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好事临门 (1/2)
谢文生家的堂屋里,挤挤插插站了不下十几号人。
满堂儿孙中,一位耄耋老矣的老太爷端坐上首,旁边坐着一位身着交领长衫、头戴方巾的中年男子,他不是别人,正是十里八村唯一的秀才谢永坤。
谢永坤人至中年、保养得宜,双手除常年执笔所留下的硬茧外再无一处粗粝。面庞白皙清瘦、唇角略微下垂、一双淡眉凤眼下挺着一个鼻梁高耸、弯而下勾的鹰钩鼻。
谢氏族长谢永健位列侧首,身后站着他的长子谢文魁,其余四位宗族耆老则分散而坐,其余或侍或立的都是些各家晚辈。
说是晚辈,也都是三十开外的汉子,唯独谢永坤辈分大,年仅四十六岁便与在座耆老同辈。
谢文生跪在地上愤声道“我爹可还在里头躺着呢,就这么算了,我不干”
谢永健扫了一眼谢秀才那阴沉的面色,怒道“闹也闹了,自个没本事讨回来,怪的了谁”
谢文生恨声道“还不是那吴老大”
“住口”谢秀才拍桌厉喝,起身指着谢文生和几名族中晚辈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私底下都干了些什么混帐事老早就叫你们别去招惹他,就是不听,非得把人逼得狗急跳墙,方才懂得悔之晚矣”
谢永健忙起身安抚“老六,犯不上跟些子侄动气,他们不晓事,咱们做长辈的总该规劝着些”
“规劝说八百遍都不长记性”谢秀才拂袖气哼哼一甩,重重落座后扭身不予置评。
谢永健闻言眉峰倒竖,转而斥责道“文生还不与你六叔认错”
谢文生寡瘦的脸上盈满怒气,咣咣磕了两个响头,粗声道“六叔,是文生不懂事,我错了”
谢秀才气急,指着他就冲族长说“你看看看看这就是你所谓的规劝他但凡为族里多考虑一点,就不能揪着那浑人生事”
谢永健忙出声和稀泥,一边好言安抚,一边严词呵斥,总归是两不相帮,谁都不得罪。
四位耆老低眉垂眼的具是些装聋作哑之辈,心知为此大动干戈的事也不止一次两次,早都习惯了雷声大雨点小,多吵一会儿就能不了了之。
谢永坤扔下一句“往后谁再与那浑人撕扯不清,且看我怎么下狠手整治”
待他走后,众人全都暗松口气,纷纷怨怪起来。
“每次都是那吴老大先挑的事,咋就老揪着咱们骂起个没完”
“可不是,他不找咱村麻烦就谢天谢地了,谁没事闲的去寻他晦气”
“都少说两句往后也都少生些事端,告诉那几个混小子避着点吴家村”
“避啥避吴德恙那老匹夫就差跪着求咱了,也就吴老大敢炸巴着使横吧”
说到这,一直端坐着没言语的老太爷哑声开口“自个干了什么缺德事都忘了全都给我把嘴闭严实了但凡哪个再敢提,就别怪老夫不留情面”
谢永健当先沉下脸,辩驳一句“这不也是为了族里考虑才干的出格事吗您老可轻点臊我们吧”
“哼多行不义必自毙,你这么些年书都白读了”老太爷慢吞吞站起身,背着手缓步踱走,懒得再看这副越发市侩的嘴脸。
自赶车老汉摔断腿后,集市上就热闹了不少。
有骂花枝心肠歹毒的,就也有说老汉自食恶果的,总之热议归热议,心下却都十分介怀,但凡跟哪个绊了嘴,旁的都好说,敢咒人断腿欲送拐的,都必得先遭一顿毒打才行。
集市上的流言蜚语并未影响到花枝的好心情,今儿一早就有喜鹊喳喳叫,想是必有好事临门。
半晌午的时候,一辆马车载着一位年近六旬的长衫老者咯嗒咯嗒的停在了老宅门前。
“吁”车停稳后,不等老者下车,花枝就当先迎出来喊“哎呦这不老先生吗快快请进,老大小二老先生来家了”
吴小二蹭的一下从堂屋里窜出来,又连忙刹住脚步,规规矩矩的上前见礼。
郑夫子含笑示意,又对迎面走来的吴谨彦招呼“言修小友,多日不见,腿伤可是好利索了”
吴谨彦自不敢当,忙言语“先生可羞煞我了,唤晚辈言修即可”
“也罢,都是些过去事,不提了,不提了”
“先生快请屋里上座”
将人让进堂屋,二人对坐,吴小二则侍立一旁。
盏茶后,得闻山长拒了郑夫子的请求,吴谨彦只叹“无妨,先生切莫气恼,原也是言修声名狼藉,拖累至此”
郑夫子捋着胡须微微一笑“你能有如此心性,倒让我放心些许。说起来,我与你家小二也算投缘,今日我来,是想问一句”
吴小二见人转头
满堂儿孙中,一位耄耋老矣的老太爷端坐上首,旁边坐着一位身着交领长衫、头戴方巾的中年男子,他不是别人,正是十里八村唯一的秀才谢永坤。
谢永坤人至中年、保养得宜,双手除常年执笔所留下的硬茧外再无一处粗粝。面庞白皙清瘦、唇角略微下垂、一双淡眉凤眼下挺着一个鼻梁高耸、弯而下勾的鹰钩鼻。
谢氏族长谢永健位列侧首,身后站着他的长子谢文魁,其余四位宗族耆老则分散而坐,其余或侍或立的都是些各家晚辈。
说是晚辈,也都是三十开外的汉子,唯独谢永坤辈分大,年仅四十六岁便与在座耆老同辈。
谢文生跪在地上愤声道“我爹可还在里头躺着呢,就这么算了,我不干”
谢永健扫了一眼谢秀才那阴沉的面色,怒道“闹也闹了,自个没本事讨回来,怪的了谁”
谢文生恨声道“还不是那吴老大”
“住口”谢秀才拍桌厉喝,起身指着谢文生和几名族中晚辈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私底下都干了些什么混帐事老早就叫你们别去招惹他,就是不听,非得把人逼得狗急跳墙,方才懂得悔之晚矣”
谢永健忙起身安抚“老六,犯不上跟些子侄动气,他们不晓事,咱们做长辈的总该规劝着些”
“规劝说八百遍都不长记性”谢秀才拂袖气哼哼一甩,重重落座后扭身不予置评。
谢永健闻言眉峰倒竖,转而斥责道“文生还不与你六叔认错”
谢文生寡瘦的脸上盈满怒气,咣咣磕了两个响头,粗声道“六叔,是文生不懂事,我错了”
谢秀才气急,指着他就冲族长说“你看看看看这就是你所谓的规劝他但凡为族里多考虑一点,就不能揪着那浑人生事”
谢永健忙出声和稀泥,一边好言安抚,一边严词呵斥,总归是两不相帮,谁都不得罪。
四位耆老低眉垂眼的具是些装聋作哑之辈,心知为此大动干戈的事也不止一次两次,早都习惯了雷声大雨点小,多吵一会儿就能不了了之。
谢永坤扔下一句“往后谁再与那浑人撕扯不清,且看我怎么下狠手整治”
待他走后,众人全都暗松口气,纷纷怨怪起来。
“每次都是那吴老大先挑的事,咋就老揪着咱们骂起个没完”
“可不是,他不找咱村麻烦就谢天谢地了,谁没事闲的去寻他晦气”
“都少说两句往后也都少生些事端,告诉那几个混小子避着点吴家村”
“避啥避吴德恙那老匹夫就差跪着求咱了,也就吴老大敢炸巴着使横吧”
说到这,一直端坐着没言语的老太爷哑声开口“自个干了什么缺德事都忘了全都给我把嘴闭严实了但凡哪个再敢提,就别怪老夫不留情面”
谢永健当先沉下脸,辩驳一句“这不也是为了族里考虑才干的出格事吗您老可轻点臊我们吧”
“哼多行不义必自毙,你这么些年书都白读了”老太爷慢吞吞站起身,背着手缓步踱走,懒得再看这副越发市侩的嘴脸。
自赶车老汉摔断腿后,集市上就热闹了不少。
有骂花枝心肠歹毒的,就也有说老汉自食恶果的,总之热议归热议,心下却都十分介怀,但凡跟哪个绊了嘴,旁的都好说,敢咒人断腿欲送拐的,都必得先遭一顿毒打才行。
集市上的流言蜚语并未影响到花枝的好心情,今儿一早就有喜鹊喳喳叫,想是必有好事临门。
半晌午的时候,一辆马车载着一位年近六旬的长衫老者咯嗒咯嗒的停在了老宅门前。
“吁”车停稳后,不等老者下车,花枝就当先迎出来喊“哎呦这不老先生吗快快请进,老大小二老先生来家了”
吴小二蹭的一下从堂屋里窜出来,又连忙刹住脚步,规规矩矩的上前见礼。
郑夫子含笑示意,又对迎面走来的吴谨彦招呼“言修小友,多日不见,腿伤可是好利索了”
吴谨彦自不敢当,忙言语“先生可羞煞我了,唤晚辈言修即可”
“也罢,都是些过去事,不提了,不提了”
“先生快请屋里上座”
将人让进堂屋,二人对坐,吴小二则侍立一旁。
盏茶后,得闻山长拒了郑夫子的请求,吴谨彦只叹“无妨,先生切莫气恼,原也是言修声名狼藉,拖累至此”
郑夫子捋着胡须微微一笑“你能有如此心性,倒让我放心些许。说起来,我与你家小二也算投缘,今日我来,是想问一句”
吴小二见人转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