗,急急忙忙走了。
过了一个时辰,时月刚醒。
林氏正在给她打包逃难的东西,时月坐在床上打哈欠,李锦乐在她床边打哈欠。
丫鬟和仆妇们来回忙碌,林氏边指挥边给一双儿女训话“阿娘写了信给你外祖父,去郑国路途遥远,你们兄妹要互相照顾,知道吗”
时月打了个哈欠“好”
李锦乐也想打个哈欠,刚张嘴就被林氏瞪了一眼“尤其是你,李锦乐”
“你是戴罪立功阿娘就把你妹妹交给你了。”说着,林氏撇过头,万分不舍。
他把嘴闭上,认真答应“阿娘放心,我一定好好保护妹妹。”
林氏擦擦脸“瞧我,又这样,时月这一去不知要多久,东西可要带齐才好”
她总觉得这个也少带了,那个也少带了,看了一圈,还觉得不够,又指着衣柜里“把冬日的衣裳给你们姑娘多带两件,还有那件月牙白的罗裙”
时月和李锦乐无奈地对视了一眼,李锦乐摸摸妹妹的头,十分懊悔“月妹,二哥对不起你。”
如果他当晚没有喝那么多就好了,李锦乐肠子都要悔青了。
时月摇摇头“这事和二哥没关系。”
这厢还没收拾完,管家急匆匆跑过来,在门外唤“夫人夫人”
林氏回头“怎么了”
管家说“宫里来人了”
林氏止住他的声音,以为是太子宫来接时月的人,恨声了一句“怎么这么快”
谁知道管家说的压根不是这回事,他急切地说“司寇府的府官大人来了,说大姑娘犯了事,正要捉她去审呢”
“夫人,您快拿个主意吧”
“什么”林氏万分意外,诗兰
一向乖顺的诗兰
许是她太惊讶,屋里的丫鬟和仆妇都望了过来。
“继续做你们的事。”林氏掩上屋门,将管家拉到一边“来的是司寇府哪位大人有没有说诗兰犯了什么事”
“是一位府官,姓张”管家平时常替李丞相迎来送往,认得来人的品阶。
他又忽然想起天刚亮的时候,李丞相也被急匆匆叫进宫,便把事就对林氏说了。
“奴也不知是不是同一个原因。”
田本是司寇府的最高长官,而这位张生只是其部门一个基层小隶,派他来,意味着事情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林氏心里有数了,让他带路“走,去前面看看。”
林氏刚走,司寇府的役卒就吵吵嚷嚷冲进了隔壁院子,阿菊的尖叫随后传来“你们是谁要带大姑娘去哪里”
一墙之隔的时月和李锦乐自然也听到了,后者立马冲了过去。
“银杏,我鞋呢”时月掀开被子,跳下了床。
隔壁,狭窄的院子里,阿菊将李诗兰挡在身后,十几个役卒将她们堵在角落。
李锦乐及时赶到“你们是谁啊”
身穿官衣的役卒回头“原来是二公子。”
“卑职们奉旨,要请府上大姑娘过去问话。”
役卒们虽然这样说,可手里的铁链“哗哗”作响,没什么可信度。
“二哥”诗兰无助地喊了一句。
“我妹妹犯了什么错谁叫你们来的”李锦乐冲过去拦在诗兰身前,他认出这些人身上穿的乃是司寇府的官衣。
司寇府掌管人命关天的案子,不会轻易出动抓人的。
“你们是不是抓错人了”
就在这时,时月也赶到了,一瘸一拐走到几人身边“大姐姐。”
诗兰的情绪一个没绷住,泪眼朦胧“妹妹,我有点儿害怕”
“张大人在前头,具体的只有大人们知道。”役卒把铁链扔在李锦乐脚下“还请二公子,别为难我们。”
“实在是大姑娘犯的这事,把天捅漏了”
李家人虽然百般阻拦,但司寇府的役卒很强势,很快拷上诗兰,把人带走了。
张生凭借着李丞相的面子,透露了一句“似乎是和公子嘉的死有关。”然后一群人就走了。
林氏万分意外“公子嘉”
李锦乐也瞪大眼“怎么可能诗兰那么弱不经风,让她杀只鸟都费劲”
“凶手怎么可能是诗兰”
“公子嘉死了”时月还想到了另一层,公子嘉是代表鲁国来和卫国签订条约的,结果人死在悼公眼皮子下。
李丞相过一会还得上朝, 自请去书房睡, 林氏便走了另一头。
路过大门, 看见门房的家仆急匆匆穿衣去开, 原来是诗兰回来了。
林氏一惊, 暗暗自责自己顾着时月的事, 居然连诗兰一夜未归都没发现。
紧走几步,微弱灯光下,她看见送诗兰回来的是一架普通的牛车, 诗兰还换了一身衣裳。
林氏大惊失色“诗兰你身上的衣裳怎么换了”
李诗兰一回头,像被抓了包的小偷,头埋进了胸口,小声唤“阿娘”
蔡机从车上探出身子, 朝林氏行礼“丞相夫人。”
牛车轻微晃动,林氏看清这是个胖胖的年轻人,下意识将李诗兰拉到身后“你是谁”
蔡机诚实道“小子蔡机。”
林氏略一回忆, 想起了此人“原来是公子机, 小妇人有礼了。”
蔡国虽然孱弱不堪,蔡机母子也因此寄人篱下,但不论怎么说,他是一国王侯的儿子, 礼数还是要的。
“夫人客气。”蔡机回礼, 替诗兰答“府上大姑娘在宫里不慎迷了路, 偶遇了我娘,夜已深,小子奉娘亲之命送姑娘出宫,好让夫人和丞相不要担心。”
林氏迟疑了一下,诗兰进宫不止一两次了,怎么会迷路呢
她没有表现出来,朝蔡机福了福,感谢他亲自送李诗兰回来。
蔡机没有多话,亦没想久留,道一句天快亮了,就先走了。
牛车很快调转方向,慢慢走出了这条巷子。
林氏一直望着,再看身旁诗兰一直低着头,心里狐疑更重。
转身,口气忍不住有些严肃“诗兰,你跟阿娘来。”
李诗兰低着的脸一下变得惨白,提起裙角跟在林氏背后。
巷子里,丞相府邸的大门缓缓关上。
临近拂晓,一丝天光也无,蔡机的牛车独自行走在黑暗里。
他耳朵忽然一动,撩开车窗的帘子探出身,看到从李家墙头掠出一个人的身影。
蔡机赶紧从怀里拿出一个小竹筒,轻轻一拧,将一端放在眼前瞄准了那个身影。
良久,嘀咕道“慕容成”
这个时间,慕容成在这里做什么
马夫安静地驾车,蔡机把身子缩回车里,对他说“咱们先不回去,去一趟去孙氏商社。”
李家内
林氏从诗兰口中了解了更多细节,但诗兰羞于提公子嘉的事,更不愿意说李燕玉的事,只顺着蔡机的话,含糊其辞说自己迷了方向,误入了蔡机他娘住的地方。
林氏不大信“你的衣裳去哪了身上这件是哪来的”
出了时月的事,让她对这种事异常敏感,非要追问到底不可。
诗兰嗫嚅着说“女儿慌不择路,将裙子勾破了,身上这件是雁夫人借给女儿的。”
雁夫人,也就是蔡机的娘,蔡侯封号为“声”,人们更常冠上蔡侯的封号,称呼她声雁夫人。
林氏将她从上到下都看了一遍,但诗兰已经重新梳洗过,没被嫡母瞧出什么。
林氏将信将疑,说“今晚是阿娘不对,顾着你妹妹的事,都忘了你还在宫里。”
诗兰摇摇头不敢答话,头压得很低。
林氏将她拥在怀里,说“诗兰,你是阿娘最懂事的孩子,但如果发生了什么事,你一定要跟阿娘说,知道吗”
“比起别的,阿娘更希望你们都好好的。”
诗兰颤抖了一下,差点就将今晚的事对林氏和盘托出。
但是直到最后,她也没有勇气说出来。
到底她性子太懦弱了。
林氏对诗兰的纠结毫不知情,扶正女儿头上的珠花“咦怎么少了一朵。”
诗兰慌张地摸了摸“许是换衣时,掉掉了。”
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林氏没在意“好了,天都要亮了,你快回去睡吧,阿娘先走了。”
“女儿送阿娘回去。”诗兰一直将林氏送出院子老远,才转身回去。
阿菊早等在花门边,满脸焦急地迎上来“姑娘,你一晚上没回来,奴婢都要担心死了”
诗兰摇头“阿菊,我没事。”
“看到姑娘平安回来,阿菊就放心了,快让奴婢服侍您抓紧睡一会儿,再不睡天都要亮了”阿菊推开房门。
“好。”诗兰温顺地答了一声。
“对了,阿菊。”合上门后,诗兰轻声问“三妹妹回来了吗”
阿菊一愣,仔细回忆“对啊,对门的三姑娘好像也没回来呢。”
因为上次的事,李燕玉和李诗兰虽然还住一个院子,但两方势成水火,尤其是阿菊,真是恨死了对面屋主仆,平时遇到两人也是当没看见的。
“姑娘问对面的干什么晦气坏了”阿菊不太高兴,要为诗兰脱下衣裳。
“她今晚啊,指不定攀了哪根高枝儿,正暗暗自喜呢”
“阿菊,我自己来”诗兰慌忙拦住她的动作,下意识背过身。
“姑娘”阿菊意外,终于借着烛光看到她缠着的手,惊呼“您受伤了”
“阿菊”李诗兰急忙摇头,要她小声。
阿菊慢慢揭开她的衣裳,看到了许多伤痕,大惊失色“姑娘您您昨晚到底怎么了”
“不行不行”阿菊年纪比较大,一看到这伤就暗叫不好,眼泪唰一下就下来了。
她哭道“姑娘,让奴婢跟夫人说吧,您到底受了什么苦,要叫夫人和丞相为你做主啊”
李诗兰拼命摇头,好不容易快忘记的可怕记忆一下涌现了上来。
她压抑了一晚上的委屈像溃堤一般,将头埋在阿菊肩上,终于哭出声“阿菊”
没过多久,天就亮了。
李家人是被宦官急促的拍门声吵醒的,门房引他入内去找李丞相,丞相正在更衣。
“怎么了”李丞相不紧不慢地系上香囊“慢慢说。”
宦官着急忙慌的,在他耳旁嘀嘀咕咕。
“啪”一声,李丞相的手顿时松了“死了怎么会死呢”
宦官急道“君上不敢外传,丞相快快随奴进宫吧”
“快,头前引路”李丞相顾不上再梳洗,急急忙忙走了。
过了一个时辰,时月刚醒。
林氏正在给她打包逃难的东西,时月坐在床上打哈欠,李锦乐在她床边打哈欠。
丫鬟和仆妇们来回忙碌,林氏边指挥边给一双儿女训话“阿娘写了信给你外祖父,去郑国路途遥远,你们兄妹要互相照顾,知道吗”
时月打了个哈欠“好”
李锦乐也想打个哈欠,刚张嘴就被林氏瞪了一眼“尤其是你,李锦乐”
“你是戴罪立功阿娘就把你妹妹交给你了。”说着,林氏撇过头,万分不舍。
他把嘴闭上,认真答应“阿娘放心,我一定好好保护妹妹。”
林氏擦擦脸“瞧我,又这样,时月这一去不知要多久,东西可要带齐才好”
她总觉得这个也少带了,那个也少带了,看了一圈,还觉得不够,又指着衣柜里“把冬日的衣裳给你们姑娘多带两件,还有那件月牙白的罗裙”
时月和李锦乐无奈地对视了一眼,李锦乐摸摸妹妹的头,十分懊悔“月妹,二哥对不起你。”
如果他当晚没有喝那么多就好了,李锦乐肠子都要悔青了。
时月摇摇头“这事和二哥没关系。”
这厢还没收拾完,管家急匆匆跑过来,在门外唤“夫人夫人”
林氏回头“怎么了”
管家说“宫里来人了”
林氏止住他的声音,以为是太子宫来接时月的人,恨声了一句“怎么这么快”
谁知道管家说的压根不是这回事,他急切地说“司寇府的府官大人来了,说大姑娘犯了事,正要捉她去审呢”
“夫人,您快拿个主意吧”
“什么”林氏万分意外,诗兰
一向乖顺的诗兰
许是她太惊讶,屋里的丫鬟和仆妇都望了过来。
“继续做你们的事。”林氏掩上屋门,将管家拉到一边“来的是司寇府哪位大人有没有说诗兰犯了什么事”
“是一位府官,姓张”管家平时常替李丞相迎来送往,认得来人的品阶。
他又忽然想起天刚亮的时候,李丞相也被急匆匆叫进宫,便把事就对林氏说了。
“奴也不知是不是同一个原因。”
田本是司寇府的最高长官,而这位张生只是其部门一个基层小隶,派他来,意味着事情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
林氏心里有数了,让他带路“走,去前面看看。”
林氏刚走,司寇府的役卒就吵吵嚷嚷冲进了隔壁院子,阿菊的尖叫随后传来“你们是谁要带大姑娘去哪里”
一墙之隔的时月和李锦乐自然也听到了,后者立马冲了过去。
“银杏,我鞋呢”时月掀开被子,跳下了床。
隔壁,狭窄的院子里,阿菊将李诗兰挡在身后,十几个役卒将她们堵在角落。
李锦乐及时赶到“你们是谁啊”
身穿官衣的役卒回头“原来是二公子。”
“卑职们奉旨,要请府上大姑娘过去问话。”
役卒们虽然这样说,可手里的铁链“哗哗”作响,没什么可信度。
“二哥”诗兰无助地喊了一句。
“我妹妹犯了什么错谁叫你们来的”李锦乐冲过去拦在诗兰身前,他认出这些人身上穿的乃是司寇府的官衣。
司寇府掌管人命关天的案子,不会轻易出动抓人的。
“你们是不是抓错人了”
就在这时,时月也赶到了,一瘸一拐走到几人身边“大姐姐。”
诗兰的情绪一个没绷住,泪眼朦胧“妹妹,我有点儿害怕”
“张大人在前头,具体的只有大人们知道。”役卒把铁链扔在李锦乐脚下“还请二公子,别为难我们。”
“实在是大姑娘犯的这事,把天捅漏了”
李家人虽然百般阻拦,但司寇府的役卒很强势,很快拷上诗兰,把人带走了。
张生凭借着李丞相的面子,透露了一句“似乎是和公子嘉的死有关。”然后一群人就走了。
林氏万分意外“公子嘉”
李锦乐也瞪大眼“怎么可能诗兰那么弱不经风,让她杀只鸟都费劲”
“凶手怎么可能是诗兰”
“公子嘉死了”时月还想到了另一层,公子嘉是代表鲁国来和卫国签订条约的,结果人死在悼公眼皮子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