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火昏黄,细碎娇软的声音从小轩窗里飘出来,带着娇俏和失落,不一会儿,门帘动了动。
穿着大红遍地金通袖袄的小姑娘自门帘后走出来,微暖的灯光落在她的小脸上,更显得眉目如画。
她手里握着珐琅手炉,玉团正手忙脚乱地替她披着披风,她瞧见他的那一瞬,杏眼里的光芒,竟比灯火还璀璨,也顾不得将披风系好,便朝他跑了过来。
她先是问他“殿下怎么在外面站着,不进来”
周怀禛的眉目柔和了几分,小姑娘却又握住他的手摸了摸,便撅着嘴责怪道“每次让殿下带个手炉,殿下都不听话,手冻得冰冰凉凉的。”
她说着,便将手炉强塞到他手中,周怀禛有些哭笑不得。
周怀禛摸了摸她柔软的发髻,低声道“呦呦,进屋,外面冷。”
他拥着她进了内殿,地龙传来的热将外头的冰冷隔开,小炉上煮了茶,正咕嘟咕嘟地开着。
谢娉婷见他神情不似往日,料想他必定是有话和她说,她替他倒了一盏热茶,笑道“殿下有什么话就开口,不必憋着。”
周怀禛抚了抚她红扑扑的脸蛋,无奈道“呦呦,你父王与舅舅,自请前往北夷边陲,战争凶险”
谢娉婷却愣住了,但几乎她瞬间就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殿下本能自行裁决,却特意与她说了,他是怕她不同意
谢娉婷握住了手中的茶盏,她望着面前的人,笑了笑,低声道“殿下,父王已经递信给我了,他生怕我妇人之见阻拦他出征,特意书信一封,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我哪里还会再阻拦”
“将北夷彻底驱逐出境,不仅是殿下的愿望,更是父王的愿望啊。”
倘若上辈子王府没被抄家,父王定然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她的父王,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上辈子是这样,这辈子,依旧是这样。
其实她心中明白,殿下更想亲自督战,亲眼看着北夷被驱逐出大燕的西北边境,可陛下的身子每况愈下,太子是一国储君,绝不可能御驾亲征,他不用说,她都明白,更因为如此,她才克服心中的担忧,没有阻拦父王去疆场。
周怀禛心中一动,怎么也没想到,小姑娘会说出这样的话,他目光微凝,与她对视,只觉得心底已经软成了一片,他起身将她拥在怀中。
沉默似乎比话语更有用,谢娉婷揽住他的腰身,听着他沉重的心跳,心底逐渐安宁下来。
要说起坦白,她还瞒了殿下一件事,可这件事,母后交代过,只有事成之后才能告诉殿下。
坤宁宫中,沈皇后正陪着周扶宁练字,然而这一次,她再也没去纠正扶宁写错了的笔画,只是一遍又一便地告诉她的扶宁,“扶宁,母后的全名叫沈应如。”
周扶宁伏在安上,小手一笔一划地写着“沈应如”三个字,乐此不疲,她的眼中装满了星星,温柔又闪亮,盯着她的母后,笑容像百合花儿一样纯洁无瑕。
沈皇后瞧着宣纸上端端正正的“沈应如”三个字,眼中逐渐湿润了。
她的扶宁,写的最好的三个字,是她的名字。
这个被抛弃已久,深宫几十年都未曾有人叫过的名字,终于在她女儿的手中,一遍一遍临摹,一遍一遍清晰,逐渐在纸上幻化出从前的岁月。
她在琅琊山边,同师父一起上山采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高海阔,每当晨起后,她就在天还未亮时,顺着崎岖的山路,一步一步爬上琅琊山顶,她看着东方地平线上透出缕缕红霞,一点紫红缓缓升起,由暗到明,渐渐的,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顷刻朝霞满天,琅琊山变成金色的世界。
天地都在她的脚下,自由就在云端。
她眼前朦胧,金光浮现,仿佛真的能触碰到那抹旭日。
周扶宁懵懂地看着她的母后,她看见母后的眼中泪光闪烁,有她看不懂的情绪,这样的目光,让她想起坤宁宫中廊檐下被锁住的画眉鸟,那只鸟儿永远仰望天空,假如鸟儿的眼睛会说话,那么周扶宁肯定,母后眼中藏着的话,同那只鸟儿一模一样。
她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飞快地将狼毫笔放下,抱住她亲爱的母后,她仰头,嫣红的小嘴微微张开,她吃力地动着喉咙,却始终发不出一个音调。
她终究放弃了说话,又不会写太复杂的字,便拿起狼毫笔,画了一只振翅飞向天空的鸟儿,拿给沈皇后看。
沈皇后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
周扶宁替她抹去眼泪,自己的眼眶却也湿润起来。
她不能哭,母后说过,她是最坚强的小公主,她也不想让母后掉眼泪,如果母后像那只鸟儿一样被锁在这里,因为她被锁在这里,她宁愿母后有一天,能走出这座宫殿。
周扶宁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又一遍,可是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掉了下来,她不停地抹着眼泪,鼻涕也流了下来,可却不敢闭上眼睛。
沈皇后的心仿佛被撕开了一道口子,生生地流血,她抱着周扶宁,流泪道“扶宁扶宁”
就在这时,外头忽然传来元喜公公的声音,沈皇后知晓,定然又到了赵长卿替她诊治眼疾的时候。
她拍了拍扶宁的肩膀,背对着元喜将眼泪擦去,低声嘱咐道“扶宁在这好好等着,母后很快就回来。”
这是她最后一次去见崇元帝。
她曾经拿一颗世间最诚挚的心,用尽了全力,想要靠近他,同他白首偕老,她以为,只要她足够努力,即便做不成他放在心上的恋人,也能做他相敬如宾的妻子,生同寝死同穴。
她天真的离谱,也错的离谱,她尝试着放下过去的苦难,也想要劝自己,几十年都忍下来了,剩下的这十几年,亦或者几年,自己也应该能忍下去的。
但她一闭上眼睛,就是坤宁宫中无边无际的死寂与黑暗,是禛儿高热,他一眼都不愿过来看的冷漠,是产房之内,她撕心裂肺,剖心挖肝一样痛苦地叫着时,他在贵妃身侧,笑语晏晏的模样。
她要的真的不多,他只要他给她正妻的尊重,给他们的孩子正常一点的关照,可这些,几十年,他统统做不到。
她现在,一点儿也不想和他葬在一处了。
她嫌他脏,他的身体脏,他的心也脏。
沈皇后想着这些,头痛欲裂,她茫然地随着元喜进了奉天殿,这座大殿,破天荒地没有人守着,那个男人,一身黄袍,须发尽白,苍老得不像样。
赵长卿对她说“娘娘,今日是最后一次了。”
沈皇后看了周世明一眼,冷冷笑了,的确是最后一次了。
她安稳地坐下来,像往常一样把脉,然后施针,陷入奇异的梦境。
在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前,她听见他剧烈的咳嗽声,他颤抖着叫她“应如,应如。”
朝堂中物议沸腾,北夷要割地赔款,简直是痴人说梦,更何况,朝中众大臣心知赵家为何陨灭,赵家身为靖王的外家,做出如此侮辱门楣,通敌叛国的事,全是为了靖王筹谋,靖王又怎会不知情
靖王并非无辜,甚至主动投靠北夷,民间有识之士多有不忿,但靖王象征大燕的颜面,倘若不救,到底不合适,出兵一事就显得刻不容缓。
谢殊主动请缨前往西北,镇国公虞铮也自愿前往,两位老将同镇守西北的虎威将军姜怀伟一同出战,到了十二月中旬,第一场战争便开始了。
时值冬季,北夷草木枯损,青黄不接,周怀祀前去投靠时,北夷大汗见他所带之人只余区区一千人,顿时大失所望,但有李延光在,他舌灿莲花,生生将一局败棋扭转了局势,特意抛出大燕国库有多么富足,皇帝病弱,太子又忙于内政,根本没法同北夷抗衡,诸如此类,将北夷大汗听得双目发光,野心膨胀。
在这样诱人的条件下,北夷大汗便再也忍不住了,但他并非没有头脑之人,知道于北夷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兵器装备,而是打起仗来所需要的粮草储备,于是他便提出要求,让靖王等人为北夷将士筹备军粮,若能集齐冬日所需的粮草,便出兵攻打大燕。
靖王出走之时,身上携带的金银财宝并不少,他已经没了退路,索性孤掷一注,咬牙让李延光乔装打扮,回到大燕购买粮草。
北夷大汗打得一手好算盘,却没想到,谢殊早已经料到北夷粮草不足,必然不敢开战,因此在斥候打探到北夷有人潜入大燕时,便派出一路人马悄悄跟随,暗中做了手脚。
李延光自然“顺利”将粮草运回,北夷大汗检验过粮草后,喜出望外,当即便决定出兵攻打大燕边陲,却未曾想到,还没等他点兵点将,大燕的虎狼之师已经兵临城下,战鼓雷鸣般自西北边陲响起,硝烟弥漫,一夜之间,局势尽变。
起初半月,北夷军队有恃无恐,后方军备粮草充足,与大燕军队旗鼓相当,每进军一舍,北夷大汗便多得意一分,在距离西北雁门关只有一步之遥时,北夷大汗心底的豪心壮志达到了顶峰,他身边的大将均看出行军如此顺利并不简单,多次劝说大汗停止行军,然则北夷大汗被靖王一行人自报家门处境的行为心动,只以为大燕皇帝病弱,太子无法镇守国门,身侧之人再多的劝说,都不足以让他回头。
他当即下了最后一道死命令,派先锋队率先开道,攻打雁门关,然而就在这时,后方突然传来一个糟糕至极的消息,这个消息,让北夷大汗毛骨悚然。
作者有话要说写皇后的时候,眼泪唰唰的掉,狗皇帝真的狗,他配不上我的应如宝宝
本来说好今天完结的我的fg又倒了or2
穿着大红遍地金通袖袄的小姑娘自门帘后走出来,微暖的灯光落在她的小脸上,更显得眉目如画。
她手里握着珐琅手炉,玉团正手忙脚乱地替她披着披风,她瞧见他的那一瞬,杏眼里的光芒,竟比灯火还璀璨,也顾不得将披风系好,便朝他跑了过来。
她先是问他“殿下怎么在外面站着,不进来”
周怀禛的眉目柔和了几分,小姑娘却又握住他的手摸了摸,便撅着嘴责怪道“每次让殿下带个手炉,殿下都不听话,手冻得冰冰凉凉的。”
她说着,便将手炉强塞到他手中,周怀禛有些哭笑不得。
周怀禛摸了摸她柔软的发髻,低声道“呦呦,进屋,外面冷。”
他拥着她进了内殿,地龙传来的热将外头的冰冷隔开,小炉上煮了茶,正咕嘟咕嘟地开着。
谢娉婷见他神情不似往日,料想他必定是有话和她说,她替他倒了一盏热茶,笑道“殿下有什么话就开口,不必憋着。”
周怀禛抚了抚她红扑扑的脸蛋,无奈道“呦呦,你父王与舅舅,自请前往北夷边陲,战争凶险”
谢娉婷却愣住了,但几乎她瞬间就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
殿下本能自行裁决,却特意与她说了,他是怕她不同意
谢娉婷握住了手中的茶盏,她望着面前的人,笑了笑,低声道“殿下,父王已经递信给我了,他生怕我妇人之见阻拦他出征,特意书信一封,动之以理晓之以情,我哪里还会再阻拦”
“将北夷彻底驱逐出境,不仅是殿下的愿望,更是父王的愿望啊。”
倘若上辈子王府没被抄家,父王定然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她的父王,是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上辈子是这样,这辈子,依旧是这样。
其实她心中明白,殿下更想亲自督战,亲眼看着北夷被驱逐出大燕的西北边境,可陛下的身子每况愈下,太子是一国储君,绝不可能御驾亲征,他不用说,她都明白,更因为如此,她才克服心中的担忧,没有阻拦父王去疆场。
周怀禛心中一动,怎么也没想到,小姑娘会说出这样的话,他目光微凝,与她对视,只觉得心底已经软成了一片,他起身将她拥在怀中。
沉默似乎比话语更有用,谢娉婷揽住他的腰身,听着他沉重的心跳,心底逐渐安宁下来。
要说起坦白,她还瞒了殿下一件事,可这件事,母后交代过,只有事成之后才能告诉殿下。
坤宁宫中,沈皇后正陪着周扶宁练字,然而这一次,她再也没去纠正扶宁写错了的笔画,只是一遍又一便地告诉她的扶宁,“扶宁,母后的全名叫沈应如。”
周扶宁伏在安上,小手一笔一划地写着“沈应如”三个字,乐此不疲,她的眼中装满了星星,温柔又闪亮,盯着她的母后,笑容像百合花儿一样纯洁无瑕。
沈皇后瞧着宣纸上端端正正的“沈应如”三个字,眼中逐渐湿润了。
她的扶宁,写的最好的三个字,是她的名字。
这个被抛弃已久,深宫几十年都未曾有人叫过的名字,终于在她女儿的手中,一遍一遍临摹,一遍一遍清晰,逐渐在纸上幻化出从前的岁月。
她在琅琊山边,同师父一起上山采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高海阔,每当晨起后,她就在天还未亮时,顺着崎岖的山路,一步一步爬上琅琊山顶,她看着东方地平线上透出缕缕红霞,一点紫红缓缓升起,由暗到明,渐渐的,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顷刻朝霞满天,琅琊山变成金色的世界。
天地都在她的脚下,自由就在云端。
她眼前朦胧,金光浮现,仿佛真的能触碰到那抹旭日。
周扶宁懵懂地看着她的母后,她看见母后的眼中泪光闪烁,有她看不懂的情绪,这样的目光,让她想起坤宁宫中廊檐下被锁住的画眉鸟,那只鸟儿永远仰望天空,假如鸟儿的眼睛会说话,那么周扶宁肯定,母后眼中藏着的话,同那只鸟儿一模一样。
她似乎察觉到了什么,飞快地将狼毫笔放下,抱住她亲爱的母后,她仰头,嫣红的小嘴微微张开,她吃力地动着喉咙,却始终发不出一个音调。
她终究放弃了说话,又不会写太复杂的字,便拿起狼毫笔,画了一只振翅飞向天空的鸟儿,拿给沈皇后看。
沈皇后的眼泪瞬间掉了下来。
周扶宁替她抹去眼泪,自己的眼眶却也湿润起来。
她不能哭,母后说过,她是最坚强的小公主,她也不想让母后掉眼泪,如果母后像那只鸟儿一样被锁在这里,因为她被锁在这里,她宁愿母后有一天,能走出这座宫殿。
周扶宁在心中默念了一遍又一遍,可是眼泪还是不争气地掉了下来,她不停地抹着眼泪,鼻涕也流了下来,可却不敢闭上眼睛。
沈皇后的心仿佛被撕开了一道口子,生生地流血,她抱着周扶宁,流泪道“扶宁扶宁”
就在这时,外头忽然传来元喜公公的声音,沈皇后知晓,定然又到了赵长卿替她诊治眼疾的时候。
她拍了拍扶宁的肩膀,背对着元喜将眼泪擦去,低声嘱咐道“扶宁在这好好等着,母后很快就回来。”
这是她最后一次去见崇元帝。
她曾经拿一颗世间最诚挚的心,用尽了全力,想要靠近他,同他白首偕老,她以为,只要她足够努力,即便做不成他放在心上的恋人,也能做他相敬如宾的妻子,生同寝死同穴。
她天真的离谱,也错的离谱,她尝试着放下过去的苦难,也想要劝自己,几十年都忍下来了,剩下的这十几年,亦或者几年,自己也应该能忍下去的。
但她一闭上眼睛,就是坤宁宫中无边无际的死寂与黑暗,是禛儿高热,他一眼都不愿过来看的冷漠,是产房之内,她撕心裂肺,剖心挖肝一样痛苦地叫着时,他在贵妃身侧,笑语晏晏的模样。
她要的真的不多,他只要他给她正妻的尊重,给他们的孩子正常一点的关照,可这些,几十年,他统统做不到。
她现在,一点儿也不想和他葬在一处了。
她嫌他脏,他的身体脏,他的心也脏。
沈皇后想着这些,头痛欲裂,她茫然地随着元喜进了奉天殿,这座大殿,破天荒地没有人守着,那个男人,一身黄袍,须发尽白,苍老得不像样。
赵长卿对她说“娘娘,今日是最后一次了。”
沈皇后看了周世明一眼,冷冷笑了,的确是最后一次了。
她安稳地坐下来,像往常一样把脉,然后施针,陷入奇异的梦境。
在陷入无边无际的黑暗前,她听见他剧烈的咳嗽声,他颤抖着叫她“应如,应如。”
朝堂中物议沸腾,北夷要割地赔款,简直是痴人说梦,更何况,朝中众大臣心知赵家为何陨灭,赵家身为靖王的外家,做出如此侮辱门楣,通敌叛国的事,全是为了靖王筹谋,靖王又怎会不知情
靖王并非无辜,甚至主动投靠北夷,民间有识之士多有不忿,但靖王象征大燕的颜面,倘若不救,到底不合适,出兵一事就显得刻不容缓。
谢殊主动请缨前往西北,镇国公虞铮也自愿前往,两位老将同镇守西北的虎威将军姜怀伟一同出战,到了十二月中旬,第一场战争便开始了。
时值冬季,北夷草木枯损,青黄不接,周怀祀前去投靠时,北夷大汗见他所带之人只余区区一千人,顿时大失所望,但有李延光在,他舌灿莲花,生生将一局败棋扭转了局势,特意抛出大燕国库有多么富足,皇帝病弱,太子又忙于内政,根本没法同北夷抗衡,诸如此类,将北夷大汗听得双目发光,野心膨胀。
在这样诱人的条件下,北夷大汗便再也忍不住了,但他并非没有头脑之人,知道于北夷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兵器装备,而是打起仗来所需要的粮草储备,于是他便提出要求,让靖王等人为北夷将士筹备军粮,若能集齐冬日所需的粮草,便出兵攻打大燕。
靖王出走之时,身上携带的金银财宝并不少,他已经没了退路,索性孤掷一注,咬牙让李延光乔装打扮,回到大燕购买粮草。
北夷大汗打得一手好算盘,却没想到,谢殊早已经料到北夷粮草不足,必然不敢开战,因此在斥候打探到北夷有人潜入大燕时,便派出一路人马悄悄跟随,暗中做了手脚。
李延光自然“顺利”将粮草运回,北夷大汗检验过粮草后,喜出望外,当即便决定出兵攻打大燕边陲,却未曾想到,还没等他点兵点将,大燕的虎狼之师已经兵临城下,战鼓雷鸣般自西北边陲响起,硝烟弥漫,一夜之间,局势尽变。
起初半月,北夷军队有恃无恐,后方军备粮草充足,与大燕军队旗鼓相当,每进军一舍,北夷大汗便多得意一分,在距离西北雁门关只有一步之遥时,北夷大汗心底的豪心壮志达到了顶峰,他身边的大将均看出行军如此顺利并不简单,多次劝说大汗停止行军,然则北夷大汗被靖王一行人自报家门处境的行为心动,只以为大燕皇帝病弱,太子无法镇守国门,身侧之人再多的劝说,都不足以让他回头。
他当即下了最后一道死命令,派先锋队率先开道,攻打雁门关,然而就在这时,后方突然传来一个糟糕至极的消息,这个消息,让北夷大汗毛骨悚然。
作者有话要说写皇后的时候,眼泪唰唰的掉,狗皇帝真的狗,他配不上我的应如宝宝
本来说好今天完结的我的fg又倒了o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