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敬酒

    在宫中官舍的耳房里草草沐浴后换上大皇子命人准备的新衣,束发戴冠后跟随内监复而前往宣室殿,不意外的在宣室殿外见到了持手而立的萧敏琮。

    见林洵走近,萧敏琮扬起笑迎上几步,有意无意地挡在林洵的必经之路上。

    “侯爷可算来了,父皇正等着你。”

    萧敏琮肯纡尊降贵地等在宣室殿外迎候为的是什么不言而喻,尚不打算正面得罪他的林洵从善如流地躬身颔首,给这位大皇子送上一颗定心丸。

    “劳陛下久候是臣的罪过。街头熙攘人多难行故而来迟,臣当向陛下请罪。”

    “金陵乃是我大梁国都,喧闹之余难免车马受阻,父皇断不会为此怪罪侯爷。侯爷请”

    “王爷请。”

    两人你推我让客套了一番,到底萧敏琮先一步入殿,林洵紧随其后,走过长长的廊道入得宣室殿,正位之上端坐的自是梁皇陛下无疑,分立他左右下首的正是他倚为左膀右臂的一文一武。

    “拜见父皇。”

    “拜见陛下。”

    陛见过后萧敏琮、林洵分别与兴国侯和禁军萧大统领互相见礼,要说萧敏琮此子乖觉,深知他那父皇是个极重旧情的人,人前人后从没在父皇的一干旧臣子面前摆出皇子郡王的架势,甚至时常自称小辈恭谨有加。

    同样礼数周全的林洵却无与他们之间的情分,礼貌流于表面,客套有余敬重不足,孰亲孰远立见分晓。无形中成了被孤立在角落的唯一一个反倒让林洵乐在其中。

    经营人脉投其所好是真的想留在大梁一步步爬上富贵巅峰的人才会做的事,出于他南楚少师的立场也好,林氏子的名头也罢,他都得当一个冷心冷情的局外人。

    “日前,朕颁下钦旨重开林氏宗庙赐你认祖归宗。朕与你的父祖都有渊源,时隔三十三年,赤焰侯府终于迎来旧主,朕不禁感慨万千。”

    “想当年朕与你父亲披荆斩棘铲奸除恶,肃清朝野还大梁一个清明世界,多少人叹他英年早逝没给林氏留下一儿半女。幸而苍天垂怜,小殊身后还有你可承继赤焰之名。”

    当年沉冤昭雪之后小殊便坚持随军出征,终是身陨北境再没能回返,被萧景琰和静太后引为毕生大憾,执念过深易成疯魔,半是公心半是私心的梁皇陛下一手促成了江左盟覆灭梅林洵归宗,至于荣华富贵位极人臣未必是林洵所求之类的异议,过于希冀赤焰林氏重现朝野的梁皇听不进去。

    帝王心意不可更改,知子莫若母的静太后明白,柳皇后明白,言豫津明白,萧景睿也明白,沈追蔡荃这等老臣同样心照不宣,连萧敏琮这一辈中机敏些的皇子皇女都有所耳闻,不以为然也好忿忿不平也罢,一时间朝野上下的聚焦点都落在了林洵的身上。

    身处风口浪尖的赤焰侯但有什么风吹草动不消半日便会传遍金陵,更别说是行差踏错。为长久计稳妥计,萧景琰思来想去决定徐图之。

    “你年纪尚轻资历浅薄了些,贸然入朝任职恐难服众,朕意洵儿先在中书令手下领个职,入宫与敏琮、敏瑜几个年长的皇子一道进学读书。”

    陪皇子读书梁皇此番安排倒是出人意料了。本以为萧景琰少不得拿他树牌坊立靶子引天下议论纷纷,如此反其道而行之只会令京中熙熙攘攘的非议渐趋渐稳直至风平浪静,于他来说有利无弊,却不合大梁帝皇的利益所需。

    更似一心一意为家中子侄考虑的叔伯。

    “臣后学晚辈见识浅薄,何敢以祖荫跻身朝堂与贤达士子比肩。正该积跬步以至千里,积小流以成江海,求学进益,立冥冥之志以求昭昭之明。陛下对臣厚爱如山,臣谢恩。”

    林洵毫不迟疑地接受陛下的安排置身事外又不远离朝局,倒有如旁观者般无形中成了冷眼看山看水的明白人,有聪明的一看就懂陛下的心思是给林洵良机与将来的大梁后继之君培养起互相之间的信任。

    尽管未曾言明哪位皇子将坐上那个独一无二的位置,在朝中大多数权贵、臣子的看来,大皇子无论母系背景、自身的才智都堪为众兄弟中的佼佼者,如无意外,立为太子不过是早晚的事儿。

    “陛下一门心思为小洵考虑,无微不至面面俱到,苏兄在天之灵足可宽慰。”

    看吧,连陛下倚为心腹的兴国侯言语间都透出这层意思来,无怪朝臣们“人心所向”了。

    此时再看垂手立在一旁的萧敏琮,虽是一言不发只当不察,一闪而过的得色终究没能逃过林洵着意留心的观察。

    皇后亲子,占着既嫡且长的位子却年过弱冠尚未被加封太子,只封了郡王了事。大梁朝中是无人了怎么的,居然会以为萧敏琮是萧景琰满意的后继之君人选难道梁皇不是在等后头的儿子们再长大些,悉心考察另做打算

    金陵群臣眼瞎,大梁江山要完哪

    这样也好,就让他们继续坚持自己的看法,他才好浑水摸鱼相机行事。

    君臣二人一唱一和端的是声情并茂默契非常,萧大统领思及往昔与苏兄相处种种,记忆中林殊哥哥的形象虽已淡得几不可辨,苏兄的音容笑貌却越发清晰起来。

    林洵林洵,如水长流,陛下赐名因缘际会酷似其人,似水绵长潺潺不息,他身周的气息总能让人说不出的从容自在,尽管不像豫津那般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却胜在纯然真挚。

    弱冠年岁直面帝皇周旋于群臣之间,不动声色把个金陵官场扰得人心浮动。萧景睿甚至有种预感,哪怕今日陛下钦命他奔赴疆场杀敌守边,他照样眼观鼻鼻观心一副宠辱不惊眼皮都懒得掀上一掀的样子。

    殊不知在萧大统领看来了不得的养气功夫,全是这大半年的日子里被林洵父亲曾经的故人们一点一滴逼出来磨出来的,是以萧景琰如何施恩言豫津如何示好,都难以撼动他变得冷硬充满了防备的心。

    “陛下挂念先祖先父泽被后人,先祖先父在天有灵当感念陛下恩德。”

    同样谢恩的话,旁人说来感激涕零激动不已,到林洵这儿喜也是喜笑也是笑,可不及眼底的笑中藏着说不清道不明的讥讽。再定睛看时,琉璃般澄澈的眼里只映出他们的身影,别无他物。

    错觉么

    见林洵并不为他的恩典多动,梁皇陛下再接再厉继续出招。

    “既然要进学,少不得取个字以便称呼。朕听说你原先的名字东冥是琅琊阁主所起,典故寓意尚算不错。你认祖归宗之后姓名皆易,朕许你便以东冥为字。”

    梁皇陛下说到这儿,林洵不由看向一旁的兴国侯,半是嘲弄半是慨叹,大半年前老言侯不辞辛劳千里奔波赶去廊州为他主持加冠仪典,为了给他取个字与莫大长老争得是面红耳赤,好不容易争赢的“伯渊”二字就这么轻描淡写地被他扶持的帝王和亲信的儿子给说改就改了,就不晓得老侯爷得知此事后会作何想法。

    不过,能正大光明地得回“东冥”二字,倒是值得浮一大白。

    “臣谢陛下恩典。”

    触及林洵投来眼神的瞬间,言侯爷就读懂了他的轻蔑,心中苦笑不已。

    哪怕他分辩此举纯属陛下神来之笔,事前他亦毫不知情有用吗既动摇不了林洵认定的想法,更改变不了陛下金口玉言的钦旨。老父亲,老父亲久在官场,当知伴君如伴虎,帝王无情不好服侍,帝王太多情了一样难伺候。

    “敏琮,你稍长洵儿今后便需尽到兄长的责任多照顾他。洵儿,你自幼远离京城,京中人事你当多向敏琮请教。朕与林殊有如手足,他独此一子便是朕的侄子,你们兄弟几人须得视他如兄弟,不得轻慢。”

    “儿臣谨记。”

    萧敏琮满以为父皇特意叫他前来将林洵交给他,无疑是有意拉近两人的关系为他今后继位留下如兴国侯一般的可用可信之人,是以满心欢喜之下答应得爽利,半点敷衍虚伪都无,引得林洵忍不住侧目。

    大皇子的好心情落在兴国侯眼里却成了另一番情状,与成精狐狸无二的言侯爷不忍卒睹地别过脸想笑又不敢笑,硬生生地挤成了苦瓜样。

    梁皇陛下瞅着他脸色古怪碍着小辈在场不好言明,吩咐敏琮领着林洵去学宫认认路便挥退二人,左右殿内只余下他们君臣三人,方才无所避讳地问起缘由。

    “陛下有所不知,林洵这几日里蒙府、穆王府、寒钟观都亲自拜访过,连景睿家里都没落下,唯独没登过兴国侯府的门,今日见驾从头到尾连个正眼都没施舍给臣。看来臣非但平白背了骂名,还把这孩子得罪得深了。”

    他轻描淡写的半是抱怨半是玩笑借以掩饰腹诽天家皇子之举,梁皇以为他所谓骂名、得罪之类的指的是以江左盟帮众拿捏林洵逼他就范,既有定论便没放在心上,哪里会猜得到言豫津说的是与林洵先前的“君子之诺”。

    君臣二人看似默契十足地相视苦笑,实则暗藏猫腻天知地知。

    “年纪轻轻气性倒不小,朕诸多赏赐他眼皮都不抬,倒把个名字当成了宝。哎”

    得林洵发自内心展颜一回实在不易,到头来还是没能绕过琅琊阁他的师尊,为此既高兴又不是滋味的梁皇陛下不得不正视自己堂堂帝王在林洵心目中的地位无论如何都高不过蔺晨去。

    想想能给的他都给了,不能给的想着法子他也给了。宽赦也好、恩宠也好,哪一样他不是费心思量方能令群臣信服,这些日子以来他为林洵辗转思虑之深即便亲子亦不过尔尔。谁承想大梁的一品侯、泼天的富贵,竟及不上他师尊起的一个名字

    “林洵乃琅琊阁主一手抚养长大视若己出,若不是纯良忠孝行事颇有乃父之风,只怕难得陛下爱重。陛下以子侄相待,人非草木来日方长,臣想他早晚会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

    领禁军大统领之职持身中正远离朝局的萧景睿习惯了人前少言寡语,此番恰到好处的劝慰却说到了萧景琰的心坎儿里,梁皇追寻着萧敏琮和林洵背影的目光转而投注到他这位亲信近臣的身上时,猛然意识到景睿对林洵的关切甚深几不下于自己,只因少言而不显眼。

    “承景睿吉言,希望如此。”

    “朕有广厦千间,夜眠不过三尺,纵坐拥大梁万里江山,却得不到朕想要的人心。豫津、景睿,小殊在天有灵会不会责怪朕,大梁子民千千万,可用的何止东冥一个”

    御阶下的两位心腹臣子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地垂下头装聋作哑。这等不知如何作答便干脆闭口不言的法子到了当今陛下这里确是管用,难忘初心的陛下对旧臣老臣们诸多包容远胜先帝,何况,勉强得来的又有多少是真话。

    “也罢,明日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琅琊榜同人]再续琅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薇安小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薇安小猪并收藏[琅琊榜同人]再续琅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