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八十九章 (1/2)
第八十九章拦阻
“且慢。”
蔺熙奉钦旨执意扶灵出关光明正大,萧景睿急于拦阻倘若拿不出铁证来,关下明晃晃围着百姓目光灼灼,事后非议起来他萧景睿一人名声事小,累及陛下名声事大。他与人为善惯了,陡然遇上难缠的小辈,不拿出些雷霆手段来倒是绕不过这关了。
“有人举告林侯诈死欺君,本官奉命日夜兼程追至此才险险拦下你等,不验明正身恕本官无法放你等出关。”
变故突生,着实攻了蔺熙个猝不及防。眼见得南楚在望,只需踏出青冥关一步,哪怕只是一步,他都可仗着身后的南楚神殿不把萧景睿放在眼里。止步于此等于前功尽弃,要他如何甘心
死死咬紧牙根,不断告诫自己未到山穷水尽不可自乱阵脚的蔺熙梗着脖子悍然道,“大统领欲待怎的验明正身”
“开棺验尸。”
萧景睿一双利眼牢牢锁住蔺熙,誓不错过蛛丝马迹。然而蔺熙虽是将将成人,犹带青涩的面容随着他一字一顿展现出恰如其分的暴怒、仇视外,半分心虚退缩都寻不到。
假若不是握有九成把握,老江湖如他萧景睿者怕都会在青年刀锋般锐利的瞪视下打退堂鼓。
年纪轻轻就城府如斯,后生可畏
“荒谬且不论兄长一品君侯的身份,好歹他是为救你大梁陛下而亡,你大梁君臣就是如此厚待我兄长的么”
蔺熙一手抱着灵位,一手指天骂地就差没戳到萧大统领鼻梁骨上,一字一句说得清清楚楚,尤其将“厚待”二字咬得极重,唯恐在旁围观的人没听清。
他的恼怒不似作假,围观的百姓虽不明就里,光听他几句话的尽管难辨是非曲直,然光天化日之下当众开棺验尸,这般对待有功之臣的确招人非议。青年人的想法不难理解,他那兄长真死也好假死也罢,死者为大,说开棺就开棺,全不把亡者对大梁的救驾之功放在眼里不说,肆意侮辱逝者,便是萧梁素来尊崇的礼数么
萧大统领却对周遭的议论置若罔闻不加理会,只是径自纵身下马,轻掸甲胄拂去尘埃,缓步穿过扶灵的队伍行至赤焰侯棺前,躬身裾地行了大礼,以他一贯的淳厚平和语调不疾不徐地说道,“今日开棺势在必行,蔺公子无需恼怒,我萧景睿把话放在这儿,假使棺中逝者真是林侯本尊,本官长跪棺前赔罪,明日一早亲自抬棺送林侯出青冥关。本官在江湖上素有薄名,旁的不敢夸口,一诺千金誓出无悔,如违此誓天地不容。”
“那也不成。从九安山封棺至今近半月,形貌俱已不同昔日。即便大统领开了棺,你可能分辨出棺中哥哥仪容平白搅扰亡者、辱及功臣。”
萧景睿偏过头,暮光照着他的侧颜让人瞧不真切他此刻神情,说不清他骨子里矛盾并存着的温情和残忍究竟冲着谁来,诈死的林侯,冷漠的蔺熙或是他自己。
“任你今日扣下再大的罪名,这棺都开定了。蔺公子,照本官看来,你此时请出林侯随我回京方为上策,陛下待林侯亲厚尤胜亲生骨肉,至多略施薄惩,不会当真怪罪于他。”
眼见禁军如虎狼在侧,今日场面难以善了,被萧景睿亲自阻在一旁的蔺熙暗暗叫糟,他强作镇定命令自己不可左张有望,万一萧景睿不过虚张声势诓骗于他,他绝不可自乱阵脚露了马脚。
“大统领有备而来,想来仵作之流业已齐备,我说什么都无济于事了。”
“林侯身份贵重,府衙仵作怎敢冒犯,陛下钦旨,命浔阳云氏遣人随本官前来,云氏恰好有人身在金陵。本官以为,浔阳云氏的医女亲自前来,当不至于辱没了林侯。”
两人一个眼含讥诮一个坦然无畏,除了徒费唇舌全然奈何不了对方。再者萧景睿率领禁军仅是拦下了他们一行却按兵不动,要说个中没点古怪谁信尽管萧景睿早年也曾行走江湖,没几年便早早投身军旅报效朝廷,论起见识江湖上诡谲多端的手段未必多过他多少,他定然在等什么人,能助他验尸的可信可靠之人。浔阳云氏的医女他指的是云飘蓼云徽殷或是另有其人
蔺熙懒得去猜来的是云氏的哪一位,反正无论来的是谁,于他而言都意味着大麻烦。
寻常仵作身份低微没见过兄长,蔺熙自不惧他们揭穿棺中尸首身份。云氏母女却不同,浔阳云氏活人无数地位超然,加之云氏母女俩皆为兄长诊过病,辨认不出兄长的可能近乎于无。父亲虽与浔阳云氏有几分交情,可那浔阳云氏到底是萧梁人
考虑这般周全,不似梁皇和萧景睿的做派,其中没有言豫津的手笔谁信。梁人果然奸诈无耻,不信守承诺该遭报应。
“言侯思虑周全,大统领行事妥帖,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大统领请便就是。”
身处青冥关内,萧梁的地盘上,形势比人强。从萧景睿突然现身阻道的惊诧中回过神来的蔺太史令开始思考如何善后。
开棺验尸眼看避无可避,一念生,一念死,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兄长能否顺利脱身而去,全在云氏一言之间。云家医女若能念着旧日交情,咬定棺中尸首就是兄长本尊,萧景睿自得灰溜溜回京去再无二话;若医女道破棺中尸首另有其人,他少不得在青冥关下与萧景睿做过一场。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早早下令几个戴罪的少师护卫看好兄长,兄长不在当场,他倒要看看萧景睿能将这青冥关封上多久,十日一月还是能封上十月、十年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只消兄长日后能安然出关,谅萧梁朝廷抓了自己也莫可奈何,至多受些委屈。呵,他蔺熙又岂是受不得委屈的小孩子。
见蔺熙径自退到一旁沉吟不语,只拿双少年清澈透亮的眼直勾勾盯着自己,嘴上说着“周全”、“妥帖”,实则无声痛骂着“卑劣”、“忘恩负义”,涌上心间难以遏制的酸涩激得他一个激灵,险些冲动之下放他们出城。
不行,皇命在身,不能放他们走。
理智告诫萧大统领不可意气用事,他仅能替好友洗清“冤屈”。
“于此事,豫津从头到尾一言未发,你要怪,怪我就是。”
事实上,豫津的反常何止缄默不语,直到他带领禁军悄然离京之前,私下里拜访侯府的那个夜里,听闻他来意后的豫津非但未曾相帮着出谋划策,甚至反问他可还能推掉这趟差事。
话中的萧瑟显而易见,迟钝如他都在三月春风下觉出丝丝凉意。
再追问,他一言不发只是摇头,从他望着自己的眼中萧景睿读出了莫名的“怜悯”。
他有什么令豫津觉得可怜的么
犹记得他如何回答的“钦旨已下,由不得我不去。”
看来豫津话里话外未竟之意所指便是当下,蔺熙当道而立阻止他开棺查验,舅甥对面无心寒暄且把亲人作仇人。今日即便留下了赤焰侯,也定然得罪了琅琊蔺氏。昔年宇文念毫无预兆下嫁琅琊蔺氏,江湖中人纷纷揣测南楚皇室有意收拢琅琊阁手中掌控的天下大事为己所用,不惜豁出去脸面将宗室女下嫁,娴黛郡主身后虽说没什么亲长可依恃,说出去到底是宇文氏的嫡女,只因身后没了父兄倚靠,不得已作为宇文曜掌中棋子送给了琅琊阁。
那会儿他萧景睿又在何处倘若晟王后继有人,他的妹妹也不至于心不甘情不愿地嫁给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江湖人。
此事令萧景睿抱憾半生,是以面对承袭了蔺氏和念念各半血脉的蔺熙,萧大统领既不豫且愧疚,分不清何者占得多些。
隔着肚皮读不到萧大统领心思的蔺少阁主自然没那闲情逸致纠正他老人家的错误要不是他母亲当年无父无兄、无依无靠,曜帝做梦都甭想把宇文氏的女子嫁入琅琊阁。
神权与皇权,还是互不相干的好。
事已至此,皇命在身,无论是他萧景睿还是浔阳云氏的医女,都退无可退了。
“如此最好。云姑娘,请吧。”
始终避在暗处不曾现身的女子在萧大统领一声令下后缓步走出禁军阵列,娉婷的身姿素净的装扮使她无须走近便被
“且慢。”
蔺熙奉钦旨执意扶灵出关光明正大,萧景睿急于拦阻倘若拿不出铁证来,关下明晃晃围着百姓目光灼灼,事后非议起来他萧景睿一人名声事小,累及陛下名声事大。他与人为善惯了,陡然遇上难缠的小辈,不拿出些雷霆手段来倒是绕不过这关了。
“有人举告林侯诈死欺君,本官奉命日夜兼程追至此才险险拦下你等,不验明正身恕本官无法放你等出关。”
变故突生,着实攻了蔺熙个猝不及防。眼见得南楚在望,只需踏出青冥关一步,哪怕只是一步,他都可仗着身后的南楚神殿不把萧景睿放在眼里。止步于此等于前功尽弃,要他如何甘心
死死咬紧牙根,不断告诫自己未到山穷水尽不可自乱阵脚的蔺熙梗着脖子悍然道,“大统领欲待怎的验明正身”
“开棺验尸。”
萧景睿一双利眼牢牢锁住蔺熙,誓不错过蛛丝马迹。然而蔺熙虽是将将成人,犹带青涩的面容随着他一字一顿展现出恰如其分的暴怒、仇视外,半分心虚退缩都寻不到。
假若不是握有九成把握,老江湖如他萧景睿者怕都会在青年刀锋般锐利的瞪视下打退堂鼓。
年纪轻轻就城府如斯,后生可畏
“荒谬且不论兄长一品君侯的身份,好歹他是为救你大梁陛下而亡,你大梁君臣就是如此厚待我兄长的么”
蔺熙一手抱着灵位,一手指天骂地就差没戳到萧大统领鼻梁骨上,一字一句说得清清楚楚,尤其将“厚待”二字咬得极重,唯恐在旁围观的人没听清。
他的恼怒不似作假,围观的百姓虽不明就里,光听他几句话的尽管难辨是非曲直,然光天化日之下当众开棺验尸,这般对待有功之臣的确招人非议。青年人的想法不难理解,他那兄长真死也好假死也罢,死者为大,说开棺就开棺,全不把亡者对大梁的救驾之功放在眼里不说,肆意侮辱逝者,便是萧梁素来尊崇的礼数么
萧大统领却对周遭的议论置若罔闻不加理会,只是径自纵身下马,轻掸甲胄拂去尘埃,缓步穿过扶灵的队伍行至赤焰侯棺前,躬身裾地行了大礼,以他一贯的淳厚平和语调不疾不徐地说道,“今日开棺势在必行,蔺公子无需恼怒,我萧景睿把话放在这儿,假使棺中逝者真是林侯本尊,本官长跪棺前赔罪,明日一早亲自抬棺送林侯出青冥关。本官在江湖上素有薄名,旁的不敢夸口,一诺千金誓出无悔,如违此誓天地不容。”
“那也不成。从九安山封棺至今近半月,形貌俱已不同昔日。即便大统领开了棺,你可能分辨出棺中哥哥仪容平白搅扰亡者、辱及功臣。”
萧景睿偏过头,暮光照着他的侧颜让人瞧不真切他此刻神情,说不清他骨子里矛盾并存着的温情和残忍究竟冲着谁来,诈死的林侯,冷漠的蔺熙或是他自己。
“任你今日扣下再大的罪名,这棺都开定了。蔺公子,照本官看来,你此时请出林侯随我回京方为上策,陛下待林侯亲厚尤胜亲生骨肉,至多略施薄惩,不会当真怪罪于他。”
眼见禁军如虎狼在侧,今日场面难以善了,被萧景睿亲自阻在一旁的蔺熙暗暗叫糟,他强作镇定命令自己不可左张有望,万一萧景睿不过虚张声势诓骗于他,他绝不可自乱阵脚露了马脚。
“大统领有备而来,想来仵作之流业已齐备,我说什么都无济于事了。”
“林侯身份贵重,府衙仵作怎敢冒犯,陛下钦旨,命浔阳云氏遣人随本官前来,云氏恰好有人身在金陵。本官以为,浔阳云氏的医女亲自前来,当不至于辱没了林侯。”
两人一个眼含讥诮一个坦然无畏,除了徒费唇舌全然奈何不了对方。再者萧景睿率领禁军仅是拦下了他们一行却按兵不动,要说个中没点古怪谁信尽管萧景睿早年也曾行走江湖,没几年便早早投身军旅报效朝廷,论起见识江湖上诡谲多端的手段未必多过他多少,他定然在等什么人,能助他验尸的可信可靠之人。浔阳云氏的医女他指的是云飘蓼云徽殷或是另有其人
蔺熙懒得去猜来的是云氏的哪一位,反正无论来的是谁,于他而言都意味着大麻烦。
寻常仵作身份低微没见过兄长,蔺熙自不惧他们揭穿棺中尸首身份。云氏母女却不同,浔阳云氏活人无数地位超然,加之云氏母女俩皆为兄长诊过病,辨认不出兄长的可能近乎于无。父亲虽与浔阳云氏有几分交情,可那浔阳云氏到底是萧梁人
考虑这般周全,不似梁皇和萧景睿的做派,其中没有言豫津的手笔谁信。梁人果然奸诈无耻,不信守承诺该遭报应。
“言侯思虑周全,大统领行事妥帖,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大统领请便就是。”
身处青冥关内,萧梁的地盘上,形势比人强。从萧景睿突然现身阻道的惊诧中回过神来的蔺太史令开始思考如何善后。
开棺验尸眼看避无可避,一念生,一念死,一念成佛,一念成魔。兄长能否顺利脱身而去,全在云氏一言之间。云家医女若能念着旧日交情,咬定棺中尸首就是兄长本尊,萧景睿自得灰溜溜回京去再无二话;若医女道破棺中尸首另有其人,他少不得在青冥关下与萧景睿做过一场。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他早早下令几个戴罪的少师护卫看好兄长,兄长不在当场,他倒要看看萧景睿能将这青冥关封上多久,十日一月还是能封上十月、十年
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只消兄长日后能安然出关,谅萧梁朝廷抓了自己也莫可奈何,至多受些委屈。呵,他蔺熙又岂是受不得委屈的小孩子。
见蔺熙径自退到一旁沉吟不语,只拿双少年清澈透亮的眼直勾勾盯着自己,嘴上说着“周全”、“妥帖”,实则无声痛骂着“卑劣”、“忘恩负义”,涌上心间难以遏制的酸涩激得他一个激灵,险些冲动之下放他们出城。
不行,皇命在身,不能放他们走。
理智告诫萧大统领不可意气用事,他仅能替好友洗清“冤屈”。
“于此事,豫津从头到尾一言未发,你要怪,怪我就是。”
事实上,豫津的反常何止缄默不语,直到他带领禁军悄然离京之前,私下里拜访侯府的那个夜里,听闻他来意后的豫津非但未曾相帮着出谋划策,甚至反问他可还能推掉这趟差事。
话中的萧瑟显而易见,迟钝如他都在三月春风下觉出丝丝凉意。
再追问,他一言不发只是摇头,从他望着自己的眼中萧景睿读出了莫名的“怜悯”。
他有什么令豫津觉得可怜的么
犹记得他如何回答的“钦旨已下,由不得我不去。”
看来豫津话里话外未竟之意所指便是当下,蔺熙当道而立阻止他开棺查验,舅甥对面无心寒暄且把亲人作仇人。今日即便留下了赤焰侯,也定然得罪了琅琊蔺氏。昔年宇文念毫无预兆下嫁琅琊蔺氏,江湖中人纷纷揣测南楚皇室有意收拢琅琊阁手中掌控的天下大事为己所用,不惜豁出去脸面将宗室女下嫁,娴黛郡主身后虽说没什么亲长可依恃,说出去到底是宇文氏的嫡女,只因身后没了父兄倚靠,不得已作为宇文曜掌中棋子送给了琅琊阁。
那会儿他萧景睿又在何处倘若晟王后继有人,他的妹妹也不至于心不甘情不愿地嫁给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江湖人。
此事令萧景睿抱憾半生,是以面对承袭了蔺氏和念念各半血脉的蔺熙,萧大统领既不豫且愧疚,分不清何者占得多些。
隔着肚皮读不到萧大统领心思的蔺少阁主自然没那闲情逸致纠正他老人家的错误要不是他母亲当年无父无兄、无依无靠,曜帝做梦都甭想把宇文氏的女子嫁入琅琊阁。
神权与皇权,还是互不相干的好。
事已至此,皇命在身,无论是他萧景睿还是浔阳云氏的医女,都退无可退了。
“如此最好。云姑娘,请吧。”
始终避在暗处不曾现身的女子在萧大统领一声令下后缓步走出禁军阵列,娉婷的身姿素净的装扮使她无须走近便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