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宣猜的还真不错, 贵妃真的是故意在刁难王昭仪, 才把这又脏又累又不体面的差事分给了她,还美名曰精心挑选。
    可再看看王昭仪, 满脸的委屈,恨不得浑身上下每一根汗毛都写上拒绝, 可到最后, 她还是在众人惊愕的目光中点了点头, 算是认下了这次的刁难。
    嘉嫔觉得稀罕极了, 出了甘泉宫连忙扭着身子凑到了王昭仪身边, 想问, 又怕王昭仪不肯说实话, 眼珠子滴溜溜一转, 便抬起了帕子, 捂着嘴笑了笑,正话反说道“贵妃娘娘还真心疼你,专门给你挑了个这么好的差事, 你是怎么奉承的, 也跟我们说说呗”
    王昭仪会说才怪她气呼呼的瞪了嘉嫔一眼, 扭头就走,脚底下跺得虎虎生风, 路两旁宫墙上的积雪都要被她震下来。
    嘉嫔嗤笑一声,又将目光瞟到了顾宣身上,对着她上上下下一通打量,才道“懿嫔妹妹得了个好差事, 还得多多上心才好,最好能用个花糕得了头彩,才好让陛下找个由头名正言顺的给妹妹封妃不是”
    说罢,也不等顾宣回话,哼了一声扭头就走。
    顾宣你知道吗但凡当日我点个头,你这就算是以下犯上是要被拖出去扒了裤子打屁股的
    她懒得和这么个闲着没事干跳出来找事的憨憨计较,比起这个,她更好奇所谓的“花糕”。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花,其中的“蒸馍”说的就是花糕,用面做的底子,面做的形状,面做的花样儿,一块小小的面剂子能做出花鸟鱼兽万般模样,再用半颗大红枣压个亮眼的花顶子,又好看又好吃。
    这是祭祀用的东西,老百姓嘛,搞不起鱼肉荤腥什么的,只能用面团捏出个模样来勉勉心意,算是“礼轻情意重”。
    怎么宫里也用上这东西了
    春花姑姑解释道“娘娘入宫晚怕是不知道,这东西是当年受灾的百姓们供给陛下的。”
    顾宣挑眉,敏锐的嗅到了瓜的味道。
    只可惜再详细些的春花姑姑就不知道了,一直等到皇帝终于忙完朝堂上的事情,封了玺正式宣告休假,顾宣才终于从皇帝嘴里哄出了更详细的消息。
    提起这事儿皇帝还有些恼怒,一皱眉“都是那些个尸位素餐的庸碌废物造的孽”
    “当日中州大旱,这群蠢货却为了面上好看,一个个都把消息给瞒了下来,却不想大旱之后又逢大灾,万顷良田颗粒无收,百姓们被逼到易子而食后来实在活不下去了,只能离开家乡出去找找生路,等百姓们千难万难的来到了京城,堵在了城门外,消息才终于传到朕的耳朵里连绵一年的天灾,直到酿成大祸,终于遮掩不住了,他们才报上来还遮遮掩掩的说城外全都是暴民,要让朕下旨出兵镇压朕一想到他们的罪孽,就恨不得刮了他们十族可就算朕把他们的祖坟都给扒了,把他们的祖宗一个个挖出来挫骨扬灰,也无法挽回他们犯下的罪孽”
    “朕让人彻查,但凡牵扯到这件事里的,有一个算一个,朕全都给他揪了出来,让人捆了扔到城门外,任百姓唾骂、捶打,让他们亲身去体会一下百姓的怒火”
    “那些个混账东西,留下的烂摊子还得让朕来收拾受了灾的百姓们怎么办免徭役、税收,这是管理,可城外这些老百姓眼瞧着就要饿死了难道朕能直接把他们赶回去吗只怕走不了多远就得饿死在半道上朕让人给他们在京郊修了房子暂且住下,拨了棉衣、粮食、柴火让他们先熬过冬天,等到来年开春再返乡。”
    “等到过年的时候,他们就供了枣花糕给朕,百姓知恩图报,比那些个混账东西好上不知道多少倍哼”
    皇帝的侧重点在那些个尸位素餐的官员们身上,倒是甚少提起枣花糕的事情,顾宣听了半晌还是觉得不够,第二天干脆跑到了甘泉宫,找贵妃问了个究竟。
    贵妃知道的更清楚“陛下给灾民免了三年的税收,徭役,又说天气渐冷不宜出行,让各州各府善待逃出去的灾民,又让人在城外修了房子给灾民们暂居,又拨了粮食、棉衣、柴火,又担心他们过惯了衣食无忧的生活,没了斗志,分出去的东西便刚刚够活下去,想要更多,那就得卖力气自己挣,还真别说,听说后来返乡的时候,有些个勤快的生生给自己挣下了一份家业。”
    提起这事儿,贵妃对皇帝的英明圣武赞不绝口。
    “后来等到过年的时候,他们就做了花糕送到皇城外,一个劲儿的朝着宫里的方向磕头,说是按着家乡的习俗做了花糕供奉神灵,可在他们看来,什么样的神明都比不得陛下,干脆将花糕供到了宫外,陛下听后大受感动,让人将百姓送来的花糕抬到了奉先殿,供在了列祖列宗面前。”
    原来如此
    知道了前因后果,再去审视自己接下的项目,顾宣心里已经有了成算。
    蒸花糕的事情落到了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混在后宫做吃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风稜御史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风稜御史并收藏混在后宫做吃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