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嬷嬷是伺候惯了母亲的,正好就在一旁听着,回头也好教教我如何待人接物。”
经历了刚才那几个回合,李嬷嬷哪儿还敢有这样的心思,只干笑道“大姑娘如此能干,哪儿还用得着老奴多嘴”
她就觉得大姑娘还不如刚才那样对自己呢,现在这么笑的,竟叫人心里无端发毛。
来的是方夫人身边头号得力的丫头梅朵,玉清忙亲自起身去门口迎接。
外面的雪扑簌簌下的更大了,遥遥望去好似风吹芦苇花,天地间茫茫一色,替梅朵打伞的小丫头立在门外将伞面一抖,地上便呼啦啦落了一层。
“这样大雪,难为梅朵姐姐亲自过来一趟。”玉清道。
“得知姑娘要往北边去,夫人十分舍不得,说难得这样的忘年交,简直就跟自家女孩儿似的投缘。本想着为姑娘办个宴席践行,叫过去好生说说话,做个别,可想着姑娘这里也是千头万绪的,必然脱不开身,因此只打发我来送些个东西权作念想。日后若有机会,或是姑娘再回南,或是我们老爷夫人有幸往北去了,到时见面再说话不迟。”
梅朵是个行事爽利的,坐下没多会儿就呱唧呱唧说了一大车子话,字字清脆,直把李嬷嬷都听呆了。
老天爷,大姑娘不是孤身在外么,怎么还被当地知州夫人如此看重
因自家老爷夫人同为知州一级,李嬷嬷可太清楚官宦家庭和普通百姓乃至商户之间的距离多大了。
玉清对梅朵笑道“让他们这样关心,是我的福气也是我的不是。他们既是尊者又是长者,长者赐不敢辞,我却也厚着脸皮收下了。”
梅朵抿嘴一笑,“老爷夫人最爱的就是姑娘这爽利的性子。”
若是不爽利的,怎么可能一年白送几千银子上门
梅朵叫跟着的小丫头拿了礼单上来,“夫人想着姑娘在这边长大,骤然去了北边恐怕不习惯,就特意收拾出几块关外来的好皮子,正好入冬做袄子穿。北边虽然尊贵,可真要论起针线活和绣工、料子,终究不如咱们南边精细,又亲自挑选了绫罗绸缎共计二十匹。好些都是前些日子江南针工坊刚出来的新鲜花样,市面上都不多的呢。”
“姑娘年纪轻轻的,又是这样花一般的容貌,如此气度和身家,正该好好打扮打扮,也省的叫那些以貌取人的肤浅之辈轻视了。”梅朵带几分戏谑的道。
沉香上来续茶,意有所指的笑道“梅朵姐姐说得对极了,可不就是有那些粗鄙的,竟闹出许多笑话来。”
梅朵自然不知道其中缘故,也没瞧见里间角落里李嬷嬷的脸紫红的跟猪肝有一比,只是微笑附和。
说话间外面送礼的人就把那二十匹布全都抱了上来,或是小桥流水和山川并各色花卉的暗纹,或寥落几针绣上去意蕴悠远,果然清新雅致,别有一番风致。
玉清见里面有三四匹靛蓝、鸦青等色的料子,不觉十分欢喜,忙吩咐藿香道“赶紧叫针线上的人连夜赶工,替哥哥做几套上好的冬衣出来,难为方大人和夫人一番心意。”
梅朵感叹道“真是兄妹情深啊,可见若有真心,也不必拘束于亲生不亲生了。”
玉清看着氤氲的茶水表面,神色柔和语气坚定,“若没有哥哥,何来今日玉清”
梅朵见她眼中满是血丝,眼底也有乌青,显然疲惫之极,不敢过多打扰,忙借口告辞,又叫她留步。
“夫人整日家还说起姑娘呢,只说见过的男女老幼无数,断没有一个似姑娘这般年少有为,来日必成大器。只姑娘也千万保重才好,来日方长啊。”
别说梅朵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就是方圆夫妇私下每每说起玉清的事,也都觉得心惊胆战
当年她做出第一笔买卖的时候才几岁如今又才多大年纪可就已成了这般气候
玉清回道“多谢夫人挂怀,不过恐怕方大人在这里待不了多久就要高升去了,留京也未可知,只怕到时候大人和夫人诸事繁忙,就记不得我这个乡野小丫头了。”
一番话说的梅朵都笑了,“到底是玉老板,能说会道的,那就借你吉言了。”
稍后梅朵回到知州府上,后院正房暖阁里一个四十多岁的贵妇正闭目养神,听见动静也不睁眼,“回来了”
墙角放着麒麟送子的铜质彩绘大香炉,镂空的缝隙间缓缓飘出乳白色的香雾,使方夫人隐在后面的面孔都氤氲了。
梅朵点头,“是。”
方夫人又问“瞧着如何”
梅朵亲自上前帮她捶腿,“倒是有些疲态。”
“都是累的,”方夫人睁开眼,长叹一声,“年根儿底下本就诸事繁琐,难为她那么点儿大的人,竟打理得妥妥当当。我听说这几日外头几个管事、账房腿脚就没停过,忙虽忙,倒也没出乱子,当真难得。”
梅朵也道“正是呢,外头那些等着抢食的怕是该落空了。”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啐了一口,“呸,也不看看是谁家买卖。”
他家老爷夫人都在玉老板那边有干股,每月分红,外头那些不长眼的打玉老板的主意,不就是从知州大人家的饭碗里抢食吃做什么春梦
“不过夫人,玉老板就算有几分成算,终究一介商贾罢了,便是认了亲又如何那玉知州也才跟咱们老爷平级呢,您如此厚待”梅朵不解道。
方夫人嗤笑道,“天下光知府就十多个,再往上的大员还有你我不知道的呢,区区知州又算得了什么”
说着,她幽幽叹了口气,“你且冷眼瞧着吧,那兄妹两个都非池中物,来日”
她没说完便重新合了眉眼,有一下没一下的拨弄起手中白玉珠串来。
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纵使读书人皇榜登科又如何到头来没有银子还是寸步难行。
自家老爷需要在明面上维持清廉,背地里就必须有人源源不断的钱财支持,如此方能长久。
至于那个姓柳的小秀才,老爷也说瞧着不是没有野心的,保不齐来日就是同僚,这世上的事谁又说得准
送走了梅朵,玉清重新回屋里烤火,李嬷嬷从里间出来,颇有些忐忑的扭着手道“姑娘,您看若是没有旁的吩咐,老奴就”
“不急,”玉清微笑道,“嬷嬷坐。”
李嬷嬷勉强挤出一丝干笑,别别扭扭往小凳子上坐了,“姑娘有事尽管吩咐。”
见她这般恭敬,玉清满意的点了点头,“嬷嬷是什么时候跟着母亲的可愿把家中人物说与我听听,父亲母亲有什么喜好的,我也好学着尽孝呢。”
前些日子玉清已经让几个丫头对当年的事旁敲侧击过许多次,但李嬷嬷死活不肯透露半点,玉清索性放弃了打直球。
听问的是这个,李嬷嬷慢慢放松下来,“老奴跟了夫人快二十年了。大姑娘纯孝,老奴这就说给您听。老太爷和老夫人前几年陆续去了,老爷只剩一个妹子远嫁外地,姑爷也是读书人,一时半刻见不着,倒也不必着急。如今府上除了夫人外,老爷另有三个姨娘。”
三个玉大人正经挺勤奋啊,辛苦做官之余还不忘积极纳小老婆。
玉清道“那一定也有其他弟妹喽”
“正是,”李嬷嬷数道,“府上还有一位三姑娘玉洁,今年十三岁,是大姑娘您一母同胞的亲妹子。另外有方姨娘生了咱们府上唯一一位小爷,玉润,今年十二岁。王姨娘生的二姑娘只比您小一岁,那娘儿俩都是锯嘴的葫芦,除了每日问安,一个月没有一句话的时候也是有的。还有一位周姨娘,倒是不曾生育的。”
玉清将这些都细细记在心中,装作不经意的叹道“我年纪虽轻,却也知道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上走一遭,怎么母亲生我的时候,父亲竟不在身边吗”
李嬷嬷到底是洪嫣的陪嫁,自然更心疼自家夫人,闻言也不觉生出一点共鸣,“可不正是这话么虽说功名要紧,可”
她猛然意识到已经说多了,立刻收住话头,生硬的改口道“左右都是女人命苦罢了。”
玉清心头微动,飞快地掐着这些时间点推测起来
功名
当年天下大乱,路上不太平,那时候玉之峰只是个穷秀才,根本没有能力带着孕妇上路。若在一般人看来,左右乡试年年都有,还有什么事能比混乱时刻守着老婆孩子要紧呢
然而玉之峰还真不是一般人天塌下来也不能拦着我求功名
或许老婆在他眼中不过传宗接代的工具,就算死了又能如何只要自己来日功成名就,何愁没有更好的
而且那位二姑娘只比自己小一岁这个年龄差很微妙啊。
若果然如此,单纯“凉薄”“自私”“冷血”等字眼竟不足以形容其万一。
有了这一条线索,那么洪嫣的反应就顺理成章,很容易解释的通了
作为枕边人的洪嫣显然非常清楚丈夫的德行,恐怕在被抛下的那段时间里,她对玉之峰的恨意和对自己未来人生的担忧更甚于孤身外地产育的恐惧。
又因她无法对丈夫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所以就顺势将怨气抛在女儿身上
那么这里又有了另一个问题这十七年间,洪嫣究竟有没有跟玉之峰提起过自己
想到这里,玉清不由自嘲一笑,提过如何没提过又如何像那样的男人,连同床共枕的妻子都能说抛弃就抛弃,更何况区区一个女儿
见玉清陷入沉思久久不语,李嬷嬷低声唤道“大姑娘”
“哦,没事。”玉清忽然长叹一声,万分感慨道,“子不言父过,可我毕竟是母亲亲生的,同为女子,听嬷嬷这么一说,我可真心疼她。”
她拧着眉头,满脸疑惑,气愤愤道“不过那三个姨娘是打哪儿冒出来的,母亲竟就愿意么”
来了这么些天了,李嬷嬷还是头一回从她口中听到这样天真的话,不觉失笑,心道果然还是个孩子呢,纵使有些机智,终究不懂人情世故。
“大姑娘说笑了,这世上哪儿有那么多事可以由着性子来”李嬷嬷也跟着叹了一声,“等您家去,夫人自然会一一教导您的。”
经历了刚才那几个回合,李嬷嬷哪儿还敢有这样的心思,只干笑道“大姑娘如此能干,哪儿还用得着老奴多嘴”
她就觉得大姑娘还不如刚才那样对自己呢,现在这么笑的,竟叫人心里无端发毛。
来的是方夫人身边头号得力的丫头梅朵,玉清忙亲自起身去门口迎接。
外面的雪扑簌簌下的更大了,遥遥望去好似风吹芦苇花,天地间茫茫一色,替梅朵打伞的小丫头立在门外将伞面一抖,地上便呼啦啦落了一层。
“这样大雪,难为梅朵姐姐亲自过来一趟。”玉清道。
“得知姑娘要往北边去,夫人十分舍不得,说难得这样的忘年交,简直就跟自家女孩儿似的投缘。本想着为姑娘办个宴席践行,叫过去好生说说话,做个别,可想着姑娘这里也是千头万绪的,必然脱不开身,因此只打发我来送些个东西权作念想。日后若有机会,或是姑娘再回南,或是我们老爷夫人有幸往北去了,到时见面再说话不迟。”
梅朵是个行事爽利的,坐下没多会儿就呱唧呱唧说了一大车子话,字字清脆,直把李嬷嬷都听呆了。
老天爷,大姑娘不是孤身在外么,怎么还被当地知州夫人如此看重
因自家老爷夫人同为知州一级,李嬷嬷可太清楚官宦家庭和普通百姓乃至商户之间的距离多大了。
玉清对梅朵笑道“让他们这样关心,是我的福气也是我的不是。他们既是尊者又是长者,长者赐不敢辞,我却也厚着脸皮收下了。”
梅朵抿嘴一笑,“老爷夫人最爱的就是姑娘这爽利的性子。”
若是不爽利的,怎么可能一年白送几千银子上门
梅朵叫跟着的小丫头拿了礼单上来,“夫人想着姑娘在这边长大,骤然去了北边恐怕不习惯,就特意收拾出几块关外来的好皮子,正好入冬做袄子穿。北边虽然尊贵,可真要论起针线活和绣工、料子,终究不如咱们南边精细,又亲自挑选了绫罗绸缎共计二十匹。好些都是前些日子江南针工坊刚出来的新鲜花样,市面上都不多的呢。”
“姑娘年纪轻轻的,又是这样花一般的容貌,如此气度和身家,正该好好打扮打扮,也省的叫那些以貌取人的肤浅之辈轻视了。”梅朵带几分戏谑的道。
沉香上来续茶,意有所指的笑道“梅朵姐姐说得对极了,可不就是有那些粗鄙的,竟闹出许多笑话来。”
梅朵自然不知道其中缘故,也没瞧见里间角落里李嬷嬷的脸紫红的跟猪肝有一比,只是微笑附和。
说话间外面送礼的人就把那二十匹布全都抱了上来,或是小桥流水和山川并各色花卉的暗纹,或寥落几针绣上去意蕴悠远,果然清新雅致,别有一番风致。
玉清见里面有三四匹靛蓝、鸦青等色的料子,不觉十分欢喜,忙吩咐藿香道“赶紧叫针线上的人连夜赶工,替哥哥做几套上好的冬衣出来,难为方大人和夫人一番心意。”
梅朵感叹道“真是兄妹情深啊,可见若有真心,也不必拘束于亲生不亲生了。”
玉清看着氤氲的茶水表面,神色柔和语气坚定,“若没有哥哥,何来今日玉清”
梅朵见她眼中满是血丝,眼底也有乌青,显然疲惫之极,不敢过多打扰,忙借口告辞,又叫她留步。
“夫人整日家还说起姑娘呢,只说见过的男女老幼无数,断没有一个似姑娘这般年少有为,来日必成大器。只姑娘也千万保重才好,来日方长啊。”
别说梅朵他们这些做奴才的,就是方圆夫妇私下每每说起玉清的事,也都觉得心惊胆战
当年她做出第一笔买卖的时候才几岁如今又才多大年纪可就已成了这般气候
玉清回道“多谢夫人挂怀,不过恐怕方大人在这里待不了多久就要高升去了,留京也未可知,只怕到时候大人和夫人诸事繁忙,就记不得我这个乡野小丫头了。”
一番话说的梅朵都笑了,“到底是玉老板,能说会道的,那就借你吉言了。”
稍后梅朵回到知州府上,后院正房暖阁里一个四十多岁的贵妇正闭目养神,听见动静也不睁眼,“回来了”
墙角放着麒麟送子的铜质彩绘大香炉,镂空的缝隙间缓缓飘出乳白色的香雾,使方夫人隐在后面的面孔都氤氲了。
梅朵点头,“是。”
方夫人又问“瞧着如何”
梅朵亲自上前帮她捶腿,“倒是有些疲态。”
“都是累的,”方夫人睁开眼,长叹一声,“年根儿底下本就诸事繁琐,难为她那么点儿大的人,竟打理得妥妥当当。我听说这几日外头几个管事、账房腿脚就没停过,忙虽忙,倒也没出乱子,当真难得。”
梅朵也道“正是呢,外头那些等着抢食的怕是该落空了。”
说到这里,她忍不住啐了一口,“呸,也不看看是谁家买卖。”
他家老爷夫人都在玉老板那边有干股,每月分红,外头那些不长眼的打玉老板的主意,不就是从知州大人家的饭碗里抢食吃做什么春梦
“不过夫人,玉老板就算有几分成算,终究一介商贾罢了,便是认了亲又如何那玉知州也才跟咱们老爷平级呢,您如此厚待”梅朵不解道。
方夫人嗤笑道,“天下光知府就十多个,再往上的大员还有你我不知道的呢,区区知州又算得了什么”
说着,她幽幽叹了口气,“你且冷眼瞧着吧,那兄妹两个都非池中物,来日”
她没说完便重新合了眉眼,有一下没一下的拨弄起手中白玉珠串来。
都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纵使读书人皇榜登科又如何到头来没有银子还是寸步难行。
自家老爷需要在明面上维持清廉,背地里就必须有人源源不断的钱财支持,如此方能长久。
至于那个姓柳的小秀才,老爷也说瞧着不是没有野心的,保不齐来日就是同僚,这世上的事谁又说得准
送走了梅朵,玉清重新回屋里烤火,李嬷嬷从里间出来,颇有些忐忑的扭着手道“姑娘,您看若是没有旁的吩咐,老奴就”
“不急,”玉清微笑道,“嬷嬷坐。”
李嬷嬷勉强挤出一丝干笑,别别扭扭往小凳子上坐了,“姑娘有事尽管吩咐。”
见她这般恭敬,玉清满意的点了点头,“嬷嬷是什么时候跟着母亲的可愿把家中人物说与我听听,父亲母亲有什么喜好的,我也好学着尽孝呢。”
前些日子玉清已经让几个丫头对当年的事旁敲侧击过许多次,但李嬷嬷死活不肯透露半点,玉清索性放弃了打直球。
听问的是这个,李嬷嬷慢慢放松下来,“老奴跟了夫人快二十年了。大姑娘纯孝,老奴这就说给您听。老太爷和老夫人前几年陆续去了,老爷只剩一个妹子远嫁外地,姑爷也是读书人,一时半刻见不着,倒也不必着急。如今府上除了夫人外,老爷另有三个姨娘。”
三个玉大人正经挺勤奋啊,辛苦做官之余还不忘积极纳小老婆。
玉清道“那一定也有其他弟妹喽”
“正是,”李嬷嬷数道,“府上还有一位三姑娘玉洁,今年十三岁,是大姑娘您一母同胞的亲妹子。另外有方姨娘生了咱们府上唯一一位小爷,玉润,今年十二岁。王姨娘生的二姑娘只比您小一岁,那娘儿俩都是锯嘴的葫芦,除了每日问安,一个月没有一句话的时候也是有的。还有一位周姨娘,倒是不曾生育的。”
玉清将这些都细细记在心中,装作不经意的叹道“我年纪虽轻,却也知道女人生孩子就是在鬼门关上走一遭,怎么母亲生我的时候,父亲竟不在身边吗”
李嬷嬷到底是洪嫣的陪嫁,自然更心疼自家夫人,闻言也不觉生出一点共鸣,“可不正是这话么虽说功名要紧,可”
她猛然意识到已经说多了,立刻收住话头,生硬的改口道“左右都是女人命苦罢了。”
玉清心头微动,飞快地掐着这些时间点推测起来
功名
当年天下大乱,路上不太平,那时候玉之峰只是个穷秀才,根本没有能力带着孕妇上路。若在一般人看来,左右乡试年年都有,还有什么事能比混乱时刻守着老婆孩子要紧呢
然而玉之峰还真不是一般人天塌下来也不能拦着我求功名
或许老婆在他眼中不过传宗接代的工具,就算死了又能如何只要自己来日功成名就,何愁没有更好的
而且那位二姑娘只比自己小一岁这个年龄差很微妙啊。
若果然如此,单纯“凉薄”“自私”“冷血”等字眼竟不足以形容其万一。
有了这一条线索,那么洪嫣的反应就顺理成章,很容易解释的通了
作为枕边人的洪嫣显然非常清楚丈夫的德行,恐怕在被抛下的那段时间里,她对玉之峰的恨意和对自己未来人生的担忧更甚于孤身外地产育的恐惧。
又因她无法对丈夫做出什么实质性的伤害,所以就顺势将怨气抛在女儿身上
那么这里又有了另一个问题这十七年间,洪嫣究竟有没有跟玉之峰提起过自己
想到这里,玉清不由自嘲一笑,提过如何没提过又如何像那样的男人,连同床共枕的妻子都能说抛弃就抛弃,更何况区区一个女儿
见玉清陷入沉思久久不语,李嬷嬷低声唤道“大姑娘”
“哦,没事。”玉清忽然长叹一声,万分感慨道,“子不言父过,可我毕竟是母亲亲生的,同为女子,听嬷嬷这么一说,我可真心疼她。”
她拧着眉头,满脸疑惑,气愤愤道“不过那三个姨娘是打哪儿冒出来的,母亲竟就愿意么”
来了这么些天了,李嬷嬷还是头一回从她口中听到这样天真的话,不觉失笑,心道果然还是个孩子呢,纵使有些机智,终究不懂人情世故。
“大姑娘说笑了,这世上哪儿有那么多事可以由着性子来”李嬷嬷也跟着叹了一声,“等您家去,夫人自然会一一教导您的。”