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一向无甚起伏,也不外甚少露,怎么今日有点借酒浇愁的意思
想想最近的事情,除了魏公主,实在想不出第二个原由。
谢子合也拨开酒塞,优雅地倒了一杯,抬眼好奇问“魏公主余翘就是那位原陵君掌珠吧”
赵墨动作一顿,右手腕微垂,松松地拎着酒坛,挑眉问“何时猜出的”
“魏公主在华阳台面君那日。”谢子合如实道。
其实挺好猜。
王上初登基时,曾经派遣楚上原出使魏国,打听原陵君掌珠的消息,那次楚上原手里带了王上亲手所书的国书,准备了满腹措辞,意在两国联姻结盟。
然而,无功而返。
要知道王上本来准备把魏公主赐给魏成驰的,见一面后却变得天翻地覆,稍稍思忖一番,便能捉摸出几分不对劲来。
谢子合端着酒杯抿了一口,别有感慨道“那日王上与魏公主的眼神,一看便是久别重逢,深情似海。”
深情似海赵墨笑了下,漫不经心问“我深情”
谢子合灌了口酒,“都深情。”
眼睛是骗不了人的,在那种突发情况下,两人眼底情绪都毫无遮掩地暴露了,正好叫一旁的谢子合看得一清二楚。
谢子合回忆道“那魏公主本来怒气冲冲,结果一见着你,火气都熄了,就那样怔怔地站在哪儿,紧张又无措。”
赵墨地扯了下唇角,随口回道“我长得好看。”
说完,他抬腕举坛,又灌了一大口。
“不是吧你。”谢子合一言难尽地看向赵墨。
虽然是挺俊的,但是王上,咱们能不能别这么自己夸自己。
赵墨恍若不察,只喉咙吞咽,灌下一大口烈酒,霎时间嗓子辛辣如针戳。余青灵喜欢他的皮相,一直都很明显。
谢子合“啧”了一声,手肘戳他,好言劝道“人家姑娘都千里迢迢来嫁你了,王上,你这叫有情人终成眷属,知足吧,瞧瞧我”
话未说完,谢子合觉得不妥,话音一转好奇问“魏公主怎么招惹你了”
此处的招惹,在谢子合看来,不外乎是小姑娘的脾性,比如
他视线暧昧的落在赵墨脖颈。
比如抓了三道痕什么的,还是在议政堂那种严肃地方。
谢子合敢保证,除了魏公主,再无第二个女人敢如此胆大包天。
赵墨淡淡瞥他,“青灵一向乖巧可人。”
谢子合“”
得,成他的不是了。
行吧,饮食男女嘛,那魏公主再抓十道痕,王上心里都乐呵呵的。
谢子合笑眯眯地脱口而出道“是是,魏公主一看就是温婉可人知书达理兰心蕙质善解人意的姑娘,王上有福气。”
赵墨颇为认可地点头,“嗯”了一声。
谢子合“”
我就随口那么一说。
魏公主那模样,一看就是又娇又灵不好哄的姑娘,哪里温婉可人不过这样的姑娘,的确抓人心肝,长得又漂亮,搁谁都喜欢。
谢子合怎么也没想到,今日不愉,是因为魏公主中毒,好巧不巧,又把王上忘了。
谢子合拍拍他肩膀,“小姑娘,多宠一点。”
赵墨轻嗤,他不宠她吗可是小姑娘没良心,转眼就把他忘得一干二净。
灌完最后一口烈酒,赵墨的气息平稳许多,偏头看向谢子合,忽然话锋一转道“你若不喜欢蜀公主,不必勉强自己。”
虽然蜀公主很重要,但于越国而言,于赵墨而言,远没有谢子合重要,硬凑出一对怨侣,得不偿失。
“不勉强啊。”谢子合看了看赵墨,不紧不慢,“蜀公主身份尊贵,长得水灵灵,性子也乖。王上不是不知道,我一向喜欢这样儿的。”
燕京人人皆知,谢大人喜欢温软美人,当然,他也是个温柔好脾气的人。
赵墨深看他一眼,“是么。”
世人皆道,是越王恨极了公子围,其实不然,在赵墨看来,成王败寇,已成定局,他没有辱尸之癖。
公子围是谢子合杀的,他一刀一刀,亲自把人血糊糊地凌迟,又五马分尸,挫骨扬灰。
乱世之中,最说不得便是一个等字,比生离还常见的是死别,赵墨心底忽然涌起一种同病相怜之感。不过他似乎比谢子合幸运一点,余青灵还活着。
从御史府回到王宫议政堂时,已至夤夜。
在酒水的作用下,赵墨难得睡了大半个时辰,再睁开眼时,天色已经大亮。
赵墨揉揉宿醉的额头,起身,简单的盥洗之后,用了两块酥饼和白粥,便端着一大碗凉茶朝着书案走去,准备处理从前晚堆压到现在的奏章。
长案之上,一摞一摞的竹简堆积如山,有半人高。
清冽的凉茶入口,仅余的三分酒意散了大半。
带钩已解,外袍也脱了,露出里面雪白的中衣,赵墨坐在长案前,松松垮垮地穿了一件暗红长衫,一手执奏章,一手执狼毫。
阳光透过窗牖打在他脸上,衬得肌理如玉细腻,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赵墨随手翻看了几卷,那横撇竖折的字密麻如蚂蚁,啰啰嗦嗦,无端叫人烦躁。
他将竹简摔在长案上,按了按额角,哑声吩咐“拿去给丞相。”
常言食君俸禄,为君分忧,一些不轻不重的决策,交给臣下解决便可。只是赵墨睡眠异于常人,平素时间多,倒是愿意多批阅几本。
一旁的内侍轻手轻脚地上前捧起竹简,悄无声息地退下。
赵墨脊背往后,靠在椅子上,手肘撑在扶手上,半支额角,暗红色的袖口滑下几分,露出雪白的中衣和一截干净有力的腕骨,指腹按了按太阳穴。
屋室内熏了清冽好闻的冷竹香,卷入胸腔后令人神清气爽,情绪稍缓。
恰在此时,传来岁留庸的声音,“王上,魏公主求见。”
赵墨动作一顿,慢慢抬头。
良久,“进。”
想想最近的事情,除了魏公主,实在想不出第二个原由。
谢子合也拨开酒塞,优雅地倒了一杯,抬眼好奇问“魏公主余翘就是那位原陵君掌珠吧”
赵墨动作一顿,右手腕微垂,松松地拎着酒坛,挑眉问“何时猜出的”
“魏公主在华阳台面君那日。”谢子合如实道。
其实挺好猜。
王上初登基时,曾经派遣楚上原出使魏国,打听原陵君掌珠的消息,那次楚上原手里带了王上亲手所书的国书,准备了满腹措辞,意在两国联姻结盟。
然而,无功而返。
要知道王上本来准备把魏公主赐给魏成驰的,见一面后却变得天翻地覆,稍稍思忖一番,便能捉摸出几分不对劲来。
谢子合端着酒杯抿了一口,别有感慨道“那日王上与魏公主的眼神,一看便是久别重逢,深情似海。”
深情似海赵墨笑了下,漫不经心问“我深情”
谢子合灌了口酒,“都深情。”
眼睛是骗不了人的,在那种突发情况下,两人眼底情绪都毫无遮掩地暴露了,正好叫一旁的谢子合看得一清二楚。
谢子合回忆道“那魏公主本来怒气冲冲,结果一见着你,火气都熄了,就那样怔怔地站在哪儿,紧张又无措。”
赵墨地扯了下唇角,随口回道“我长得好看。”
说完,他抬腕举坛,又灌了一大口。
“不是吧你。”谢子合一言难尽地看向赵墨。
虽然是挺俊的,但是王上,咱们能不能别这么自己夸自己。
赵墨恍若不察,只喉咙吞咽,灌下一大口烈酒,霎时间嗓子辛辣如针戳。余青灵喜欢他的皮相,一直都很明显。
谢子合“啧”了一声,手肘戳他,好言劝道“人家姑娘都千里迢迢来嫁你了,王上,你这叫有情人终成眷属,知足吧,瞧瞧我”
话未说完,谢子合觉得不妥,话音一转好奇问“魏公主怎么招惹你了”
此处的招惹,在谢子合看来,不外乎是小姑娘的脾性,比如
他视线暧昧的落在赵墨脖颈。
比如抓了三道痕什么的,还是在议政堂那种严肃地方。
谢子合敢保证,除了魏公主,再无第二个女人敢如此胆大包天。
赵墨淡淡瞥他,“青灵一向乖巧可人。”
谢子合“”
得,成他的不是了。
行吧,饮食男女嘛,那魏公主再抓十道痕,王上心里都乐呵呵的。
谢子合笑眯眯地脱口而出道“是是,魏公主一看就是温婉可人知书达理兰心蕙质善解人意的姑娘,王上有福气。”
赵墨颇为认可地点头,“嗯”了一声。
谢子合“”
我就随口那么一说。
魏公主那模样,一看就是又娇又灵不好哄的姑娘,哪里温婉可人不过这样的姑娘,的确抓人心肝,长得又漂亮,搁谁都喜欢。
谢子合怎么也没想到,今日不愉,是因为魏公主中毒,好巧不巧,又把王上忘了。
谢子合拍拍他肩膀,“小姑娘,多宠一点。”
赵墨轻嗤,他不宠她吗可是小姑娘没良心,转眼就把他忘得一干二净。
灌完最后一口烈酒,赵墨的气息平稳许多,偏头看向谢子合,忽然话锋一转道“你若不喜欢蜀公主,不必勉强自己。”
虽然蜀公主很重要,但于越国而言,于赵墨而言,远没有谢子合重要,硬凑出一对怨侣,得不偿失。
“不勉强啊。”谢子合看了看赵墨,不紧不慢,“蜀公主身份尊贵,长得水灵灵,性子也乖。王上不是不知道,我一向喜欢这样儿的。”
燕京人人皆知,谢大人喜欢温软美人,当然,他也是个温柔好脾气的人。
赵墨深看他一眼,“是么。”
世人皆道,是越王恨极了公子围,其实不然,在赵墨看来,成王败寇,已成定局,他没有辱尸之癖。
公子围是谢子合杀的,他一刀一刀,亲自把人血糊糊地凌迟,又五马分尸,挫骨扬灰。
乱世之中,最说不得便是一个等字,比生离还常见的是死别,赵墨心底忽然涌起一种同病相怜之感。不过他似乎比谢子合幸运一点,余青灵还活着。
从御史府回到王宫议政堂时,已至夤夜。
在酒水的作用下,赵墨难得睡了大半个时辰,再睁开眼时,天色已经大亮。
赵墨揉揉宿醉的额头,起身,简单的盥洗之后,用了两块酥饼和白粥,便端着一大碗凉茶朝着书案走去,准备处理从前晚堆压到现在的奏章。
长案之上,一摞一摞的竹简堆积如山,有半人高。
清冽的凉茶入口,仅余的三分酒意散了大半。
带钩已解,外袍也脱了,露出里面雪白的中衣,赵墨坐在长案前,松松垮垮地穿了一件暗红长衫,一手执奏章,一手执狼毫。
阳光透过窗牖打在他脸上,衬得肌理如玉细腻,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
赵墨随手翻看了几卷,那横撇竖折的字密麻如蚂蚁,啰啰嗦嗦,无端叫人烦躁。
他将竹简摔在长案上,按了按额角,哑声吩咐“拿去给丞相。”
常言食君俸禄,为君分忧,一些不轻不重的决策,交给臣下解决便可。只是赵墨睡眠异于常人,平素时间多,倒是愿意多批阅几本。
一旁的内侍轻手轻脚地上前捧起竹简,悄无声息地退下。
赵墨脊背往后,靠在椅子上,手肘撑在扶手上,半支额角,暗红色的袖口滑下几分,露出雪白的中衣和一截干净有力的腕骨,指腹按了按太阳穴。
屋室内熏了清冽好闻的冷竹香,卷入胸腔后令人神清气爽,情绪稍缓。
恰在此时,传来岁留庸的声音,“王上,魏公主求见。”
赵墨动作一顿,慢慢抬头。
良久,“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