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八十章 (2/2)
或许是想到了什么令他愉悦的事,暌违已久、纯粹无伪的欢快再次出现在了他的脸庞上。
“没什么。倒是侯爷,考虑得如何”
就在他突兀地将林洵从未知思绪中唤回现世的刹那,属于梅东冥的纯然便如昙花一现般消弭不见。
或许是他们的执念抹杀了这孩子天性中的纯善,再见曾经雪夜客栈中出手相助的梅东冥已是奢望。林洵,巴不得躲得他们远远的,老死不相往来。
“为了神殿圣物,难为少师纡尊降贵同本侯虚与蛇委。”
“侯爷深受皇恩在大梁朝中举足轻重,能与侯爷合作于本座也算平生一大幸事,虚与蛇委什么的,侯爷未免小瞧了自己的份量。”
学会用冠冕堂皇的言辞来粉饰真正的情绪的神殿少师不遗余力地将这项技能用在了言侯爷身上反正多说几句吹捧的话又不会掉块肉,能为自己谋得好处的事儿他乐得做上一做。
不免中招的言侯爷面色一黑,长吁之余亦为陛下惋惜,早知东冥这孩子聪慧纯良,却不料其执拗同样不下乃父,亦没漏了时不时会蹦出来的小心眼儿。
放弃在小节上做无谓纠缠的言侯爷默念数遍“本侯堂堂大梁一品侯爷大人有大量不跟你个黄口小儿一般计较”,方重新扭头正视某个热衷于给他添堵的不贤后辈,压低嗓音问道。
“东冥,你给我一句实话,蔺熙可是为了才鼎来的大梁”
“那就要看侯爷怎么想了。”
“此话怎讲”
“侯爷若将梦魂鼎交由我带回南楚,蔺熙便是不放心我独自进京执意想陪的师弟琅琊阁少主而已。”
“倘若我不交呢”
“倒也不怕侯爷笑话,我南楚神殿失窃圣物被盗,太史令亲自循线索从南楚追到大梁,却发现神殿圣物与大梁重臣家眷有些掰扯不开的纠葛,不得已暂留金陵详查。”
“你,太史令大人手无国书私入我大梁国都,就不怕引起两国交战吗”
言侯咬牙切齿地从齿缝里蹦出这些话的时候,瞪着趁人之危的林洵一双眼恨不能喷出火来。
“言重了言重了,我太史令不也是逼不得已嘛,事涉权贵重臣,堂堂正正递国书讨要,我怕梁皇陛下包庇纵容太史令唯有无功而返了。”
“你就不怕我将蔺熙的身份禀报陛下”
他此言即出林洵便心下猛的一跳,他深知眼下乃是他所谋的紧要关口,但凡被言侯瞧出一星半点的破绽,以言侯的精明狡诈他都将陷入被动任人摆布。
是以面上半分不敢露怯的林洵慢悠悠侧过身,歪着脑袋眼睛瞬也不瞬直勾勾瞅着兴国侯活像见到的什么破天荒的稀罕物,缓缓地,笑弯了嘴角。
“侯爷在说什么傻话呢说到底,即便真让大梁扣下了我神殿太史令又如何侯爷你敢拿他怎样陛下又能拿他怎样真要与南楚谈条件做交易什么的,太史令哪里及得上神殿少师来得奇货可居,杀不得放不得的,成了撕毁两国盟约致使纷争再起的罪魁祸首的滋味儿,侯爷很想尝尝么”
无独有偶,此时此刻的林洵奸诈狡猾近乎无赖的模样令他不由地回忆起二十多年前曾为公主联姻之事来访大梁的陵王宇文暄,在景睿永生难忘的生辰夜闯入谢府插科打诨、胡搅蛮缠的身影神奇地与林洵重合在了一起。
林宫氏与宇文氏,应当没什么血脉联系吧
两个心思各异的人精十分不巧地因着各自的缘由未能察觉到对方的异样,看上去挽着缰绳放马草场悠闲自得,陛下驾前的小红人们实则兀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白白辜负了九安山的大好春色。
他们自顾自的互相试探着把该说的都说尽了,一时间四顾无言,不约而同地别过脸去假装走马观景好大一会儿,幸好他们的从人都跟得远远的,不然梁皇座下新旧两位宠臣失和的流言传出去,还不知要掀起什么风浪来。
不远处的林间偶然窜过几只小鹿,接着林木的遮掩很快蹦跳着不见了踪影,看起来好不欢快。大梁的两位军侯却孰视无睹似的任由小鹿从眼皮子底下跑走,却连弯弓搭箭的架势都懒得摆上一摆。
心血来潮的兴国侯纯属没话找话地忽出一问,神来之笔也好,自讨没趣也罢,打破了眼下的僵局。
“东冥功夫了得,猎物就在眼前能忍住不大展身手”
“侯爷不也敝帚自珍按兵未动么”
“你这孩子就爱藏着掖着,又不似本侯年纪大了,舞刀弄枪、争勇斗狠的露脸机会留给年轻人就好,抢着出风头还怕被迎头棒打。”
“侯爷过谦,您不欲做出头的榫子,一门心思养晦韬光低调避祸;我没您的胸宽四海,只是瞧着几只小鹿生出物伤其类兔死狐悲之感来,哪里下得了手伤它们”
心里正堵得慌的言侯忍不住瞪了过去,好险没一巴掌呼过去替他父亲教训这个倔强认死理的孩子。
“陛下待你如亲子侄,年纪轻轻便为你封侯,假以时日还会委以重任,你何来的满腹愤懑整日的不满”
对兴国侯的眼刀回以不痛不痒地凉凉一笑,林洵不以为然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心不在此,大梁予我再多的高官厚禄又有何用”
“都说强压牛头不喝水,天下间哪里有真正疼爱子侄的长辈忍心强迫小辈,”说到这儿,林洵俊颜薇冷,毫不掩饰讥诮之色,“说到底,因着执念也好,颜面也罢,你们打着为我着想的名号不择手段逼我留在金陵,为的无非为你们自己罢了。”
本就神色郁郁的言豫津听他所说的“真心话”脸色愈发难看。他本能地驳斥林洵近乎大逆不道的说辞,夹带着怒火的义正言辞如同山间喷薄而出的涌泉滔滔不绝。
他教训林洵不懂心怀家国,斥责他因小失大,林洵一言不发,只是冷笑着看他,像是任他发泄更像是在看笑话似的看着他。
“是了,是我魔怔了,生在琅琊阁长在琅琊山的你,把大梁当作自己的家国的念头,你根本就没有过吧。”
“侯爷到底是聪明人。”
有些话本不必多说,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神情变化便足以瞧出端倪,无须多费口舌。兴国侯此刻幡然醒悟懊恼不已,正是林洵所希望见到的,当然,他要是能从认清现实进而遵从现实的话,譬如对他和蔺熙的身份守口如瓶,接下来的事就会好办得多了。
“天下没有后悔药可吃,发生的事再追悔莫及也已发生回天无力。侯爷,大梁的林洵会乖乖当好陛下钦封的赤焰侯,您大可安心,其他的,莫要奢求更多,终是枉然。”
他的话令苦笑的人成了言豫津,“南楚少师的箴言,本侯该奉为圭臬还是置若罔闻”
“侯爷乃是当世人杰,行事自有章法岂是我三言两语就能左右的,既然说了侯爷也不会听,倒不如听凭本心。”
听凭本心说起来多轻巧,遇事恣意而为、不受外物所制的任性从他下定决心将从前纨绔子弟般的言豫津埋葬的那刻起,便不复存在了。看似洒脱不羁的兴国侯其实早就变成了城府深沉,行事瞻前顾后的人。
放马猎场的两人前方是山势起伏绵延到远方天际的九安山,背后是一马平川的草场,跑了这一会儿营地早被他们甩在了身后,猎猎的风声窜过耳边,似猛兽咆哮春雷轰鸣。
“若是当年的言豫津,今时今日定然顺心而为全无顾忌。大梁的兴国侯”
看似低声的自言自语却难逃内力深厚者的耳目,懵懂如飞流者倘若听到跟没听到几无差别,有心人如林洵者,听到了不过唯报一笑故作不察罢了。
为何
简单的很。
今时今日的言豫津,只是亦只能是大梁的兴国侯,还能做他想么
想想兴国侯难以诉诸言语的憋屈,怨气莫名稍减的赤焰侯调转马头,驱使的千里神驹踱着悠闲的步子往营地的方向而去。
“林洵你个臭小子,就这么把本侯甩下自己回去了”
兴国侯不是白吃了这么多年的饭,经年的风浪磨砺出了他一颗堪称处变不惊的心,林洵言语间对他的震动再大,他照样能打叠起精神来,一晃眼人前人后还是洒脱不羁卓尔不群的兴国侯言豫津。
“侯爷见谅,我只会些粗浅防身功夫,于骑射一道自惭形秽不敢与侯爷比肩,侯爷飞马绝尘而去,我便只能跟在后头吃土,您大人有大量,何必计较我先走几步。”
“内家功夫修习到一定境界,摘叶飞花即可伤人,你可莫欺本侯不懂回头上了你小子的当。”
见老不修追了上来,林洵微微一晒从善如流地让慢下数步落后言豫津半个马身。
算了,看在方才好一顿刺激他的份上,容让他着点儿也无妨。
只当尊老吧。
“没什么。倒是侯爷,考虑得如何”
就在他突兀地将林洵从未知思绪中唤回现世的刹那,属于梅东冥的纯然便如昙花一现般消弭不见。
或许是他们的执念抹杀了这孩子天性中的纯善,再见曾经雪夜客栈中出手相助的梅东冥已是奢望。林洵,巴不得躲得他们远远的,老死不相往来。
“为了神殿圣物,难为少师纡尊降贵同本侯虚与蛇委。”
“侯爷深受皇恩在大梁朝中举足轻重,能与侯爷合作于本座也算平生一大幸事,虚与蛇委什么的,侯爷未免小瞧了自己的份量。”
学会用冠冕堂皇的言辞来粉饰真正的情绪的神殿少师不遗余力地将这项技能用在了言侯爷身上反正多说几句吹捧的话又不会掉块肉,能为自己谋得好处的事儿他乐得做上一做。
不免中招的言侯爷面色一黑,长吁之余亦为陛下惋惜,早知东冥这孩子聪慧纯良,却不料其执拗同样不下乃父,亦没漏了时不时会蹦出来的小心眼儿。
放弃在小节上做无谓纠缠的言侯爷默念数遍“本侯堂堂大梁一品侯爷大人有大量不跟你个黄口小儿一般计较”,方重新扭头正视某个热衷于给他添堵的不贤后辈,压低嗓音问道。
“东冥,你给我一句实话,蔺熙可是为了才鼎来的大梁”
“那就要看侯爷怎么想了。”
“此话怎讲”
“侯爷若将梦魂鼎交由我带回南楚,蔺熙便是不放心我独自进京执意想陪的师弟琅琊阁少主而已。”
“倘若我不交呢”
“倒也不怕侯爷笑话,我南楚神殿失窃圣物被盗,太史令亲自循线索从南楚追到大梁,却发现神殿圣物与大梁重臣家眷有些掰扯不开的纠葛,不得已暂留金陵详查。”
“你,太史令大人手无国书私入我大梁国都,就不怕引起两国交战吗”
言侯咬牙切齿地从齿缝里蹦出这些话的时候,瞪着趁人之危的林洵一双眼恨不能喷出火来。
“言重了言重了,我太史令不也是逼不得已嘛,事涉权贵重臣,堂堂正正递国书讨要,我怕梁皇陛下包庇纵容太史令唯有无功而返了。”
“你就不怕我将蔺熙的身份禀报陛下”
他此言即出林洵便心下猛的一跳,他深知眼下乃是他所谋的紧要关口,但凡被言侯瞧出一星半点的破绽,以言侯的精明狡诈他都将陷入被动任人摆布。
是以面上半分不敢露怯的林洵慢悠悠侧过身,歪着脑袋眼睛瞬也不瞬直勾勾瞅着兴国侯活像见到的什么破天荒的稀罕物,缓缓地,笑弯了嘴角。
“侯爷在说什么傻话呢说到底,即便真让大梁扣下了我神殿太史令又如何侯爷你敢拿他怎样陛下又能拿他怎样真要与南楚谈条件做交易什么的,太史令哪里及得上神殿少师来得奇货可居,杀不得放不得的,成了撕毁两国盟约致使纷争再起的罪魁祸首的滋味儿,侯爷很想尝尝么”
无独有偶,此时此刻的林洵奸诈狡猾近乎无赖的模样令他不由地回忆起二十多年前曾为公主联姻之事来访大梁的陵王宇文暄,在景睿永生难忘的生辰夜闯入谢府插科打诨、胡搅蛮缠的身影神奇地与林洵重合在了一起。
林宫氏与宇文氏,应当没什么血脉联系吧
两个心思各异的人精十分不巧地因着各自的缘由未能察觉到对方的异样,看上去挽着缰绳放马草场悠闲自得,陛下驾前的小红人们实则兀自打着自己的小算盘,白白辜负了九安山的大好春色。
他们自顾自的互相试探着把该说的都说尽了,一时间四顾无言,不约而同地别过脸去假装走马观景好大一会儿,幸好他们的从人都跟得远远的,不然梁皇座下新旧两位宠臣失和的流言传出去,还不知要掀起什么风浪来。
不远处的林间偶然窜过几只小鹿,接着林木的遮掩很快蹦跳着不见了踪影,看起来好不欢快。大梁的两位军侯却孰视无睹似的任由小鹿从眼皮子底下跑走,却连弯弓搭箭的架势都懒得摆上一摆。
心血来潮的兴国侯纯属没话找话地忽出一问,神来之笔也好,自讨没趣也罢,打破了眼下的僵局。
“东冥功夫了得,猎物就在眼前能忍住不大展身手”
“侯爷不也敝帚自珍按兵未动么”
“你这孩子就爱藏着掖着,又不似本侯年纪大了,舞刀弄枪、争勇斗狠的露脸机会留给年轻人就好,抢着出风头还怕被迎头棒打。”
“侯爷过谦,您不欲做出头的榫子,一门心思养晦韬光低调避祸;我没您的胸宽四海,只是瞧着几只小鹿生出物伤其类兔死狐悲之感来,哪里下得了手伤它们”
心里正堵得慌的言侯忍不住瞪了过去,好险没一巴掌呼过去替他父亲教训这个倔强认死理的孩子。
“陛下待你如亲子侄,年纪轻轻便为你封侯,假以时日还会委以重任,你何来的满腹愤懑整日的不满”
对兴国侯的眼刀回以不痛不痒地凉凉一笑,林洵不以为然道,“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心不在此,大梁予我再多的高官厚禄又有何用”
“都说强压牛头不喝水,天下间哪里有真正疼爱子侄的长辈忍心强迫小辈,”说到这儿,林洵俊颜薇冷,毫不掩饰讥诮之色,“说到底,因着执念也好,颜面也罢,你们打着为我着想的名号不择手段逼我留在金陵,为的无非为你们自己罢了。”
本就神色郁郁的言豫津听他所说的“真心话”脸色愈发难看。他本能地驳斥林洵近乎大逆不道的说辞,夹带着怒火的义正言辞如同山间喷薄而出的涌泉滔滔不绝。
他教训林洵不懂心怀家国,斥责他因小失大,林洵一言不发,只是冷笑着看他,像是任他发泄更像是在看笑话似的看着他。
“是了,是我魔怔了,生在琅琊阁长在琅琊山的你,把大梁当作自己的家国的念头,你根本就没有过吧。”
“侯爷到底是聪明人。”
有些话本不必多说,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神情变化便足以瞧出端倪,无须多费口舌。兴国侯此刻幡然醒悟懊恼不已,正是林洵所希望见到的,当然,他要是能从认清现实进而遵从现实的话,譬如对他和蔺熙的身份守口如瓶,接下来的事就会好办得多了。
“天下没有后悔药可吃,发生的事再追悔莫及也已发生回天无力。侯爷,大梁的林洵会乖乖当好陛下钦封的赤焰侯,您大可安心,其他的,莫要奢求更多,终是枉然。”
他的话令苦笑的人成了言豫津,“南楚少师的箴言,本侯该奉为圭臬还是置若罔闻”
“侯爷乃是当世人杰,行事自有章法岂是我三言两语就能左右的,既然说了侯爷也不会听,倒不如听凭本心。”
听凭本心说起来多轻巧,遇事恣意而为、不受外物所制的任性从他下定决心将从前纨绔子弟般的言豫津埋葬的那刻起,便不复存在了。看似洒脱不羁的兴国侯其实早就变成了城府深沉,行事瞻前顾后的人。
放马猎场的两人前方是山势起伏绵延到远方天际的九安山,背后是一马平川的草场,跑了这一会儿营地早被他们甩在了身后,猎猎的风声窜过耳边,似猛兽咆哮春雷轰鸣。
“若是当年的言豫津,今时今日定然顺心而为全无顾忌。大梁的兴国侯”
看似低声的自言自语却难逃内力深厚者的耳目,懵懂如飞流者倘若听到跟没听到几无差别,有心人如林洵者,听到了不过唯报一笑故作不察罢了。
为何
简单的很。
今时今日的言豫津,只是亦只能是大梁的兴国侯,还能做他想么
想想兴国侯难以诉诸言语的憋屈,怨气莫名稍减的赤焰侯调转马头,驱使的千里神驹踱着悠闲的步子往营地的方向而去。
“林洵你个臭小子,就这么把本侯甩下自己回去了”
兴国侯不是白吃了这么多年的饭,经年的风浪磨砺出了他一颗堪称处变不惊的心,林洵言语间对他的震动再大,他照样能打叠起精神来,一晃眼人前人后还是洒脱不羁卓尔不群的兴国侯言豫津。
“侯爷见谅,我只会些粗浅防身功夫,于骑射一道自惭形秽不敢与侯爷比肩,侯爷飞马绝尘而去,我便只能跟在后头吃土,您大人有大量,何必计较我先走几步。”
“内家功夫修习到一定境界,摘叶飞花即可伤人,你可莫欺本侯不懂回头上了你小子的当。”
见老不修追了上来,林洵微微一晒从善如流地让慢下数步落后言豫津半个马身。
算了,看在方才好一顿刺激他的份上,容让他着点儿也无妨。
只当尊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