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须子害羞不善言辞, 赵御厨叹了口气, 代他解释起来“中原人士最善做面食,几乎把面食给玩出了花儿, 煎炒烹炸、蒸煮焖炖,虽说都一样是用面做成的东西, 可若是烹饪的方式不一样, 味道、口感都会大不相同, 不光如此, 就连他们在和面的时候用到的水都有非常大的讲究, 热了冷了, 多了少了, 做的东西不一样, 用的水都不一样。”
    春花姑姑惊讶极了“竟然还有这样的讲究”
    她的反应最能代表景德宫中众人的反应, 其余众人也是一脸的惊愕。
    芳蕤仔细回想了一下“我倒是听说过一些,从前宫里当差的有个陕西那边的小宫女,每每提起都要说她们家那边面食有多少, 一二三四五的, 两只手都不够数, 我还好奇呢,不都是面食, 怎么就能有那么多不同如今听了赵御厨的话才知道,原来还真有这么多讲究。”
    春花姑姑又去看了看小须子备好的两盆水,一盆冷的,一盆热的, 冷的自不必说,这样的天气,哪怕是刚煮好的水,放在外面要不了多久就会变得冰冰凉,而那盆热的,瞧着可真是相当的热,放在小厨房的案板上,旁边就是炉子,都能看到从盆里不断冒出的丝丝缕缕的白烟。
    她上手摸了一把,“嘶”了一声“虽不是刚刚滚开的热水,可这温度着实有些烫手,倒下去岂不是要把面都烫熟了”
    赵御厨笑呵呵道“不至于。”
    “用热水来和面,和出来的面团十分软和,软塌塌的最适合做汤包之类的外皮,像是做小笼包,做灌汤包等等,一口咬下去全是绵软。”
    “可若是要吃劲道的,譬如说吃个手擀面什么的,那就不能用热水来和面了,得换成冷水才行,而且得一点儿一点儿的去加,加到能把面和成个团的程度刚刚好,硬邦邦的面团要用大力气去揉、去擀,才能做出最劲道的面食。”
    “到了蒸花馍的时候又不一样,馒头的特点是又暄腾又软和,吃起来又要层层分明,劲道有口感,那就得取二者之长,用温热适中的水来和面,和好的面放在热水上面,上面盖着浸湿了的搌布,让热气儿透过面盆渗透到上头的面团里面,要不了半日面就能发到原本的一倍还要大,再把发好的面揉到软和劲道的程度,上锅一蒸,保准做出来的馒头一个赛一个的软和劲道,放在嘴里搅起来,都要尝到止不住的甜味。”
    春花姑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心里的惊讶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述了,她又看了看小须子备好的那两盆不同的水,问道“所以他是要自己兑出来些温热适度的水来和面”
    赵御厨却摇了摇头“瞧着不像,这小子总有些奇思妙想,让人捉摸不透,我猜着,或许他想和阴阳面”
    春花姑姑更晕了“阴阳面又是什么”
    赵御厨喃喃自语的解释着“一般来说烙饼的时候,还有做点心要起酥的时候会用阴阳面,一半儿用热水来和面,一半儿用冷水来和面,到最后和在一起,这样做出来的面才能外酥里嫩,可他如今也不是要做饼啊”
    确实不是要做饼,等小须子把自己准备好的宝贝拿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
    那是几个小巧的罐子,打开以后里面是各种不同颜色的粉末,眼瞧着就连一直都很淡定的顾宣也惊讶了起来,小须子挠挠头,终于解释了一句:“这是我提前备好的色粉,黄的这个是用姜黄磨出来的,黑的是用南烛叶染出来的,还有其他的,都是用各式食材做出来的,也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芝只是前些日子我想着又该做花糕了,这些东西或许用得上,就提前备着了。”
    事实证明,小须子的先见之明排上了用场。
    黑色和土黄色的粉末的粉末掺和进去,分别和成了不同颜色的面团,用的是热水,团出来的面团十分软和,延展性极好,擀面杖一过便成了薄薄一片,锋利的刀尖划过,切出大小不一的云块,拼接在一起,隐隐约约便看出了三花大人身上花纹的模样。
    又揉了一块用温水和出来的软硬适度的面团子,那面团子就像是有了灵性一样,随着小须子随意几下摆弄便做出了一个趴在地上的猫儿的模样,做好的花纹像是层画皮一样覆盖在面团表面,又捏出耳朵、眼睛、胡须,一一贴上,不消片刻,面团子已经成了个惟妙惟肖的三花大人的模样。
    顾宣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下更是震惊不已,小须子这一手绝活让她想起了后世做翻糖工艺的那些师傅们,花糖在他们手里像是当真翻出了不同的花样,刻画出的人物惟妙惟肖,不像是糖做的,更像是用最精细的工具一点点雕刻出来的手办一样。
    小须子一身的好本事啊
    还没等顾宣发出感慨,小须子又揪了几个面剂子出来,刻刀划了几下便出现了一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混在后宫做吃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风稜御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稜御史并收藏混在后宫做吃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