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施以薄惩 (1/2)
不再理会门外纷乱,吴谨彦探手拽回仍杵在院外的小胖子,合拢院门后,揉着他的脑袋轻叹一句“别气了,跟这种人不值当”
花枝气鼓鼓的踱回去,一屁股坐在木桩子上絮叨开来。
实在是气狠了,忍不住就想跟谁诉诉苦,当说起他二叔时,眼泪疙瘩一不小心滚落下来。
二叔是家里唯一真心待他好的人,村里不少人都背地里递过话,说当年要不是二叔把他从山里捡回来,他老早就得被那对狠心爹娘丢山里头喂狼。
他那时候正一心跟族里作对,从未信过这些言语,可现下闹到这步田地,却由不得他不多想,当年是否真有此事
要不是二叔又给捡回来,尚在襁褓中的他是不是就真得被狼吃了
他二岁那会儿家里穷,十亩薄田根本养不起九口人,每到秋末,刨除赋税口粮后,家里最多能剩下半贯钱。
500个铜板堆起来,看着不少,却极不经花,不出去打短工,日子根本撑不下去。
二叔三十岁都娶不上媳妇,就也不再奢望这事,在两位老人相继故去后,爹娘便跪求二叔留下来别分家。
一个理由是不想被分去田产,另一个则是三个小子渐渐大了,有二叔帮衬着,家里日子能好过点。
二叔是个极心软的人,又老惦记他这个没人疼的小可怜,便点头应了这事。
他八岁以前,无论吃的穿的,都是二叔挣了钱后买给他,也亏得二叔拉着他在师父门口跪了一整天,才能令他学来一手养家糊口的本事。
可也正是因此让家里看到了希望,以至于在他十岁那年,征兵令下来时,二叔又被爹娘跪求去服兵役。
若是分家单顶一户,如此尚且可以说是避不过去,但合家过日子,哪有攥着家里三个成丁,反倒让个叔辈去充军的
二叔那年都三十八岁了,拗不过爹娘的苦苦哀求,又舍不得子侄丧命,只临走前嘱咐他万不可在学徒期间自立门户,便从容服役去了,这一走就再没回来。
都说投师如投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按理说他得在师父手下干满十年方能出师,往后年节也得多加孝敬才行。
可他那会儿人小主意正,再加上耳根子又软,就没能抗住爹娘兄长的软磨硬泡,硬是不顾师父劝阻,强行叛出师门后抱了两头猪崽子自立门户。
这一坏规矩,至今都未能再迈进门槛一步。
哪怕他年年拎着东西跪求相见,也没能令师父原谅自己。
也是打那时起,他的名声就败坏了。
吴谨彦一脸纠结的盯着他看,想骂两句吧又不好赶这当口,只得嘬着牙花子宽慰一句“你那会还小,不懂事罢了”
花枝狠狠一袖子抹掉眼泪,自嘲道“我知道自个活该,不用你劝。我就是气不过他们这么对我二叔,我要是早点知道这事,一准儿不能干那傻事”
明明就该那仨窝囊废里死一个,却平白送了二叔一条命。
前两年,那俩老东西有天喝高了,自己猫屋里头说的,被他偶然听见后发了好大一顿脾气,可闹到最后又能怎么着呢人死不能复生,亏欠二叔的也注定还不回来。
自那天起,他就对俩老东西彻底寒了心,要不是没处去,真想过离开,撒手再不管了。
后来随着名声越败越坏,就又生出彻底掌管那个家的心思,左右俩老东西顾忌他,哥仨个也怕他,自己努力把家撑起来,总不至于连个落脚地都没有。
谁寻思就能被连蒙带骗的嫁给了吴老大
他那会就想,嫁人也好,反正有黑珠在,去哪不能把日子过起来总比守着个没半点温情的冰窖强。
可临上轿时到底还是心软了一下,没舍得将私攒起来的十两银子全带走,连着药方一起偷偷藏在了原来的屋子里,想着若是来求救,就拿出来应应急,权当是还了一场生恩,往后再不用惦记。
“你这是一早就打定主意拿我当垫脚石啊”吴谨彦气急的扯着肉包子,狠狠转着圈儿的拧脸蛋。
花枝敷敷笑,一点不怕当面道破心中的小伎俩,反正吴老大本也不乐娶,更不在意他。
俩人谁都没看好这段姻缘,就也半斤对八两,谁都不欠谁的。
见小胖子又露出笑模样,吴谨彦才倒出功夫好好数落他判师的罪行。
花枝难得骂不还口,掐不还手的任由吴老大批判,直到训够了,吴谨彦才义正辞严的说“律法虽不能判罚,但
花枝气鼓鼓的踱回去,一屁股坐在木桩子上絮叨开来。
实在是气狠了,忍不住就想跟谁诉诉苦,当说起他二叔时,眼泪疙瘩一不小心滚落下来。
二叔是家里唯一真心待他好的人,村里不少人都背地里递过话,说当年要不是二叔把他从山里捡回来,他老早就得被那对狠心爹娘丢山里头喂狼。
他那时候正一心跟族里作对,从未信过这些言语,可现下闹到这步田地,却由不得他不多想,当年是否真有此事
要不是二叔又给捡回来,尚在襁褓中的他是不是就真得被狼吃了
他二岁那会儿家里穷,十亩薄田根本养不起九口人,每到秋末,刨除赋税口粮后,家里最多能剩下半贯钱。
500个铜板堆起来,看着不少,却极不经花,不出去打短工,日子根本撑不下去。
二叔三十岁都娶不上媳妇,就也不再奢望这事,在两位老人相继故去后,爹娘便跪求二叔留下来别分家。
一个理由是不想被分去田产,另一个则是三个小子渐渐大了,有二叔帮衬着,家里日子能好过点。
二叔是个极心软的人,又老惦记他这个没人疼的小可怜,便点头应了这事。
他八岁以前,无论吃的穿的,都是二叔挣了钱后买给他,也亏得二叔拉着他在师父门口跪了一整天,才能令他学来一手养家糊口的本事。
可也正是因此让家里看到了希望,以至于在他十岁那年,征兵令下来时,二叔又被爹娘跪求去服兵役。
若是分家单顶一户,如此尚且可以说是避不过去,但合家过日子,哪有攥着家里三个成丁,反倒让个叔辈去充军的
二叔那年都三十八岁了,拗不过爹娘的苦苦哀求,又舍不得子侄丧命,只临走前嘱咐他万不可在学徒期间自立门户,便从容服役去了,这一走就再没回来。
都说投师如投胎,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按理说他得在师父手下干满十年方能出师,往后年节也得多加孝敬才行。
可他那会儿人小主意正,再加上耳根子又软,就没能抗住爹娘兄长的软磨硬泡,硬是不顾师父劝阻,强行叛出师门后抱了两头猪崽子自立门户。
这一坏规矩,至今都未能再迈进门槛一步。
哪怕他年年拎着东西跪求相见,也没能令师父原谅自己。
也是打那时起,他的名声就败坏了。
吴谨彦一脸纠结的盯着他看,想骂两句吧又不好赶这当口,只得嘬着牙花子宽慰一句“你那会还小,不懂事罢了”
花枝狠狠一袖子抹掉眼泪,自嘲道“我知道自个活该,不用你劝。我就是气不过他们这么对我二叔,我要是早点知道这事,一准儿不能干那傻事”
明明就该那仨窝囊废里死一个,却平白送了二叔一条命。
前两年,那俩老东西有天喝高了,自己猫屋里头说的,被他偶然听见后发了好大一顿脾气,可闹到最后又能怎么着呢人死不能复生,亏欠二叔的也注定还不回来。
自那天起,他就对俩老东西彻底寒了心,要不是没处去,真想过离开,撒手再不管了。
后来随着名声越败越坏,就又生出彻底掌管那个家的心思,左右俩老东西顾忌他,哥仨个也怕他,自己努力把家撑起来,总不至于连个落脚地都没有。
谁寻思就能被连蒙带骗的嫁给了吴老大
他那会就想,嫁人也好,反正有黑珠在,去哪不能把日子过起来总比守着个没半点温情的冰窖强。
可临上轿时到底还是心软了一下,没舍得将私攒起来的十两银子全带走,连着药方一起偷偷藏在了原来的屋子里,想着若是来求救,就拿出来应应急,权当是还了一场生恩,往后再不用惦记。
“你这是一早就打定主意拿我当垫脚石啊”吴谨彦气急的扯着肉包子,狠狠转着圈儿的拧脸蛋。
花枝敷敷笑,一点不怕当面道破心中的小伎俩,反正吴老大本也不乐娶,更不在意他。
俩人谁都没看好这段姻缘,就也半斤对八两,谁都不欠谁的。
见小胖子又露出笑模样,吴谨彦才倒出功夫好好数落他判师的罪行。
花枝难得骂不还口,掐不还手的任由吴老大批判,直到训够了,吴谨彦才义正辞严的说“律法虽不能判罚,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