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照脖子剌 (1/2)
夏至过后,天气渐渐热了起来,田里秧苗长势喜人,红薯藤也铺散了一片。
花枝清理完过于茂盛的藤叶,将之收拢塞进背筐,见吴老大那个蠢货僵着手臂除草,便迈过田埂,强掰硬扭的纠正姿势,完了还感慨一句“真不像块儿干活的料”
吴谨彦憋着气的瞪人一眼,狠狠刨一锄头,继续手边未干完的活计。
花枝暗自摇头,你说挺大个个子,猫腰撅腚的不会使劲儿,可不就得瞎耽误功夫又浪费体力么。
扭哒哒的小胖子背上背筐回家喂猪去了,临走还不忘喊一嗓子“好好干”
吴谨彦猛一下子就刨偏了,身形不稳脚底下又踩折了三根豆苗,蹲身想补救吧,又不小心给撅折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日子就在教教学学中溜走三天,小猪眼瞅着长大,很快就要满五十天了。
碍于岭北村屯以饲养家畜糊口的人家着实不多,故而猪肉、禽类的价格就要比别处稍微贵上那么一点。
再加上家畜嚼用所耗亦是不少,以至于每逢夏季到来,各家农户便都以散养为主。
若按寻常养法,家猪至少要养一年以上才能出栏,禽类则最少大半年。
而有赖于花枝的精心饲养,他家的猪至多7个月就能达标,禽类也多在56个月后就能长成。
如此日日投喂,麸皮豆渣等一干消耗就也飞快,这不,才三个多月就要见底了。
好在田里还有二亩红薯藤,不然小胖子早急的跳脚了。
花枝接连跑了两趟集市,催促牙人再给多撺掇些下脚料,什么麦麸米糠、豆饼豆渣、陈谷子碎板栗的全都要。
原本牙人是不乐意接这活的,挣不了几文钱不说,还忒琐碎。
各家积存的那点玩意儿大多都是用来喂养自家牲口的,即使有多余的也不多,他这两天都快跑断腿了也没能收上来多少。
“哎呀这不头年嫁过来,婆家也没预备嘛就劳烦您再给多跑两趟腿,等秋后,一准儿不麻烦您干这活”花枝奉承了一大堆好话,又接连保证养成后全托给他来卖,这才让牙人的脸色多少好看起来。
和牙人谈妥后,花枝溜溜达达的在集市里瞎寻摸,两次路过肉摊时都被那老汉上赶子搭话。
奈何接连吃了两顿肉,荷包有些吃紧,只得强忍着摇头摆手的拒绝诱惑。
别看他以往买的痛快,私底下其实也是掐着日子在进补,真以为猪肉很便宜吗并不
肉摊上,红肉八文、五花十文、白肉则是贵到十五文一斤,就连刮到没几丝肉的排骨都敢要价三文,就更别提那些猪头猪脚猪肘子等,用来祭祀下奶摆宴的特殊部位了。
手里余富钱不多,就只得掂量着花。
可眼下迫在眉睫的是,他不想再用饭锅煮猪食了,别说饭菜里总莫名飘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猪食味,就是家里那二十头半大猪仔,近来胃口也大到没边儿,再不添两口新锅,真有点伺候不起。
好在没一会儿,卖铁器的汉子就出摊了。
各州县对于盐铁的监管都极为严格,不光制造贩卖需缴重税,还不许百姓私下里偷卖,若被抓住私贩后,轻则坐牢打板子,重则抄家流放,一听就是些很唬人的重刑。
是以铁器的价格一直以来都比衣食住行要贵上许多,前朝甚至还有过以锅论富贵的说法,若想知道一户人家是穷是富,只要看一眼他家用的是不是铁锅就能断言。
而现今随着铁矿的不断挖掘,此说法则逐渐被家产和现银所替代。
但农户大抵还是惯常以农具多寡分穷富,毕竟是泥腿子刨食吃饭的家伙什,没这些东西,你就是有良田万亩,也得坐家等死。
花枝精挑细选了两口大铁锅,付了一两六钱后,实在舍不得再花2文钱雇车,便肩扛手托的硬靠蛮力给背回了村。
吴谨彦正在地里头干活呢,猛一抬头就打老远瞧见只“小乌龟”缩手缩脚在道上磨蹭,细一打量,好家伙,竟是背了口大铁锅
一路小跑着迎上去揭下龟壳,忍不住笑骂“作什么不雇个车回来瞅给自个累的跟个小王八似的”
“滚犊子雇车不花钱儿啊”花枝气喘吁吁的坐道边骂人,等喘匀了气儿后尚觉不解气,还蹦起来作势飞踢两脚。
吴谨彦反应灵敏的侧身躲闪,语带讥讽的嘲笑小短腿“小样儿吧累死你都踢不着我大腿根儿”
“啊吴老大你死了”花枝蹦着高的跳脚捶人。
吴谨彦以锅当盾,就这么一路踢踢打打的跑进了家门。
吴寡妇对于他俩的追逐打闹早已见怪不怪,训了没事找抽的长子两句,就拉着花枝话家常。
说了没两句话,吴寡妇回屋翻出一两碎银塞他手里说“拿着,平日都是你在采买,我留着也没用”
花枝想想就收下了,实在是现今兜里钱儿少心虚的慌。
别以为
花枝清理完过于茂盛的藤叶,将之收拢塞进背筐,见吴老大那个蠢货僵着手臂除草,便迈过田埂,强掰硬扭的纠正姿势,完了还感慨一句“真不像块儿干活的料”
吴谨彦憋着气的瞪人一眼,狠狠刨一锄头,继续手边未干完的活计。
花枝暗自摇头,你说挺大个个子,猫腰撅腚的不会使劲儿,可不就得瞎耽误功夫又浪费体力么。
扭哒哒的小胖子背上背筐回家喂猪去了,临走还不忘喊一嗓子“好好干”
吴谨彦猛一下子就刨偏了,身形不稳脚底下又踩折了三根豆苗,蹲身想补救吧,又不小心给撅折了你说气人不气人
日子就在教教学学中溜走三天,小猪眼瞅着长大,很快就要满五十天了。
碍于岭北村屯以饲养家畜糊口的人家着实不多,故而猪肉、禽类的价格就要比别处稍微贵上那么一点。
再加上家畜嚼用所耗亦是不少,以至于每逢夏季到来,各家农户便都以散养为主。
若按寻常养法,家猪至少要养一年以上才能出栏,禽类则最少大半年。
而有赖于花枝的精心饲养,他家的猪至多7个月就能达标,禽类也多在56个月后就能长成。
如此日日投喂,麸皮豆渣等一干消耗就也飞快,这不,才三个多月就要见底了。
好在田里还有二亩红薯藤,不然小胖子早急的跳脚了。
花枝接连跑了两趟集市,催促牙人再给多撺掇些下脚料,什么麦麸米糠、豆饼豆渣、陈谷子碎板栗的全都要。
原本牙人是不乐意接这活的,挣不了几文钱不说,还忒琐碎。
各家积存的那点玩意儿大多都是用来喂养自家牲口的,即使有多余的也不多,他这两天都快跑断腿了也没能收上来多少。
“哎呀这不头年嫁过来,婆家也没预备嘛就劳烦您再给多跑两趟腿,等秋后,一准儿不麻烦您干这活”花枝奉承了一大堆好话,又接连保证养成后全托给他来卖,这才让牙人的脸色多少好看起来。
和牙人谈妥后,花枝溜溜达达的在集市里瞎寻摸,两次路过肉摊时都被那老汉上赶子搭话。
奈何接连吃了两顿肉,荷包有些吃紧,只得强忍着摇头摆手的拒绝诱惑。
别看他以往买的痛快,私底下其实也是掐着日子在进补,真以为猪肉很便宜吗并不
肉摊上,红肉八文、五花十文、白肉则是贵到十五文一斤,就连刮到没几丝肉的排骨都敢要价三文,就更别提那些猪头猪脚猪肘子等,用来祭祀下奶摆宴的特殊部位了。
手里余富钱不多,就只得掂量着花。
可眼下迫在眉睫的是,他不想再用饭锅煮猪食了,别说饭菜里总莫名飘着一股若有若无的猪食味,就是家里那二十头半大猪仔,近来胃口也大到没边儿,再不添两口新锅,真有点伺候不起。
好在没一会儿,卖铁器的汉子就出摊了。
各州县对于盐铁的监管都极为严格,不光制造贩卖需缴重税,还不许百姓私下里偷卖,若被抓住私贩后,轻则坐牢打板子,重则抄家流放,一听就是些很唬人的重刑。
是以铁器的价格一直以来都比衣食住行要贵上许多,前朝甚至还有过以锅论富贵的说法,若想知道一户人家是穷是富,只要看一眼他家用的是不是铁锅就能断言。
而现今随着铁矿的不断挖掘,此说法则逐渐被家产和现银所替代。
但农户大抵还是惯常以农具多寡分穷富,毕竟是泥腿子刨食吃饭的家伙什,没这些东西,你就是有良田万亩,也得坐家等死。
花枝精挑细选了两口大铁锅,付了一两六钱后,实在舍不得再花2文钱雇车,便肩扛手托的硬靠蛮力给背回了村。
吴谨彦正在地里头干活呢,猛一抬头就打老远瞧见只“小乌龟”缩手缩脚在道上磨蹭,细一打量,好家伙,竟是背了口大铁锅
一路小跑着迎上去揭下龟壳,忍不住笑骂“作什么不雇个车回来瞅给自个累的跟个小王八似的”
“滚犊子雇车不花钱儿啊”花枝气喘吁吁的坐道边骂人,等喘匀了气儿后尚觉不解气,还蹦起来作势飞踢两脚。
吴谨彦反应灵敏的侧身躲闪,语带讥讽的嘲笑小短腿“小样儿吧累死你都踢不着我大腿根儿”
“啊吴老大你死了”花枝蹦着高的跳脚捶人。
吴谨彦以锅当盾,就这么一路踢踢打打的跑进了家门。
吴寡妇对于他俩的追逐打闹早已见怪不怪,训了没事找抽的长子两句,就拉着花枝话家常。
说了没两句话,吴寡妇回屋翻出一两碎银塞他手里说“拿着,平日都是你在采买,我留着也没用”
花枝想想就收下了,实在是现今兜里钱儿少心虚的慌。
别以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