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香楼是县城中最好的酒楼,一桌酒席就要五百钱,包间还要更昂贵些。见虞玓宴请地点设置在这里,有些曾轻蔑他家世的同窗不禁摸了摸后脑,这一趟可得去掉小二两的价钱。

    虞玓的性情看起来就偏冷,寡言少语。不过宴席方开场的时候,虞玓还是开腔同几位年长的郎君敬茶,而后再与几位同龄少年互相认识,这一圈下来,县学里的人就认得七七八八了。

    因着一开始就说好不喝酒,大家也都以茶代酒,各自嬉闹起来。

    卢文贺本就喜欢热闹,交友甚广,作诗吟对便是家常便饭的事情,有了他相助,虞玓这个主人反而退居二线,得以旁边默默吃喝。看在卢文贺的面上,何县令之子何光远虽然矜傲,坐在同窗中勉强算得上好说话。

    有了这遭,虞玓和同窗们的关系还是不错。

    县学里的岁数就属虞玓最小,进度也最慢,年长的郎君们大多知道虞玓家里的遭遇,对他有些怜爱之心,倒是在日后对他多有维护,于一些诗经文章上也常有帮忙讲解的作派。

    县学里属卢文贺最热心,虽他有所图,虞玓心有所感亦知晓他秉性不错,与他一来二往也有了交情。

    日子渐渐定格,虞玓在县学与虞宅两点一线地来回,家中上下有白霜打理着庶务,杂事都是刘嫂子在处理,老刘照旧还是帮着虞宅守门,就好似这缺席的三年从来都不曾有过变故般。

    秋日凉凉,眨眼间虞玓在县学读书已有小半月。

    这月经学博士只教他作诗,并让他熟读诗经,把以前落下未读的枯燥经典也是一本本看了起来。虞玓虽未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可若是让他看书,那两遍三遍便也能默诵下来。

    虞玓虽已把诗经背完,可其中注释详情内里就需要经学博士慢慢教导,如此日子倒也充实。直至今日,老先生让虞玓背完两篇诗后,对他说道“你的根基比之常人要弱些,可你入县学也比常人要早,这两相弥补,时间上还是来得及。比之刚入学,你也应当选一选这攻读的经书了。”

    在旁陈助教细细给小郎君讲解。

    入官学后,经学教育有两门是必须修习的经书孝经和论语,不论在家中是否早就通读,这两套书都需要在县学研读,两者总共修习年限为一年。

    除开这两门外,另有左传礼记两部大经,修习时限各自为三年;毛诗周礼礼仪算是中经各两年,公羊谷梁尚书周易是小经,除了周易同样两年外,其余都是一年的修习时限。

    而选修的经书那就更多了,如史记汉书三国志尔雅说文等等都可以选习,不记入考试的要求。

    这林林总总给虞玓列下来的意思是,除了必选孝经论语外,他至少需要选两部经书。

    生徒在学最多九年,若要结课科举走明经,须得通二经、三经和五经这三种,二经为最低的要求。

    “我非是让你现在就做出决定,但是该如何选择也得早些决定本经。”经学博士慢悠悠地说道“如这县学内,大多是选了礼记毛诗周易尚书这几经,因为这章节文字都少于其他的经书,若是要走明经科早些出仕,这如何斟酌选择便是要务。”

    经学博士本身是老明经出身,对眼下县学里大多数学子的心思都清清楚楚。

    虽说通三经和五经可以在仕途上有优势,可若能如此简单,他们又何苦试图走明经科出仕而不是进士科呢进士的名头岂不是更加美妙

    可走进士,于诗赋与策论上就还得多花功夫,还不如走明经来得简单。故而官学里同样教导诗赋,可多数还是认真苦读经书,钻研其门道。

    虞玓接收了这一大通的道理,然后才慢吞吞回到座位上。

    坐在他前头的卢文贺回过头来看他,“你可有想法”

    虞玓默默想了想,“捡有趣的读。”

    卢文贺对他这个闷脾气早就了解,可听完还是不得不翻了个白眼,“什么叫有趣你还不如同我一般选择毛诗和礼记。”

    这字数还少些。

    小郎君绷着小脸说道“谢过卢兄指点。”

    卢文贺看着虞玓一板一眼的小模样,忍不住蠢蠢欲动地去薅了一把他的头发,心满意足地转过头来。

    然后面对正站在他面前微笑的助教缩成了一只鹌鹑。

    卢文贺失策

    陈助教何时养成了蜻蜓点水不留痕迹的功夫

    小郎君这日家去的时候,门房刘叔苦着脸说道“小郎君,大山公子已经吓走了今日上门的两家家仆了。”

    大山公子的雅称已经虞宅传开,除了虞玓外都这么叫猫。

    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养猫手札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棋子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白孤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孤生并收藏大唐养猫手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