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二十五章 (2/2)
么转眼才半年的功夫就变得不讨人喜欢了呢。江左盟果然可恶,非但瞒下了小殊有后的消息,还把个好好的乖孩子逼迫至此。
无论大梁的陛下如何在心里头将江左盟的大大小小,尤其是那个大长老千刀万剐了一遍又一遍,也改变不了他今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结局。
手中的茶水已凉,带着难以下咽的苦涩让他饮下也不是放下也不是,登基这么多年,政务清明百姓安居,他所遇到的不顺心好像加起来也不如今晚的那么堵得慌。
强烈到他自己都觉得陌生的不甘心萦绕心头久久不愿散去,烛火下与他隔着几案相对而坐的青年从容不迫地替他倒去手中的冷茶,换上温热的茶汤,以一种悠远平静的语调道出几乎能令萧景琰霎那间暴跳如雷的话。
“梅东冥是梅长苏付给江左盟的筹码,江左盟迟早会拿这个筹码走到您的面前请您付出代价。陛下,或许下次江左盟以草民为质妄图抵过的时候就不那么希望草民是林殊血缘上的儿子,未必想见到草民了。”
这是说的什么鬼话
“小殊的儿子于朕而言与亲子无异,无论何时,朕都不会不想见你到你。”
“如此草民先行谢过陛下宽仁。”
仰头饮尽杯中茶水,略涩的苦味儿冲淡了这些日子来的挂念。不管梅东冥说出来的话有多气人,他的真诚却毋庸置疑令他动容。
小殊的儿子果然是品行端方的好孩子,错就错在江左盟,错在莫临渊
好在豫津已然着手查证江左盟同献州勾结的罪证,相信很快梅东冥就将不再是江左盟的梅东冥,而是林氏的子孙。
想到这里,萧景琰长长舒了口气,放下茶盏起身便要离去。
“茶已喝完,朕走了。”
“草民送陛下。”
“你身体不好,早些休息,苏宅朕熟,不必送了。”
陛下,您这是在告诉草民您十分念旧情,直把苏宅当成自家后宅了
梅小宗主强自忍着嘴角抽搐的冲动,躬身作揖拜别萧景琰。
“草民谢陛下恩典,就请飞流叔代草民送送陛下。夜深露重,陛下万望珍重。”
飞流确实打从进了苏宅起就没看见飞流的影子。若不是梅东冥召唤,这位当世第一高手还不肯轻易从夜幕中走出来见见他么
“陛下。”
陛下飞流叫他陛下
“飞流的神智恢复了”
“师尊多年来从未放弃过医治飞流叔的病症,这些年已能渐渐通晓些事务,飞流叔性子清冷不爱多言,所以还是很少说话。”
萧景琰点头以示明了。既然飞流的神智有所好转,不再似过去与孩童一般懵懂无知,有些事问飞流比梅东冥来得更有用蔺晨的信不正是飞流转交给豫津的
“有蔺晨阁主悉心调养,飞流的病情果然大有进展。梅宗主留步,朕与飞流多年未见,当趁此机会叙叙旧。”
话音刚落便见飞流自廊上一跃而下,沉默着如雕像一样伫立在旁,无比认真地等着“护送”萧景琰。
大梁的陛下嘴角抽抽,暗自叹息着飞流即便确有好转,进步也有限得很,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一板一眼只挺一个人的话。
唉
梅东冥袖手凝立屋前回廊之下,对萧景琰陛下勇于挑战同飞流叔“聊天”的这一行为报以十成十的同情。他目送二人渐渐淡出视线所及,周遭也随之平静了下来。
这片天空,这个宅院,翠竹成荫、松柏挺立,小径深幽密布庭院中,回廊林立错落隔开了重重小院,兼有池塘活水悄声流淌过的暗河,昔年江左梅郎为掩人耳目亲手绘图督工修整的苏宅,乍看别致典雅其韵悠长,他午后漫步其中细细琢磨,不难看出设计此院落的人胸有丘壑气象宏大,所思所想皆迎合当时风潮,却巧妙地利用其地利优势将苏宅打造成铁通一般,格局规划得让人想刺探都千难万难。
而这个人,便是他素未谋面的父亲。
“爱我之人,皆因你而爱我;厌我之人,亦皆因你而厌我。父亲,我之所有皆自你而来,我什么时候才能还清你留下的债,真真正正为自己活一回呢”
他独立中宵喃喃自语,可惜这苏宅的房舍间间独立互不相连,江左盟年轻的新宗主发自内心的话语竟无人有缘一闻。
那边萧景琰和飞流一前一后走在廊间,大梁陛下忐忑的心一如廊下挂着的灯笼般随着风起叶落一道飘忽不定。他憋了一肚子的疑问满腹的心事想问,话到嘴边却硬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飞流你还好么梅东冥,还好么”
“我好,暖暖,不好。”
“怎么个不好法”
“身体,不好,不开心。”
飞流的答案萧景琰已有腹案,看来再难问出个所以然来,他转念一想,不妨换个问法。
“你们为何来金陵”
“明早,祭拜,苏哥哥。”
祭拜小殊
萧景琰灵光一闪,似是捕捉到了什么,然而这个模糊的念头也仅仅如电光火石般一闪即逝,他还须好好想想。
不远千里从廊州赶到金陵苏宅就是为了拜祭苏哥哥
莫非是
大梁的陛下面露得色笑意盎然。梅东冥尽管难缠,飞流却是个乖孩子,今晚跑这一趟也不算是空手而归了。
夜色深沉中,从苏宅离开的大梁陛下并未回宫,而是匆忙又赶去了白日他刚去过的蒙府。
蒙挚这次病得突然,寒疾复发来势汹汹,宫中御医民间圣手请了不少,都先后来看过试过几张方子后见效甚微,不得已传书池州特意请云氏医圣前来援手。
本以为云氏医圣紧赶慢赶怎样也要七八日才能赶到,宫里的御医勉强以热性药物为蒙大将军稳定病情不致恶化,不想继承医圣衣钵的云氏大小姐请了高手护送,兼程赶路硬是提前了两日到了金陵。
这位英姿飒爽的女子进了门来不及寒暄上一言半语,头件事儿便是直奔蒙大将军病榻前,定下神就开始专心望、闻、问、切,连大梁朝陛下御驾来到都未能引她投注半分注意。
待仔细把过脉,问过之前蒙将军所用药方和药效后,云徽殷略有了些底,她心知凭现在自己的针灸之术确实仅能减轻蒙将军的痛苦让他好受些,加之汤药调理足以等到母亲前来施救。
可叹她阅历尚浅医道本领不足,没法儿靠自己的本事医治好蒙将军,不然非但病人可少生受些苦楚折磨,母亲也无须匆忙赶路奔波劳累。
她忙忙碌碌了大半日,直到夕阳西下才罢手喘上口气。幸而云氏与宫中御医多有往来,她幼时也曾在宫中太医院学习过些时日,教学相长获益匪浅,故而御医中多有熟知她性情的前辈师长能容忍她这般近乎无礼放肆的行为。
待这位医痴般的云大小姐满头大汗地从她的“病患”身上拔出最后一枚金针,长长松了口气时,瞬间涌上的疲惫和饥饿感让她几乎站立不稳。
“师妹行针已毕,赶紧去歇歇吃点东西吧。”
云徽殷扎了大半天的针,头晕眼花之下眯着眼方看清发话要她先去填饱肚子的是太医院中一位个性稳重端方的师兄。
唉,辈分上的师兄,可她对着这位年纪比母亲都长上不少的男子,叫了十来年师兄的违和感至今仍十分不适应。没法子,谁让她母亲在这论资排辈的行当里辈分既长天分又高,真是莫可奈何。
这样顽皮欠修理的话自然只能烂在肚皮里一个字都不敢往外蹦,她可不想一把年纪了还被母亲“家法伺候”。加之腹中空空口干舌燥,她顺理成章地接受师兄的好意,先行洗净了手收拾了行针所用的器具。刚走到门口抬脚欲出就险些同门外疾步而来的人撞做一堆。
“陛下”
“陛下”
“蒙卿可有好转”
萧景琰头一句话问的便是蒙挚的病情,可见这位皇帝陛下素念旧情的名声绝非做假,否则不至于午后来探视过后晚上又亲自前来。
几个太医暗地里互递了个眼色,都清楚当着当今不好糊弄的陛下的面贪功简直就是找死,既然云氏大小姐赶到后接手了施针、开方的活儿,还是请她亲自向陛下解释为妙。
“云大小姐妙手,我等不如。”
“照此说来,蒙卿的病情已大有进展了若真是如此,云姑娘居功甚伟。”
云徽殷听这些个上了年纪的太医们不抢功露脸已感意外,他们竟还能在陛下面前称赞自己她柳眉微蹙,可怜她累得一团迷糊的脑袋瓜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他们怎的突然间变得那么善良大度。
这位年纪轻轻的云大小姐自不知晓云氏在杏林中超然的地位,何况这么些天下来太医院的太医们都对蒙大将军的病情束手无策,偏偏在云徽殷赶到后他们就突然间稳住了大将军的病情
这样愚蠢的谎言说出去有谁能信
于人情世故上略有欠缺的云徽殷一时间拐不过弯弯道道来,好在她生性率真直白,又素来自律甚严,对病人的情形从来都是有一说一从不夸张隐瞒,故而哪怕御前奏对,她依然毫不犹豫地实话实说。
“民女医术不精,仅能为蒙将军稳住病情减轻些痛苦而已。好在母亲最多两日便能赶到金陵,届时蒙将军当可转危为安。”
“如此甚好。云姑娘辛苦,云医圣到来之前朕便将蒙卿的安危交托给姑娘了。”
“民女责无旁贷,必当倾力施为。”
医者治病难治命,好在蒙将军发病虽既急又险,总算未到绝路,只是过了这一次,下次,下下次,可就难说了。
萧景琰如何看不出面前妙龄女子面容上显而易见的隐忧,他欣赏云氏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她们是真真正正仁心仁术治病救人,并不计较病人出身地位,除却高超的医术,更要紧的是品格。
无论大梁的陛下如何在心里头将江左盟的大大小小,尤其是那个大长老千刀万剐了一遍又一遍,也改变不了他今晚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的结局。
手中的茶水已凉,带着难以下咽的苦涩让他饮下也不是放下也不是,登基这么多年,政务清明百姓安居,他所遇到的不顺心好像加起来也不如今晚的那么堵得慌。
强烈到他自己都觉得陌生的不甘心萦绕心头久久不愿散去,烛火下与他隔着几案相对而坐的青年从容不迫地替他倒去手中的冷茶,换上温热的茶汤,以一种悠远平静的语调道出几乎能令萧景琰霎那间暴跳如雷的话。
“梅东冥是梅长苏付给江左盟的筹码,江左盟迟早会拿这个筹码走到您的面前请您付出代价。陛下,或许下次江左盟以草民为质妄图抵过的时候就不那么希望草民是林殊血缘上的儿子,未必想见到草民了。”
这是说的什么鬼话
“小殊的儿子于朕而言与亲子无异,无论何时,朕都不会不想见你到你。”
“如此草民先行谢过陛下宽仁。”
仰头饮尽杯中茶水,略涩的苦味儿冲淡了这些日子来的挂念。不管梅东冥说出来的话有多气人,他的真诚却毋庸置疑令他动容。
小殊的儿子果然是品行端方的好孩子,错就错在江左盟,错在莫临渊
好在豫津已然着手查证江左盟同献州勾结的罪证,相信很快梅东冥就将不再是江左盟的梅东冥,而是林氏的子孙。
想到这里,萧景琰长长舒了口气,放下茶盏起身便要离去。
“茶已喝完,朕走了。”
“草民送陛下。”
“你身体不好,早些休息,苏宅朕熟,不必送了。”
陛下,您这是在告诉草民您十分念旧情,直把苏宅当成自家后宅了
梅小宗主强自忍着嘴角抽搐的冲动,躬身作揖拜别萧景琰。
“草民谢陛下恩典,就请飞流叔代草民送送陛下。夜深露重,陛下万望珍重。”
飞流确实打从进了苏宅起就没看见飞流的影子。若不是梅东冥召唤,这位当世第一高手还不肯轻易从夜幕中走出来见见他么
“陛下。”
陛下飞流叫他陛下
“飞流的神智恢复了”
“师尊多年来从未放弃过医治飞流叔的病症,这些年已能渐渐通晓些事务,飞流叔性子清冷不爱多言,所以还是很少说话。”
萧景琰点头以示明了。既然飞流的神智有所好转,不再似过去与孩童一般懵懂无知,有些事问飞流比梅东冥来得更有用蔺晨的信不正是飞流转交给豫津的
“有蔺晨阁主悉心调养,飞流的病情果然大有进展。梅宗主留步,朕与飞流多年未见,当趁此机会叙叙旧。”
话音刚落便见飞流自廊上一跃而下,沉默着如雕像一样伫立在旁,无比认真地等着“护送”萧景琰。
大梁的陛下嘴角抽抽,暗自叹息着飞流即便确有好转,进步也有限得很,都三十好几的人了,还一板一眼只挺一个人的话。
唉
梅东冥袖手凝立屋前回廊之下,对萧景琰陛下勇于挑战同飞流叔“聊天”的这一行为报以十成十的同情。他目送二人渐渐淡出视线所及,周遭也随之平静了下来。
这片天空,这个宅院,翠竹成荫、松柏挺立,小径深幽密布庭院中,回廊林立错落隔开了重重小院,兼有池塘活水悄声流淌过的暗河,昔年江左梅郎为掩人耳目亲手绘图督工修整的苏宅,乍看别致典雅其韵悠长,他午后漫步其中细细琢磨,不难看出设计此院落的人胸有丘壑气象宏大,所思所想皆迎合当时风潮,却巧妙地利用其地利优势将苏宅打造成铁通一般,格局规划得让人想刺探都千难万难。
而这个人,便是他素未谋面的父亲。
“爱我之人,皆因你而爱我;厌我之人,亦皆因你而厌我。父亲,我之所有皆自你而来,我什么时候才能还清你留下的债,真真正正为自己活一回呢”
他独立中宵喃喃自语,可惜这苏宅的房舍间间独立互不相连,江左盟年轻的新宗主发自内心的话语竟无人有缘一闻。
那边萧景琰和飞流一前一后走在廊间,大梁陛下忐忑的心一如廊下挂着的灯笼般随着风起叶落一道飘忽不定。他憋了一肚子的疑问满腹的心事想问,话到嘴边却硬是不知道该从何说起。
“飞流你还好么梅东冥,还好么”
“我好,暖暖,不好。”
“怎么个不好法”
“身体,不好,不开心。”
飞流的答案萧景琰已有腹案,看来再难问出个所以然来,他转念一想,不妨换个问法。
“你们为何来金陵”
“明早,祭拜,苏哥哥。”
祭拜小殊
萧景琰灵光一闪,似是捕捉到了什么,然而这个模糊的念头也仅仅如电光火石般一闪即逝,他还须好好想想。
不远千里从廊州赶到金陵苏宅就是为了拜祭苏哥哥
莫非是
大梁的陛下面露得色笑意盎然。梅东冥尽管难缠,飞流却是个乖孩子,今晚跑这一趟也不算是空手而归了。
夜色深沉中,从苏宅离开的大梁陛下并未回宫,而是匆忙又赶去了白日他刚去过的蒙府。
蒙挚这次病得突然,寒疾复发来势汹汹,宫中御医民间圣手请了不少,都先后来看过试过几张方子后见效甚微,不得已传书池州特意请云氏医圣前来援手。
本以为云氏医圣紧赶慢赶怎样也要七八日才能赶到,宫里的御医勉强以热性药物为蒙大将军稳定病情不致恶化,不想继承医圣衣钵的云氏大小姐请了高手护送,兼程赶路硬是提前了两日到了金陵。
这位英姿飒爽的女子进了门来不及寒暄上一言半语,头件事儿便是直奔蒙大将军病榻前,定下神就开始专心望、闻、问、切,连大梁朝陛下御驾来到都未能引她投注半分注意。
待仔细把过脉,问过之前蒙将军所用药方和药效后,云徽殷略有了些底,她心知凭现在自己的针灸之术确实仅能减轻蒙将军的痛苦让他好受些,加之汤药调理足以等到母亲前来施救。
可叹她阅历尚浅医道本领不足,没法儿靠自己的本事医治好蒙将军,不然非但病人可少生受些苦楚折磨,母亲也无须匆忙赶路奔波劳累。
她忙忙碌碌了大半日,直到夕阳西下才罢手喘上口气。幸而云氏与宫中御医多有往来,她幼时也曾在宫中太医院学习过些时日,教学相长获益匪浅,故而御医中多有熟知她性情的前辈师长能容忍她这般近乎无礼放肆的行为。
待这位医痴般的云大小姐满头大汗地从她的“病患”身上拔出最后一枚金针,长长松了口气时,瞬间涌上的疲惫和饥饿感让她几乎站立不稳。
“师妹行针已毕,赶紧去歇歇吃点东西吧。”
云徽殷扎了大半天的针,头晕眼花之下眯着眼方看清发话要她先去填饱肚子的是太医院中一位个性稳重端方的师兄。
唉,辈分上的师兄,可她对着这位年纪比母亲都长上不少的男子,叫了十来年师兄的违和感至今仍十分不适应。没法子,谁让她母亲在这论资排辈的行当里辈分既长天分又高,真是莫可奈何。
这样顽皮欠修理的话自然只能烂在肚皮里一个字都不敢往外蹦,她可不想一把年纪了还被母亲“家法伺候”。加之腹中空空口干舌燥,她顺理成章地接受师兄的好意,先行洗净了手收拾了行针所用的器具。刚走到门口抬脚欲出就险些同门外疾步而来的人撞做一堆。
“陛下”
“陛下”
“蒙卿可有好转”
萧景琰头一句话问的便是蒙挚的病情,可见这位皇帝陛下素念旧情的名声绝非做假,否则不至于午后来探视过后晚上又亲自前来。
几个太医暗地里互递了个眼色,都清楚当着当今不好糊弄的陛下的面贪功简直就是找死,既然云氏大小姐赶到后接手了施针、开方的活儿,还是请她亲自向陛下解释为妙。
“云大小姐妙手,我等不如。”
“照此说来,蒙卿的病情已大有进展了若真是如此,云姑娘居功甚伟。”
云徽殷听这些个上了年纪的太医们不抢功露脸已感意外,他们竟还能在陛下面前称赞自己她柳眉微蹙,可怜她累得一团迷糊的脑袋瓜怎么想都想不明白他们怎的突然间变得那么善良大度。
这位年纪轻轻的云大小姐自不知晓云氏在杏林中超然的地位,何况这么些天下来太医院的太医们都对蒙大将军的病情束手无策,偏偏在云徽殷赶到后他们就突然间稳住了大将军的病情
这样愚蠢的谎言说出去有谁能信
于人情世故上略有欠缺的云徽殷一时间拐不过弯弯道道来,好在她生性率真直白,又素来自律甚严,对病人的情形从来都是有一说一从不夸张隐瞒,故而哪怕御前奏对,她依然毫不犹豫地实话实说。
“民女医术不精,仅能为蒙将军稳住病情减轻些痛苦而已。好在母亲最多两日便能赶到金陵,届时蒙将军当可转危为安。”
“如此甚好。云姑娘辛苦,云医圣到来之前朕便将蒙卿的安危交托给姑娘了。”
“民女责无旁贷,必当倾力施为。”
医者治病难治命,好在蒙将军发病虽既急又险,总算未到绝路,只是过了这一次,下次,下下次,可就难说了。
萧景琰如何看不出面前妙龄女子面容上显而易见的隐忧,他欣赏云氏的原因也正在于此。她们是真真正正仁心仁术治病救人,并不计较病人出身地位,除却高超的医术,更要紧的是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