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第九十一章 (1/2)
第九十一章出关
两个对昔年恩怨情仇一知半解的孩子,凭着家里做长辈的三言两语就敢横加指责他枉顾亲情,他萧景睿自问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平白无故被使他背上个不亲不慈的罪名如何能心服。
“先母虽际遇坎坷但慈爱仁善,卓家爹娘更是不记嫌隙待我不薄,上一代的恩怨本不该向你们小辈多言。只一点,我生于大梁长于大梁,南楚晟王是我亲父娴玳郡主是我亲妹不假,我所认定的故国却唯有大梁。”
是,萧景睿与母亲来往甚少不算亲厚,母亲只当他碍于楚、梁两国立场有别,常说外祖父自认有愧于莅阳长公主母子俩,此外鲜少提到萧景睿。
头一遭亲耳听到他旗帜鲜明地只把自己当作萧梁人,即便早料到他从未把母亲真正看做血脉相连的亲人,蔺熙仍忍不住为母亲不平。
正待发作争上几句,桌下袖摆被轻轻拽了拽,料想兄长这番话不会是无的放矢,蔺少主虽忿忿不平,终究怕破坏了兄长精心谋划,哼了一声偏过头再不肯搭理他这名义上的舅舅。
“妙啊,大统领如此深明大义明辨是非,果然不失江湖豪侠本色。你我二人身世相似、际遇亦不尽相同,若早知大统领是这般性情中人,本座当引大统领为知己赤诚相交才是。”
“好在现下方知也不算晚,值得你我以茶代酒痛饮三盏”
“侯爷何出此言”
面色从红润到苍白需要的仅是几个眨眼的功夫,任他养气功夫了得,只消不是痴儿,略品品“赤焰侯”无缘无故的一通褒赞,琢磨出的蹊跷都够他惊出身冷汗来。
真傻不打紧,本座原谅你。装傻没诚意,本座不高兴。
不高兴的少师默默地给萧大统领的小黑账上重重添上一笔。大统领看来没领教够猫捉老鼠的精髓,猫儿们抓到狡猾的老鼠通常不会急于咬死,而是戏弄把玩够了才送老鼠归西,既锻炼捕食技能又满足玩乐心思。
直到此刻还挣扎求生的大统领可不像极了徒劳于猫爪间的老鼠,看似笑意盎然的梅少师没能照照镜子,不然定能发现舞动着毛茸茸的小爪子跃跃欲试的自己与戏耍猎物的猫儿别无二致。
“明人不说暗话,大统领何必装糊涂呢。您乃南楚晟王之子,却远离故国背弃血脉投效萧梁;本座乃赤焰林氏遗孤,却受南楚黎民众生供奉。本座生于南楚长于南楚,师尊师母于我有抚育教化之恩,却被梁皇陛下迫得有家不能回,千方百计诈死求生,大统领还要苦苦相逼万里追逃。呵,大统领不妨设身处地地想想,本座所选择的路不正是大统领当年曾走过的么,时隔二十余载旧事重演,何以大统领就能忘了当年的自己,对本座紧追不舍,对小熙咄咄相逼”
“你”
“我什么我晟王身后无子,娴玳郡主自然没了母族势力替她撑腰,楚帝一声令下莫名其妙嫁给了琅琊阁主。我师尊明面上不过是个江湖人,再有势力说到底出身不够高贵正统,何况郡主下嫁第二日起便成了便宜娘亲。前一日还是金尊玉贵的郡主娘娘,后一日便要跟着江湖白衣伺候同自己没半点血脉干系的婴孩。”
“大统领,这种委屈的滋味儿你能想得到吗”
萧景睿气得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知道梅东冥其人聪慧异常,伶牙俐齿胆色过人连陛下都敢当面顶撞,眼下只差没被他指着鼻子痛骂不孝不悌不友爱亲妹是个没心没肺的畜生,他除了痛彻心扉、五内俱焚外竟连拍死这臭小子的资格都无。
“你,你怎么敢随意诋毁、诋毁你师母她好歹抚养你长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若不是感念师娘养育之恩,大统领以为我耐烦与你费这口舌”
说到激愤处,清茶怎解心中炙火,梅东冥拽下腰间系着的酒葫芦,拔下塞子狠狠灌了一大口,酸涩冲鼻不说,酒中掺杂着未滤净的泥土,入口滋味驳杂堪比他此刻心境,简直糟糕透了。
三分源于劣酒,七分因是心酸,梅少师绷不住脸上虚伪的微笑,皱起眉头眯着眼审视着手握萧梁宫禁守卫军力的男人,看他维持不住镇定,破碎了温厚醇和的面具,慌神、紧张、愤怒、无措五味杂陈轮番上场梅东冥相信蔺熙和他一样感到了短暂的快意,但是,光这些还远远不够。
“再者,大统领离京言侯可曾竭力阻拦过本座猜测临行前,言侯还曾隐晦暗示过大统领些什么。无奈大统领您贵人多忘事,左耳进右耳出全然没往心里去。”
挑拨大梁君臣关系的话,他是一个字不信的可话偏像长了翅膀,不听调派一个劲儿地就是要往他耳里钻,拦也拦不住。
“言侯是个不可多得的聪明人,知道答允了本座的交换条件反口失约会有什么后果。”
萧景睿,你的一生过得未免太顺遂,从来不乏人保驾护航暗中照拂的人,安稳幸福得令人嫉妒。
“别用吃人的眼光看本座,本座从不强人所难,与言侯不过是你情我愿各取所需。”
梅东冥不提起那次的“各取所需”倒也罢了,一提起蔺熙就满肚子不乐意,像只鼓着腮帮子气鼓鼓的小青蛙。
“我夕未哥哥亲自出手是何等的荣耀,搁在南楚非斋戒沐浴三跪九叩不能见上哥哥一面,更遑论种种非分之想。大统领大可不必替言侯爷不值,在我看来他是占了大便宜了。”
三人坐下至今,交谈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林洵”的手中,脱下内敛孱弱的外衣,肆无忌惮地展示风姿才华的青年宛如浴火重生的凤凰,光芒四射华美非常。如此人才岂是琅琊阁、江左盟这等江湖帮派培养得出来的。
从他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诸多线索,不难看出他在南楚地位超然远不止他想象中的江湖豪侠那么简单。眼界甚高、见识匪浅,于南楚朝野情势皆有自己的见地,如此人物在南楚绝不会是籍籍无名之辈。
近一年的时间里,每日出入宫禁,与之相处的不是龙子凤孙就是权臣贵胄,隔三差五御前垂询,但凡生出半点异心来都够朝廷上下喝一壶的。然而他蛰伏大梁期间,该受不该受的伤受了,该吃不该吃的苦吃了,下过天牢上过武英殿。
按理说他的出身来历不可能有假,弄个假的婴孩首先瞒不过江左盟那些个赤焰旧部,再者飞流尽管心智不全,总不至于连谁是苏哥哥的血脉都弄不清。那么症结十有八九着落在赤焰侯在南楚的身份上,赤焰林氏的独子在他国出生长大的这么些年,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以至于他身在大梁期间宁可受尽屈辱亦不肯暴露一星半点,而大梁竟然没人能查得出的那个“身份”。
“你究竟是什么人”
不难看出凝神定息出此一问的萧大统领已然从先前的情绪波动起伏中强行平复了下来,可惜梅东冥为他准备的重击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换而言之,他等这一问,等得够久了。
“本座是什么人大统领贵人多忘事,哦,不不不,本座不该冤枉了大统领,毕竟你从未真正成为一个楚人。”
“你到底什么意思,把话说清楚”
“还记得十多年前听过的一桩旧闻,不妨说给大统领听听。大统领昔年曾随娴玳郡主回返南楚探望先晟王,晟王膝下无子唯有一女,即便无嗣,先晟王还是随了大统领的意放你北还。大统领可知为何”
萧景睿突然潜意识地有种掉头就走不再听此人胡言乱语的冲动,他深知这人所说的“真相”或许会彻底颠覆他以往的认知,甚至进而动摇他一贯秉承的信念。
然而,意识上的“走”却困囿于身躯的迟滞,两条腿像灌了千斤精铁般沉重,莫说逃走,连挪动分毫都那么困难。
他只能木然地听任陌生的“真相”争相涌入他的耳中,在脑际盘旋不去。
“当年先晟王为大统领去留抉择,斋戒沐浴七日抱病亲自拜上神殿,终得国师一语道破,直言留得住你的人留不住你的心,彻底绝了先晟王留你承嗣的念想。否则,大统领以为凭你的笨嘴拙舌,真能说动晟王放你北还金陵”
“你是谁”
“大统领既然想到了,何须本座赘言。”梅东冥言笑晏晏,嘴角笑纹未收,眼底尽是寒霜凝冰,“你我同为背弃家国背弃血脉的罪人,又恰巧身在两国交界的青冥关下相对而坐。有些话憋得久了不吐不快,大统领情不情愿不打紧,机缘巧合难道还不值得你耐下性子听本座说完”
“侯,爷,还
两个对昔年恩怨情仇一知半解的孩子,凭着家里做长辈的三言两语就敢横加指责他枉顾亲情,他萧景睿自问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平白无故被使他背上个不亲不慈的罪名如何能心服。
“先母虽际遇坎坷但慈爱仁善,卓家爹娘更是不记嫌隙待我不薄,上一代的恩怨本不该向你们小辈多言。只一点,我生于大梁长于大梁,南楚晟王是我亲父娴玳郡主是我亲妹不假,我所认定的故国却唯有大梁。”
是,萧景睿与母亲来往甚少不算亲厚,母亲只当他碍于楚、梁两国立场有别,常说外祖父自认有愧于莅阳长公主母子俩,此外鲜少提到萧景睿。
头一遭亲耳听到他旗帜鲜明地只把自己当作萧梁人,即便早料到他从未把母亲真正看做血脉相连的亲人,蔺熙仍忍不住为母亲不平。
正待发作争上几句,桌下袖摆被轻轻拽了拽,料想兄长这番话不会是无的放矢,蔺少主虽忿忿不平,终究怕破坏了兄长精心谋划,哼了一声偏过头再不肯搭理他这名义上的舅舅。
“妙啊,大统领如此深明大义明辨是非,果然不失江湖豪侠本色。你我二人身世相似、际遇亦不尽相同,若早知大统领是这般性情中人,本座当引大统领为知己赤诚相交才是。”
“好在现下方知也不算晚,值得你我以茶代酒痛饮三盏”
“侯爷何出此言”
面色从红润到苍白需要的仅是几个眨眼的功夫,任他养气功夫了得,只消不是痴儿,略品品“赤焰侯”无缘无故的一通褒赞,琢磨出的蹊跷都够他惊出身冷汗来。
真傻不打紧,本座原谅你。装傻没诚意,本座不高兴。
不高兴的少师默默地给萧大统领的小黑账上重重添上一笔。大统领看来没领教够猫捉老鼠的精髓,猫儿们抓到狡猾的老鼠通常不会急于咬死,而是戏弄把玩够了才送老鼠归西,既锻炼捕食技能又满足玩乐心思。
直到此刻还挣扎求生的大统领可不像极了徒劳于猫爪间的老鼠,看似笑意盎然的梅少师没能照照镜子,不然定能发现舞动着毛茸茸的小爪子跃跃欲试的自己与戏耍猎物的猫儿别无二致。
“明人不说暗话,大统领何必装糊涂呢。您乃南楚晟王之子,却远离故国背弃血脉投效萧梁;本座乃赤焰林氏遗孤,却受南楚黎民众生供奉。本座生于南楚长于南楚,师尊师母于我有抚育教化之恩,却被梁皇陛下迫得有家不能回,千方百计诈死求生,大统领还要苦苦相逼万里追逃。呵,大统领不妨设身处地地想想,本座所选择的路不正是大统领当年曾走过的么,时隔二十余载旧事重演,何以大统领就能忘了当年的自己,对本座紧追不舍,对小熙咄咄相逼”
“你”
“我什么我晟王身后无子,娴玳郡主自然没了母族势力替她撑腰,楚帝一声令下莫名其妙嫁给了琅琊阁主。我师尊明面上不过是个江湖人,再有势力说到底出身不够高贵正统,何况郡主下嫁第二日起便成了便宜娘亲。前一日还是金尊玉贵的郡主娘娘,后一日便要跟着江湖白衣伺候同自己没半点血脉干系的婴孩。”
“大统领,这种委屈的滋味儿你能想得到吗”
萧景睿气得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知道梅东冥其人聪慧异常,伶牙俐齿胆色过人连陛下都敢当面顶撞,眼下只差没被他指着鼻子痛骂不孝不悌不友爱亲妹是个没心没肺的畜生,他除了痛彻心扉、五内俱焚外竟连拍死这臭小子的资格都无。
“你,你怎么敢随意诋毁、诋毁你师母她好歹抚养你长大,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若不是感念师娘养育之恩,大统领以为我耐烦与你费这口舌”
说到激愤处,清茶怎解心中炙火,梅东冥拽下腰间系着的酒葫芦,拔下塞子狠狠灌了一大口,酸涩冲鼻不说,酒中掺杂着未滤净的泥土,入口滋味驳杂堪比他此刻心境,简直糟糕透了。
三分源于劣酒,七分因是心酸,梅少师绷不住脸上虚伪的微笑,皱起眉头眯着眼审视着手握萧梁宫禁守卫军力的男人,看他维持不住镇定,破碎了温厚醇和的面具,慌神、紧张、愤怒、无措五味杂陈轮番上场梅东冥相信蔺熙和他一样感到了短暂的快意,但是,光这些还远远不够。
“再者,大统领离京言侯可曾竭力阻拦过本座猜测临行前,言侯还曾隐晦暗示过大统领些什么。无奈大统领您贵人多忘事,左耳进右耳出全然没往心里去。”
挑拨大梁君臣关系的话,他是一个字不信的可话偏像长了翅膀,不听调派一个劲儿地就是要往他耳里钻,拦也拦不住。
“言侯是个不可多得的聪明人,知道答允了本座的交换条件反口失约会有什么后果。”
萧景睿,你的一生过得未免太顺遂,从来不乏人保驾护航暗中照拂的人,安稳幸福得令人嫉妒。
“别用吃人的眼光看本座,本座从不强人所难,与言侯不过是你情我愿各取所需。”
梅东冥不提起那次的“各取所需”倒也罢了,一提起蔺熙就满肚子不乐意,像只鼓着腮帮子气鼓鼓的小青蛙。
“我夕未哥哥亲自出手是何等的荣耀,搁在南楚非斋戒沐浴三跪九叩不能见上哥哥一面,更遑论种种非分之想。大统领大可不必替言侯爷不值,在我看来他是占了大便宜了。”
三人坐下至今,交谈的主动权始终掌握在“林洵”的手中,脱下内敛孱弱的外衣,肆无忌惮地展示风姿才华的青年宛如浴火重生的凤凰,光芒四射华美非常。如此人才岂是琅琊阁、江左盟这等江湖帮派培养得出来的。
从他话里话外透露出来的诸多线索,不难看出他在南楚地位超然远不止他想象中的江湖豪侠那么简单。眼界甚高、见识匪浅,于南楚朝野情势皆有自己的见地,如此人物在南楚绝不会是籍籍无名之辈。
近一年的时间里,每日出入宫禁,与之相处的不是龙子凤孙就是权臣贵胄,隔三差五御前垂询,但凡生出半点异心来都够朝廷上下喝一壶的。然而他蛰伏大梁期间,该受不该受的伤受了,该吃不该吃的苦吃了,下过天牢上过武英殿。
按理说他的出身来历不可能有假,弄个假的婴孩首先瞒不过江左盟那些个赤焰旧部,再者飞流尽管心智不全,总不至于连谁是苏哥哥的血脉都弄不清。那么症结十有八九着落在赤焰侯在南楚的身份上,赤焰林氏的独子在他国出生长大的这么些年,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以至于他身在大梁期间宁可受尽屈辱亦不肯暴露一星半点,而大梁竟然没人能查得出的那个“身份”。
“你究竟是什么人”
不难看出凝神定息出此一问的萧大统领已然从先前的情绪波动起伏中强行平复了下来,可惜梅东冥为他准备的重击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换而言之,他等这一问,等得够久了。
“本座是什么人大统领贵人多忘事,哦,不不不,本座不该冤枉了大统领,毕竟你从未真正成为一个楚人。”
“你到底什么意思,把话说清楚”
“还记得十多年前听过的一桩旧闻,不妨说给大统领听听。大统领昔年曾随娴玳郡主回返南楚探望先晟王,晟王膝下无子唯有一女,即便无嗣,先晟王还是随了大统领的意放你北还。大统领可知为何”
萧景睿突然潜意识地有种掉头就走不再听此人胡言乱语的冲动,他深知这人所说的“真相”或许会彻底颠覆他以往的认知,甚至进而动摇他一贯秉承的信念。
然而,意识上的“走”却困囿于身躯的迟滞,两条腿像灌了千斤精铁般沉重,莫说逃走,连挪动分毫都那么困难。
他只能木然地听任陌生的“真相”争相涌入他的耳中,在脑际盘旋不去。
“当年先晟王为大统领去留抉择,斋戒沐浴七日抱病亲自拜上神殿,终得国师一语道破,直言留得住你的人留不住你的心,彻底绝了先晟王留你承嗣的念想。否则,大统领以为凭你的笨嘴拙舌,真能说动晟王放你北还金陵”
“你是谁”
“大统领既然想到了,何须本座赘言。”梅东冥言笑晏晏,嘴角笑纹未收,眼底尽是寒霜凝冰,“你我同为背弃家国背弃血脉的罪人,又恰巧身在两国交界的青冥关下相对而坐。有些话憋得久了不吐不快,大统领情不情愿不打紧,机缘巧合难道还不值得你耐下性子听本座说完”
“侯,爷,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