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散功

    日落时分,晚霞映照下的螺市街格外的红火。

    “黎民百姓可不管皇帝老爷子想些什么,该过日子过日子,该逛窑子逛窑子,人来人往的欣欣向荣多热闹。”

    “平日里螺市街人来人往就够多了,今儿个还多了这些个魑魅魍魉,看来我最爱瞧的热闹近些日子是少不了了。”

    斜倚栏杆,隔着窗边的竹帘窗纱饶有兴致地瞧着人群中自以为便服混迹于市井就能掩饰行踪来个明察暗访的禁军,实在佩服武英殿上的九五至尊。

    “这些个官府中人大摇大摆耀武扬威惯了,要他们便服私访身上这股子大老爷的味儿就藏不住。这种暗访查证的活当今陛下找错人了。”

    他为显自己光明正大裁撤悬镜使司已久,手上缺了干阴私活计的人,当然力有不逮。

    “为君之道首重平衡。天地万物阴阳调和,文臣武将互为掣肘,氏族权臣左右牵制,皇位才坐得稳当。这点上萧选做得比萧景琰出色得多。”

    萧选疑心太重,不好相与。萧景琰有圣君之志,然缺了心机手段成就终归有限。

    口不能言的女子奋笔急书,沙盘上落下的评论意外的并不是全然的偏激贬低,难得一见的中庸肯切。

    作名士打扮大敞外衫的大公子不无讶异地坐直身子左左右右好一番打量对面挺直腰杆跪坐着的素服女子,仿佛头回认识她似的。

    “我说可儿姐姐今儿个瞧着特别,跟往常大不一样了呢敢情不是气消了就是被人调包了。”

    公子爷何必取笑奴婢。奴婢做梦都想替大姑姑报仇,替她完成宏愿,但光靠怨恨是做不到的。奴婢想清楚了,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不将仇人底细摸清何谈复仇兴邦。

    “好可儿姐姐能想明白此节方是正经,今后你我联手如鱼得水、如虎添翼。如此喜事,当浮一大白”

    大公子举杯称庆,可儿既奉其为主君以奴婢自居,主君举杯邀饮哪儿有不陪的道理。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酒过三巡,对面无语。

    蒙大公子收留多日,奴婢新近盘下了城中一处绣坊,也好为公子量身裁衣。

    面色微醺神情倦倦的大公子掀了掀眼皮,不动声色地为自己斟满酒杯仰头一饮而尽。

    “是我待客不周怠慢了姐姐,姐姐便要与我生份了”

    公子待奴婢仁至义尽,然奴婢在此或多或少扰到公子行事,不便之处公子宽宏大量多有担待,奴婢却不能装聋作哑故作不知。

    寥寥数语沙盘书就,可儿弃笔伏地再三拜谢。一则公子为主她为仆,断无主子处处迁就奴婢的道理;二则她在金陵立足不久,行事确需倚仗公子相助又不能混为一谈。

    此时的分是为了将来的合,这个道理公子爷了然于心,口却只能由她来开。

    “姐姐既决定了要走,我强留无益,姐姐日后但有所需只管知会,凡力所能及我绝不推脱。”虽非志同道合,却是相互知根知底抱团取暖的同路人,大姑姑主仆心心念念国仇家恨,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与他所愿相去甚远。敬而远之彼此帮扶确实比同在一处勾心斗角来的合适。

    “姐姐要月亮儿办的事已然办成,这几日城中议论纷纷矛头直指梅东冥,估摸着宫里也会有所应对。姐姐还有什么后招,尽管使出来吧。”

    大公子冲着坊间禁军乔装改扮的百姓努努嘴,可儿看不见的半边嘴角难掩讥笑。此事若只到此为止,甄月亮先前散播谣言之举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搞不好还会平白惹来一身骚。他不信以可儿处心积虑得谋划会就此草草收场。

    公子莫急,后招已然布下,且静观其变就是。

    “姐姐成竹在胸,我便安心看戏了。”

    这女人果然另有后手,看来大姑姑在金陵同样另有势力暗中布置,称心茶楼被封虽伤筋动骨却没令她们泄了元气,此番可儿施展手段,又有热闹可瞧了。

    再满上一杯,遥敬大姑姑在天有灵,保佑可儿出手马到功成。

    从历史的延迭推衍来看,除了层出不穷的偶然之外,总有些事循环往复遵循着奇异的规律不断重演。

    历朝历代都少不了中兴之主也缺不了亡国之君,有诤臣有奸佞,同理可证,有真正的聪明人更有自作聪明的蠢货,以及挥刀屠龙的公主和她手中那把不长眼的刀。

    当然,泰和公主萧敏绮从没见过长得像大蜥蜴似的暴龙,但这不妨碍她手中同样有不长眼的刀以及身后亦步亦趋追逐着的众多逢迎献媚者。

    当她回到自己的宫中静下心来掰着手指头逐一过筛子才发现,她需要的帮手既要少问听话口风紧,又要帮的上忙,身边的跟屁虫一抓一大把,真正拿得出手的细细数来寥寥无几。何况帮手还不算最难找,麻烦的是怎么做才能帮到父皇。

    茹姜和另一个大宫女茹芝才刚掀帘入内就见她们的主子支着脑袋扁着嘴眼珠子骨溜溜打转不知在琢磨些什么鬼主意。照着姐姐的吩咐她该办的已然办到,未免惹人疑窦她不能再多嘴,她谨记姐姐叮嘱在宫里谨言慎行方是保命之道的要义,饶是急的肚肠发痒也只得咬咬牙关装作不察。

    可叹茹姜耐得住不支招却没奈何泰和公主问计,公主殿下绞尽脑汁不得法,自然而然想到了身边最靠得住的两个“狗头军师”。一主二仆凑到一块儿勉强也能顶半个诸葛亮了吧。

    “手上的事儿都先放放,本公主有事问你们。”

    “奴婢遵命。”

    二婢依令来到萧敏绮下首立规矩,静待公主发话。萧敏绮左思右想无果,似乎没什么可掩饰的借口,算了算了,宫女们没什么见识,问问又不作数,聊胜于无罢了。

    “本公主问你们,江湖人最怕什么”

    泰和公主的问题简直让人无言以对。江湖人怕什么胆儿大的天不怕地不怕,亡命之徒连死都不怕还怕什么胆儿小的么胆儿小的不在家媳妇娃娃热炕头的出来混什么江湖啊

    茹姜眉头打结冥思苦想不知道该不该给公主出主意,她身边的茹芝苦着张脸都快滴下水来了,“江湖人怕什么怕天灾怕人祸,怕老虎怕野兽怕比自己武功高的人”

    天灾行不通,人祸倒是能想想法子,老虎野兽什么的,要她打哪儿去找去。比自己武功高的人也没用,慢说一时半会儿招不来琅琊榜上的高手,找来了也没用,是要想法子令其认罪又不是揍一顿出气。

    “不行不行,再想再想。”

    “殿下,奴婢不晓得江湖人怕什么,奴婢就觉得江湖人都好生厉害,这寒冬腊月数九寒天的,天牢多冷的地方啊,硬是能扛着冻死不招供,这不怕冷的本事奴婢真心羡慕。”

    “不怕冷算什么本事,还不是仗着修习的内力硬抗着”对啊,此人仗着有些内力修为硬抗父皇旨意拒不认罪受罚,换而言之,没了可以倚仗的功力,天牢日子难捱,他是不是就得乖乖低头了呢

    听说练功不易,练个十几二十年都难有所成。散功嘛,可就简单得多了。

    “明早本公主要出宫去探望外祖母,你们下去准备准备吧。”

    “是,公主殿下。奴婢告退。”

    作为一个生于宫墙之内、长于妇人之手,自幼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殿下,萧敏绮哪里晓得什么药物能令习武之人散功,不过这并不影响到公主殿下实行她的计划,那是因为她有一颗聪明的头脑,身边还有不止一个为博她青眼甘为驱使的马前卒。

    借口出宫探望外祖母她带着茹姜偷偷从柳府侧门溜出去,方才来外祖府邸的路上她就悄悄留意到离得不远就有一家云氏药堂,待会儿让阿姜去买来传说中的“七日消魂散”,她就能进行下一步安排了。

    “记得是七日消魂散,千万别买错了。”

    这药可是她查了一晚上竹简书卷才找到的,要是买错了耽误了正事,看她怎么收拾茹姜。

    被萧敏绮反复叮嘱了数遍的茹姜苦着脸可怜巴巴地领命而去进了药堂“买药”,一转过身就不见了那副泫然欲泣的小媳妇儿样。

    她双手攥得紧紧的看似紧张无措,实则悄悄从袖袋中摸出姐姐昨晚派人交给她的化功散捏在手里,只等演完药堂买药这出戏就好来个移花接木偷龙转凤。

    “掌柜的,我要一瓶化瘀散。”

    “好嘞,姑娘稍等。”

    云氏药堂的药剂一向齐备,银货两讫茹姜便拿过化瘀散,出了药堂就装出受惊兔子似的惊惶无措,一溜小跑赶回路边停着的马车旁,掀起车帘上了马车忙不迭地交给泰和公主的已是掉过包的化功散。

    “公主殿下,您,您真的要用这个奴婢听着就不像好东西啊。奴婢害怕,害怕出事儿。”

    “怕什么,天塌下来不还有本公主顶着。本公主替父皇分忧,是尽孝道,父皇就算知道了也不会责罚本公主的。”

    陛下当然不会重责公主,顶多禁足罚抄了事。万一东窗事发陛下追究下来,倒霉的还不是她们做奴婢的,幸好姐姐已有交代,万事往公主身上推,实在推脱不过也不要紧,到时自有人接应救她出宫。

    “公主,公主请三思啊。”

    “少废话,走,去刑部,找蔡庭。”

    一辆柳氏徽记的马车稳稳停在刑部衙门外,车帘掀开后下车的是位华服美貌的少女。少女从没来过官府的衙门,抬起娇俏的脸蛋儿左右张望了一番,不以为然地眨巴眨巴眼睛啧啧有声道,“本公主还以为刑部好大的名声,衙门定也是巍峨雄壮让人观之便胆战心惊,现下看来不过如此嘛。”

    扶着萧敏绮下了车后便缀在她身后的茹姜忍不住腹诽,各处官府衙门建制皆有仪典章程,宫里哪位娘娘哪个贵人大到宫室小到衣饰都规矩森严不可错上一星半点儿,哪儿像公主殿下您想的那么简单随性。

    不过这些话她只敢偷偷在心里嘀咕,面上是不敢有半点不恭敬的。而她自诩“身负重任”的主子连眼角的余光都没半点施舍在她个小宫女身上,径自大摇大摆地走到府衙大门前,刚举步欲进,却被门房的差役拦了下来。

    “刑部重地,不可擅入。”

    “大胆,本公,本姑娘要进去找人,都给本姑娘让开”

    泰和公主从小到大几时被人阻拦过,当下眼一瞪嘴一撇,险些自报家门说漏了嘴。

    “找人找什么”

    这装扮不俗性子骄横的姑娘家一看就不是寻常百姓家的女子,刑部虽由蔡荃执掌多年吏治清明,但门房差役又不是他们铁面无私的部堂大人,辨别贵庶的眼力见儿还是有的,虽仍拦在门口不肯放行,却由其中一人问道,“敢问姑娘要找何人可有名帖”

    “找蔡庭蔡大人,烦劳通报一声,是柳家的姑娘。”

    柳家金陵城道得出名姓的还能是哪个柳家两个差役面面相觑,心知这位小姐绝不是他们得罪得起的主儿,出言询问的差役当下道了声“得罪”便赶忙进衙门禀报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琅琊榜同人]再续琅琊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薇安小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薇安小猪并收藏[琅琊榜同人]再续琅琊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