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主落水一事, 最终成了一桩悬案。
为了表示越国的歉意,楚上原备了一份厚礼,又安排两位太医贴心照顾郑公主身体,许诺郑使在越的一切花费由越国支出。
但是事情没有因此结束, 赵墨翌日便下旨, 以崇简戒奢为由,赶在年关之前将一批内侍和宫女放出了王宫。
一夜之间,燕郊的乱葬岗多了许多具无名尸体。
消息传到挽风台时,太后正倚在软榻上,神色如常地接过一碗甜饮。
随着她的动作,乌发间垂下的凤鸟红宝石簪轻晃, 折射出细碎冷漠的光色。
初登基时,赵墨清洗了朝堂, 却忽略了太后在王宫埋下的隐患。
二十二年扎根, 早已盘根错节。
小画忍不住轻声劝道“太后好好在离宫安享晚年,何苦插手这些事,魏公主也好, 魏成驰也罢, 都不该再招惹。”
俗话说的好,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实在不该如此执念。
太后抿了一口甜汤,“我只是不甘心。若是和儿还活着,我何至于落到今日这般地步, 越王的位置哪里轮的到赵墨坐。”
小画听了轻声叹气,当年公子和失足跌落台阶而亡,太后丧子之痛还没缓过来,就开始为齐谋划。
老越王缠绵病榻是太后做的,本以为能扶持公子围登基,当个傀儡供她驱使,然而世事难料,半路杀回来一个赵墨,所有心血付诸东流。
“事情已经如此到如此地步,越王大权再握,无人能撼动,纵然心里再不甘,也该放手了。”
小画苦口婆心,“太后,越王不会再宽恕你第二次。”
太后何尝不知,只是心底埋了一口气顺不平。
而且现在的她什么都没有,孤零零的命一条,自然什么都不怕。
太后红唇勾起嘲讽弧度,冷笑道“当年我就该掐死他,让他与姐姐母子团聚。”
可是一转十数年,早就没了后悔的机会。
说了两句话后,太后便觉得心中烦躁,到嘴的甜汤也苦涩涩的。
她撂下碗,染过蔻丹的修长白皙手指揉捏额角,“罢了,拿下去吧,你也出去。”
转眼到了年关,越国休沐七日。
腊月二十九这天。
少府那边送来了各郡县送来的贡品单子,交于越王过目。
赵墨扫了一眼,随笔勾了一些,淡声吩咐“给魏公主送过去。”
少府令领命退下。
当天下午,马车仪仗便朝高泉离宫而去,声势分外浩大。
消息传到楚甜耳中,一下子勾起蠢蠢欲动的心思。
自入燕京以来,她处处受到掣肘,本来已经心火熄灭,放弃了大半。
直到国宴那天,坐在台下遥遥地惊鸿一瞥,坐在上首的年轻君王眉眼英俊,威仪摄人,如云般孤立而不可逼视。
一个年轻、有权、还俊的男人,无疑很吸引人。
楚甜忽然觉得她不该如此放弃。
若是能嫁给赵墨做王后,她不止会得到一个出挑过人的夫君,以后还会成为越国最尊贵的女人。
甚至有朝一日,她还能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然而越王无心娶,也不召见她,两人甚至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阿萱,你把那套月华石的首饰找出来,寻一个精致的匣子装好。”
楚甜忽然吩咐。
一旁着粉衣的婢女应“诺”。
顿了顿,楚甜又吩咐“告诉王叔备好马车,本宫一会儿要去离宫看魏公主。”
“诺。”
这是日思夜想间,楚甜找到的另外一条明路与魏公主交好。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楚甜心中有念,连身体也很快好了起来。
赶在年关前夕,她以谢礼为由,去芳华馆看魏公主。
生病一场,让楚甜的容貌消瘦许多,脸蛋褪去几分婴儿肥,眉眼看起来愈发精致。
她穿了一套月白色绣芙蕖的锦裙,淡雅的银簪玉钗饰于发间,精致秀雅,眉眼间隐约透着几分纤弱。
腕上一对凤血玉镯,添了几分明艳颜色。
十六岁的姑娘,正值大好年华,往那一站,便是温软娇媚,亭亭玉立。
饶是阿萱看了许多年,依然眼底闪过惊艳,开口夸道“殿下真美。”
“是么”楚甜睨她一眼,对镜浅浅一笑,露出一侧梨窝。
她自幼便生的美,纤纤弱质,很多贵族子弟都为她神魂颠倒。
美人投怀送抱,欲说还休的羞怯,哪怕越王一时不动心,总归会动情几分。
芳华馆在离宫的西北角,绕过一道游廊与梅园便是,宫殿四下戒严,周围每隔五十步便有兵士守护。
暗红甲的是魏兵,黑白甲的是越兵。
楚甜不着痕迹的打量,心底默默计算,越兵与魏兵似乎等数,也就是说这离宫内,至少有六百兵士在守卫着魏公主的安全。
郑娘打帘出来,含笑道“郑公主请。”
楚甜收回视线,随她进了芳华馆。
芳华馆内床榻摆件的样式都是魏风,处处温软雅致,再细看几分,不禁咋舌。
百金一匹的云香纱做帘,名贵难得的南海珠缀窗,金丝银钱绣成的大面屏风,处处透露着奢靡。
这是原陵君和楚姜为余青灵准备的嫁妆。昔年惊变,魏王没动府邸里的物件,其父封地江淮也允许余青灵继承。
江淮富庶,其地十三城,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后来余青灵假死,换身份为余翘后,封地便从江淮变成了旧都云阳。
云阳陷落,又成了枝山五县,不断缩小。
楚甜敛裙在软垫上坐下,一排侍女鱼贯而入,置上茶水点心,安静而有素。
随着一阵悦耳叮咚的声音响起,楚甜偏头看去。
只见一位身着水青色绣金线罗裙的姑娘掀开水精帘,乌眸红唇,梨涡勾人,纤腰婀娜,款款而来。
白皙小耳上的金丝琥珀耳坠轻轻摇晃,皎皎若秋月,艳艳似山茶。
“让郑公主久等了。”
余青灵的声音很绵软而干净,带着魏都女子特有的娇糯。
待看清楚甜样貌,她脚步微顿,不禁愣神几分。
原因无他,今日的楚甜尤其像娘亲。
国宴那日她只是眉眼气质像,今日却是连梳妆打扮都像。两簪挽发,一钗衔珠,是她娘亲喜欢的挽发手法。
常言过犹不及,余青灵忽然觉得怪异。
两人相似三分时,她觉得亲近,而当这种相似变成九成九,心底就会涌起淡淡的不舒服。
不过这种感觉瞬间即逝。
转念一想,娘亲和郑公主同为郑太后所教养,穿衣打扮相像不足为奇。
两人相知甚少,都不能察觉和推断彼此的情绪。
“多亏那日殿下送来的药材,我才好得这般利索。” 楚甜开口言谢。
说完,她身后婢女拎着一方精致小巧的木匣上前,推开盖子,露出一套贵重精致的首饰,簪钗镯环,皆很齐全。
月白色的宝石镶嵌其中,做工打磨十分细致,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这是郑国川县所产的月华石,晚上时光色流转如月华,美不胜收,素有月中美人之称。” 郑公主抿唇一笑,“一点薄礼,还望殿下莫要嫌弃。”
这样的月华石余青灵以前在她娘亲那里见过,漂亮的石头装了满满一匣子。
为了表示越国的歉意,楚上原备了一份厚礼,又安排两位太医贴心照顾郑公主身体,许诺郑使在越的一切花费由越国支出。
但是事情没有因此结束, 赵墨翌日便下旨, 以崇简戒奢为由,赶在年关之前将一批内侍和宫女放出了王宫。
一夜之间,燕郊的乱葬岗多了许多具无名尸体。
消息传到挽风台时,太后正倚在软榻上,神色如常地接过一碗甜饮。
随着她的动作,乌发间垂下的凤鸟红宝石簪轻晃, 折射出细碎冷漠的光色。
初登基时,赵墨清洗了朝堂, 却忽略了太后在王宫埋下的隐患。
二十二年扎根, 早已盘根错节。
小画忍不住轻声劝道“太后好好在离宫安享晚年,何苦插手这些事,魏公主也好, 魏成驰也罢, 都不该再招惹。”
俗话说的好,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实在不该如此执念。
太后抿了一口甜汤,“我只是不甘心。若是和儿还活着,我何至于落到今日这般地步, 越王的位置哪里轮的到赵墨坐。”
小画听了轻声叹气,当年公子和失足跌落台阶而亡,太后丧子之痛还没缓过来,就开始为齐谋划。
老越王缠绵病榻是太后做的,本以为能扶持公子围登基,当个傀儡供她驱使,然而世事难料,半路杀回来一个赵墨,所有心血付诸东流。
“事情已经如此到如此地步,越王大权再握,无人能撼动,纵然心里再不甘,也该放手了。”
小画苦口婆心,“太后,越王不会再宽恕你第二次。”
太后何尝不知,只是心底埋了一口气顺不平。
而且现在的她什么都没有,孤零零的命一条,自然什么都不怕。
太后红唇勾起嘲讽弧度,冷笑道“当年我就该掐死他,让他与姐姐母子团聚。”
可是一转十数年,早就没了后悔的机会。
说了两句话后,太后便觉得心中烦躁,到嘴的甜汤也苦涩涩的。
她撂下碗,染过蔻丹的修长白皙手指揉捏额角,“罢了,拿下去吧,你也出去。”
转眼到了年关,越国休沐七日。
腊月二十九这天。
少府那边送来了各郡县送来的贡品单子,交于越王过目。
赵墨扫了一眼,随笔勾了一些,淡声吩咐“给魏公主送过去。”
少府令领命退下。
当天下午,马车仪仗便朝高泉离宫而去,声势分外浩大。
消息传到楚甜耳中,一下子勾起蠢蠢欲动的心思。
自入燕京以来,她处处受到掣肘,本来已经心火熄灭,放弃了大半。
直到国宴那天,坐在台下遥遥地惊鸿一瞥,坐在上首的年轻君王眉眼英俊,威仪摄人,如云般孤立而不可逼视。
一个年轻、有权、还俊的男人,无疑很吸引人。
楚甜忽然觉得她不该如此放弃。
若是能嫁给赵墨做王后,她不止会得到一个出挑过人的夫君,以后还会成为越国最尊贵的女人。
甚至有朝一日,她还能成为天下最尊贵的女人。
然而越王无心娶,也不召见她,两人甚至连见面的机会都没有。
“阿萱,你把那套月华石的首饰找出来,寻一个精致的匣子装好。”
楚甜忽然吩咐。
一旁着粉衣的婢女应“诺”。
顿了顿,楚甜又吩咐“告诉王叔备好马车,本宫一会儿要去离宫看魏公主。”
“诺。”
这是日思夜想间,楚甜找到的另外一条明路与魏公主交好。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楚甜心中有念,连身体也很快好了起来。
赶在年关前夕,她以谢礼为由,去芳华馆看魏公主。
生病一场,让楚甜的容貌消瘦许多,脸蛋褪去几分婴儿肥,眉眼看起来愈发精致。
她穿了一套月白色绣芙蕖的锦裙,淡雅的银簪玉钗饰于发间,精致秀雅,眉眼间隐约透着几分纤弱。
腕上一对凤血玉镯,添了几分明艳颜色。
十六岁的姑娘,正值大好年华,往那一站,便是温软娇媚,亭亭玉立。
饶是阿萱看了许多年,依然眼底闪过惊艳,开口夸道“殿下真美。”
“是么”楚甜睨她一眼,对镜浅浅一笑,露出一侧梨窝。
她自幼便生的美,纤纤弱质,很多贵族子弟都为她神魂颠倒。
美人投怀送抱,欲说还休的羞怯,哪怕越王一时不动心,总归会动情几分。
芳华馆在离宫的西北角,绕过一道游廊与梅园便是,宫殿四下戒严,周围每隔五十步便有兵士守护。
暗红甲的是魏兵,黑白甲的是越兵。
楚甜不着痕迹的打量,心底默默计算,越兵与魏兵似乎等数,也就是说这离宫内,至少有六百兵士在守卫着魏公主的安全。
郑娘打帘出来,含笑道“郑公主请。”
楚甜收回视线,随她进了芳华馆。
芳华馆内床榻摆件的样式都是魏风,处处温软雅致,再细看几分,不禁咋舌。
百金一匹的云香纱做帘,名贵难得的南海珠缀窗,金丝银钱绣成的大面屏风,处处透露着奢靡。
这是原陵君和楚姜为余青灵准备的嫁妆。昔年惊变,魏王没动府邸里的物件,其父封地江淮也允许余青灵继承。
江淮富庶,其地十三城,相当于一个小诸侯国,后来余青灵假死,换身份为余翘后,封地便从江淮变成了旧都云阳。
云阳陷落,又成了枝山五县,不断缩小。
楚甜敛裙在软垫上坐下,一排侍女鱼贯而入,置上茶水点心,安静而有素。
随着一阵悦耳叮咚的声音响起,楚甜偏头看去。
只见一位身着水青色绣金线罗裙的姑娘掀开水精帘,乌眸红唇,梨涡勾人,纤腰婀娜,款款而来。
白皙小耳上的金丝琥珀耳坠轻轻摇晃,皎皎若秋月,艳艳似山茶。
“让郑公主久等了。”
余青灵的声音很绵软而干净,带着魏都女子特有的娇糯。
待看清楚甜样貌,她脚步微顿,不禁愣神几分。
原因无他,今日的楚甜尤其像娘亲。
国宴那日她只是眉眼气质像,今日却是连梳妆打扮都像。两簪挽发,一钗衔珠,是她娘亲喜欢的挽发手法。
常言过犹不及,余青灵忽然觉得怪异。
两人相似三分时,她觉得亲近,而当这种相似变成九成九,心底就会涌起淡淡的不舒服。
不过这种感觉瞬间即逝。
转念一想,娘亲和郑公主同为郑太后所教养,穿衣打扮相像不足为奇。
两人相知甚少,都不能察觉和推断彼此的情绪。
“多亏那日殿下送来的药材,我才好得这般利索。” 楚甜开口言谢。
说完,她身后婢女拎着一方精致小巧的木匣上前,推开盖子,露出一套贵重精致的首饰,簪钗镯环,皆很齐全。
月白色的宝石镶嵌其中,做工打磨十分细致,一看便知价值不菲。
“这是郑国川县所产的月华石,晚上时光色流转如月华,美不胜收,素有月中美人之称。” 郑公主抿唇一笑,“一点薄礼,还望殿下莫要嫌弃。”
这样的月华石余青灵以前在她娘亲那里见过,漂亮的石头装了满满一匣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