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琅琊小剧场 (2/2)
好借此机会禀告给他知晓。”
梅东冥一心为她们着想,说的更是在理,云徽殷低着头一声不吭。蔺晨见状少见的替徒弟媳妇儿开脱,于情于理东冥成婚都该告祭先祖,让新妇与公爹混个脸熟终归没错。
既然师尊发了话,梅少师自然没了异议。他勾起嘴角微微一晒,自顾自沿着莫名的路线将暖阁中间走了一遍,走到萧景琰面前平淡地交代,“待会儿不管发生什么,无论你们多激动多愤怒多惊讶,切记不得越过你们面前一丈处。阴阳相隔天人永别,踏进去了就等于自投死路,我未必救得了你们。”
萧氏叔侄俩迭声应允绝无二话,莫说要他们管好自己的脚不许越雷池半步,就是要他们捆上手脚他们也照样答应不误终此一生再见故人,唯有一次机会而已了,他们都万万不肯放弃的。
梅少师点点头,转身与师尊颔首致意,师徒二人默契得无须多余的言语,而强悍如梅东冥者不用他啰嗦,走到暖阁中央,也不见他动动嘴皮子念什么法咒,随着修长的手凌空虚画,一个太极阴阳图闪着银光漾开波光潋滟,随即水雾缭绕笼罩了整座暖阁,水雾深处渐渐现出一方秀丽的山水,山脚下的茅屋中,有所感应的男子推门而出踏雾而来,白衣儒衫清俊文雅,正是梁皇武帝心心念念不惜以许婚为要挟想见上一面的梅长苏。
“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吧,都一把年纪的人了,以为自己还年富力强有本钱可依仗,你就不怕招魂把你自己招成鬼魂”
蔺大国师眨巴眨巴眼,万分无辜地举手投降的同时朝着梅东冥所在的方向努努嘴,戏谑道,“我冤,这回我是真冤,不是我干的,是你儿子干的。”
儿子东冥
一贯秉持君子之风儒雅自持不动声色的江左盟前宗主平静无波的面具有那么一瞬间的龟裂,要不是面前的“人”摆明了作古已然二十多年,蔺大国师敢以老蔺家百年家声发誓,长苏这家伙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木偶似的一点点转过头,脖颈僵硬得都快能听到咔咔作响声了。
“父亲,儿子今日与云氏徽殷喜结连理,借大梁武帝陛下所求之便禀告父亲。”话音未落,他朝着站在师母身后眼巴巴瞧着自己的云徽殷柔声道,“徽殷,来拜见父亲。”
还没从“夫君真的招招手就把公爹从九幽之下召唤出来了,比吃大白菜还要轻松简单啊。”的震撼中缓过神来,未来名震天下的云氏医圣只余下两眼发直傻愣愣夫君说什么她干什么的份儿了。
“媳妇儿云徽殷拜见公公,今后徽殷自当敬爱夫君,孝顺,孝顺”
孝顺高堂什么的,她真的是蠢到无药可救了,公爹婆婆皆已辞世多年,除了东冥的师尊师母他压根儿就没什么亲近的长辈可孝敬,可当着梅长苏的面说这个真的好吗直接给就公爹没脸下不来台什么的
要是可以的话,云氏徽殷姑娘恨不能当下挖个地洞钻下去,还有比她更丢脸的新妇吗
幸好下有笨拙的新媳妇儿,上不缺呆若木鸡的公爹。
梅长苏梅先生是百感交集就差没涕泪交加了,本以为此生无缘再见的儿子说见便见着了,他满心的不自在连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儿子倒是落落大方地唤了他声“父亲”。
有生之年,哦不,有死之年能亲耳听到儿子叫他一声“父亲”,他鬼生无憾矣。至于新儿媳有否失礼,说话得不得体之类的小事,他左耳进右耳出权当没听见。
“东冥与你既然两心相许情投意合,我就把东冥交托给你照顾了。”
把儿子交给一个真心爱护他、疼惜他的女人,不论对方出身家世,他都愿意报以祝福和感激。他缺席了儿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整个过程,没资格指摘他的不是。
“你把东冥教得很好,这么多年了,该是我欠你一句多谢。”
“别,不用谢我,也不是一句谢就能抵过去的。你欠我的债咱们以后慢慢算,先将眼前的事儿解决一下,大梁的萧陛下,有什么话想说尽快说,长苏留在现世太久会他和东冥都会有所损伤。”
经他提起,梅长苏方才迟来地留意到东冥对面遥相对坐的不正是鬓发斑白年近花甲的萧景琰,正错愕地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久久不能成语。
没有他所期待的涕泪交零百感交集,没有千言万语化作无语凝噎,甚至没有怨言没有责备。音容一如往昔分毫未改的小殊仅仅是弯起嘴角,长揖及地,波澜不惊与当年的谋士梅长苏一般无二。
“久违了,陛下。”
“小殊”
想好了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当真见了人,话到嘴边却不知从何说起,当真万语千言脱口而出的只有“小殊”二字。
怎不是小殊,他已鬓发斑白心境沧桑,小殊仍是金陵作别跨马北境时的模样。迷迷瞪瞪地踏出一步,又一步,那人似在伸手可及处。
“陛下请自重,莫越雷池半步。”
引新妇见过公爹后便冷眼旁观的梅东冥细心地察觉到随着萧景琰的靠近,父亲微微皱起的眉头和太极阴阳阵中浅淡了些许的身影,他心念一动身如鬼魅般幻灭幻起,将身挡在大梁武帝的面前阻住他的脚步。
“梅少师,陛下得见故人一时情难自己,少师可否通融一二”
“本座有言在先,不可越过你们身前一丈便是一丈,萧陛下身兼杀伐屠戮和帝王之气,于先父阴魂有损,请退回去。”
正如梅东冥所言,被招魂而来的梅长苏既出不了暖阁正中的太极阴阳图,又躲不开萧景琰身上令他倍感不适的煞气,却碍于景琰的一片执念不便直言阻拦。东冥看似无情实则贴心的举动无形中安抚了梅长苏九幽之下终年冰寒的心,恍惚中平添了几许暖意。
萧景琰脸色白了白,一声不吭退回原处,垂眸轻叹。
“这些年,你还好吗”
“朕,我,我请东冥了我执念见你一面,本以为天人永隔多年,你早该入了轮回,没想到,我真没想到,今日还能一见。”
“将军也执屠夫业,一将功成万骨枯。没赎尽我所犯下的杀孽前,天道昭彰容不得我遁入轮回。”这人就轻避重说起自己的艰难境遇全不在意,澄澈如琉璃般的双眸看向昔日故人不无怀念,但,也仅仅只是怀念。
“陛下自登基以来宵旰忧劳勤于国政,吏治清明爱民如子,所做的桩桩件件我都看在眼里。陛下已然尽了力,我自忖异位而处未必能比陛下做得更好。”
“我想听的不是这些。”年过五旬的帝王满心以为会见到曾经踌躇满志无奈饮恨九泉的林殊。他得以寄托思念,诉说帝王生涯中的不易,絮叨些膝下小儿女的琐事,甚至是被小殊责怪都好过他“梅长苏”一般朝堂奏对的疏离冷漠。
“你该怪我的,我识人不清辨事不明,被人所趁险些害了你林氏仅有的血脉。我坐在武英殿的帝位上,手握将士们沙场浴血拼杀得来的江山,朝臣中不乏贤能之辈,却还只得庸碌守成寸功难立,辜负了你们的牺牲,还累得你杀孽缠身难入轮回”
“我宁可你骂我,与我大吵一架,都胜过不温不火地吹捧奉承,像朝臣们一样,千篇一律。”
烟雾缭绕中袖手而立的梅长苏分明笑容清浅,洞彻世事的眼中却难觅笑意,看起来凉薄而精于算计的他让萧景琰仿若见的是昔年背负血海深仇誓死不还重回金陵的阴鸷谋士。
大梁的帝王攥紧了双拳强自镇静,他告诉自己这里是南楚的琅琊阁,此生再想见小殊一面希望渺茫,他该说的一时茫然怔忡,什么才是他该说的
“杀了便是杀了,保家卫国也好,封疆裂土也罢,既然自己选择的以杀止杀、平反昭雪的道路,硬着头皮也得自己走完它。陛下不同,陛下乃是天子,天子生来该建帝王业,为安大梁万世太平合乎天道,纵然不择手段些又何错之有。”
“大梁国力虽盛,奈何邻国环抱早成犄角之势,大渝以战立国本就强悍难敌,北燕、南楚的帝王亦非庸碌昏君,东海密林密布毗邻岛屿众多地形复杂难测,诸国各占一隅彼此虎视眈眈互为牵制,哪一个都不是善与之辈。”
“此等局面下陛下尚能将大梁治理得太平安顺百姓乐业安居,臣是真心盛赞陛下为君不易,绝无奉承之心。”
林氏小殊本是个火爆的性子,不分青红皂白不管占不占理先骂了再说,如此真性情的小殊仿佛多年没见了,自从他以苏哲的身份来到金陵后,便再没见过。自呈军令状投靠靖王府的江湖第一大帮“江左盟”宗主梅长苏是个胸有丘壑城府极深的人物,他步步为营机关算尽到头来连自己都没能放过。
曾几何时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在他的心里已悄然融为一体,可就在此间此刻,萧景琰无比清醒地意识到梅长苏永远变不回当年的林殊了。
这一认知令萧景琰心痛得无以复加,他不知自己该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还是狠狠甩自己几个耳光。任他痛心疾首悔恨交织,也追不回流逝得岁月故去的旧人。
“你恨我吗亲生儿子和兄弟的儿子之间,我还是舍弃了兄弟的儿子。你该恨我的,骂我,诅咒我,揍我一顿都好。就是别,别若无其事的,提也不提。”
萦绕的心结一日不解,萧景琰就一日没法儿从自我厌恶的执念中摆脱出来。这个道理梅东冥懂,蔺晨懂,连萧庭生也懂,可他们要么没有帮他的理由,要么帮不了他。在蔺晨、梅东冥夫妇的不置可否和萧庭生渴望的眼神注视下,梅长苏摇了摇头,透过萧景琰仿佛能看见那一日,奄奄垂死的先帝颤抖着嘴唇呜咽难掩的情形,不由长长叹息。
“血脉亲情,父子天性,先皇临终时我告诉他我是林殊,他垂死之际尚且唯恐我挟私报复害了你的性命,要不是已无能为力,他定会叫我死在他面前才不至于日后威胁到你。你为敏琮而舍了东冥乃情理之中,我不怪你。”
“回去吧,大梁的帝王怎可久离帝座轻涉他国险地。以后,别再来了。”
“小殊,今后可还有机缘相见”
烟雾渐浓,踏雾而来的身影一点点没入雾中,渐行渐远。梅长苏走得干脆利落,连多余的一个眼神都欠奉留给萧景琰,他凤眸迷离中若有那么些许的不舍,也只会留给他的儿子。
“百年之后,九泉之下,还怕少了叙旧的光景”
话虽这么说,已有自知之明的萧景琰十分清楚,梅长苏这是恼了他了。
送走了父亲的梅东冥脸色有些苍白,心情倒是颇为愉悦。他的父亲,和想象中全然不同的父亲,虽然年纪已长生不出什么孺慕之情,与之相交相谈应当会投契有趣的吧。
“大梁的陛下,君子之诺已践,今日天色已晚,我琅琊阁愿尽地主之谊,明日一早便派人送二位下山离开。”
萧庭生扶着怅然若失兀自回不过神来的自家陛下,饶是无奈也不得不接受蔺大阁主的“好意”天黑之后山路难行不说,护送一个失魂落魄的陛下连夜下山,他心里可是没底啊。
宾主先后离开暖阁,走在最后的梅东冥望了眼阁中央的太极阴阳阵,嘴角勾起一朵含义莫名的灿笑。
“夫君在笑什么”
“还能笑什么,自然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少师不早朝。”
“夫君,人前怎生这般不正经”
“夫人莫生气,咱们人后再说,人后再说”
小剧场完
梅东冥一心为她们着想,说的更是在理,云徽殷低着头一声不吭。蔺晨见状少见的替徒弟媳妇儿开脱,于情于理东冥成婚都该告祭先祖,让新妇与公爹混个脸熟终归没错。
既然师尊发了话,梅少师自然没了异议。他勾起嘴角微微一晒,自顾自沿着莫名的路线将暖阁中间走了一遍,走到萧景琰面前平淡地交代,“待会儿不管发生什么,无论你们多激动多愤怒多惊讶,切记不得越过你们面前一丈处。阴阳相隔天人永别,踏进去了就等于自投死路,我未必救得了你们。”
萧氏叔侄俩迭声应允绝无二话,莫说要他们管好自己的脚不许越雷池半步,就是要他们捆上手脚他们也照样答应不误终此一生再见故人,唯有一次机会而已了,他们都万万不肯放弃的。
梅少师点点头,转身与师尊颔首致意,师徒二人默契得无须多余的言语,而强悍如梅东冥者不用他啰嗦,走到暖阁中央,也不见他动动嘴皮子念什么法咒,随着修长的手凌空虚画,一个太极阴阳图闪着银光漾开波光潋滟,随即水雾缭绕笼罩了整座暖阁,水雾深处渐渐现出一方秀丽的山水,山脚下的茅屋中,有所感应的男子推门而出踏雾而来,白衣儒衫清俊文雅,正是梁皇武帝心心念念不惜以许婚为要挟想见上一面的梅长苏。
“你让我说你什么好吧,都一把年纪的人了,以为自己还年富力强有本钱可依仗,你就不怕招魂把你自己招成鬼魂”
蔺大国师眨巴眨巴眼,万分无辜地举手投降的同时朝着梅东冥所在的方向努努嘴,戏谑道,“我冤,这回我是真冤,不是我干的,是你儿子干的。”
儿子东冥
一贯秉持君子之风儒雅自持不动声色的江左盟前宗主平静无波的面具有那么一瞬间的龟裂,要不是面前的“人”摆明了作古已然二十多年,蔺大国师敢以老蔺家百年家声发誓,长苏这家伙顺着他所指的方向木偶似的一点点转过头,脖颈僵硬得都快能听到咔咔作响声了。
“父亲,儿子今日与云氏徽殷喜结连理,借大梁武帝陛下所求之便禀告父亲。”话音未落,他朝着站在师母身后眼巴巴瞧着自己的云徽殷柔声道,“徽殷,来拜见父亲。”
还没从“夫君真的招招手就把公爹从九幽之下召唤出来了,比吃大白菜还要轻松简单啊。”的震撼中缓过神来,未来名震天下的云氏医圣只余下两眼发直傻愣愣夫君说什么她干什么的份儿了。
“媳妇儿云徽殷拜见公公,今后徽殷自当敬爱夫君,孝顺,孝顺”
孝顺高堂什么的,她真的是蠢到无药可救了,公爹婆婆皆已辞世多年,除了东冥的师尊师母他压根儿就没什么亲近的长辈可孝敬,可当着梅长苏的面说这个真的好吗直接给就公爹没脸下不来台什么的
要是可以的话,云氏徽殷姑娘恨不能当下挖个地洞钻下去,还有比她更丢脸的新妇吗
幸好下有笨拙的新媳妇儿,上不缺呆若木鸡的公爹。
梅长苏梅先生是百感交集就差没涕泪交加了,本以为此生无缘再见的儿子说见便见着了,他满心的不自在连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儿子倒是落落大方地唤了他声“父亲”。
有生之年,哦不,有死之年能亲耳听到儿子叫他一声“父亲”,他鬼生无憾矣。至于新儿媳有否失礼,说话得不得体之类的小事,他左耳进右耳出权当没听见。
“东冥与你既然两心相许情投意合,我就把东冥交托给你照顾了。”
把儿子交给一个真心爱护他、疼惜他的女人,不论对方出身家世,他都愿意报以祝福和感激。他缺席了儿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的整个过程,没资格指摘他的不是。
“你把东冥教得很好,这么多年了,该是我欠你一句多谢。”
“别,不用谢我,也不是一句谢就能抵过去的。你欠我的债咱们以后慢慢算,先将眼前的事儿解决一下,大梁的萧陛下,有什么话想说尽快说,长苏留在现世太久会他和东冥都会有所损伤。”
经他提起,梅长苏方才迟来地留意到东冥对面遥相对坐的不正是鬓发斑白年近花甲的萧景琰,正错愕地目不转睛地盯着他,久久不能成语。
没有他所期待的涕泪交零百感交集,没有千言万语化作无语凝噎,甚至没有怨言没有责备。音容一如往昔分毫未改的小殊仅仅是弯起嘴角,长揖及地,波澜不惊与当年的谋士梅长苏一般无二。
“久违了,陛下。”
“小殊”
想好了有一肚子的话要说,当真见了人,话到嘴边却不知从何说起,当真万语千言脱口而出的只有“小殊”二字。
怎不是小殊,他已鬓发斑白心境沧桑,小殊仍是金陵作别跨马北境时的模样。迷迷瞪瞪地踏出一步,又一步,那人似在伸手可及处。
“陛下请自重,莫越雷池半步。”
引新妇见过公爹后便冷眼旁观的梅东冥细心地察觉到随着萧景琰的靠近,父亲微微皱起的眉头和太极阴阳阵中浅淡了些许的身影,他心念一动身如鬼魅般幻灭幻起,将身挡在大梁武帝的面前阻住他的脚步。
“梅少师,陛下得见故人一时情难自己,少师可否通融一二”
“本座有言在先,不可越过你们身前一丈便是一丈,萧陛下身兼杀伐屠戮和帝王之气,于先父阴魂有损,请退回去。”
正如梅东冥所言,被招魂而来的梅长苏既出不了暖阁正中的太极阴阳图,又躲不开萧景琰身上令他倍感不适的煞气,却碍于景琰的一片执念不便直言阻拦。东冥看似无情实则贴心的举动无形中安抚了梅长苏九幽之下终年冰寒的心,恍惚中平添了几许暖意。
萧景琰脸色白了白,一声不吭退回原处,垂眸轻叹。
“这些年,你还好吗”
“朕,我,我请东冥了我执念见你一面,本以为天人永隔多年,你早该入了轮回,没想到,我真没想到,今日还能一见。”
“将军也执屠夫业,一将功成万骨枯。没赎尽我所犯下的杀孽前,天道昭彰容不得我遁入轮回。”这人就轻避重说起自己的艰难境遇全不在意,澄澈如琉璃般的双眸看向昔日故人不无怀念,但,也仅仅只是怀念。
“陛下自登基以来宵旰忧劳勤于国政,吏治清明爱民如子,所做的桩桩件件我都看在眼里。陛下已然尽了力,我自忖异位而处未必能比陛下做得更好。”
“我想听的不是这些。”年过五旬的帝王满心以为会见到曾经踌躇满志无奈饮恨九泉的林殊。他得以寄托思念,诉说帝王生涯中的不易,絮叨些膝下小儿女的琐事,甚至是被小殊责怪都好过他“梅长苏”一般朝堂奏对的疏离冷漠。
“你该怪我的,我识人不清辨事不明,被人所趁险些害了你林氏仅有的血脉。我坐在武英殿的帝位上,手握将士们沙场浴血拼杀得来的江山,朝臣中不乏贤能之辈,却还只得庸碌守成寸功难立,辜负了你们的牺牲,还累得你杀孽缠身难入轮回”
“我宁可你骂我,与我大吵一架,都胜过不温不火地吹捧奉承,像朝臣们一样,千篇一律。”
烟雾缭绕中袖手而立的梅长苏分明笑容清浅,洞彻世事的眼中却难觅笑意,看起来凉薄而精于算计的他让萧景琰仿若见的是昔年背负血海深仇誓死不还重回金陵的阴鸷谋士。
大梁的帝王攥紧了双拳强自镇静,他告诉自己这里是南楚的琅琊阁,此生再想见小殊一面希望渺茫,他该说的一时茫然怔忡,什么才是他该说的
“杀了便是杀了,保家卫国也好,封疆裂土也罢,既然自己选择的以杀止杀、平反昭雪的道路,硬着头皮也得自己走完它。陛下不同,陛下乃是天子,天子生来该建帝王业,为安大梁万世太平合乎天道,纵然不择手段些又何错之有。”
“大梁国力虽盛,奈何邻国环抱早成犄角之势,大渝以战立国本就强悍难敌,北燕、南楚的帝王亦非庸碌昏君,东海密林密布毗邻岛屿众多地形复杂难测,诸国各占一隅彼此虎视眈眈互为牵制,哪一个都不是善与之辈。”
“此等局面下陛下尚能将大梁治理得太平安顺百姓乐业安居,臣是真心盛赞陛下为君不易,绝无奉承之心。”
林氏小殊本是个火爆的性子,不分青红皂白不管占不占理先骂了再说,如此真性情的小殊仿佛多年没见了,自从他以苏哲的身份来到金陵后,便再没见过。自呈军令状投靠靖王府的江湖第一大帮“江左盟”宗主梅长苏是个胸有丘壑城府极深的人物,他步步为营机关算尽到头来连自己都没能放过。
曾几何时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人在他的心里已悄然融为一体,可就在此间此刻,萧景琰无比清醒地意识到梅长苏永远变不回当年的林殊了。
这一认知令萧景琰心痛得无以复加,他不知自己该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还是狠狠甩自己几个耳光。任他痛心疾首悔恨交织,也追不回流逝得岁月故去的旧人。
“你恨我吗亲生儿子和兄弟的儿子之间,我还是舍弃了兄弟的儿子。你该恨我的,骂我,诅咒我,揍我一顿都好。就是别,别若无其事的,提也不提。”
萦绕的心结一日不解,萧景琰就一日没法儿从自我厌恶的执念中摆脱出来。这个道理梅东冥懂,蔺晨懂,连萧庭生也懂,可他们要么没有帮他的理由,要么帮不了他。在蔺晨、梅东冥夫妇的不置可否和萧庭生渴望的眼神注视下,梅长苏摇了摇头,透过萧景琰仿佛能看见那一日,奄奄垂死的先帝颤抖着嘴唇呜咽难掩的情形,不由长长叹息。
“血脉亲情,父子天性,先皇临终时我告诉他我是林殊,他垂死之际尚且唯恐我挟私报复害了你的性命,要不是已无能为力,他定会叫我死在他面前才不至于日后威胁到你。你为敏琮而舍了东冥乃情理之中,我不怪你。”
“回去吧,大梁的帝王怎可久离帝座轻涉他国险地。以后,别再来了。”
“小殊,今后可还有机缘相见”
烟雾渐浓,踏雾而来的身影一点点没入雾中,渐行渐远。梅长苏走得干脆利落,连多余的一个眼神都欠奉留给萧景琰,他凤眸迷离中若有那么些许的不舍,也只会留给他的儿子。
“百年之后,九泉之下,还怕少了叙旧的光景”
话虽这么说,已有自知之明的萧景琰十分清楚,梅长苏这是恼了他了。
送走了父亲的梅东冥脸色有些苍白,心情倒是颇为愉悦。他的父亲,和想象中全然不同的父亲,虽然年纪已长生不出什么孺慕之情,与之相交相谈应当会投契有趣的吧。
“大梁的陛下,君子之诺已践,今日天色已晚,我琅琊阁愿尽地主之谊,明日一早便派人送二位下山离开。”
萧庭生扶着怅然若失兀自回不过神来的自家陛下,饶是无奈也不得不接受蔺大阁主的“好意”天黑之后山路难行不说,护送一个失魂落魄的陛下连夜下山,他心里可是没底啊。
宾主先后离开暖阁,走在最后的梅东冥望了眼阁中央的太极阴阳阵,嘴角勾起一朵含义莫名的灿笑。
“夫君在笑什么”
“还能笑什么,自然是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少师不早朝。”
“夫君,人前怎生这般不正经”
“夫人莫生气,咱们人后再说,人后再说”
小剧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