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八十三章 (2/2)
时此刻真正是心急如焚,眼珠子瞬也不瞬一味死死盯着林洵,明晃晃的希冀与祈求仿佛凄声哀求“求你,救救陛下唯有你能救驾了”
林洵低眉垂目,权作未见。
不救他是你的陛下,不是我的,倘若梁皇驾崩对南楚来讲是福非祸,于公于私他都没有出手的理由。
眼看梁皇危在旦夕而林洵打定了主意拒伸援手连看都不看自己,言豫津既怒且忧、悲从中来,堂堂兴国侯不禁红了眼圈要落下泪来,却连攥紧拳头的力气都使不上来,恨只恨自己无用陛下生死攸关之际竟派不上半点用场
高台上刺客围攻之下,饶是前半生经历过大风大浪,上过战场浴血杀敌的梁皇陛下终究上了年岁,十多年养尊处优一身武艺难复当初。每每他险险挡开一刀,就会有数道寒光紧追不舍,刀刀直奔要害势要杀他而后快。
数招过后,眼看他好容易避开直刺他左肋的匕首,紧跟着便觉身后近在咫尺处森森杀意,身前同样是刀光凛冽避无可避,梁皇心道在劫难逃,凄然一叹闭目待死。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刹那,前一刻尚未见有什么动作,下一刻原本歪在席间装作中毒,袖手旁观梁皇拼斗刺客的林洵身形微晃,鬼魅般出现在梁皇身边。
只见这身处猎场伴驾同样手无寸铁的青年木着张容色惨败的脸,看似轻描淡写地手掌平平推出,也不见那双素白纤长的手耍出什么花招来,对梁皇穷追猛打招招致命的刺客们全数玩笑似的被逼退数步,再没了适才屡屡狙击险些得手的凶猛攻势。
修习内功到精深后,寻常江湖人的精妙招式到了他面前威力便大打折扣,只消留给林洵些许喘息之机,刺客眼看唾手可得的战果已转瞬即逝。
“接剑”
见情势逆转危机暂解,梁皇乘隙将手中配剑塞给林洵,自己疾退至御案后拔出剑架上的帝王剑,复又欺身上前御敌。
梁皇早年沙场厮杀练出的一身本事在江湖中人看来只能说是稀松平常,是以他竭尽全力也仅能勉强阻挡刺客围杀数招而已。护驾之人既至他本可抽身而退,能不顾帝王身份贵重不可轻易涉险那套亲身再上,已然不坠他武帝威名。
不过任他梁皇再做什么都入不了林洵的心,被熊熊怒火灼烧的青年不复素日里文弱无害的温吞,裹挟着无尽杀意的剑锋眨眼的功夫划下数道弧光带起血珠成串,剑下登时多了三条亡魂。他仿佛成了不知疲惫的煞神,无法对他真正想杀的人动手的愤懑他只得全数倾泻在刺客身上,唯有手起剑落砍瓜切菜时刀剑相抵的金鸣、血光四溅的裂帛之声能使他暂时不去想方才刹那之间回荡在耳畔的幽响。
「救他,东冥,去救他他不能死」
一颗心如坠寒冰是什么滋味儿,这一刻,林洵无比清楚地感受到了,从骨子里透出的冷,冷得足以将他整个人都冰封住。他木然打了个寒战,脸上血色退尽只余惨白,自己说出的话落入耳中遥似来自不知名的彼方。
他听见自己说,「二十年了,你第一次在我面前出现要说的就是这个」
梅长苏,一个亡故了二十多年神魂犹在神念灼灼的鬼魂,整日守在他生前呕心沥血、倾力辅佐的大梁帝王身边,对不闻不问了二十年的亲子说的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话竟是命他去救他半点不想救的人。
饶是对父亲从未有过半分期待,真正亲身面对来自父亲的漠视时的心寒使他鬼使神差般的选择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你求我呀,只要你求我,我便救他。」
周遭的空气瞬间凝滞,久久未闻那道声音的主人再试图说服自己,正当林洵满以为那人终究放不下骄傲和尊严,换言之即便梁皇萧景琰在那人心里的分量再重也未能重过父子天性之际,分明温润清幽于林洵却如遭冰焰灼烧,出他之口入他之耳,所经之处尽被看似冷若冰霜实可焚尽万物的靛青炎火烧灼得五内俱焚痛不欲生。
他说
「好,我求你,救救他。」
轻易不露声色,一旦施展开来宛如杀神附体的赤焰林侯冷酷决绝到不待远处的禁军赶到,手下尚能喘气的刺客已所剩不足一二,可怕的是他分神护卫身畔梁皇陛下之余结果起刺客来照样不慌不忙,脚下步伐不见丁点凌乱,从容优雅得不似在收割性命倒像在游园赏景。
往日里不把这位年轻的江左盟前宗主放在心上,曾或当面或背后议论纷纷其浪得虚名配不上“赤焰”之名的内外臣工们,但凡还醒着几分神亲眼目睹此方修罗场的,都暗暗自我告诫,今后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这位陛下新宠,他们的项上人头在人家眼里未必比萝卜白菜更结实。
“林侯,留活口”
巡视归来的萧大统领远远听见御宴处传来刺耳的锐器相击,心下一沉发足疾奔,待赶至近处亲眼得见陛下无碍,稍稍缓过心神的大统领连忙高声提醒,生怕高台上突然发威的林小侯爷手一快没收住把剩下的也给剁了。
正待将最后两个一并拿来泄愤的林洵闻言睫羽微扇,只是一个抬眸,萧大统领竟如置身数九隆冬忍不住打了个激灵。幸而高台上不知为何身周充斥着寒意,眼刀随心乱飞的林侯执剑的手顿了顿终究没挥下,仅仅是虚晃着欺近而后“轻轻”地卸掉其中一人的下巴折断其双手,任他面孔狰狞喉间发出痛苦的呼喝却连自戕都做不到,已然仁慈至极。
什么另一个活口
没见林侯正满心不悦有气没处撒么他踹晕个把刺客有什么关系,弄个半死人事不知的省得自尽瞧林侯考虑得多周到
刺客之危既去,禁军一拥而上将东倒西歪的刺客清走,再去延请御医前来救治摊了满场的大小朝臣,场面顿时显得纷乱起来,御驾留在此地宴饮亦不合宜。萧大统领率禁军恭请梁皇回皇帐歇息,得林洵护卫安危无虞后,梁皇便摆手挥退禁军,径自走近木立不动的林洵。
先时这孩子出手救驾时,他观其神色恍惚杀意浓重,下手决绝毫不留情,与素日里的行事作风大相径庭,要说没点反常谁人能信。这孩子是个极为能忍的性子,去岁江左盟之事前后经历了不少风浪,都未曾见他这般失态过。
听云氏一派的宫中御医禀报过,洵儿因天生患有心疾,病征发作得次数越多越于寿数有碍。是以他自幼研习内功专攻怡心养性一道,鲜少形于外地大喜大悲,能入他眼入他心动摇其意志的人、事寥寥无几。遭到刺杀后群臣东倒西歪连保持清醒都难的危急情势下,他都不曾指望过林洵会站出来救驾。
是故,他此番举动尤为反常,让人不禁为其背后的原因揪心。然不论他救驾的本意为何,泼天的功劳任谁都抹杀不了。
将将褪去少年的青涩苍翠挺拔起来的青年忽而觉得胸口有些熟悉地闷痛,翻涌到喉间的异物感痒痒的,很想咳出来,咳出来就会舒服了。从跃上高台护驾时就恍恍惚惚的林洵一手借血痕未干的帝王佩剑撑地稳住身体,一手掩口轻轻咳嗽起来。
空茫的意识伴着一声声的咳嗽渐渐回笼,好似全没在意粉色的血沫从指缝间滴落,林洵怔忡尚未散尽的双眼紧紧锁住不远处蔺熙,蔺熙的关切与焦灼他看懂了。然而,即便他倒在当场,也绝轮不到仍在“毒药”的作用之下的小熙来施救。
言豫津动弹不得的是手脚不是脑袋,他受迫于人不得不对梁皇施以援手,施展间难免为麻药所侵事后御医也诊不出他因何而旧疾复发,小熙却必须同席间大小臣工一般“中麻药”,不能落下半点口实给言豫津。
莫说他只是吐两口血,哪怕他被捅了个对穿,都不能由小熙先一步出头。
心急如焚得恨不能一步闯上高台的蔺熙在自家兄长严厉的眼神制止下不得不强自按捺住内心灼烧的怒火,满腹的怨怼没处撒,全数倒向某个定然还未离去的孤魂。
“跟在他身边这么多年都不曾现行,甫一开口就是命他去救他不想救的人,您觉得他的心里该作何感想”
“在您的心里自然是把苍生黎民、家国天下摆在头一位的,您连自己的性命都没放在眼里,素未谋面的儿子的安危您想必更不会在意。”
“他自幼天赋卓著得上天垂幸,乃是我南楚有史以来年来屈指可数的天赋之子,以他灵力之强与您招魂相见易如反掌。二十年了,你们父子二人却未得一晤,他生而丧父以致子不知父,您呢,从来远避不求相见,您可曾有半分慈爱施舍给他”
“您伤他至此,说句不敬长者的话,我恨不能您再死伤一回。好在强行引动神魂之力必遭反噬,神魂尽裂神思逸散的痛苦,您就好生体味吧,伯父。”
同样身具国师资质的蔺熙也曾是少师候选之一,其天资虽不及少师梅东冥般得天独厚亦是难得一见的佼佼者。二人间的差距就在于他的夕未哥哥能清楚地“见”到那位刻意显现出的身影,而他仅仅能隐约地察觉到其存在而已。
然而,察觉到就足够了。
林洵低眉垂目,权作未见。
不救他是你的陛下,不是我的,倘若梁皇驾崩对南楚来讲是福非祸,于公于私他都没有出手的理由。
眼看梁皇危在旦夕而林洵打定了主意拒伸援手连看都不看自己,言豫津既怒且忧、悲从中来,堂堂兴国侯不禁红了眼圈要落下泪来,却连攥紧拳头的力气都使不上来,恨只恨自己无用陛下生死攸关之际竟派不上半点用场
高台上刺客围攻之下,饶是前半生经历过大风大浪,上过战场浴血杀敌的梁皇陛下终究上了年岁,十多年养尊处优一身武艺难复当初。每每他险险挡开一刀,就会有数道寒光紧追不舍,刀刀直奔要害势要杀他而后快。
数招过后,眼看他好容易避开直刺他左肋的匕首,紧跟着便觉身后近在咫尺处森森杀意,身前同样是刀光凛冽避无可避,梁皇心道在劫难逃,凄然一叹闭目待死。
就在这电光火石的刹那,前一刻尚未见有什么动作,下一刻原本歪在席间装作中毒,袖手旁观梁皇拼斗刺客的林洵身形微晃,鬼魅般出现在梁皇身边。
只见这身处猎场伴驾同样手无寸铁的青年木着张容色惨败的脸,看似轻描淡写地手掌平平推出,也不见那双素白纤长的手耍出什么花招来,对梁皇穷追猛打招招致命的刺客们全数玩笑似的被逼退数步,再没了适才屡屡狙击险些得手的凶猛攻势。
修习内功到精深后,寻常江湖人的精妙招式到了他面前威力便大打折扣,只消留给林洵些许喘息之机,刺客眼看唾手可得的战果已转瞬即逝。
“接剑”
见情势逆转危机暂解,梁皇乘隙将手中配剑塞给林洵,自己疾退至御案后拔出剑架上的帝王剑,复又欺身上前御敌。
梁皇早年沙场厮杀练出的一身本事在江湖中人看来只能说是稀松平常,是以他竭尽全力也仅能勉强阻挡刺客围杀数招而已。护驾之人既至他本可抽身而退,能不顾帝王身份贵重不可轻易涉险那套亲身再上,已然不坠他武帝威名。
不过任他梁皇再做什么都入不了林洵的心,被熊熊怒火灼烧的青年不复素日里文弱无害的温吞,裹挟着无尽杀意的剑锋眨眼的功夫划下数道弧光带起血珠成串,剑下登时多了三条亡魂。他仿佛成了不知疲惫的煞神,无法对他真正想杀的人动手的愤懑他只得全数倾泻在刺客身上,唯有手起剑落砍瓜切菜时刀剑相抵的金鸣、血光四溅的裂帛之声能使他暂时不去想方才刹那之间回荡在耳畔的幽响。
「救他,东冥,去救他他不能死」
一颗心如坠寒冰是什么滋味儿,这一刻,林洵无比清楚地感受到了,从骨子里透出的冷,冷得足以将他整个人都冰封住。他木然打了个寒战,脸上血色退尽只余惨白,自己说出的话落入耳中遥似来自不知名的彼方。
他听见自己说,「二十年了,你第一次在我面前出现要说的就是这个」
梅长苏,一个亡故了二十多年神魂犹在神念灼灼的鬼魂,整日守在他生前呕心沥血、倾力辅佐的大梁帝王身边,对不闻不问了二十年的亲子说的第一句也是唯一一句话竟是命他去救他半点不想救的人。
饶是对父亲从未有过半分期待,真正亲身面对来自父亲的漠视时的心寒使他鬼使神差般的选择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你求我呀,只要你求我,我便救他。」
周遭的空气瞬间凝滞,久久未闻那道声音的主人再试图说服自己,正当林洵满以为那人终究放不下骄傲和尊严,换言之即便梁皇萧景琰在那人心里的分量再重也未能重过父子天性之际,分明温润清幽于林洵却如遭冰焰灼烧,出他之口入他之耳,所经之处尽被看似冷若冰霜实可焚尽万物的靛青炎火烧灼得五内俱焚痛不欲生。
他说
「好,我求你,救救他。」
轻易不露声色,一旦施展开来宛如杀神附体的赤焰林侯冷酷决绝到不待远处的禁军赶到,手下尚能喘气的刺客已所剩不足一二,可怕的是他分神护卫身畔梁皇陛下之余结果起刺客来照样不慌不忙,脚下步伐不见丁点凌乱,从容优雅得不似在收割性命倒像在游园赏景。
往日里不把这位年轻的江左盟前宗主放在心上,曾或当面或背后议论纷纷其浪得虚名配不上“赤焰”之名的内外臣工们,但凡还醒着几分神亲眼目睹此方修罗场的,都暗暗自我告诫,今后无论如何都不能得罪这位陛下新宠,他们的项上人头在人家眼里未必比萝卜白菜更结实。
“林侯,留活口”
巡视归来的萧大统领远远听见御宴处传来刺耳的锐器相击,心下一沉发足疾奔,待赶至近处亲眼得见陛下无碍,稍稍缓过心神的大统领连忙高声提醒,生怕高台上突然发威的林小侯爷手一快没收住把剩下的也给剁了。
正待将最后两个一并拿来泄愤的林洵闻言睫羽微扇,只是一个抬眸,萧大统领竟如置身数九隆冬忍不住打了个激灵。幸而高台上不知为何身周充斥着寒意,眼刀随心乱飞的林侯执剑的手顿了顿终究没挥下,仅仅是虚晃着欺近而后“轻轻”地卸掉其中一人的下巴折断其双手,任他面孔狰狞喉间发出痛苦的呼喝却连自戕都做不到,已然仁慈至极。
什么另一个活口
没见林侯正满心不悦有气没处撒么他踹晕个把刺客有什么关系,弄个半死人事不知的省得自尽瞧林侯考虑得多周到
刺客之危既去,禁军一拥而上将东倒西歪的刺客清走,再去延请御医前来救治摊了满场的大小朝臣,场面顿时显得纷乱起来,御驾留在此地宴饮亦不合宜。萧大统领率禁军恭请梁皇回皇帐歇息,得林洵护卫安危无虞后,梁皇便摆手挥退禁军,径自走近木立不动的林洵。
先时这孩子出手救驾时,他观其神色恍惚杀意浓重,下手决绝毫不留情,与素日里的行事作风大相径庭,要说没点反常谁人能信。这孩子是个极为能忍的性子,去岁江左盟之事前后经历了不少风浪,都未曾见他这般失态过。
听云氏一派的宫中御医禀报过,洵儿因天生患有心疾,病征发作得次数越多越于寿数有碍。是以他自幼研习内功专攻怡心养性一道,鲜少形于外地大喜大悲,能入他眼入他心动摇其意志的人、事寥寥无几。遭到刺杀后群臣东倒西歪连保持清醒都难的危急情势下,他都不曾指望过林洵会站出来救驾。
是故,他此番举动尤为反常,让人不禁为其背后的原因揪心。然不论他救驾的本意为何,泼天的功劳任谁都抹杀不了。
将将褪去少年的青涩苍翠挺拔起来的青年忽而觉得胸口有些熟悉地闷痛,翻涌到喉间的异物感痒痒的,很想咳出来,咳出来就会舒服了。从跃上高台护驾时就恍恍惚惚的林洵一手借血痕未干的帝王佩剑撑地稳住身体,一手掩口轻轻咳嗽起来。
空茫的意识伴着一声声的咳嗽渐渐回笼,好似全没在意粉色的血沫从指缝间滴落,林洵怔忡尚未散尽的双眼紧紧锁住不远处蔺熙,蔺熙的关切与焦灼他看懂了。然而,即便他倒在当场,也绝轮不到仍在“毒药”的作用之下的小熙来施救。
言豫津动弹不得的是手脚不是脑袋,他受迫于人不得不对梁皇施以援手,施展间难免为麻药所侵事后御医也诊不出他因何而旧疾复发,小熙却必须同席间大小臣工一般“中麻药”,不能落下半点口实给言豫津。
莫说他只是吐两口血,哪怕他被捅了个对穿,都不能由小熙先一步出头。
心急如焚得恨不能一步闯上高台的蔺熙在自家兄长严厉的眼神制止下不得不强自按捺住内心灼烧的怒火,满腹的怨怼没处撒,全数倒向某个定然还未离去的孤魂。
“跟在他身边这么多年都不曾现行,甫一开口就是命他去救他不想救的人,您觉得他的心里该作何感想”
“在您的心里自然是把苍生黎民、家国天下摆在头一位的,您连自己的性命都没放在眼里,素未谋面的儿子的安危您想必更不会在意。”
“他自幼天赋卓著得上天垂幸,乃是我南楚有史以来年来屈指可数的天赋之子,以他灵力之强与您招魂相见易如反掌。二十年了,你们父子二人却未得一晤,他生而丧父以致子不知父,您呢,从来远避不求相见,您可曾有半分慈爱施舍给他”
“您伤他至此,说句不敬长者的话,我恨不能您再死伤一回。好在强行引动神魂之力必遭反噬,神魂尽裂神思逸散的痛苦,您就好生体味吧,伯父。”
同样身具国师资质的蔺熙也曾是少师候选之一,其天资虽不及少师梅东冥般得天独厚亦是难得一见的佼佼者。二人间的差距就在于他的夕未哥哥能清楚地“见”到那位刻意显现出的身影,而他仅仅能隐约地察觉到其存在而已。
然而,察觉到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