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出芳华馆, 岁留庸便捧着一卷人像匆匆走过来,低声道“王上,昨日水中投毒一案查到线索了。”
赵墨脚步一顿,心情正是不愉的时候, 冷盯着枯枝残桠, 冷笑“凌迟处死。”
岁留庸“”
好歹先问一句是谁
王上虽然如此说,岁留庸却不敢如此做,他捧着那卷画慢慢展开,举到面前,“王上请看。”
画像上出现一位三十岁上下的妇人,大眼宽鼻厚唇, 很普通的样貌,身着三品女官衣衫。
赵墨微眯漆黑眼眸, 便听岁留庸说道“昨夜老奴带人将华阳台上上下下摸查一遍, 没有发现冬娘子和催情散,只有那名送水的宫人嫌疑重大,不料他声嘶力竭, 喊叫无辜, 非要与掌膳姑姑当面对质, 以证明清白,然而俩人一见面,互不认识。
老奴本以为是那心藏歹心的宫人混淆视听,结果他又哭求笔墨纸砚,笔走勾勒间, 便画出一副人像来,极具神韵。
他说一定有人伪造掌膳令牌,混入宫里,老奴心里一琢磨,倒是这个理儿,于是命人按照这幅画像细细排查当日入宫的妇人,真找着了。”
说到这里,岁留庸顿了顿,
“画像上妇人,是太后的人,夜宴那日,随太后一同入宫。”
说完,岁留庸又多感慨了一句,像是补刀子,“这还得亏了余姑娘敏锐,先一步察觉那壶水有问题,才能拦下那只银酒壶,不然等芳华馆异样传回来,怕是证据早已毁灭。”
要是物证没了,那排查的范围得多广
膳食、衣衫、所碰之物、所见之人,不止整个华阳台,甚至半个王宫,乃至于回芳华馆的六路十一街,都有可能接触毒物。
如此大范围的搜查,注定是一场徒劳无功的悬案。
一通话说完,赵墨仍然是先前的神情,没其他情绪出现,唇角勾着三分冷笑,烦躁而不愉。
岁留庸觑一眼王上神色,无声叹息,像吕双这样的女人,争了一辈子,结果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怎么会甘心可是再不甘心,也该放手了,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一片寂静声中,赵墨低下眉梢,随意似地振了振袖口,淡看远方,“太后年岁多少了”
岁留庸“三十又七。”
“三十七不小了。”赵墨说了这么一句,便漠然地转身离开。阳光在他身上镀上一层干净的光色,衣摆暗绣的金线熠熠生辉,却莫名疏离不近人情。
“冬日邪风入体,让太后待在挽风台养病,等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下葬吧。”
岁留庸“诺。”
王上愿意以太后之尊奉养吕双的前提是吕双安安静静做越国的太后,而不是做齐国送过来的间谍公主。
君王不会容忍太后祸乱朝政,夫君不会容忍太后谋害妻子,偏偏两样,太后都占全了。
宽恕只有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
从芳华馆离开后,赵墨去了一趟御史府。
谢家是燕京的老世家,谢子合便是百年老世家里金堆玉砌出来的公子。
父亲是信阳侯,母亲是天子帝姬,这样的家世,哪怕他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家底也足够吃到老。
然而谢子合不仅废物,还是个惊才絶艳的人物,十三岁时名声鹊起,十六岁时便被老越王封了永安君的爵位,食邑太原三万户,另赐一座永安君府。
自上任御史大夫之后,谢子合便一直住在御史府,偶尔回家,回得也是永安君府。
赵墨刚踏入门槛,抬眼便能瞧见庄严肃穆的御史府邸已经焕然一新。
谢大人好金玉美人,这话说得的确没错,抬眼一瞧,屋梁窗牖、桌几榻案、屏风香炉处处透露着雅致奢靡。
“王上来了”
谢子合乍闻这个消息,惊讶不已,连忙撂下手里的奏章和狼毫笔,往外走去。
谢子合出去的时候,一道黑色身影已经坐在桌案前。
他连忙挽袖行礼道“臣失礼,未出门相迎,还望王上勿怪。”
“今日没有君臣。”赵墨掀起眼皮看他,道“坐。”
谢子合愣了一下,很快就反应过来,倒没拘谨,从善如流地在对面坐下。
除却君臣的身份,谢子合和赵墨的私交甚笃。
越王宫内有一处学堂,只教授王公贵族子弟,昔年时赵墨和谢子合一同在那里上学,有五年的同窗之谊,还有现在雁门城守将赵也严,也是同窗。
赵墨刚从魏国回来的时候,以太后为首的党羽支持公子围,以老相国为首的臣工支持王叔赵也弋。唯有公子墨力量最弱小,哪怕得到了上官决为首的大臣支持,依然不占优势。
天下人轻飘一句两年四个月内乱,个中多少辛酸,唯有他们知晓。
谢家是自立国之初便存在的老世家,绵延数百年,其立世之道,只奉君,不择君,从来不沾惹王位更迭是非。奈何出了谢子合这个不肖子孙,只能倒戈赵墨。
后有赵也严所带代表的宗室子弟,前有从皎从慎手中的十万兵士冲锋陷阵,这才险险地从老相国和太后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因为有从龙之功,年纪轻轻的谢子合做了御史大夫,为君王之宠信。
谢子合的桃花眼弯了笑,调侃道“王上有佳人在怀,怎还有闲情逸致与我待着。”
赵墨淡扯了下唇,脊背松散地往矮椅上靠,没答反问“你这儿的酒呢”
“多呢,昨日刚入了一批蜀酒,尝尝”
谢大人豪奢富有,家中所藏之酒皆是百金一坛的上上佳酿。
不多时,便有侍人端着酒坛鱼贯而入,君子酿、秋露白、蓬莱春、龙脑浆、美人酥天下五国美酒,应有尽有。
“你这的酒,倒是多。”赵墨扫了一眼,随手勾了一坛蓬莱春。
“没什么喜好,唯有美人和美酒。”谢子合眉眼肆意风流,抬眼瞧见赵墨动作,停下给递他酒樽的动作,转而给自己抱了一坛君子酿。
赵墨不置可否,没倒酒,直接拎着酒坛饮一口。
烈酒入喉,涩涩地滑过,心底就像突然卷了一场烈火,滚烫而灼人,偏偏这场火只能闷闷地烧,连发泄都不成。
谢子合觉得稀奇,赵墨自幼克制,漫不经心的性子,情
赵墨脚步一顿,心情正是不愉的时候, 冷盯着枯枝残桠, 冷笑“凌迟处死。”
岁留庸“”
好歹先问一句是谁
王上虽然如此说,岁留庸却不敢如此做,他捧着那卷画慢慢展开,举到面前,“王上请看。”
画像上出现一位三十岁上下的妇人,大眼宽鼻厚唇, 很普通的样貌,身着三品女官衣衫。
赵墨微眯漆黑眼眸, 便听岁留庸说道“昨夜老奴带人将华阳台上上下下摸查一遍, 没有发现冬娘子和催情散,只有那名送水的宫人嫌疑重大,不料他声嘶力竭, 喊叫无辜, 非要与掌膳姑姑当面对质, 以证明清白,然而俩人一见面,互不认识。
老奴本以为是那心藏歹心的宫人混淆视听,结果他又哭求笔墨纸砚,笔走勾勒间, 便画出一副人像来,极具神韵。
他说一定有人伪造掌膳令牌,混入宫里,老奴心里一琢磨,倒是这个理儿,于是命人按照这幅画像细细排查当日入宫的妇人,真找着了。”
说到这里,岁留庸顿了顿,
“画像上妇人,是太后的人,夜宴那日,随太后一同入宫。”
说完,岁留庸又多感慨了一句,像是补刀子,“这还得亏了余姑娘敏锐,先一步察觉那壶水有问题,才能拦下那只银酒壶,不然等芳华馆异样传回来,怕是证据早已毁灭。”
要是物证没了,那排查的范围得多广
膳食、衣衫、所碰之物、所见之人,不止整个华阳台,甚至半个王宫,乃至于回芳华馆的六路十一街,都有可能接触毒物。
如此大范围的搜查,注定是一场徒劳无功的悬案。
一通话说完,赵墨仍然是先前的神情,没其他情绪出现,唇角勾着三分冷笑,烦躁而不愉。
岁留庸觑一眼王上神色,无声叹息,像吕双这样的女人,争了一辈子,结果到头来却竹篮打水一场空,怎么会甘心可是再不甘心,也该放手了,不然只有死路一条。
一片寂静声中,赵墨低下眉梢,随意似地振了振袖口,淡看远方,“太后年岁多少了”
岁留庸“三十又七。”
“三十七不小了。”赵墨说了这么一句,便漠然地转身离开。阳光在他身上镀上一层干净的光色,衣摆暗绣的金线熠熠生辉,却莫名疏离不近人情。
“冬日邪风入体,让太后待在挽风台养病,等春暖花开,万物复苏的时候,下葬吧。”
岁留庸“诺。”
王上愿意以太后之尊奉养吕双的前提是吕双安安静静做越国的太后,而不是做齐国送过来的间谍公主。
君王不会容忍太后祸乱朝政,夫君不会容忍太后谋害妻子,偏偏两样,太后都占全了。
宽恕只有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
从芳华馆离开后,赵墨去了一趟御史府。
谢家是燕京的老世家,谢子合便是百年老世家里金堆玉砌出来的公子。
父亲是信阳侯,母亲是天子帝姬,这样的家世,哪怕他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家底也足够吃到老。
然而谢子合不仅废物,还是个惊才絶艳的人物,十三岁时名声鹊起,十六岁时便被老越王封了永安君的爵位,食邑太原三万户,另赐一座永安君府。
自上任御史大夫之后,谢子合便一直住在御史府,偶尔回家,回得也是永安君府。
赵墨刚踏入门槛,抬眼便能瞧见庄严肃穆的御史府邸已经焕然一新。
谢大人好金玉美人,这话说得的确没错,抬眼一瞧,屋梁窗牖、桌几榻案、屏风香炉处处透露着雅致奢靡。
“王上来了”
谢子合乍闻这个消息,惊讶不已,连忙撂下手里的奏章和狼毫笔,往外走去。
谢子合出去的时候,一道黑色身影已经坐在桌案前。
他连忙挽袖行礼道“臣失礼,未出门相迎,还望王上勿怪。”
“今日没有君臣。”赵墨掀起眼皮看他,道“坐。”
谢子合愣了一下,很快就反应过来,倒没拘谨,从善如流地在对面坐下。
除却君臣的身份,谢子合和赵墨的私交甚笃。
越王宫内有一处学堂,只教授王公贵族子弟,昔年时赵墨和谢子合一同在那里上学,有五年的同窗之谊,还有现在雁门城守将赵也严,也是同窗。
赵墨刚从魏国回来的时候,以太后为首的党羽支持公子围,以老相国为首的臣工支持王叔赵也弋。唯有公子墨力量最弱小,哪怕得到了上官决为首的大臣支持,依然不占优势。
天下人轻飘一句两年四个月内乱,个中多少辛酸,唯有他们知晓。
谢家是自立国之初便存在的老世家,绵延数百年,其立世之道,只奉君,不择君,从来不沾惹王位更迭是非。奈何出了谢子合这个不肖子孙,只能倒戈赵墨。
后有赵也严所带代表的宗室子弟,前有从皎从慎手中的十万兵士冲锋陷阵,这才险险地从老相国和太后手中杀出了一条血路。
因为有从龙之功,年纪轻轻的谢子合做了御史大夫,为君王之宠信。
谢子合的桃花眼弯了笑,调侃道“王上有佳人在怀,怎还有闲情逸致与我待着。”
赵墨淡扯了下唇,脊背松散地往矮椅上靠,没答反问“你这儿的酒呢”
“多呢,昨日刚入了一批蜀酒,尝尝”
谢大人豪奢富有,家中所藏之酒皆是百金一坛的上上佳酿。
不多时,便有侍人端着酒坛鱼贯而入,君子酿、秋露白、蓬莱春、龙脑浆、美人酥天下五国美酒,应有尽有。
“你这的酒,倒是多。”赵墨扫了一眼,随手勾了一坛蓬莱春。
“没什么喜好,唯有美人和美酒。”谢子合眉眼肆意风流,抬眼瞧见赵墨动作,停下给递他酒樽的动作,转而给自己抱了一坛君子酿。
赵墨不置可否,没倒酒,直接拎着酒坛饮一口。
烈酒入喉,涩涩地滑过,心底就像突然卷了一场烈火,滚烫而灼人,偏偏这场火只能闷闷地烧,连发泄都不成。
谢子合觉得稀奇,赵墨自幼克制,漫不经心的性子,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