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三更 (1/2)
在蜀州待了半个月, 患病的百姓大部分已经开始有好转的迹象。
楚晏昨夜收到来信, 说是京城派来的人马已经到了。
他父王大病初愈,不宜太过劳累, 好歹是圣上派来的人,若让外人迎接也不大好。
楚晏只能把重阳留在蜀州,保护傅时雨的安危,然后连夜赶了回去。
“参加世子。”
应逐早早在军营外等候, 他这种粗枝大叶的粗汉, 不擅与朝廷那些阳奉阴违、心眼比豆子还多的官员打交道,所以便找个理由溜出来了。
楚晏嗯了声,问“派来的太医在哪儿”
“已经在开始看那些是士兵了。”
楚晏皱眉,“让他们先待着, 别乱跑。”
“是。”
楚晏翻身下马,把缰绳扔给看守的士兵,大步朝军营里迈去。
中军帐内。
广陵王和两个老臣正在谈言说笑,时不时传来酣畅淋漓的大笑。
一见楚晏进来, 广陵王招了招手, 示意他过去。
楚晏沉默地踱步上前, 见他双颊通红, 应该是小酌了几杯。
来这快一年,楚晏从未见过他父王如此高兴, 眼里不禁有些失神。
“这是庆国公。”
广陵王看向对面,靠上那张案后,做了的一位精神矍铄的年迈老人。
“庆国公是跟随圣上一起行军打仗的老将, 当年战功赫赫,英勇了得。”
楚晏欠身行礼,“参见庆国公。”
这位庆国公他前世听过,但一直没有机会见面。
当今圣上虽算是明君,但天性多疑,心思诡谲,并且最忌臣子功高盖主,一边给庆国公加封进爵,一边又偷偷夺走他的兵权,转交给自己的亲信,广陵王。
而之所以会被封国公,则是因为庆国公一生未娶,且没有子嗣。
听说之前年轻时有一发妻,不过久病在榻,身子骨不太好,后来怀胎六个月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跤,孩子流掉了,大人也没了。
当时庆国公大发雷霆,处死了好多丫鬟和下人,但后面这件事就不了了之,庆国公也从没再娶过妻子。
旁人只道庆国公是难得的痴情种,只有楚晏清楚,他是不敢娶妻。
当年庆国公夫人小产一事,前世他碰巧听到了点内幕。
摔一跤孩子没了,倒不足为奇,是连大人也跟着一起没了,便让人有些啧啧称奇了。
后来听说给庆国公额夫人安胎的方子里加了一味补药,明着是保胎,但药性极烈,正常的孕妇喝了不回有事,还可以大补,但庆国公夫人体弱多病,连续喝了几个月,身子自然受不住,就算不滑那一跤,等临盆那天,同样是一尸两命的下场。
而楚晏之所以会知道这位药,是因为王夫人小时候给他养身子的药方里,碰巧放了这味药。
听说给庆国公夫人的药方,是宫里老太医开的,但当时庆国公却没问责,不过是知道了老太医只是个幌子,后面显然另有人指使,至于是谁
除了龙椅上的那位,也没人敢做这种事。
楚晏回过神,看向坐在案后,一脸亲善和蔼的庆国公,眼里有些幽深。
前世没有瘟疫,但这位庆国公也是差不多这时候来的军营。
看到楚晏行礼,他从矮椅上站起身,乐呵呵回道“多年不见世子,身子骨长结实了不少,已经有王爷当年的风范了”
“谢国公抬举。”
广陵王笑眯眯地听他夸自己儿子,眼里有这种自豪,继续介绍起了旁边另一位监军大臣。
一番客套完,几人坐在案后唠起了闲话,从天南聊到地北,从国家时事聊到乡野趣谈,最后又说起这次瘟疫。
酒醉七分时,楚晏端起酒樽敬了庆国公一杯,状似随口地闲聊说:“长途跋涉,国公身体可还受得住”
庆国公虽然老了,但还是眉眼间还是难掩威严和魄力,他捋了捋山羊胡,朗声笑道“世子这就是小看老夫了。”
“我虽然老了,但走两步山路,下面的腿还是能迈得动的。”
“趁现在走的动,多出来看看大庆的河山,死后才能得以安眠。”
旁边广陵王笑道“听说国公之前大病了一场,但现在见你身子骨还算硬朗,想必病应该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庆国公叹了口气,眼里有些伤感,“人老了,不行了,小风寒就病了快半年,也不知还能活多久。”
一旁的监军大臣安慰道“国公是有福之人,定能长命百岁,”
庆国公摇摇头,“半截身子入了土,没用了。”
楚晏突然耐人寻味地问了句,“听说之前陛下是派的其他大臣,为何派来的人是国公”
这直白的话让营帐里气氛略显滞凝,众人神色僵硬,广陵王呵斥道“混账怎么和国公说话呢”
楚晏神色平静地说“小辈只是担心国公身体,所以多嘴问了句,若冲撞了国公,小辈在这里向您赔不是,还望国公恕罪。”
一番话说的诚诚恳恳,不卑不亢,庆国公眼里深意,沉默几息后,突然意味不明地笑道“世子,心直口快的毛病得改。”
虽明着批评,但话里却又没责备的意思。
他掸了掸衣摆上的尘土,淡笑着回答道“陛下派去的大臣求到了老夫这里,老夫与他算有点交情,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听到这话,广陵王面色当即有些难看,隐怒道“既然拿了朝廷俸禄,哪有不干正事的道理,一群鼠雀之辈,竟麻烦到了国公头上,我改日定写奏折弹劾了这群昏官”
“话也不能这么说。”庆国公圆场道“那大臣上有老母,下有妻儿,一大家子要养,若来这里染了些稀奇古怪的毛病,那他们岂不是要跟着一起遭殃,老夫孑然一身,染了病便早些日子入土,没染就苟活几日,也没多大损失,所以算来算去,还是由老夫前来比较妥当。”
“正好去年陛下寿宴,老夫卧病在榻,没能跟你见上一面,现在顺道过来和你叙叙旧。”
广陵王想起去年王府发生的事,喟叹道“理应我去拜访国公,但王府当时发生了点家事,所以耽搁了,再加上边关战事吃紧,我不敢多做停留,所以没来
楚晏昨夜收到来信, 说是京城派来的人马已经到了。
他父王大病初愈,不宜太过劳累, 好歹是圣上派来的人,若让外人迎接也不大好。
楚晏只能把重阳留在蜀州,保护傅时雨的安危,然后连夜赶了回去。
“参加世子。”
应逐早早在军营外等候, 他这种粗枝大叶的粗汉, 不擅与朝廷那些阳奉阴违、心眼比豆子还多的官员打交道,所以便找个理由溜出来了。
楚晏嗯了声,问“派来的太医在哪儿”
“已经在开始看那些是士兵了。”
楚晏皱眉,“让他们先待着, 别乱跑。”
“是。”
楚晏翻身下马,把缰绳扔给看守的士兵,大步朝军营里迈去。
中军帐内。
广陵王和两个老臣正在谈言说笑,时不时传来酣畅淋漓的大笑。
一见楚晏进来, 广陵王招了招手, 示意他过去。
楚晏沉默地踱步上前, 见他双颊通红, 应该是小酌了几杯。
来这快一年,楚晏从未见过他父王如此高兴, 眼里不禁有些失神。
“这是庆国公。”
广陵王看向对面,靠上那张案后,做了的一位精神矍铄的年迈老人。
“庆国公是跟随圣上一起行军打仗的老将, 当年战功赫赫,英勇了得。”
楚晏欠身行礼,“参见庆国公。”
这位庆国公他前世听过,但一直没有机会见面。
当今圣上虽算是明君,但天性多疑,心思诡谲,并且最忌臣子功高盖主,一边给庆国公加封进爵,一边又偷偷夺走他的兵权,转交给自己的亲信,广陵王。
而之所以会被封国公,则是因为庆国公一生未娶,且没有子嗣。
听说之前年轻时有一发妻,不过久病在榻,身子骨不太好,后来怀胎六个月的时候,不慎摔了一跤,孩子流掉了,大人也没了。
当时庆国公大发雷霆,处死了好多丫鬟和下人,但后面这件事就不了了之,庆国公也从没再娶过妻子。
旁人只道庆国公是难得的痴情种,只有楚晏清楚,他是不敢娶妻。
当年庆国公夫人小产一事,前世他碰巧听到了点内幕。
摔一跤孩子没了,倒不足为奇,是连大人也跟着一起没了,便让人有些啧啧称奇了。
后来听说给庆国公额夫人安胎的方子里加了一味补药,明着是保胎,但药性极烈,正常的孕妇喝了不回有事,还可以大补,但庆国公夫人体弱多病,连续喝了几个月,身子自然受不住,就算不滑那一跤,等临盆那天,同样是一尸两命的下场。
而楚晏之所以会知道这位药,是因为王夫人小时候给他养身子的药方里,碰巧放了这味药。
听说给庆国公夫人的药方,是宫里老太医开的,但当时庆国公却没问责,不过是知道了老太医只是个幌子,后面显然另有人指使,至于是谁
除了龙椅上的那位,也没人敢做这种事。
楚晏回过神,看向坐在案后,一脸亲善和蔼的庆国公,眼里有些幽深。
前世没有瘟疫,但这位庆国公也是差不多这时候来的军营。
看到楚晏行礼,他从矮椅上站起身,乐呵呵回道“多年不见世子,身子骨长结实了不少,已经有王爷当年的风范了”
“谢国公抬举。”
广陵王笑眯眯地听他夸自己儿子,眼里有这种自豪,继续介绍起了旁边另一位监军大臣。
一番客套完,几人坐在案后唠起了闲话,从天南聊到地北,从国家时事聊到乡野趣谈,最后又说起这次瘟疫。
酒醉七分时,楚晏端起酒樽敬了庆国公一杯,状似随口地闲聊说:“长途跋涉,国公身体可还受得住”
庆国公虽然老了,但还是眉眼间还是难掩威严和魄力,他捋了捋山羊胡,朗声笑道“世子这就是小看老夫了。”
“我虽然老了,但走两步山路,下面的腿还是能迈得动的。”
“趁现在走的动,多出来看看大庆的河山,死后才能得以安眠。”
旁边广陵王笑道“听说国公之前大病了一场,但现在见你身子骨还算硬朗,想必病应该已经好的差不多了。”
庆国公叹了口气,眼里有些伤感,“人老了,不行了,小风寒就病了快半年,也不知还能活多久。”
一旁的监军大臣安慰道“国公是有福之人,定能长命百岁,”
庆国公摇摇头,“半截身子入了土,没用了。”
楚晏突然耐人寻味地问了句,“听说之前陛下是派的其他大臣,为何派来的人是国公”
这直白的话让营帐里气氛略显滞凝,众人神色僵硬,广陵王呵斥道“混账怎么和国公说话呢”
楚晏神色平静地说“小辈只是担心国公身体,所以多嘴问了句,若冲撞了国公,小辈在这里向您赔不是,还望国公恕罪。”
一番话说的诚诚恳恳,不卑不亢,庆国公眼里深意,沉默几息后,突然意味不明地笑道“世子,心直口快的毛病得改。”
虽明着批评,但话里却又没责备的意思。
他掸了掸衣摆上的尘土,淡笑着回答道“陛下派去的大臣求到了老夫这里,老夫与他算有点交情,自然不能坐视不管。”
听到这话,广陵王面色当即有些难看,隐怒道“既然拿了朝廷俸禄,哪有不干正事的道理,一群鼠雀之辈,竟麻烦到了国公头上,我改日定写奏折弹劾了这群昏官”
“话也不能这么说。”庆国公圆场道“那大臣上有老母,下有妻儿,一大家子要养,若来这里染了些稀奇古怪的毛病,那他们岂不是要跟着一起遭殃,老夫孑然一身,染了病便早些日子入土,没染就苟活几日,也没多大损失,所以算来算去,还是由老夫前来比较妥当。”
“正好去年陛下寿宴,老夫卧病在榻,没能跟你见上一面,现在顺道过来和你叙叙旧。”
广陵王想起去年王府发生的事,喟叹道“理应我去拜访国公,但王府当时发生了点家事,所以耽搁了,再加上边关战事吃紧,我不敢多做停留,所以没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