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十二章 (2/2)
牵挂呀。
“蒙卿顾虑的甚是有理。也罢,除此之外列战英确是不二人选,朕自当多方考量再做决定。”
武英殿议事方将落幕,陛下有意更替北境大营主帅的风声便已不胫而走,朝野间风波将启,就不知这回谁将是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那一个。
三日后,中书省接到上谕,免去列战英禁军副统领之职改任北境长林军大将军,官至二品,即日赴任,替换暂时接替蒙挚留守北境大营的平国侯萧庭生。
与此同时,太后着手为平国侯择妇赐婚的消息也传遍了朝野内外,无论是否有意招平国侯这么一位出身尴尬但深得圣心前程似锦的军侯,金陵城中的官宦人家无不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等着欣赏着难得一见的好戏。
归根结底,京城已平静得太久,大家都觉得寂寞了。
托福于蒙挚回京荣养、中正定品大典、列战英奔赴北境换防、平国侯回京成婚连串的大事小事,金陵的百姓们谈资不断,茶馆酒楼里文人武人们偶有聚头也对此议论纷纷。
金陵城西城东“听雨阁”和“称心茶楼”近来来客如云,进京应试的士子们大多留京待诏,闲来无事约上人去茶楼品品茶谈天说地,其中不外乎藏着展示才学以期得入某位权贵青眼从而一步登天的小心思的士子。
在这人来人往的茶馆中有个身着海天一色青布衫的男子摇着扇子闲庭信步般从容穿过茶楼的前庭、中庭来到二楼的某个雅座,先后扣了七下门后自顾自推门而入。
雅座内隔着竹帘已有人静候多时,见他进来帘后之人恭恭敬敬行了一礼,轻声道,“公子,北境换防之事已飞鸽献州大姑姑处,大姑姑回信方至。”
“拿来我看。”
青衫男子放下手上折扇,接过手下递来的白帛展开细观,白帛上只简简单单一句话而已局破,按兵不动,静待后局。
“这回撤换平国侯做得干净利落事前全无苗头,看来咱们陛下得了高人指点,这一招叫做先发制人防患于未然。”
“陛下换人的决定做得仓促,公子,是否还有运作的余地”
竹帘后的男子似乎并不甘心就此放弃大好的安排,在他看来萧景琰换将的决定突如其来,人选必是匆忙决定,还是有可图谋的机会的。
青衫男子莞尔一笑,潇洒无比地把白帛丢进桌旁的火盆里,瞧这火舌霎那间吞没了来自献州的消息,他的心情也是明灭不定。
“平国侯之事全由大姑姑一手操办,我劝你不要自作聪明轻举妄动的好,倘若因你鲁莽行事坏了大姑姑后头的安排,怕是百死莫赎。”
“属下不敢,属下听凭公子吩咐。”
“行了,好好经营这称心茶楼,办好大姑姑吩咐你的任务。我近来忙于准备中正定品之事无暇他顾,你若是背着我擅自作主闯下什么祸事休怪我袖手旁观坐视不理。”
这话不轻不重算是个警告,至于听的人是不是能记在心里就不在青衫男子关心的范畴之内了。反正该提醒该警告的他都已然仁至义尽地做了,再出几个冒头的榫子,恰好一刀下去永绝后患。
竹帘后的男子被他一番警告惊出满身的冷汗来,这位公子爷过去少打交道,自打来了金陵城传过几次话后对其心性也算是稍有了解。
他一贯说的出做得到,万一自己行差踏错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儿,这位有言在先只怕当真连多瞧自己一眼都欠奉。
“公子放心,属下定当听命行事,绝不有悖公子和大姑姑的命令。”
“很好。我走了,不必相送。”
“公子慢走。”
青衫男子起身打开雅座的门,看左右无人留意到自己,换上一张兴致盎然的笑脸又如来时一般从容踱了出去。
兴国侯府自兴国侯回金陵后一直拜帖不断佳宾如织,有些是门人故旧,有些则是近来中正定品中世家出身的子弟,一面奉家中长辈之命全晚辈之礼前来拜会,一面借机刺探朝廷的庭议和陛下的倾向。
故而金陵城中多少达官显贵王侯将相的府邸,就属这兴国侯府最是热闹,不外乎当朝重臣亲贵中兴国侯深谙帝心,圣眷尤隆。
接连整日里见些个别有用心的客人看他们一张张虚伪客套的面具看得都快吐了,言侯爷决定闭门谢客躲躲清静,什么远亲旧识统统拒之门外,一坛佳酿几碟小菜,听听枫桥夜泊渔歌唱晚或是秦淮河畔灯火阑珊,人生在世莫大的享受不过如此了。
言侯爷正伴着古筝悠扬摇头晃脑和着乐声敲击小几不亦悦乎时,有心腹手下步履匆匆行至他身侧,跪下身附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他为之一振,随即从席间直身坐起,挥手斥退了左右乐师舞者,待得四下无人方才问道,“怎么这么巧可知是从何处飞出来的”
“禀侯爷,弟兄们是无意中网到这只鸽子,从网里解开看了才发现是传书的信鸽,只看见是从城东方向来的。”
“既是无意抓到定然寻不到来处了,城东,城东,城东城西鱼龙混杂,茶馆酒楼都不在少数,一时半会儿很难查找。罢了,先把信拿来我看。”
“属下带来了。”
来人自怀中摸出一片白帛,恭敬地呈给言豫津。
“待本侯一观。哟,瞧这字条写的,公子定品,余事候大姑筹谋。”
言侯爷心细如发,他一眼扫过捕捉到了几个词下意识地入了他的心。
公子,定品,大姑
陛下看重政治清明,自等急以来任人唯贤,举凡官员事涉贪腐徇私,无不从严处置,故而二十年来大梁官场上下逐渐恢复到清正廉明。中正定品为朝廷选官的重要依凭,居然有人甘冒奇险在太岁头上动土
“看来本侯离京的这段日子里金陵城已然风云再起,本侯后知后觉迟钝至今,不该啊不该。”
“侯爷”
自家侯爷攥着白帛字条不怒反笑,周身释放出的怒意明晃晃得令人忍不住一阵哆嗦,送信的心腹心里打了个突,默默为惹怒了侯爷的无名氏哀悼。
“抓住的鸽子可有损伤”
“不曾伤损。”
“好极。你交代下去小心饲养这只鸽子,说不准将来我有大用。”
“属下遵命。”
“劫到信鸽的事儿不准外传。另外备车,本侯要进宫见驾。”
“是。属下告退。”
见心腹手下快步离去,言侯爷陡然获此消息,再没了听曲赏舞的悠闲兴致。时隔二十年,有些人的野心从来未曾削减过分毫,莫不是觉得羽翼已丰时机成熟决意孤注一掷了还是等得太久了,耐不下性子坐不住了
言豫津嘴角挂起一丝寒意沁人的冷笑,眉头微蹙满面不悦。
陛下念及亲亲之情不愿赶尽杀绝,留下诸多后患终于一一暴露出来。二十年前苏兄在时为陛下逐一谋划停当,令他暂无后顾之忧,二十年后朝中又有人不安于现状欲起波澜,陛下,苏兄已然往生,唯有臣等几个昔年知晓您的抱负一心一意辅佐您的旧人来为您扫平前路,铲除这些图谋不轨之人了。
“蒙卿顾虑的甚是有理。也罢,除此之外列战英确是不二人选,朕自当多方考量再做决定。”
武英殿议事方将落幕,陛下有意更替北境大营主帅的风声便已不胫而走,朝野间风波将启,就不知这回谁将是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那一个。
三日后,中书省接到上谕,免去列战英禁军副统领之职改任北境长林军大将军,官至二品,即日赴任,替换暂时接替蒙挚留守北境大营的平国侯萧庭生。
与此同时,太后着手为平国侯择妇赐婚的消息也传遍了朝野内外,无论是否有意招平国侯这么一位出身尴尬但深得圣心前程似锦的军侯,金陵城中的官宦人家无不睁大眼睛竖起耳朵等着欣赏着难得一见的好戏。
归根结底,京城已平静得太久,大家都觉得寂寞了。
托福于蒙挚回京荣养、中正定品大典、列战英奔赴北境换防、平国侯回京成婚连串的大事小事,金陵的百姓们谈资不断,茶馆酒楼里文人武人们偶有聚头也对此议论纷纷。
金陵城西城东“听雨阁”和“称心茶楼”近来来客如云,进京应试的士子们大多留京待诏,闲来无事约上人去茶楼品品茶谈天说地,其中不外乎藏着展示才学以期得入某位权贵青眼从而一步登天的小心思的士子。
在这人来人往的茶馆中有个身着海天一色青布衫的男子摇着扇子闲庭信步般从容穿过茶楼的前庭、中庭来到二楼的某个雅座,先后扣了七下门后自顾自推门而入。
雅座内隔着竹帘已有人静候多时,见他进来帘后之人恭恭敬敬行了一礼,轻声道,“公子,北境换防之事已飞鸽献州大姑姑处,大姑姑回信方至。”
“拿来我看。”
青衫男子放下手上折扇,接过手下递来的白帛展开细观,白帛上只简简单单一句话而已局破,按兵不动,静待后局。
“这回撤换平国侯做得干净利落事前全无苗头,看来咱们陛下得了高人指点,这一招叫做先发制人防患于未然。”
“陛下换人的决定做得仓促,公子,是否还有运作的余地”
竹帘后的男子似乎并不甘心就此放弃大好的安排,在他看来萧景琰换将的决定突如其来,人选必是匆忙决定,还是有可图谋的机会的。
青衫男子莞尔一笑,潇洒无比地把白帛丢进桌旁的火盆里,瞧这火舌霎那间吞没了来自献州的消息,他的心情也是明灭不定。
“平国侯之事全由大姑姑一手操办,我劝你不要自作聪明轻举妄动的好,倘若因你鲁莽行事坏了大姑姑后头的安排,怕是百死莫赎。”
“属下不敢,属下听凭公子吩咐。”
“行了,好好经营这称心茶楼,办好大姑姑吩咐你的任务。我近来忙于准备中正定品之事无暇他顾,你若是背着我擅自作主闯下什么祸事休怪我袖手旁观坐视不理。”
这话不轻不重算是个警告,至于听的人是不是能记在心里就不在青衫男子关心的范畴之内了。反正该提醒该警告的他都已然仁至义尽地做了,再出几个冒头的榫子,恰好一刀下去永绝后患。
竹帘后的男子被他一番警告惊出满身的冷汗来,这位公子爷过去少打交道,自打来了金陵城传过几次话后对其心性也算是稍有了解。
他一贯说的出做得到,万一自己行差踏错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儿,这位有言在先只怕当真连多瞧自己一眼都欠奉。
“公子放心,属下定当听命行事,绝不有悖公子和大姑姑的命令。”
“很好。我走了,不必相送。”
“公子慢走。”
青衫男子起身打开雅座的门,看左右无人留意到自己,换上一张兴致盎然的笑脸又如来时一般从容踱了出去。
兴国侯府自兴国侯回金陵后一直拜帖不断佳宾如织,有些是门人故旧,有些则是近来中正定品中世家出身的子弟,一面奉家中长辈之命全晚辈之礼前来拜会,一面借机刺探朝廷的庭议和陛下的倾向。
故而金陵城中多少达官显贵王侯将相的府邸,就属这兴国侯府最是热闹,不外乎当朝重臣亲贵中兴国侯深谙帝心,圣眷尤隆。
接连整日里见些个别有用心的客人看他们一张张虚伪客套的面具看得都快吐了,言侯爷决定闭门谢客躲躲清静,什么远亲旧识统统拒之门外,一坛佳酿几碟小菜,听听枫桥夜泊渔歌唱晚或是秦淮河畔灯火阑珊,人生在世莫大的享受不过如此了。
言侯爷正伴着古筝悠扬摇头晃脑和着乐声敲击小几不亦悦乎时,有心腹手下步履匆匆行至他身侧,跪下身附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他为之一振,随即从席间直身坐起,挥手斥退了左右乐师舞者,待得四下无人方才问道,“怎么这么巧可知是从何处飞出来的”
“禀侯爷,弟兄们是无意中网到这只鸽子,从网里解开看了才发现是传书的信鸽,只看见是从城东方向来的。”
“既是无意抓到定然寻不到来处了,城东,城东,城东城西鱼龙混杂,茶馆酒楼都不在少数,一时半会儿很难查找。罢了,先把信拿来我看。”
“属下带来了。”
来人自怀中摸出一片白帛,恭敬地呈给言豫津。
“待本侯一观。哟,瞧这字条写的,公子定品,余事候大姑筹谋。”
言侯爷心细如发,他一眼扫过捕捉到了几个词下意识地入了他的心。
公子,定品,大姑
陛下看重政治清明,自等急以来任人唯贤,举凡官员事涉贪腐徇私,无不从严处置,故而二十年来大梁官场上下逐渐恢复到清正廉明。中正定品为朝廷选官的重要依凭,居然有人甘冒奇险在太岁头上动土
“看来本侯离京的这段日子里金陵城已然风云再起,本侯后知后觉迟钝至今,不该啊不该。”
“侯爷”
自家侯爷攥着白帛字条不怒反笑,周身释放出的怒意明晃晃得令人忍不住一阵哆嗦,送信的心腹心里打了个突,默默为惹怒了侯爷的无名氏哀悼。
“抓住的鸽子可有损伤”
“不曾伤损。”
“好极。你交代下去小心饲养这只鸽子,说不准将来我有大用。”
“属下遵命。”
“劫到信鸽的事儿不准外传。另外备车,本侯要进宫见驾。”
“是。属下告退。”
见心腹手下快步离去,言侯爷陡然获此消息,再没了听曲赏舞的悠闲兴致。时隔二十年,有些人的野心从来未曾削减过分毫,莫不是觉得羽翼已丰时机成熟决意孤注一掷了还是等得太久了,耐不下性子坐不住了
言豫津嘴角挂起一丝寒意沁人的冷笑,眉头微蹙满面不悦。
陛下念及亲亲之情不愿赶尽杀绝,留下诸多后患终于一一暴露出来。二十年前苏兄在时为陛下逐一谋划停当,令他暂无后顾之忧,二十年后朝中又有人不安于现状欲起波澜,陛下,苏兄已然往生,唯有臣等几个昔年知晓您的抱负一心一意辅佐您的旧人来为您扫平前路,铲除这些图谋不轨之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